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铁画立法
Ⅰ 铁画的历史故事
铁画是用铁铸成线条,再焊接而成的一种美术作品。
主要是借鉴国画的水墨,章法,布局,线条简明有力,苍劲古朴。铁画工艺综合了古代金银空花的焊接技术,吸取了剪纸、木刻、砖雕的长处,融合了国画的笔意和章法,画面明暗对比鲜明,立体感强,在古代工艺美术品中独树一帜。汤鹏所创作的铁画,是我国工艺美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最有名的是芜湖铁画。
芜湖铁画,原称铁花,为芜湖地区特产。铁画艺术的创始人是清朝康熙年间的铁匠——汤鹏。 芜湖铁画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技艺高超著称于世。相传系明末清初安徽芜湖铁匠汤天池所创造,以后逐渐流传到北京和山东等地。(又有铁画的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才自成一体一说),并逐渐享誉四海题材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形式有立体和半立体的。品种除立轴、中堂、横幅和条屏(一般都用外框)外,还有合四面以成一灯的铁画灯。
铁画鼻祖汤天池,名鹏,祖籍安徽徽州,后迁居江苏省溧水县明觉乡,幼年时为避兵荒而流落到铁冶之乡――芜湖定居,当时芜湖铁业十分兴盛,且又集中许多技艺精湛的铁工,所以,民谚有“铁到芜湖自成钢”的美誉。汤初学铁工技艺,清康熙年间租赁乾隆进士黄钺的曾祖父之临街门面,自营铁业作坊。当时芜湖既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各种物资集散中心,又近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不仅万商云集、人流如潮,其间也有众多香客,他们皆喜购芜湖铁铺中生产和出售的彩色铁花枝、铁花灯,作为上山敬佛之用。汤天池也打制这些制品出售。后又将铁花和铁花灯的内容,移植到一起,先“冶之使薄,且缕析之,以意屈伸”,再经锤煅“为山水、为竹石、为败荷、为衰柳、为蜩螗。郭索点缀位置,一如丹青家”,制成“山水花卉,各极其妙”的别具艺术风格的铁画。
以上为有关简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Ⅱ 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那么它的作画难度大吗
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风格独特工艺技艺高超著称于世
Ⅲ 安徽芜湖有什么特产
1、芜湖铁画
铁画原名“铁花”,安徽省芜湖地区特产。铁画创始人是清代康熙年间芜湖人汤鹏,他“少为铁工,与画室为邻,日窥其泼黑势”,从中受到启迪而创出铁画。它以低碳钢作原料,以铁代墨,以锤代笔,经过出稿、剪、砸、烧打、上漆蜡、上框等工序和“打活”、“钻活”等工艺,精致成山水、人物、花卉、虫鱼、飞禽、走兽等各种艺术品。
06年5月20日,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九华山路,赭山公园那,还有小九华那里有卖的。作为拿来送亲友的工艺品是再合适不过的。
2、红皮鸭子
芜湖红皮鸭子不算出名,知道它美味的只是芜湖人以及在芜湖吃过的人。正儿八经的酒店是很难吃到红鸭子的,一定是门口小摊上的。
鸭皮鸭皮经过烘烤和炸制甜脆无比、手起刀落间,鸭肉的酥软,配上特制鲜香微甜的卤子,吃起来一个感觉,很舒服,很亲切。如果要带走送人的话,建议真空包装。
3、鸠江腐乳
芜湖臭豆腐乳有红方、青方、糟方等,各具风味。腐乳块形整齐,色泽艳丽,香味浓郁,臭中有奇香,非常鲜美,回味悠长。多味腐乳由于加入多种香料,具有咸、甜、酸、辣、麻、香等多种味感,颇为消费者喜欢。
还记得小时候家门口经常有挑担子卖腐乳的人吗?那种味道最正宗。拿来下饭是不错的选择。
4、绿影猪蹄
“老板!带我斩两个猪蹄子!”这句话经常能够在聚味香绿影猪蹄店里听到。想吃绿影猪蹄,不提前几个小时去排队那是根本买不到的,可见绿影猪蹄在火爆芜湖的程度。
