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立法解释
❶ 税法的立法意图是什么
1、组织国家财政收入,满足社会公众需要,
2、调控国家宏观经济,
3、维护经济秩序,
4、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5、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际间的经济交往。
❷ 下列有关税法解释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之了回答:
这个题选择D
【答案解析】一般来说,法定解释应严格按照法定的解释权限版进行,任何有权机关都权不能超越权限进行解释。因此,法定解释具有专属性。法定解释大多是在法律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在法律的适用过程中进行的,是对具体的法律条文、具体的事件或案件作出的,所以具有针对性。司法解释的主体只能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它们的解释具有法的效力,可以作为办案和适用法律和法规的依据。其他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均无解释法律的权力。我们通常所说的税收立法解释是指事后解释。
望采纳,谢谢。
❸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立法原则是什么啊
《企业所得税法》的几个特点 :
(一)引入了“居民、非居民企业”的概念。
(二)25%的税率在国际上属于适中偏低。
(三)优惠重点转向以产业优惠为主。
(四)5年过渡期安排有利于维护企业利益。
(五)税率调整对港澳台企业影响较小。
立法原则:(一)统一税法,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原则
(二)理顺和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三)兼顾我国实际,向国际税收惯例靠拢
(四)简化税制,提高征管效率
新企业所得税改革遵循了以下原则:
1.贯彻公平税负原则,解决目前内资、外资企业税收待遇不同,税负差异较大的问题.
2.落实科学发展观原则,统筹经济社会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发挥调控作用原则,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优化国民经济结构.
4.参照国际惯例原则,借鉴世界各国税制改革最新经验,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度,尽可能体现税法的科学性、完备性和前瞻性.
5.理顺分配关系原则,兼顾财政承受能力和纳税人负担水平,有效地组织财政收入.
6.有利于征收管理原则,规范征管行为,方便纳税人,降低税收征纳成本.
❹ 税法的三种法定解释
(二)税法的解释
1.按解释权限划分。按「解释权限]不同,税法的法定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执法解释和司法解释。
(1)立法解释。税法的立法解释是指税收[立法机关]对所设立税法的正式解释。税法立法解释包括事前解释和事后解释。
(2)执法解释。税法执法解释也称税法行政解释,是指国家[税务机关]按照法律的授权,在[执法]过程中对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如何具体应用所作的解释。税法的行政解释在行政执法中一般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但是不具备与被解释的税收法律、法规相同的效力,[不能作为法庭判案的直接依据。]
(3)司法解释。税法的司法解释是指[最高司法机关]对如何具体办理税务刑事案件和税务行政诉讼案件所作的具体解释或正式规定。税法的司法解释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审判解释,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检察解释和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作出的共同解释。在我国司法解释的主体只能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它们的解释具有法的效力,可以作为[办案和适用法律、法规的依据。[
2.按解释[尺度]划分。可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 扩充解释。
http://bc.jlds.gov.cn/newsshow.php?cid=943&id=13444
❺ 税收征管法及其细则的立法意图是什么与税法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一、立法目的:
《征管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税收征版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权,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此条规定对《征管法》的立法目的做了高度概括。
二、第二问你表述可能欠妥,因为征管法(程序法)是税法的一部分,所以我想你是不是问征管法与其他税法(实体法)的关系,如果是这样的话;
区别:征管法是程序法,其他的税法是实体法。
联系:1、程序法和实体法共同构成我国的现行税法体系;2、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税种的征收管理,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执行;而由海关机关负责征收的税种的征收管理,按照《海关法》及《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
❻ 税收的立法原则是什么
税收立法原则是指在税收立法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准则。我国的税收立法原则是根据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具体国情确定的,是立法机关根据社会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特别是税收征纳双方的特点确定的,并贯穿于税收立法上作始终的指导方针。税收立法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这是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在税收立法实践中的运用和体现。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必须从实际出发,也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客观存在的事物中,引出规律,来指导我们的行动。贯彻这个原则,首先要求税收立法必须根据经济、政治发展的客观需要,反映客观规律,也就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充分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税收分配理论。其次,要客观反映一定时期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既不能被某些条条框框所束缚,也不能盲目抄袭别国的立法模式,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技术手段,不断丰富税收立法理论,完善税法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公平原则
在税收立法中一定要体现公平原则。所谓公平,就是要体现合理负担原则。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参加市场竞争的各个主体需要有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而税收的公平是实现平等竞争的重要条件。公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税收负担能力上看,负担能力大的应多纳税,负担能力小的应少纳税,没有负担能力的不纳税。二是从纳税人所处的生产和经营环境看,由于客观环境优越而取得超额收入或级差收益者多纳税,反之少纳税。三是从税负平衡看,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间及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实际税负必须尽可能公平。
