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发布时间: 2021-12-20 08:21:58

㈠ 如何看待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道:就是明事理.德:就是付出.道+德:笼统的讲就是有素质.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风俗和习惯有进步和也有落后的.记得,看过这样一个记录,从明朝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安徽凤阳地区以农业经济生产为主,但由于土地稀少贫瘠、加上频繁的天灾,当地人民经常吃不饱,于是产生了当地人外出行乞的风俗习惯,当万里出任安徽省委书记时,亲身到当地考察,当他看到当地人大多出外行乞和一家母女三口人只有一条裤子可穿的情况时,他责问陪同的当地官员,当地官员的回答就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人有外出行乞的风俗习惯.当时万里气愤难当,痛责了麻木的当地官员.并发誓要改善当地的生活.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由于我们政府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政策,凤阳人改变了外出行乞的习惯.包括凤阳在内的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提升.人们的风俗习惯和素质也有了很大改善.
这就是经济发展促进道德提升的很好的例证.
再来看看国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对道德提升促进的情况.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是血腥肮脏和不道德的.
对非洲黑人的惨无人道的奴役,对美洲土著的灭杀,对亚洲人民的残酷掠夺,对欧洲人民的无情压迫.所有这些,我们是否就可以认为迄今为此的人类经济发展最迅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就是使道德退化而不是促进的呢?
有压迫的地方注定要有反抗.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国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基本是安定的,人民也是安居乐业的.这是因为在贪婪的资本主义发展到人民不能容忍的时候,尤其是有了马克思理性的指出资本主义的弊端的时候,资本主义觉悟了、改良了.
首先,限制了资本主义贪婪的无限制的胃口,出台了反垄断法,给了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
其次,在物质上,他们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水平,在社会财富再分配上让利于人民.
再次,在精神上,他们出台了陪审员制度,让最平凡的人用他们的良知来执掌法律.
当然,上述资本主义的改良无法克服其本身的固有缺陷.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对道德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商品生产促进了道德进步,还具体表现在:自由竞争促进人们增强自主意识,形成独立人格;等价交换强化人们的平等观念和民主意识;价值规律推动人们增强主体作用商品经济所造成的普遍交往,催化着个性的丰富和人性的发展;尤其是在促进人们打破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树立奋发图强和开拓进取精神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大作用.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推动人类道德进步是基本的历史趋势,道德进步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虽然不是绝对平行,在大体上还是同步进行的.道德的提升和进步归根结底是经济关系发展的产物.

㈡ 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之间的关系

㈢ 道德与经济的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来下道德教自育的必要性根源于市场经济不能自动产生出它所需要的社会道德水平。市场经济对社会道德的作用具有双向性,它具有推动社会道德进步的一面,也有破坏社会道德的一面。一方面市场竞争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另一方面竞争的失败者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竞争的胜利者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一方面市场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可能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情,另一方市场主体为了自己的财产安全,要非常谨慎地选择交易对象,从而使那些不讲信誉者失去很多交易机会,从而迫使人们遵守社会道德,间接地起到推动社会道德进步的作用。正是这种双重作用使道德教育成为必要和可能。如果市场经济只有推动道德进步作用,而没有对道的破坏作用,那么就是说它能自动产生它所需要的道德支撑,任何道德教育成为多余的了。如果市场经济对社会道德只有破坏作用,而没有推动社会道德进步的一面,那么任何道德教育都不挽救社会道德败坏的局面。

㈣ 道德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我觉得我们应该首先理清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1、经济基础达到一定水平,道德素养可以一定提高。
这个观念有很大的问题,为富不仁和现在的富二代问题,就是很好的例证。
2、经济基础是道德水准的基础。
这个观点的依据是:我都吃不饱活不下去了,你还能要求我怎么高尚呢?
这种观点为人们为恶提供了借口,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只能造成社会物欲横流、男娼女盗大行其道。没钱的可以不讲道德,有钱的可以说钱不够多,继续为恶。
3、道德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逻辑上的混乱。因果倒置。相反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道德的提高。想一下我们现在经济活动中的诚信成本有多大吧。
因此,道德与经济基础无关,非要说有关,只能说道德可以减少一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成本,提高经济生活效率,增加经济活个体的幸福感。

㈤ 经济发展与道德的关系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道:就是明事理。德:就是付出。道+德:笼统的讲就是有素质。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风俗和习惯有进步和也有落后的。记得,看过这样一个记录,从明朝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安徽凤阳地区以农业经济生产为主,但由于土地稀少贫瘠、加上频繁的天灾,当地人民经常吃不饱,于是产生了当地人外出行乞的风俗习惯,当万里出任安徽省委书记时,亲身到当地考察,当他看到当地人大多出外行乞和一家母女三口人只有一条裤子可穿的情况时,他责问陪同的当地官员,当地官员的回答就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人有外出行乞的风俗习惯。当时万里气愤难当,痛责了麻木的当地官员。并发誓要改善当地的生活。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由于我们政府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政策,凤阳人改变了外出行乞的习惯。包括凤阳在内的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提升。人们的风俗习惯和素质也有了很大改善。

这就是经济发展促进道德提升的很好的例证。

再来看看国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对道德提升促进的情况。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是血腥肮脏和不道德的。

对非洲黑人的惨无人道的奴役,对美洲土著的灭杀,对亚洲人民的残酷掠夺,对欧洲人民的无情压迫。所有这些,我们是否就可以认为迄今为此的人类经济发展最迅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就是使道德退化而不是促进的呢?