聚味香一直坚持鲜制作,不仅保留了猪蹄的营养,还做到口感上顺滑Q弹,啃完猪蹄嘴唇、手指都粘粘的,满满的胶!原!蛋!白!你要送人的话,现场制作后可以真空包装,在冰箱里存着。
5、和联蜂蜜
安徽是中国蜂蜜出口大省,而芜湖特产和联蜂蜜正式其中佼佼者。坐落在皖江之滨的和联,吸收着皖南山区的大自然精华,这是品质的根源。芜湖特产和联蜂蜜外销出口欧盟、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外市场,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
6、笔山芽尖
笔山芽尖色,香,味均居南陵县茶叶之冠,产于南陵县桂山笔架山(又名蝌蚪山,射的山),芽心为两叶所抱,色泽翠绿,白毫显露,香气高爽,滋味醇厚,汤色黄绿,叶底透明匀整,用沸水冲泡,枝芽叶上冲水面,根根直立,尔后又徐徐下沉。喜欢送茶叶的盆友可以考虑考虑哟。
7、傻子瓜子
芜湖被称为瓜子之城,瓜子种类繁多,深受芜湖人的喜爱。话说傻子瓜子大家都听说过吧,遍布全国的瓜子专卖店,可是为什么提到它呢?没错!傻子瓜子就是芜湖响当当的特产,瓜子界的领头羊。在芜湖,傻子瓜子被称为“中国第一商贩”的历史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Ⅳ 闻名于世的“芜湖铁画”以铁代墨,以锤为笔,锻铁成画.加工铁画,主要是利用金属铁具有良好的______性,
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所以可以锻打成铁片; 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内光线有会聚作用; 远视眼指容的是晶状体太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太弱,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还没有会聚就到达视网膜,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所以我们看不清近处的物体.需要佩戴会聚透镜---凸透镜. 故答案为:延展;凸;会聚;远. |
Ⅳ 芜湖铁画的历史发展
铁画的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才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芜湖铁画始于清康熙年间,由芜湖铁工汤鹏与芜湖画家萧云从相互砥砺而成。据清代《芜湖县志》所录《铁画歌·序》载,芜湖人汤鹏“少为铁工,与画室为邻,日窥其泼黑势,画师叱之。鹏发愤,因煅铁为山水嶂,寒汀孤屿,生趣宛然。”汤鹏从国画中受到启迪而创出铁画。
铁画一经问世,不仅“远客多购之”,而且“名噪公卿间”,士大夫阶层人士把它作为“斋壁雅玩”之物欣赏,文人墨客更是推崇备至,赋诗著文加以赞扬。清代金石家朱文藻在《题铁画》一诗中作了生动的描述:“乍看似墨泼素绢,山水人物皆空嵌。风飘秀色动兰竹,雪催老杆撑松杉。华轩逼人有寒气,盛暑亦欲添衣裳。最宜桦烛晓风夜,千枝万蕊发翠岩。元明旧迹共谛视,转觉暗淡精神减。"他认为元明时代丹青高手之画与铁画相比也黯然失色。清代诗人梁同书称铁画"无不入妙","世罕见之”。他作《铁画歌》云:“谁叫幻作绕指柔,巧夺江南钧巢笔。……采绘易化丹青改,此画铮铮长不毁。”
芜湖铁画先后参加过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和匈牙利布达佩斯造型艺术展,并赴日本、科威特、意大利、尼日利亚、沙特、香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1958年,毛泽东、刘少奇先后在安徽省博物馆欣赏了芜湖铁画,称赞铁画艺术技艺精湛,要将之加以发展。
1959年至1960年,老艺人储炎庆和几位弟子制作的大型铁画《迎客松》、《梅山水库》和铁书法《沁园春·雪》陈设在人民大会堂,以及陈列于毛主席纪念堂的铁书法《长征诗》,都是芜湖铁画的传世经典之作。
Ⅵ 求“大圣孔子赞”歌词 谢谢!
