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八种道德

八种道德

发布时间: 2021-12-23 05:48:49

1. 道德包括哪些方面

从形式来看,道德包括一个人的言论和行为两大方面;从内容来看,道德包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方面。

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方向、方法、技术的总称;德是素养、品性、品质。道德双修是人生的哲学。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

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1)八种道德扩展阅读:

表征个人道德的总体特点的范畴。简称品德。指体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并具有稳定性倾向的个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的特点。道德品质表现在——

①道德意识,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

②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言语、道德行动和道德习惯等。道德意识引起并调节人们相应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实现、巩固和深化人们相应的道德意识,二者综合构成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状况。

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做到“日三省吾身”:

第一应当分得清先与后,该先的一马当先,该后的甘居最后。先进性最重要的特点是“先”,即走在前列,一是走在群众的前列,带领群众;

第二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时代潮流。共产党员要有"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思想觉悟,始终把党的利益、集体利益、他人利益置于自己利益之上,好事、喜事首先想着群众,不搞近水楼台先得月。

再次,要有"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优良品质,艰巨任务抢在先,危难之际冲在先,做改革创新的先行者,攻关克难的急先锋。生活享受往后靠,物质待遇不与人攀比,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人、带动人。

第三要有“正人先正己”的律己意识,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执行党的决议率先垂范,完成党的任务身先士卒,不落在群众后面。

2. 国士无双代表的八种品德都是那八种

一,国士是什么样的人?

按照一般的解释,国士就是:国中杰出的人物。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对李陵有一段评价,因为这是私人书信,而且司马迁和李陵的关系不深,称“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歪酒接殷勤之欢”。所以对李陵的很高评价是不带感情色彩的,他称赞李陵“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见司马迁《报任安书》)

司马迁认为: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这样的品德可以称为有国士之风。

当然这是根据李陵这样一个具体人物来说的。那么其它情况下是否还能被称为国士呢?

《史记.淮阴侯列传》:“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这是萧何对刘邦夸韩信的。萧何认为韩信当得起国士的称号,但显然不属于司马迁说李陵的那种情况,只是单纯指杰出的人才,对国家有很大的帮助的人。

《东观汉记.黄香传》:黄香江夏安陆人,“年十二博览传记。家业虚贫,衣食不瞻。舅龙乡侯为作衣被,不受。帝赐香《淮南》,《孟子》各一通,诏令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谓诸王曰:此日下无双江夏黄童也,京师号曰天下无双国士。”意思是说黄香年幼时因博览群书,皇帝(汉顺帝)称赞他是“日下无双江夏黄童”。后来,皇帝对黄香的赞誉传得朝野尽知,京师流行起“天下无双国士”,“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称誉。后世遂用“天下无双”,“无双士”,“黄童”等语称赞出类拔萃,独一无二的杰出人士。这里的黄香是个神通,国士只指出类拔萃的人物。

《战国策.赵策》:“晋阳之孙豫让事知伯,知伯宠之,及赵襄子杀知伯,豫让逃山中,曰:‘嗟呼!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智氏矣。’”最后一次刺杀赵襄子,赵襄子说:“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说:“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这里豫让所说的国士,基本上和“士为知己者死”的“士”意义相近。但是不同于一般的士,规格要高一点。而且这里讲到了待以国士之礼,也就是说君主对待的也应该是不同于一般的礼遇和关爱。

策帝对国士的理解是根据以上一些资料得出的带个人观点的初步解释:首先,国士是在某方面出类拔萃的人物,特别是在对国家的军政方面,并且具备让人钦服的能力和品格(这是客观上的要求);另外,国家和君主的器重也是重要的方面,否则他的能力发挥不出,建立不了与国士相称的业绩,或者在野隐居的具有国士潜质的人物也不能成为真正的国士。

题外话:象李白的《与韩荆州书》中所说:“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称对方为国士,一般只能理解为客气话。这个话题在下面关于三国志的部分中还会提到。

二,三国志陈寿评价的四位国士

(1,2)关羽,张飞
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3)吕蒙
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孙权之论,优劣允当,故载录焉。

