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学的客观性

法学的客观性

发布时间: 2021-12-20 04:09:01

法学方面的真理具有客观性吗

原理:真理具有客观性 原因: 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②检...

㈡ 法律的至上性为什么没有客观性

㈢ 法律是不是客观存在

法律是以社会为基础的,社会是客观存在的,法律亦不例外!法律之所以是客观存在的,是因为如果你触碰到了法律,你就会受到法律的规制,实实在在的规制。反之,如果法律是主观存在的,那她根本没有权威性,没有威慑力,没有预期性!!!

㈣ 如何理解法律概念是客观性与规定性的统一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自己学。

㈤ 法律解释的客观性论文

你可以自己到中国知网上查一下啊

㈥ 法律的客观性是什么

法律的客观性,其实质就是要在解释主体的主观性之外寻求一种客观标准。这些标准主要包括:立法者原意、成文法字里行间的原意、公序良俗、公平正义观念等。

㈦ 法律解释 客观性

法律的客观性:法律必须利用和正确反映经济规律。法律的客观性,其实质就是要在解释主体的主观性之外寻求一种客观标准。这些标准主要包括:立法者原意、成文法字里行间的原意、公序良俗、公平正义观念等。

㈧ 法律的客观性与法律确定性有什么关系

说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吧,未必对,仅供参考!

我个人提议你从刑法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可能比较好理解,毕竟刑法才是国家的真正大法,文字最严谨、最公正、最客观。。。各种最。。。。
法律的客观性,可以理解为法律的公正。所谓客观就是能够真实反映社会当前的现状,而刑法的一个目的就是不断的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出现的各种罪恶,比如过去的流氓罪,就是那时那地,对当前社会的一个客观反映;又比如当下的组织传销罪,倒退20年,鬼知道传销是个啥玩意;那为什么这些罪名消失或出现呢?因为,他们把社会的秩序恢复了,恢复的秩序就是公正!所以,法律的客观性反映社会对公正的呼唤!
那么确定性又是怎么回事呢?人话就是:写在书上,并公告于天下也!
客观和确定性又有啥关系呢?客观的现象,每个人都有一个理解,每个人的眼界,实际上都是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不可能知道的更多了,那如何能反映整个社会呢?那就找一大帮眼界大的,把他们的眼界综合起来,写在书上,告诉天下人:你们的共同的眼界是这个样子,以后要乖!他们告诉你得共同眼界就是客观,写在书上就是确定!再用说点不是人的人话就是:法律的客观性的表述需要确定性来保证,法律的确定性需要公众的认可就要遵循法律的客观性!

解答完毕。。。。感觉真绕!

㈨ 写硕士论文,如果写法律的客观性,可以写哪些方面

法律的客观性,其实质就是要在解释主体的主观性之外寻求一种客观标准。这些标准主要包括:立法者原意、成文法字里行间的原意、公序良俗、公平正义观念等。你可以参考:http://www.cqvip.com/Read/Read.aspx?id=40579853#

㈩ 法律体系的主客观性特征怎么理解

法律解释学属于法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最近数年,法律解释学已成为一门显学,受到国内法学界的普遍重视。笔者深受鼓舞,决定对法律解释学进行学习和研究。在 选题中,针对中国目前的法制状况,为了弘扬法治的精神,笔者选择了“司法中法律解释的客观性”作为研究课题。 本文共分六部分,前两部分主要是从理论方面对法律的客观性和法律解释的客观性进行论证,后面部分主要是方法论,即探讨实现法律解释客观性的途径。在理论论 证方面,笔者吸收了伽达默尔和波斯纳的观点。他们的观点尽管不完全相同,比如伽达默尔强调理解是“视域融合”过程,波斯纳则关注法律解释的实用价值。但他 们都反对绝对意义上的客观性,认为法律解释本身就是一个创造过程,重视法律解释的合理性。这为探寻疑难案件的客观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技术处理方面,为了清楚反映法律解释的客观性,在具体操作层面,笔者把案件划分为简易案件和疑难案件两种。简易案件的客观性较强,相当于波斯纳所讲的 “科学意义上的客观性”,具有重复性。“同样案件,同样处理”便是其典型写照,它一般通过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便可获得。疑难案件的客观性较弱,且不易获 得,波斯纳称之为“交谈合理性的客观性”,强调合乎情理或相对正确的结果,辩证推理是实现其客观性的途径。这从侧面也反映了法律解释的客观性问题的复杂 性,说明了法律是一门艺术,在一个人能够获得对它的认识之前,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第一部分为法律的客观性认识。通过法律客观性的发展变化,逐渐厘清了法律的客观性。 第二部分为解释学的发展和对解释的客观性认识。这部分主要说明了理解和解释是如何进行的,解释的客观性是什么,以及哲学解释学对法律解释的影响。 第三部分为法律解释的客观性。通过近代和当代各种法律解释观点的分析,逐渐廓清法律解释的客观性。法律解释客观性主要表现为法律文本意义的确定性和解释者 的非个人化倾向。在技术处理方面,分别对简易案件和疑难案件的客观性进行了阐释。这为探寻法律解释客观性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四部分为追求法律解释客观性的目标和方法。文章中考察了法律解 释的目标和方法。在法律解释方法的优先性模式当中,为达到简易案件和 疑难案件的客观性,分别给予路径上的指引。 第五部分为法律事实的解释.文章阐述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特征,并对 法律事实的认定和解释进行了论证。 第六部分为实现法律解释客观性的途径一一法律推理。文章论证了简 易案件的法律推理和疑难案件的法律推理,通过法律推理,分别获得了各 自的客观性。

热点内容
司法核验 发布:2025-05-11 02:39:24 浏览:519
吉安司法 发布:2025-05-11 02:39:23 浏览:509
法律咨询银行贷款 发布:2025-05-11 02:24:54 浏览:416
法律援助是下列哪 发布:2025-05-11 02:24:15 浏览:436
民事诉讼法243条规定6 发布:2025-05-11 02:20:41 浏览:45
法院人说法院 发布:2025-05-11 02:19:16 浏览:201
教育法规看法 发布:2025-05-11 02:19:15 浏览:615
道德重要词 发布:2025-05-11 01:50:15 浏览:144
若言律师 发布:2025-05-11 01:45:44 浏览:440
知识和道德 发布:2025-05-11 01:40:11 浏览: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