三、民主决策的原则
民主决策的原则主要指税收立法过程中必须充分倾听群众的意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确保税收法律能体现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这个原则,要求税收立法的主体应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对税收法案的审议,要进行充分的辩论,倾听各方面意见;税收立法过程要公开化,让广大公众及时了解税收立法的全过程,以及立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争论情况和如何达成共识的。
四、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制定税法时,要求明确、具体、严谨、周密。但是,为了保证税法制定后在全国范围内、在各个地区都能贯彻执行,不致与现实脱节,又要求在制定税法时,不能规定得过细过死,这就要求必须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具体讲,就是必须贯彻法制的统一性与因时、因地制宜相结合。法制的统一性,表现在税收立法上,就是税收立法权只能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来行使,各地区、各部门不能擅自制定违背国家宪法和法律的所谓“土政策”,“土规定”。但是,我国又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政治状况也不尽相同,因而对不同地区不能强求一样。因此,为了照顾不同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的情况和特点,为了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在某些情况下,允许地方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适合当地实施办法等。因此,只有贯彻这个原则,才能制定出既符合全国统一性要求,又能适应各地区实际情况的税法。
五、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的原则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而在发展过程中,又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税法,是与一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税法一旦制定,在一定阶段内就要保持其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变化不定。如果税法经常变动,不仅会破坏税法的权威和严肃性,而且会给国家经济生活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但是,这种稳定性不是绝对的,因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是不断变化的,税法也要进行相应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具体表现在:有的税法,已经过时,需要废除;有的税法,部分失去效力,需要修改、补充;根据新的情况,需要制定新的税法。此外,还必须注意保持税法的连续性,即税法不能中断,在新的税法未制定前,原有的税法不应随便中止生效;在修改、补充或制定新的税法时,应保持与原有税法的承续关系,应在原有税法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经验,修改、补充原有的税法和制定新的税法。只有遵循这个原则,才能制定出符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规律的税法。
综上所述,税收立法主要应遵循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公平原则;民主决策的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的原则
❼ 税法立法机关
我国税法的制定主体,也就是我国税法的立法机关,具体包括: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及其常属务委员会:税收法律,如: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
2、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立法:具有法律效力的税收暂行条例(规定),如:增值税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营业税暂行条例等。
3、国务院:税收行政法规,如: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个人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等。
4、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仅海南省、民族自治地区):税收地方性法规。
5、国务院税收主管部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税收部门规章,如: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
6、地方政府:税收地方规章。
7、此外,各级政府及其税收主管部门制定颁布的税收规范性文件,虽不属于上述的税法,但具有普遍强制力,因此,可视为“准税法”。
❽ 税法的税收立法
根据我国立法法的有关规定,目前有权制定税法或者税收政策的国家机关主要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 会、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等。
一、税收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或者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二、有关税收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等。
三、有关税收的部门规章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和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等部门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理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其中,有些重要规章要经过国务院批准以后发布,如《外国公司船舶运输收入征税办法》。
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某些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按照规定制定某些地方性的税收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某些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税收规章。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实行独立的税收制度,中央政府不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征税。
❾ 税法解释按解释权限来划分的话可以分为哪几种
立法解释(通常指事后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版
参考资料:权 http://www.dongao.com/zcswsks/fdzl/201109/56200.shtml
❿ 下列税法解释中,与被解释的税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是( )。
【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税法的解释。立法解释是税收立法机关对所设立的税法的正式解释。税收的立法解释与被解释的税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只有全国人大才具有立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