附:孙权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轻财尚义,所行可迹,并作国士,不亦休乎!”(《三国志吴书九吕蒙传裴注引江表传》)这里的注引江表传提到孙权夸奖吕蒙和蒋钦,认为他们两人可以并称国士,但不是陈寿的评价,所以未把蒋钦算在内。

(4)凌统
后权复征江夏,统为前锋,与所厚健儿数十人共乘一船,常去大兵数十里。行入右江,斩黄祖将张硕,尽获船人。还以白权,引军兼道,水陆并集。时吕蒙败其水军,而统先搏其城,于是大获。权以统为承烈都尉,与周瑜等拒破曹公于乌林,遂攻曹仁,迁为校尉。虽在军旅,亲贤接士,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

附:
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黙卧,使客卧下黙。”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黙之间邪?”表大笑。备因言曰:“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

是后,太祖拒袁绍于官渡,绍遣人招绣,并与诩书结援。绣欲许之,诩显于绣坐上谓绍使曰:“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绣惊惧曰:“何至于此!”窃谓诩曰:“若此,当何归?”诩曰:“不如从曹公。”

以上两段虽出现国士,一个是刘备说给对方的客气话,一个是贾诩在批评袁绍不能容人,并非是评价,所以不计在内,和李白的《与韩荆州书》中提到的一样,只是一种表达方式。

三,从这四位国士中得到的一些想法

关羽,张飞是蜀汉的重臣,吕蒙,凌统是吴国重臣,四人受君主的信任,礼遇规格也是在国中数一数二的。其中凌统是吴国受君主礼遇最高的人。

共同特点:在本国中他们的能力都是突出的,贡献也很大。其次,都对本国以及君主非常忠诚,是君主十分信赖的将领。再则,信,义是他们的立身之本。综合起来就是,贡献,在本国中的地位,忠诚,信义,这也许是陈寿评价他们为国士的最基本原则吧。比如陈寿虽然认为“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这样的缺点,但在这基本的几点符合后,还是认为他们有国士之风。

吕蒙的经历有点特殊,因为他有一个质变的飞跃,他除了忠诚,信义,之外,还具备好学,勤勉,善待士卒,廉洁的品德,陈寿以“克己”概括之,按照儒家的观点来说,克己也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境界了。

至于凌统,他的表现和司马迁说的:“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最为相近。

策帝个人认为:凌统是四人当中最符合国士的人物。

总结:总的说来,我认为,国士一般是一个泛称,这个称号既不是说明这个人物是该国的第一人或最强者,也不是泛泛之辈就可以获得,而是需要有几个条件同时满足,特别是在忠,信,义上比较突出一点,还有君主的信任礼遇,因为国士的含意毕竟还是从“士”这个角度派生出来的。光是从能力上来讲,那么很多人符合,但不是人人都被称为“国士”也许原因就在这里。

3. 中国传统的“八德”是哪八种德行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宋代有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其中再次恢复了管仲提出的"四维",去掉了"仁",增加了"孝"与"悌",将家族道德置于首位。随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经济日益稳定与发展,"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祥和与稳定等功能日益突出,"家"乃国之基,"家和万事兴",因此"齐家",家庭与家族的凝聚也就日益重要。

4. 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八种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的八大内容

一、美德的基本精神是以德性作为根本,强调人兽之分,人无良知不如善,体现在新生道德和追求道德价值。主要有:刚正、谦耻、为善、笃学。

二、精髓是以义制利,人为人的价值应以道义为重,升华为“生以戴义”、“义以道生”的人生观。

三、崇尚律己修身,这是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人格修养的体现。主要有:情操、自省、舍己、虚心、谈泊、大度。

四、精忠报国。

五、仁爱孝梯。

六、诚信好礼。

七、天下为公。

八、自强不息。

以上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美好的品德,这种品德是世代相传,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道德。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

