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道德践履
㈠ 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五千余年的文明,其中不乏众多道德修养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的确在后世人的道德修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当今的社会仍十分匮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不少人甚至将道德修养放置一边,不理不顾。这种现象十分值得深思。
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无数磨难与困苦,始终能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同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特别是优良的道德传统的作用分是不开的。这些优良道德传统是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重要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对后世个人道德修养建设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认为,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立身之根本。这道德修养包括爱己,爱人,爱国。
一个自爱的人方可谈爱他人。爱己就要求我们十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建设。热爱生命,言行一致。而爱人则要求我们谦逊礼让,诚信待人,推己及人。爱亲人,爱朋友,爱同胞,爱集体,乃至爱全人类。此谓博爱。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杜甫,他忧国忧民,他的诗多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经常反映人民所承受的各种苦难,表达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大胆揭露社会弊端,从而成为人民的代言人。因此,他的诗具有“诗史”的性质。他的爱是大爱,是博爱,是对广大人民的爱,这爱让人心生钦佩。
最后是爱国,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毅然投入汨罗江,这爱国气势磅礴,这爱国可歌可泣。岳飞一首《满江红》,歌尽不少仁人志士心中企盼。这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中国民族的长期发展中起了积极的意义,而且对提高我国当前的道德水平仍有重要意义。
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在当今社会的具体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整体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二是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三是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四是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五是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六是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历史经验,它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在今天,我们努力继承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建设,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建设,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还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优良道德传统的熏陶和润泽,能够内化为个人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准则,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完善我们的人格和道德品质,加强我们的自身道德修养建设,成为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推进力量。
同时,我们只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方能更好的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建设。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按照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标准,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带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对今天又积极意义的精华,剔除其中带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糟粕。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在历史上培养了先人们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这些优秀成果在今天和未来同样具有普遍性、永久性意义。所以,我们应当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的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尽自己的一份力。
㈡ 怎样做到道德践履
注重道德践履即强调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的主体能动作用。古代主要有以下道德修养的方法可供借鉴:立志乐道立志,是指一个人要有坚定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乐道,是指一个人要有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情操。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不可夺其志也。”说明了立志的重要性。克己内省克己,指一个人要有理智,即理性修养,并能在理智或理性修养的指导下克制自己,使思想言行符合道德要求。
内省,是指一个人能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行都自觉的做到符合道德规范,这就是具有仁德修养的表现。
㈢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什么如何践履社会主义道德
为人民服务.因为: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创建活动作为吸引和组织广大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和重要载体,必须把思想建设突出出来,贯彻始终。要坚持在各种类型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各项创建活动的工作安排和内容设计,都要体现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使活动的过程成为灌输道德教育、弘扬道德新风的过程。
㈣ 谈一谈你对道德践履的看法
道德就是五戒十善。持戒要有老师的,如果没有对比,怎么知道善与恶?
㈤ 《要重视躬行践履》的阅读答案
1.“躬行践履”中的“躬”与“躬耕于南阳”中的“躬”意思相同,都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行”与“行阵和睦”中的“行”意思不同,“躬行”中的“行”有“实行”、“做”的意思,而“行阵”中的“行”则是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1)第②段要论述的主要观点应是什么?
(2)联系全文来看,整个第②段的论述有无问题?试说明理由?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被后世传为佳话”有一点文言色彩,若用现代汉语通俗地说,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说“苏轼探求到了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试根据作者的叙述,简要说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在用例子证明观点时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足?
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⑦、第⑧两段读来有些累赘,且语气不顺。试加以修改,使之成为简洁、完整、语气通畅的一段(不得超过100字)。
参考答案:
1、亲自、军队。 2、(1)“躬行践履”是人们完善道德修养的重要方式。(2)此段论述有问题,主要是它所论述的内容与全文的论述无密切的关系,后面的所有例子都未证明实践与道德修养的关系。 3、在后世流传,并为后人所称颂。 4、一块中间空而有很多窟窿的石头,经风浪吞吐,发出的声音与水声相和,像歌钟演奏一样。 5、躬行践履是认识事物的前提,也是精通学问、成就事业的必要途径特点;有详有略,大量列举不足;只有中国古人之例,终有些偏颇。 6、(以下供参考,只要意思对即可)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好的理论,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就毫无意义;要真正精通学问,要保证事业成功,必须亲自参加实践。
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这个
㈥ 你最在意的是哪个方面的道德践履
性这方面的,我觉得男人你可以爱一个人,但女人心灵上的创伤,你总远体会不到!
㈦ 你最在意哪个方面的道德践履
注重道德践履即强调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的主体能动作用。古代主要有以下道德修养的方法可供借鉴:立志乐道立志,是指一个人要有坚定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乐道,是指一个人要有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情操。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不可夺其志也。”说明了立志的重要性。克己内省克己,指一个人要有理智,即理性修养,并能在理智或理性修养的指导下克制自己,使思想言行符合道德要求。
内省,是指一个人能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行都自觉的做到符合道德规范,这就是具有仁德修养的表现。
㈧ 道德践履是什么意思
个人理解为:道德践履,意思就是道德行为的实践和履行。
㈨ 什么是道德践履能力的支撑点与关键点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德治国”当中的部分章节的介绍,我们可以得知:.
道德意志是道德践履能力的支撑点和关键点。
具体你可以参见,十六大报告。在网上可搜得到,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请参考!
㈩ 注重道德内省和躬行践履 是什么 意思
意思:
注重对自己进行道德上的省察
并亲自做到这些,
实践与道德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