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强法治存在的问题

强法治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 2021-12-17 21:23:58

『壹』 目前法治建设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中国的法律建立和执行,社会一直认为存在两种现象:
1,法律不健全专,很多行为没有属法律的约束,
2,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部分政府官员一般只能看到第1种现象,而忽视第2种现象,对此,从上级到下级,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一直以来以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为荣,尤其是地方政府,各种部门规章,红头文件满地飞。很少有人会真正认识到第2种现象的严重性。当然对于第2种现象,更有人说要制定执法法来捍卫法律的执行,可是执法法又由谁来捍卫,这样就不攻自破了,所以这样说的人都是在瞎扯淡。其实以上只是两种现象而已,并非中国社会法律问题的根源。那些对着表观现象下药的从根本上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有时反而强化了这两种现象的活跃性。

『贰』 当前我国法治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们党回高度重视法治建设答,但必须清醒看到,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
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
这些问题,违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妨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叁』 简述我国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我国法律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的话,主要还是表现在这个嗯中少年的这个管理上面来说,因为现在的话这个网络校园暴力还是比较严重的,对这一块的话并没有一个严格的一个法律明文来规定怎样去操作,或者是怎样去进行这个管理。

秋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把秋天带到了人间。

秋风吹向了原野,绿油油的稻田被吹的金黄。远远望去,像是铺了一层金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草丛中,一朵朵黄灿灿的小菊花探出了脑袋,好像要看看人类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桂花树上的桂花也不甘示弱,全从树干上钻了出来,好像要和小菊花比美呢!秋风从大树旁走过,枯黄的树叶像一只只蝴蝶在田野上翩翩起舞。

秋风吹向果园,青色的苹果变红了,多么像一个小娃娃红彤彤的脸蛋呀!桔子树上也结满了许多金黄的小桔子,秋风吹来,他们慢悠悠地摇晃起来好像在说:“快摘我,快摘我,我可甜哩!”黄灿灿的梨子也好像在说:“摘我吧!我的水分多,我也很甜。”农民伯伯这下子可忙开了,把饱满的果实装进箱子里,等着大卡车来把它们运走,成为人们的盘中餐。农民伯伯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能让城市里的人们吃到自己种的瓜果,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的甜。

现在我国的宪法它其实是已经呃非常完善了,然后他也会在每年的这个时候开一次这个人大会议来进行这个修订,所以说这个法律的话,它的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好的一个制度了。

『肆』 如何加强法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法治,就是依照法律法规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务。保证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为了加快法治建设进程,早日实现文明法治社会。加强法治建设要从五个方面来思考,抓住关键,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加强法治建设。

第一:党委发挥领导作用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逐步做到善于把党的方针政策变成国家意志来实现领导,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和法律程序去解决矛盾和处理问题,确保法治建设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第二:人大发挥主导作用 。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要在同级党领导下,积极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把法治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并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体系也应当成为法治建设的组织实施体系。在组织协调法治日常工作和依法履行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人事任免等职权时,扎扎实实而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法治建设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第三:“一府两院”(政府、法院和检察院)发挥执法主体作用 。行政机关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最大,与人民群众关系最密切,也是机构和人员最多的部门,大部分的法律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行政机关在法治建设中占有突出的重要位置,依法行政是法治的核心,是优化经济环境、增创法治优势的关键所在。而司法工作同样是法治工作的主要环节。应该说,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法治建设中处于执法主体的重要地位。

第四:政协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其范围是广泛的,可以对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协商讨论和批评建议进行监督,通过会议、视察、调查、提案和建议案等多种形式监督法律、法规的执行。

第五:发挥人民群众主力军作用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不论干什么工作,搞任何事情,开展何种活动,只有群众支持和参与,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成效。我们抓法治必须广泛深入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地相信群众,全心全意地依靠群众,并把如何加强法治建设总的思路交给群众,请群众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献计献策。

拓展资料:

为了加快法治建设进程,早日实现文明法治社会。在现阶段,必须通过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有效办法,切实加强对法治工作的领导,健全和规范法治工作机制,认真搞好法制宣传教育,强化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加大依法治理力度,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

『伍』 当前法治建设最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是什么举3个说法

1、公民权利意识觉醒与维权理性不足

表现为:一方面渴望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却不满法律程序上的种种限制;一方面认为他人违法侵害其权益,另一方面自己却坦然违法、钻法律漏洞;一方面以法律为武器,另一方面却容易以极端方式维权。这些矛盾导致维权与违法往往交织难辨。

2、对公权力机关的诉求日益增长与对公权力机关的服从、配合与支持日益淡化

大部分人仍有遇事找政府解决的习惯,而且在新的形势下其诉求愈加多元复杂。与此同时,由于缺少对公权力机关必要的信任,对其服从、配合、支持的程度则日渐降低。这种下降状态又反过来削弱公权力机关满足人民群众诉求的能力和资源。

3、对依法治国方略和法律至上原则的抽象认同与人情、关系、私利、政绩大于“国法”的行动

在我国,厉行法治早已是朝野共识,宪法法律至上也获得了最广泛的观念认同。但在具体的行动中,特别是关系到自身利益的事务上,人情、关系、私利、政绩等不正当考虑迅速成为行动者决策的主要考虑因素,处于至上地位的法律被架空。