或者简单一点的
八荣八耻

5. 古代女人的八种品德是什么

中国朱子礼教中,要求女性所谓的“三从”、“四德”。所谓的“三从”,专是指:未嫁从父,既属嫁从夫,夫死从子。意思是说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反驳长辈的训导,因为长辈们的社会见识丰富,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与丈夫一同持家执业、孝敬长辈、教育幼小;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坚持好自己的本份,想办法扶养小孩长大成人,并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这里的“从”并不是表面上的“跟从”之意,而是有工作性质的“从事”之本质。 所谓的四德是指:德、容、言、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和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八种品德可能就是要乘以2吧。

6. 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八种美德是什么

热爱祖国
服务人民
崇尚科学
辛勤劳动
团结互助
诚实守信
遵纪守法
艰苦奋斗

7. 什么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八德

八德:含义主要表现为:忠是忠于事业,忠于职守,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孝是孝敬父母,孝敬老人;仁是宽厚,具有仁爱之心,宽以待人,善于待人,不小肚鸡肠,不妒贤嫉能;爱是敬爱兄长,顺从长上。在事业中,尊重领导,服从组织,严守纪律;信是诚信。它作为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是指遵守承诺,言行一致,真实可信。义是正义。它是一种道德灵魂,也是一种道德的精神境界和价值导向;和是一种意境,简单地讲就是阴阳平衡,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平是指公平均衡,平等待人,谁犯法都要处罚,谁有贡献一样有赏。

“八德”从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涵盖了个人与家庭以及社会的道德关系。一个人如果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具备了这八种品德,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不会落后于时代,而且还会成为新世纪的强者。

8. 道德包括哪些方面

从形式来看,道德包括一个人的言论和行为两大方面;从内容来看,道德包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方面。

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方向、方法、技术的总称;德是素养、品性、品质。道德双修是人生的哲学。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

(8)八种道德扩展阅读:

道德是基于承认和保证人类社会存续的理念,发挥的旨在限制或倡导人们行为的规范。也可以说,道德是初始的具有柔性特征的法律。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长期进化而形成的一种制约,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道”指的是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大自然的次序关系,这个很容易理解,春种秋收,这就是道;苹果熟了自然落地,也是道;白天太阳升起,晚上月亮出来,这也是道。

“德”者“得”也,既然明白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那就要随顺大自然的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去做人做事,这就叫做德,比如父母慈爱儿女,这就叫德;儿女孝顺父母,也叫德;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也是德。

“道德”这两个字最早连起来用,见于荀子著的《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从此人们就一直沿用下来,做人做事应该遵循自然规律,道德代表了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用以衡量人们行为是否正当合理,与法律相辅相成,共同起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9. 品德修养八个标准是什么

一、厚道。

古人云:厚德载物,就是说人只要有好德行,没有承载不了的事,相反人无大德便无法成就大事。这些名言忠告,告诫我们要乐于吃亏,多为别人着想,才能成就事业。同时,厚德是福,做人厚道,方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二、善良。

善良是好人品的关键要素。人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方能使人敬仰。要多存善心,多兴善举。只有这样,才能坦坦然然做人,达到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境界。

三、守信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什么事也干不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键是要讲信用。古人把守信看作是做人非常重要的品行之一,讲究言必行,信必果。尾生为爱情魂断蓝桥,曾子因--句话为儿子杀猪,都是守信的千古佳话。人在社会上如果不讲信用,肯定没有人愿意与其交往,更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

四、宽容。

常言道:“有容乃大”。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要能容下难容之事。我们要学会宽容与自己看法不同的人,特别是与自己有矛盾的人。

宽容别人实际上是给自己的心灵松绑,否则,只会给自己的心灵加压,受累的还是自己。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多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宽容别人不足之处,一分为二地看待别人。凡事争则两败,让则两利。

五、诚实。

诚实是立身之本,诚实是一一种美德。人之无诚,不可为交。“欲当大任,须是笃实”。做人只有实实在在,老老实实,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我们对待工作也一一样,不管是汇报工作,还是反映问题,都要实事求是,绝不可弄虚作假,失信于人。

六、谦虚。

谦虚是好人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什么时候把自己看低一一些,总是好事,一方面有利于自己的进步,另一方面有利于与人相处。古人云“无论做何等人,总不可有势利气,无论习何等业,总不可有粗浮心”。干任何事情,不要总认为自己贤能,不可少之,这样不好,容易让人讨厌。谦恭之人,人皆爱之。

