文章道德圣人家
Ⅰ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地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的意思
大道通畅,不虞小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什么是真理?在网络,紫薇圣人,《平易近人 替天行道(7)紫薇圣人 - 台湾圈》里找。
Ⅱ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联语高度评价了古代伟大的先哲孔子的“文章道德”,与天不老。并说孔子的后人,同享福禄,世代尊荣。据传“富”字上没有一点,是寓意富贵无顶之意。
Ⅲ 山东曲阜孔府门前的对联有何妙意
门两旁明柱上,悬挂着一对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副对联相传是清人纪昀的手书。文佳字美,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
这副对联口气之大自不待言,发人深思的是上联“安富尊荣”的富字,下联“文章道德”的章字,从上图可以看出,“富”字上少了一点,“章”字中多了一笔,意思是说衍圣公官职位列一品,田地万亩千顷,自然富贵没了顶;孔子及其学说“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礼乐法度”,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3)文章道德圣人家扩展阅读
现在孔府仍保持着清末、民国初年的陈设。大堂是衍圣公的公堂,内有八宝暖阁、虎皮大圈椅、红漆公案。公案上有公府大印、令箭令旗、惊堂木、文房四宝等。两侧是仪仗,气象森严可畏。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的住宅和房内陈设保存完整。
孔府中亦收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如:著名画家周之冕、高其佩、郑板桥的绘画作品;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文征明的书法手迹;
宋、元、明各时期的雕版印刷珍品、善本书籍,以及精致的玉雕、木雕、陶瓷、青铜器等工艺品等,供游人参观鉴赏。其中最著者为“商周十器”,也称“十供”,原为宫廷所藏青铜礼器,清高宗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赏赐孔府。
Ⅳ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对联有什么典故
这副对联口气之大自不待言,发人深省的是上联“安富尊荣”的富字内,下联“文章道德”容的章字。
原来,对联中的“富”字少了上面一点,而文章的“章”字,下面“早”字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的立字。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学贯古今、知识渊博的纪昀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这倒不是。
据解释,富字上面少一点,叫做富贵无顶。章字下面早字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的立字,叫做文章通天。孔子及其学说“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礼乐法度”,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可见,这副字美文佳的奇特对联,概括出孔府千百年来不同凡响的公府第和圣人家的气派。
Ⅳ “与国咸修安富尊荣公府第,通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幅门联所表达的含义是
孔府门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其中“富”字上面少一点,内寓容“富贵无头”,“章”字一竖通到上面立字,寓“文章通天”,此联概括出千百年来“圣人家”的气派。
上联写孔子府第安富尊荣,富荣同国盛大,气魄非凡。下联赞美孔子的文章流传千古,与天齐老。翻译成白话了那种韵味就没有了,根据解释慢慢体会,越品越有味。
Ⅵ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写的是谁
写的是儒家圣人孔子。
Ⅶ 有关于孟子的对联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原创下联: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偕君共建,名声业绩百姓心
天下为公
Ⅷ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对联
在山东曲阜孔府大门两旁的明柱上,悬挂着一副蓝底金字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内尊荣公府第,同天并容老文章道德圣人家”,那么,真正让儒家思想“与国咸休,同天并老”的思想家是()
A. 朱子 B. 孟子 C. 董子 D. 孔子
答案:C
儒家思想在汉朝时期才成为统治思想,排除A、B、D,是经过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改造,儒家思想才成为了统治思想,做到了“与国咸休,同天并老”,所以选择C。
Ⅸ 衢州孔府大门上的对联写得是什么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孔府坐北朝南,门内前两侧容有一对2米多高的雌雄石狮,大门正中高悬蓝底金字“圣府”匾额,两旁明柱悬挂蓝底金字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从中可以看出孔府作为贵族门第的显赫与尊贵。上联“安富尊荣”的富字少了一点,寓“富贵无头”,下联“文章道德”的章字竖通到上面立字,寓“文章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