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孝敬父母道德

孝敬父母道德

发布时间: 2021-02-14 08:37:28

① 孝道是什么,道德又是什么呢,

孝道:
传统孝观念的主要内容
养亲与敬亲
养亲是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义务,是基于人的报恩观念而产生的。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顾而长大成人,这种生命创造及养护的客观事实使人类产生了报恩意识,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后要竭尽全力赡养父母,尽“反哺”义务。孟子曾提出不孝的五种情况,即“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在这五种不孝的情况中,有三种均为“不顾父母之养”,这也可以从反面证明养亲是为人子的基本义务。 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奉养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子女对父母有敬爱之心。孔子对“敬亲”特别重视,而且把能否敬爱父母作为人与畜、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传统孝观念中,敬亲是比养亲更高层次的孝。只有上升到敬亲
顺亲与谏亲
敬亲,不仅表现在态度上对父母长辈和悦,在行为上事之以礼,而且更为深层的是要顺从父母长辈的意志,唯命是从,所以常看到孝顺连用。“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礼记.祭统》)这里的畜即顺之意。“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顺就是要听从父母的话,按父母的意志办事,凡事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 但如果认为,只要是长辈的,无论在一切情况下都是对的,并且要求子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绝对服从,显然是片面的。那么当父母长辈有过错时,子女应怎么办呢?儒家伦理给出了答案,即子女要委婉谏诤。孔子主张“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即委婉劝谏。孟子也曾说:“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孟子.告子下》)就是说,子女对父母的过失,违背道义的行为不怨,不谏,甚至盲目顺从,就是不孝。
传宗接代
传统孝观念认为人在结婚之后必须生子,生子育孙能使家庭以至整个宗族得以稳固和延续,使先祖得以祭祀。完不成这一重任,就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对祖先最大的不尊。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孝经.圣治章》也说:“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即使奉养父母锦衣玉食,但终无后人再续家门,让父母死不瞑目,古代孝子会感到无限遗撼,感到愧对父母。可见传宗接代观念在古代是报答、安慰父母的一种方式和情结。
丧亲与祭亲
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它包括“事生”和“事死”两个层面,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延伸,它表达了子孙对逝去长辈的敬重和思念。“事死”是传统孝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中庸》)意思是,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已亡者如同侍奉现存者,这是孝的最高表现。孟子曰:“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滕文公上》) “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礼记.祭义》)从以上可看出传统孝观念非常重视“事死”的。 “事死”也就是古人说的丧亲。曾子将丧亲之孝概括为“慎终追远。”慎终是父母死亡的丧葬行为,追远是父母死后的祭祀礼仪。可见,子女表达丧亲之孝的形式就是丧葬和祭祀,也就是说父母或长辈去世后要举行葬礼和祭礼。
立身、立功,以显父母
孝,乃百善之先,百德之首。因此,立身行道的一切几乎都被看作是孝。要立身必须首先存身,即保全自己的身体。因为“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礼记.祭义》)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意思是说,自己的身体是父母遗留下来的,如果毁伤了自己的身体就等于毁伤父母的遗体,就是不孝。 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立身,而且在立身的基础上要立德、立言、立功,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子女们寒窗苦读,跻身仕途,求取功名,为的是秉承父志,善继善述,实现父母对子女的希望,“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中庸》)。为的是保持家风淳朴,维护家道兴旺,为父母、为家庭取得荣誉,延续父母、家庭及家族的生命。光宗耀祖,光大宗门,这是传统孝道对子女在家庭伦理范围内的最高要求。

道德:
以下原词条释义仅仅是对行为规范意义上的道德的一种理解:
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需要发展。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
也是遵循不违背“道”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使社会,自然界和人类能长久发展、和谐共存。
道和德统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们按“道”的规律去做事、处事,就是有“道德”。
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查找道德的定义,没有很恰当的解释,经思考、请教好多前辈,终于得到以上结论,拿来共同教育后人。
道:道就是明事理。
德:德就是付出。
道+德:笼统的讲就是有素质。
实质上,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只有本能(有不少本能会危害其他人的生存),而不知约束自己。所以,所有人都需要对本能的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外在约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的本能中企图伤害他人等对人类社会有大的危害的方面;所以,需要内在约束(也就是道德)来约束本能中虽不违法,但亦会对他人(甚至是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
所以,道德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本能的制约,换句话说,人一生下来就有以任何方式伤害甚至杀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无道德”),道德也就是继法律之后制约这种本能,减小这种伤害的工具。

② 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有哪些

扇枕温席 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孝子贤孙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
彩衣娱亲 传说春秋时有个回老菜子,很孝顺,答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孝子顺孙 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孝子慈孙 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母慈子孝 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入孝出悌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谓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王祥卧冰 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孝悌忠信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此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老莱娱亲 〖解释〗表示孝顺父母。
孝悌力田 〖解释〗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③ 如何正确对待孝敬父母这一道德观

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而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④ 关与孝顺与道德

如果父母把你生下来就不管你了,那你也活不到今天,如果你认为她们生下版你就必须护养你的话,那权你就错了,她们生下你护养你,那是她们爱你,因为你是她们的孩子,她们为什么要生下你,就是想老了之后有人照顾下,你知道农村有句话是怎么说的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父母的希望也是你能把家族繁衍下去,如果一个人没有孝道,那跟兽类有什么区别呢?