仲尼大圣,遭时昏荒。河图沉翳,凤鸟幽藏。爰整礼乐,以综三纲。因史立法,是谓素王。
伏以帝治崇文,金榜起文明之色;王心重道,银题生道德之辉。 摛凤藻于五云,布龙章于万国。斯文启佑,至治馨香!臣等窃惟: 前后圣之道源,宗于洙、泗;见闻知之统绪,继自《春秋》。木铎千 秋,一言而为天下法;杏坛片席,匹夫而为百世师。陋巷隐贤人,箪 瓢有其真乐;圣门鲁弟子,一贯得其心传。阙里之中庸,尚遥承乎 家法;战国之仁义,犹私淑于门人。当时业已称贤,后世因而配圣。 惟道法初开于鲁国,重赖阐明;故王人有事于孔林,咸深向慕。然牲牢虽具,大都属于奉常;荐献有陈,要亦摄之祭酒。若睿藻宸翰 之赐,旷代难逢;至镌金勒石之恩,千年罕遘。从未有瑶章志美,倍 隆式闾之仪;彤管扬辉,永灿同文之治,如今日者也!兹盖伏遇皇 帝陛下:于变尧章,光昭文德。仰宗洙、泗,应麒麟赤绂之祥;上法 羲、轩,启龙马丹书之瑞。经筵屡御,阐四子之精微;讲幄频开,发 三坟之奥秘。念学术尊于圣,至阙里而万古常新;道原出于天,得 杏坛而群蒙顿启。文章礼乐,固资大圣之彰明;删定纂修,尤赖群 贤之赞助。及门笃行士,守身以事其亲;当年好学人,克已而复乎 礼。趋庭之教,一再传又有贤孙;愿学之诚,百余岁复生孺子。彼 一堂之道德,悉百代之仪型,若不赞之嘉言,无以表其潜德。爰振 生花之管,用成起风之章。同掷地之金声,花生青镂;奏钧天之广 乐,香绕红笺。择佳书于翰苑之中,何异银钩铁画?建丰碑于首善 之地,恍如绿字丹文。颁诸遐荒,共星云而并丽;留诸奕禩,齐日 月以争光。诚互古之稀闻,真熙朝之盛事!臣等识惭礼器,志切羹 墙。言语威仪,既未得乎一体;德行政事,徒有忝于四科。圣王以 古为师,夙夜犹怀孔、孟;臣子即学是仕,研穷敢逊程、朱?伏愿学 海常波,书田广艺。远宗近守,接宪章祖述之传;老安少怀,扩物与 民胞之量。将见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悦服如七十子之诚;乃圣乃 神,乃武乃文,教化垂亿万年之远!
Ⅶ 芜湖有什么特色有什么特产
三刀三画
三刀:剪刀、菜刀、剃刀,为芜湖市的传统产品。剪刀生产始于明末清初,做工精细讲究,全国有名的张小泉剪刀就是由芜湖的剪刀发展起来的;菜刀处理后可做到一刀三用,即前部用于片,中部用于切,后部用于剁;芜湖剃刀,式样美观大方,刀口锋利,耐磨经用,轻便灵活。
三画:铁画,堆漆画,通草画。据介绍,有关堆漆画和通草画的来历,那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芜湖工艺美术厂成立时,由于大力提倡开发多画种而产生出来的。堆漆画是由当时漆匠出生的吴思才老艺人研制独创的,而通草画是由当时的老艺人谢柏水自行设计制作,但都因生产工艺复杂,到80年代初就基本不做了,且逐渐被其他的画种所取代,基本上芜湖市面上已经很难看见手工制作的堆漆画了。
芜湖铁画
芜湖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艺人以锤代笔,锻织成画,堪称一绝。自它诞生至今300多年来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古今中外人士所青睐。
铁画创始人是清代康熙年间芜湖人汤天池,他“少为铁工,与画室为邻,日窥其泼黑势”,从中受到启迪而创出铁画。铁画一经问世,不仅“远客多购之”,而且“名噪公卿间”,士大夫阶层人士把它作为“斋壁雅玩”之物欣赏,文人墨客更是推崇备至,赋诗著文加以赞扬。
近年来,艺人们不断创新,又开创了立体铁画、瓷版铁画、纯金和镀金画。
芜湖铁画创始人汤鹏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铁画第一人,是芜湖文化艺术创造的多项中国之最之一。
芜湖购物好去处
中山路步行街
芜湖中山路步行街是全国三大步行街之一(另两条是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与镜湖风景区、鸠鹚广场融为一体,2005年年底,来自美国的世界最大零售商——沃尔玛购物广场也进驻了中山北路,从而让在芜湖旅游的游客又多了一个选择。
交通:乘坐1路空调、4路、8路、14路空调、18路、24路空调、31路、106路、107路内环晚班、107路外环晚班空调、108路晚班到【融汇中江广场】站,下车即到。
Ⅷ 芜湖铁画算不算民间工艺品
属于物质遗产,传统民间工艺
铁画,也称铁花,安徽芜湖特产,为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铁画是以低炭钢为原料,将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的各种装饰画。它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溶为一体,采用中国画章法,黑白对比,虚实结合,另有一番情趣。
铁画的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才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
铁画是以铁为墨,以砧为砚,以锤代笔锻制而成。铁画的品种分为三类:一类为尺幅小景,多以松、梅、兰、竹、菊、鹰等为题材,这类铁画衬板镶框,挂于粉墙之上,更显端庄醒目。第二类为灯彩,一般由4至6幅铁画组成,内糊以纸或素绢,中燃银烛,光彩夺目,动人神魄。第三类为屏风,多为山水风景,古朴典雅,蔚为壮观。
芜湖濒临长江,交通便利,曾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自古以来铁冶业就十分发达。发达的冶铁业和高超的锻技,为芜湖铁画的创造提供了先天的基础和条件。