(5)强法治存在的问题扩展阅读:

解决方法

1、第一,价值建设,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法治社会的根本问题在于将法治理念、法治信仰内化于人心,成为社会成员决策和行动的基本指引。

人民群众已经有一定的法治意识,但牢固的法治理念尚未确立。实现人心大治,不仅要通过立法、执法、司法着力强化规则意识、诚信意识、权利义务统一意识、责任意识,还要透过多途径、全方位的理念引领价值观建设,使法治精神浸润人心。

2、第二,基层调整,使治理畅达“末梢神经”。体制问题具有决定性。我国传统上从中央到基层的纵向层级化管理体制倚重“生产经营单位”和“基层组织”。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存在着在“最后一公里”失灵的问题。建议以确立社区的法律地位为主要方式,重塑我国社会的基层组织形态,确保国家与其成员之间的“传感”途径畅通。

『陆』 当前法治建设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内可操作性不强,立容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
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
这些问题,违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妨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柒』 我国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哪些方面

违法成本极低、守法成本相对畸高,不仅诱使当事人违法,更重要的是守法者吃亏,违法者赚便宜,进而劣胜优汰,具体表现在:

1、公权力机关的退位、归位与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发育仍不成熟之间的矛盾。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是公权力机关退位和归位,理性再定位的过程。但由于市场机制仍不健全,社会组织仍不规范,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往往难以担当起合格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导致公权力的进退维谷。

2、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的要求与法律质量整体上仍不理想之间的矛盾。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然而,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立法质量已在不断提高,但仍有一些法律尤其是低层级的法律规范质量不高、类型化不够、科学性不足,将执法和司法带入或难以实施,或实施冲突,或实施背反的多难困境。

3、严厉制裁违法行为的要求和期待与违法成本极低、守法成本较高之间的矛盾。

普遍守法是法治社会的当然特征,严厉制裁违法行为是保障法治权威和发挥法治威慑力的必要条件。

但是现实中,在一些方面,由于责任设置过低,特别是查处率不高,导致违法成本极低、守法成本相对畸高,不仅诱使当事人违法,更重要的是客观上造成“逆向选择”、守法者吃亏,违法者赚便宜,进而劣胜优汰,并导致普遍违法。

(7)强法治存在的问题扩展阅读:

我国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的改善:

1、价值建设,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法治社会的根本问题在于将法治理念、法治信仰内化于人心,成为社会成员决策和行动的基本指引。

当前人民群众已经有一定的法治意识,但牢固的法治理念尚未确立。实现人心大治,不仅要通过立法、执法、司法着力强化规则意识、诚信意识、权利义务统一意识、责任意识,还要透过多途径、全方位的理念引领价值观建设,使法治精神浸润人心。

2、基层调整,使治理畅达“末梢神经”。

体制问题具有决定性。我国传统上从中央到基层的纵向层级化管理体制倚重“生产经营单位”和“基层组织”。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存在着在“最后一公里”失灵的问题。建议以确立社区的法律地位为主要方式,重塑我国社会的基层组织形态,确保国家与其成员之间的“传感”途径畅通。

『捌』 当今法治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存在的问题是全方位的.当然,就像楼上说的,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这其实只是单就法制本身去看问题,如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怎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呢?并不在于法制的本身,而在法制运行的环境和条件.好了,就说这么多.

『玖』 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依法治国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必须持续进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是,立法的问题,能不能制定更多好的善的法律,有依据可循,这是前提。
其次,执法问题,行政机关,能否合理地严格地执行法律,将条文真正实行,这是关键环节。
最后,司法,法院和检察院能否在法律的范围内,很好滴断案判案,使得判决能更好滴实现正义。
因此,这个过程需要很大努力,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稳步推进。

『拾』 在法治建设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归根结底就是 人民参与渠道太有限 无类似普选 投票 政治集会等,维权和维专稳 地方和中央属 权利的集中和分散。

表现 具体变现在偷税漏税 有句话说又要应付地方检察的油头 又要上税的中小企业基本做不走的(就是说没有几个中小企业从来没偷税漏税过)着主要反映在 相关部门利用职务之便牟利 在个人利益和商家利益找杠杆 互利共赢。

热点内容
法官劝人撤诉 发布:2025-05-15 02:07:54 浏览:940
法规教育科 发布:2025-05-15 01:59:55 浏览:158
瑞达民法真题几年 发布:2025-05-15 01:58:28 浏览:696
下载cctv12社会与法一线 发布:2025-05-15 01:58:27 浏览:698
民事诉讼法解释57条 发布:2025-05-15 01:48:31 浏览:748
法院擦边球 发布:2025-05-15 01:44:13 浏览:95
1992年婚姻法年龄 发布:2025-05-15 01:35:03 浏览:267
民法典解读2 发布:2025-05-15 01:30:00 浏览:323
婚姻法的法律意义 发布:2025-05-15 01:28:17 浏览:638
法律援助结案报告怎么写 发布:2025-05-15 01:27:30 浏览: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