⑤ "什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准则

少年时期,孝敬父母主要表现在对父母的体谅、关心,尽可能为父母分担生版活的压力和权苦恼,让父母为自己的良好行为高兴、骄傲,不使父母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忧虑、烦恼。当父母年老,我们已经长大成人时,就要担任赡养父母的义务。这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规定

⑥ 我们为什么讲道德要善良孝敬父母有什么好处吗

孝顺父母是儿女的应尽的义务,尊道顺德,与人为善是做人的根本,前造因后得果,肯内定有好处容了,道在安排。
禅院文集 智慧篇
对父母的小孝、中孝和大孝之别
雪峰
孝顺父母是天下儿女天经地义的职责,但是孝顺有小孝顺、中孝顺、大孝顺之分。
小孝顺:整天围着父母转,给父母端饭洗脚,父母一发话,就诚惶诚恐地执行父母的意志。
中孝顺:自己先解决好自己的一系列问题,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
大孝顺:事业有成,让父母为你而自豪和骄傲。
超级孝顺:积累功德,然后把自己的功德转让一部分给父母,让父母从此脱离轮回之苦,永享人生和生命乐趣。
2011-12-13

⑦ 为什么有人说孝敬父母是一种道德绑架

为什么有人说孝敬父母是一种道德绑架?

父母把我们养育成人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得到一个温暖的家庭。为什么会有人说孝敬父母是一种道德绑架呢?难道孝敬父母不是应该的吗?小时候,你陪我成长,长大之后我陪你到老。我觉得孝敬父母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因为父母都是指望着把我们养育成人,然后到老的时候可以有一个人陪伴着他们。因为父母赚钱养活我们的家庭,养活了我们,我们长大了之后赚到钱就不应该孝敬父母吗。我觉得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吧,孝敬父母是应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做到的。因为我们小时候,父母把我们培养长大已经是非常辛苦的事情了。所以不管以后父母怎么样,我们都是要养育父母的,还有就是赡养父母。

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长大之后要好好孝顺父母,因为父母把我们培育成人。已经非常的辛苦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懂得感恩。带父母老的时候,我们也要孝顺父母。而且不应该把这个说法说成了道德绑架。

⑧ 为什么有些人说孝敬父母是道德绑架呢

孝敬父母本身没问题,甚至是优良美德,但同时孝顺确实被很多人拿来当做专道德绑架的武器。中国属的父母很多没有边界意识,打着为了你好的旗号,无视儿女拥有独立人格的事实,肆意干涉儿女私人生活空间,强加自己的意愿。这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一旦遭到反对,反对者就会被冠以不孝顺的罪名大加鞭笞。所以,孝顺这个词没有罪,真正毁了孝道的,是滥用孝顺要求别人,指责别人的人。

就像公车上霸占别人座位的无赖,打着让座是美德,你不给我让就是缺德的旗号耍无赖。

我们对父母付出,是源于爱和尊重。如果有人说因为他们是长辈,无论他们怎样,小辈都该孝顺。恭喜你,活捉装B绑架犯一枚。

⑨ 为什么要孝敬父母从道德和法律两方面讲

为什么要孝来敬父母?源
1.父母给予我们的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给我们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
2.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3.孝敬父母既是为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在现代社会、孝敬父母同样是基本的道德模范。
5.孝敬父母,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本来孝敬父母是应该的,但总是有一些不孝子女的存在,所以法律出台,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

热点内容
劳动法对兼职工资的规定 发布:2025-07-01 12:28:14 浏览:884
韶关找律师 发布:2025-07-01 12:26:47 浏览:251
刑事诉讼法第九 发布:2025-07-01 12:25:59 浏览:949
理解合同法解释二的二十九条 发布:2025-07-01 12:25:59 浏览:21
法院司法行政职位 发布:2025-07-01 12:20:55 浏览:404
法院防疫暗号 发布:2025-07-01 12:19:23 浏览:97
郑州正言法律咨询公司 发布:2025-07-01 12:14:30 浏览:13
劳动法用人规定 发布:2025-07-01 12:09:19 浏览:576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法律 发布:2025-07-01 11:54:04 浏览:1000
德国法刑法 发布:2025-07-01 11:53:53 浏览: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