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芜湖铁画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技艺高超著称于世。铁画始于明末清初的康熙年间,由芜湖铁工汤天池与芜湖画家萧尺木相互砥砺而成,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芜湖铁画源于国画,具有新安画派落笔瘦劲简洁、风格冷峭奇倔的基本艺术特征,是纯手工锻技艺术。它以铁为原料,经红炉冶炼后,再经锻、钻、抬压焊、锉、凿等技巧制成。既具有国画的神韵又具雕塑的立体美,还表现了钢铁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是一种独具风格的艺术。
Ⅸ 芜湖铁画艺术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特点是
芜湖铁画特点既有国画、水墨画之境,又有强烈的艺术立体感,黑白分明,苍版劲凝重,被权称为“巧夺万代所未有”。
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芜湖铁画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技艺高超著称于世。铁画始于明末清初的康熙年间,由芜湖铁工汤天池与芜湖画家萧尺木相互砥砺而成,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芜湖铁画源于国画,具有新安画派落笔瘦劲简洁、风格冷峭奇倔的基本艺术特征,是纯手工锻技艺术。它以铁为原料,经红炉冶炼后,再经锻、钻、抬压焊、锉、凿等技巧制成。既具有国画的神韵又具雕塑的立体美,还表现了钢铁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是一种独具风格的艺术。
Ⅹ 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言运用题、阅读题
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至此,我国已经有了“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标志”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歌曲”,对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通知》说,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类和非物质类。物质类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区、名村镇。 非物质类包括:口头传统、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等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空间。
芜湖铁画
铁画,也称铁花,安徽芜湖特产,为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铁画是以低炭钢为原料,将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的各种装饰画。它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溶为一体,采用中国画章法,黑白对比,虚实结合,另有一番情趣。
奥鲁罗狂欢节铁画的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才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
铁画是以铁为墨,以砧为砚,以锤代笔锻制而成。铁画的品种分为三类:一类为尺幅小景,多以松、梅、兰、竹、菊、鹰等为题材,这类铁画衬板镶框,挂于粉墙之上,更显端庄醒目。第二类为灯彩,一般由4至6幅铁画组成,内糊以纸或素绢,中燃银烛,光彩夺目,动人神魄。第三类为屏风,多为山水风景,古朴典雅,蔚为壮观。
芜湖濒临长江,交通便利,曾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自古以来铁冶业就十分发达。发达的冶铁业和高超的锻技,为芜湖铁画的创造提供了先天的基础和条件。
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芜湖铁画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技艺高超著称于世。铁画始于明末清初的康熙年间,由芜湖铁工汤天池与芜湖画家萧尺木相互砥砺而成,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芜湖铁画源于国画,具有新安画 非物质文化遗产派落笔瘦劲简洁、风格冷峭奇倔的基本艺术特征,是纯手工锻技艺术。它以铁为原料,经红炉冶炼后,再经锻、钻、抬压焊、锉、凿等技巧制成。既具有国画的神韵又具雕塑的立体美,还表现了钢铁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是一种独具风格的艺术。
芜湖铁画曾参加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匈牙利布达佩斯造型艺术展,并赴日本、科威特、意大利、尼日利亚、沙特、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 1959年~1960年老艺人储炎庆和几位弟子制作的大型铁画《迎客松》、《梅山水库》和铁书法《沁园春·雪》等作品布置在人民大会堂。芜湖铁画历经了340多年的承传和发展,在传统形式的尺幅小景、画灯、屏风基础上,又创有立体铁画、盆景铁画、瓷板铁画和镀金铁画,形成了座屏、壁画、书法、装饰陈设和文化礼品等五大系列二百多个品种,以其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在艺坛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