有压迫的地方注定要有反抗。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国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基本是安定的,人民也是安居乐业的。这是因为在贪婪的资本主义发展到人民不能容忍的时候,尤其是有了马克思理性的指出资本主义的弊端的时候,资本主义觉悟了、改良了。

首先,限制了资本主义贪婪的无限制的胃口,出台了反垄断法,给了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

其次,在物质上,他们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水平,在社会财富再分配上让利于人民。

再次,在精神上,他们出台了陪审员制度,让最平凡的人用他们的良知来执掌法律。

当然,上述资本主义的改良无法克服其本身的固有缺陷。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对道德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商品生产促进了道德进步,还具体表现在:自由竞争促进人们增强自主意识,形成独立人格;等价交换强化人们的平等观念和民主意识;价值规律推动人们增强主体作用商品经济所造成的普遍交往,催化着个性的丰富和人性的发展;尤其是在促进人们打破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树立奋发图强和开拓进取精神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大作用。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推动人类道德进步是基本的历史趋势,道德进步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虽然不是绝对平行,在大体上还是同步进行的。道德的提升和进步归根结底是经济关系发展的产物。

㈥ 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关系

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并不是互斥的。
市场经济应该是道德的经济,当缺失适当的道德力量的引导,整个社会倾向于投机取巧而非去创造社会价值,那这个的社会的经济也是无法得到长久的正常的发展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道德观也必将产生新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也要求全社会各方面树立新的道德观。
论语上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爱财也必须恪守道德观念,取之有道。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既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真正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前进。也只有这样社会经济才能取得更为长远的发展。

㈦ 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并不是互斥的。
市场经济应该是道德的经济,当缺失适当的专道德力量的引导,整个社会属倾向于投机取巧而非去创造社会价值,那这个的社会的经济也是无法得到长久的正常的发展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道德观也必将产生新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也要求全社会各方面树立新的道德观。
论语上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爱财也必须恪守道德观念,取之有道。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既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真正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前进。也只有这样社会经济才能取得更为长远的发展。

㈧ 道德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道德是人类文明的表现。经济发展是促进社会繁荣和人类发展的需要。但是不能因需要发展经济去破坏道德底线。正常的是经济越发展。人类越文明。道德更高尚。

㈨ 经济发展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之间的矛盾版。社会主义权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发展。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了人们新的道德观,为道德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并利于人与人之间结成平等友爱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现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源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快速过渡到市场经济,其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几种思潮。一是道德出现了严重“滑坡”,主要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二是道德的本质和主流正在“爬坡”之中,主要表现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观念正在形成;三是抓道德建设会干扰市场经济发展...

㈩ 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之间的关系

道德建议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正是通过对道德的把握,来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识别社会发展的方向,确定自身生存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形成自己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自觉地扬善抑恶,明辨荣辱,选择高尚,弃绝卑下,保持社会和个人的健康发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应当建立在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反映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为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服务。在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的经济运行机制,对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既有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实要求,也有一个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一方面,作为市场经济,它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在运行规则上有相通或相似之处。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属性和一般规律,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遵循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它要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市场经济可以和不同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相结合。要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起来,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加快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有助于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轨道有序健康地发展。
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的道德进步。但也要看到,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如趋利性、自发性等也会反映到道德生活中来,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上,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现象,这些因素都会干扰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已成为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要坚持公民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相一致,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着力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和有力的道义支撑。要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既勇于竞争,又有序竞争;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悬殊;既重经济效益,又重社会效益。要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既要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去获得正当的个人利益,也要大张旗鼓地褒奖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的言行,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要正确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对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作用,形成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效应,避免市场经济的消极效应,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
所以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而言,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

热点内容
司法核验 发布:2025-05-11 02:39:24 浏览:519
吉安司法 发布:2025-05-11 02:39:23 浏览:509
法律咨询银行贷款 发布:2025-05-11 02:24:54 浏览:416
法律援助是下列哪 发布:2025-05-11 02:24:15 浏览:436
民事诉讼法243条规定6 发布:2025-05-11 02:20:41 浏览:45
法院人说法院 发布:2025-05-11 02:19:16 浏览:201
教育法规看法 发布:2025-05-11 02:19:15 浏览:615
道德重要词 发布:2025-05-11 01:50:15 浏览:144
若言律师 发布:2025-05-11 01:45:44 浏览:440
知识和道德 发布:2025-05-11 01:40:11 浏览: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