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就认依法治教的前提

就认依法治教的前提

发布时间: 2021-12-13 12:35:07

A. 我国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如何理解这些原则

(一)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教育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工作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实施的一项带根本性的原则,也是我国教育区别于西方国家及其他国家教育的根本标志。 (二)受教育机会平等 《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种平等还应包括过程的平等,即入学上的平等、就学过程的平等和学业成就上的平等。 (三)教育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教育法》第八条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国家对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在我国,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利益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 (四)权利和义务相一致 权利和义务相一致是法制的基本精神,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教育领域中的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要求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不管是教育管理者、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既依法享有权利,又必须依法履行义务。 (五)教育法制统一 教育法制统一是指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由国家机关统一制定、统一实施,对全体公民和法人组织具有普遍约束力。教育法制统一的原则,体现为教育法律法规制定权只能由国家机关在各自的职责权限内行使;教育法律法规的效力按发布机关,调整对象及适用范围,形式层次有序,协调统一的整体。 教育法制统一的原则,在法律效力上体现为“下位法服从上位法”、“后法优于先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B. 简要回答依法治教的道德要求.

借鉴国外依法治教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全面实现依法治教,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完备的教育法体系
教育立法是依法治教的基础。只有健全、完备的教育法体系,才能为依法治教工作提供全面的法律依据,也才能使依法治教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严格依法行政,健全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
“徒法不足以自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否具有严格而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具有一支秉公廉洁的执法队伍,是决定依法治教能否全面实现的关键因素。而要做到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实现教育行政机关职能的转变。教育管理工作要真正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变为主要依靠法律手段,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要善于运用法律引导和保障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具有健全的教育行政机关法制工作机构。明确其承担的综合执法职能,在教育行政执法中由其牵头组织办理重大和涉及综合性的行政执法案件,审核业务职能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承担对本部门提出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请求的受案和处理工作。
3.法律职责明确。在教育执法过程中,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与程序,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及其他物质保障条件,依法保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依法调解和处理各类教育纠纷,积极维护学校、教师、学生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
4.教育执法队伍高效。法律制定出来以后,能否得到全面贯彻执行,与执法者的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及工作态度、能力等直接相关,教育执法人员的素质是依法治教的关键。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行政执法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建设一支法律素养较高、品质优良、秉公执法的教育执法队伍。
5.具备严格的教育行政执法程序和完善的监督机制。严格执法,不仅要求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而且处理程序必须合法。因而必须具有完备的规范行政行为的实体性与程序性制度,形成完善的行政权力制约机制与监督机制。为此,必须依照法律要求,建立完备的教育行政处罚制度、行政复议制度、教育申诉制度、教育仲裁制度、教育行政诉讼制度、教育行政赔偿制度等一系列教育法律制度,以及行政许可程序、行政裁决程序、行政听证程序、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程序等一整套教育行政执法程序,建立对行政权力

C. 依法治教的法律依据是

依法治教是根据我国宪法为基础上,依照宪法法律治理。

D. 什么是依法治教

依法治复教,即全部的教制育活动都应当符合教育法律的有关规定,所有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从事各类教育活动时都应当遵守或不违背教育法律的规定和精神。
1、对依法治教基本内涵的理解所谓依法治教是指运用法律手段管理教育事业它既包括国家和国家机关对教育事务的管理也包括学校的内部管理
2、依法治教是指依照法律管理教育事业,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这其中既包括国家及国家机关对教育事务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赢利为目的管理,也包括学校的内部管理
3、所谓依法治教,是指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即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使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无论国外的法律还是我国的法律,均对保证人的条件作出了规定
4、依法治教是指通过法律的调整使教育管理和教育,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依法治活动向规范化、制度化及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E. 依法治教的重点是什么

1、坚持服务大抄局。紧紧围绕学校改革袭和发展总体目标,以服务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安排和落实普法依法治理各项任务,充分发挥法治建设在推进教学改革、维护稳定方面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2、坚持服务师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解决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始终是普法依法治教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切实把依法治理与解决师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提高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

3、坚持务实创新。要研究构建和谐校园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全县对普法依法治教工作的根本需求,探索内在规律,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形式。要在取得实效上下功夫,注重把依法治理工作与本职业务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效。

4、坚持突出重点。要抓住新一轮依法治教工作的重点,提出阶段性工作目标和要求,统筹规划、分段实施、稳妥推进。要注重培育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推动全局工作。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探索切实可行的普法依法治理新路子,提高工作指导水平,推动依法治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F. 教师如何做到依法治教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落实到教育领域就是要依法治教。依法治教既是宏观的国家和社会层面的事情,也是微观的,是每一个社会组织,每一个公民,特别是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都应身体力行的事情。因为教师是国家教育事业的专门工作者,所以,从微观的一个角度,具体深刻地探讨和落实,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意义。

G. 依法治教的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
(二)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
(三)教育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四)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原则
(五)教育法制统一的原则

热点内容
行政法律规范易变与生活相关吗 发布:2025-05-17 09:20:52 浏览:711
仲裁法的效力往往高于诉讼法的效力 发布:2025-05-17 09:20:10 浏览:720
挂靠医疗单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7 09:15:06 浏览:765
国家关于学前教育法律法规 发布:2025-05-17 09:15:01 浏览:434
社会与法迷你剧宁宁 发布:2025-05-17 09:14:56 浏览:178
海南司法厅领导班子 发布:2025-05-17 09:12:49 浏览:619
乐亭人民法院地址 发布:2025-05-17 09:11:41 浏览:218
建筑企业岗位人员法律法规试卷 发布:2025-05-17 09:10:05 浏览:995
一建法规知识点总结 发布:2025-05-17 09:08:27 浏览:119
领导干部选拔任条例 发布:2025-05-17 09:07:06 浏览: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