七、正直。

一个人不一定能成为一一个伟大的人,但完全可以成为一一个正直的人。正直之人,首先要做到凭良心办事。清人王永彬有云:“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做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干事都能从良心出发,那绝对是一个高尚的人、正直的人。人还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遇到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决不能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要坚持真理,不能因为关系好把错说成对,也不能因关系不好,而把对说成错。

八、执著。

人贵有恒。干任何事情要有决心、恒心和耐心,要有执著追求的精神,这是成就事业的关键。否则,将一一事无成。所谓“滴水穿石,铁棒磨针”,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爱国将领冯玉祥说过:“世上成大事者都是傻子”,因为这些人一旦认准目标,只管朝前走,所以才会取得成功。相反,有些所谓聪明之人,因为脑子转速太高,干事业左顾右盼,思东想西,结果还是成不了事。

我们自己不妨做个傻子,把自已看得渺小一一点,有什么不可呢?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只要是认准的事,就应该想尽千方百计把它完成,把它干好,奋力追求成功的乐趣。这种恒心和勇气,就是执著追求的具体体现。

10. 传说中的骑士八大美德是那八种

谦卑(humility)
彬彬有礼,尊敬他人,谦虚谨慎,这就是骑士日常生活中的待人之道。骑士有其骄傲的一面,因其荣耀与地位,但骑士不等同于其他贵族的地方之一就是他同时还有谦卑的一面。谦逊的态度不仅仅是面对年轻貌美的女士和身份显赫的贵族,在对待平民时,骑士也绝不会恶言相向。骑士尊敬所有善意的人,他的礼貌几乎是与生俱来。

荣誉(honor)
荣誉从何而来?荣誉对骑士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为荣誉而战!甚至不惜牺牲一切!这是骑士恪守的信条。骑士团光亮耀眼的徽章在太阳下醒目地提醒着它的佩带者:这就是你的骄傲。

牺牲(sacrifice)
骑士,你是否具有这样的勇气,在需要你付出代价来成全大多数人利益时,你敢于牺牲么?也许是牺牲物质利益,也许是牺牲生命。你必须具备这样的勇气和魄力,才是一名称职的骑士。

英勇(valor)
毫无疑问,怯懦者不配冠以骑士的荣耀头衔。没有勇气的人根本就无法通过骑士的测试。骑士必备的品德之一就是勇敢,无所畏惧地向邪恶宣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弱小,你决不能退缩。

怜悯(compassion)
同情弱者,骑士要有一颗博大包容的心。骑士肩负着除恶锄奸伸张正义的使命,骑士虽然是效忠于领主或王室,但正义才应该是他们行为的准则。

灵性(spirituality)
灵性这种美德,含有对神旨的领会能力在内,骑士必须敬仰神,要热衷于为神作出奉献。在中世纪被神统治的那个年代里,爱基督爱教义,是一种必须具备的素质。

诚实(honesty)
无论在何处,诚实都是值得称赞的美德。作为骑士,诚实也是一种必须的品质。

公正(justice)
公正无私,严守法律,按章办事,没有什么是比公正更应该做到的美德。即使对你的敌人,你也必须公正

热点内容
郭德纲道德绑架 发布:2025-05-09 08:17:41 浏览:586
经济法期中考兼答案 发布:2025-05-09 08:17:34 浏览:6
武汉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发布:2025-05-09 08:17:31 浏览:436
社会与法频道方圆剧阵白莲 发布:2025-05-09 08:07:33 浏览:298
要请好律师吗 发布:2025-05-09 08:05:28 浏览:96
我国司法主体是 发布:2025-05-09 08:05:17 浏览:225
宁化生态司法 发布:2025-05-09 08:00:26 浏览:429
刑事诉讼法前后对比 发布:2025-05-09 07:52:45 浏览:835
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简报 发布:2025-05-09 07:43:50 浏览:51
婚姻法中一方威胁一方生命 发布:2025-05-09 07:35:13 浏览: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