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法学体系
A. 中国的法律体系有哪些
中国的法律体系有:
一、公法、私法与社会法
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提出的,公法是罗马国家的法,私法是个人利益的法。
根据这一标准,民法、商法等私法都遵循当事人自治原则,确立财产所有权,保护当事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公法,如行政法、刑法、诉讼法,是利用国家权力对社会财富分配进行宏观调整,调整国家与公民关系的法律。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社会化现象的出现,形成了一种新的法律,即社会法,如社会保障法。
这是因为存在独立的社会利益,既不是国家利益,也不是私人利益。因此,社会法被称为介于公法和私法之间的一种法。
公法、社会法和私法在调整对象、调整方式、法律标准、价值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
(1)教法学体系扩展阅读:
当代中国法律部门: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通常由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刑法、诉讼法等部门组成。
1、宪法
宪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在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宪法部门最基本的规范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规范性文件中。
除了宪法,这是主要的,占主导地位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宪法部门还包括底层下属的组织法等法律主要国家机构、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授权法律,法规法律,和国籍的法律。
2、行政法
行政法是规范国家行政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和规范的总和。包括界定行政制度的规范、界定行政管理基本原则的规范、规范行政机关活动方式、方式和程序的规范、规范国家公务员的规范等。
我国关于一般行政法的规范性文件较少,主要有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督法、政府采购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特别行政法包括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3、民法
民法是规范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我国民法部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主要由民法通则和民法具体法两部分组成。
民法通则是民法部门的基本法律。单独民法主要包括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此外,还有一些单独的民事法律法规,如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和商标法实施条例。
4、商法
在明确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商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的地位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业关系或商业行为的法律。
从表现形式看,我国商法包括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企业破产法、海商法等。商法是法的一个分支,但民法中规定的许多有关民事关系的概念、规则和原则也适用于商法。在这个意义上,我国实行民商合一的原则。
5、经济法律
经济法是调节一国经济管理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经济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而发展起来的,以适应国家宏观经济间接调控的需要的法律部门。
经济法的法律部门的表现包括法律与企业管理有关,如法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的法律,法律对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乡镇企业等等。
有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管法等金融、财税相关法律法规。与宏观调控有关的法律法规,如预算法、统计法、会计法、计量法等;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涉及市场主体和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
6、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社会保障法是调整有关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法律。
法律部门的法律包括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相关人员参与企业管理,工作时间和劳动报酬方面的法律规范,对劳动卫生和劳动安全的法律规范,法律规范关于劳动保险和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法律,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和法律法规,规则等。
法律部门的主要规范性文件有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工会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等。
7、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是关于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通常分为自然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
自然资源法主要是指对各种自然资源的规划、合理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环境保护法是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
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涉及自然资源法,包括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环境保护方面,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
8、刑法
刑法是规定罪与罚的法律。是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基础性法律部门。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刑法也是最受关注的一种法律。在刑法中,占主导地位的刑法规范的文档,和一些独立的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也可以规定刑法规范的内容。
9、程序法
程序法,是涉及各种诉讼活动的法律。
从程序法的角度保证了实体法的正确实施和实体权利义务的实现。程序法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同时。律师法、法官法、检察官法、仲裁法、监狱法等法律一般属于这个部门。
B. 如何区分法律体系与法学体系悬赏分有追加!
法律体系与法学体系.两者的区别为:①法学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有关法律的学科体系,它属于社会科学范畴;而法律体系则是指一国现行的法律规范体系,属于社会规范体系范畴.这是两者的外在的本质区别.②法学体系的内容和范围比法律体系的内容和范围要大的多.③法律体系具有属国性,而法学体系则具有跨国性.
两者的联系为:①法律体系是法学体系形成,建立的前提和基础.②法律体系也是法学体系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法律体系中新的法律内容的增加和扩充,便会促成新的法学体系内容的出现.③法学体系反过来也会成为法律体系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根据.
3.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两者的区别为:①立法体系的组成要素是法的渊源;而法律体系的组成要素则是法律部门.②立法体系是以各制定机关的地位及法律规范的效力范围和效力等级为分类组合标准,而法律体系则是按照法律规范所调整的不同社会关系和不同调整方法作为划分该体系的组成要素——法律部门的标准.③立法体系侧重于法的调整的外部形式,而法律体系侧重于法的调整的内在内容.
它们之间的联系为:①立法体系和法律体系都是指现行法律规范的不同组合;②当立法体系是法典式的法的形式时,它同法律体系的法律部门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一致的.
====================
法律体系与法学体系的区别法律体系:又称为部门法体系,即将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化分成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区别体现在:A、构成的基本单位和划分依据不同:法律体系是按照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和调整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类,他的基本单位是法律部门;
法学体系是按照人们对各种法律知识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的不同进行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法学的分支学科。
B、反映的内容不同:法律体系所反映的是一国现行的国内法,
法学体系不仅研究现行的国内法,还要研究古今中外的各国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及国际法。所以法学体系的范围远远广与法律体系。
C、一国某一时期,只能有一个法律体系,但可以由多个法学体系。2、对法学体系的划分A、从法学各种类别的法律角度分:国内法学,国际法学,法律史学,比较法学和外国法学。B、从法律制定到施行这一过程的角度讲:立法学、法律解释学、法律社会学。C、认识论的角度讲: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D、从法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角度讲:法学本科和边缘法学。
C. 法学体系是什么
法学体系是由法学分支学科构成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学体系是一个由互不相同,但又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因而研究社会的各种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所研究的范围也就十分广泛,从而形成若干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知识系统就是法学体系。
建设法学体系需要总结和研究本国的法学研究、法学教育、和法律实际生活对法学体系的需求,以及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经验。由于近代意义上的法学体系是由法学分支学科构成的,因而其中心问题是法学分支学科的划分和设置问题。
1、由于社会关系的纷繁复杂,不断形成不同的部门法予以调整,相应地也就出现了相应的法学分支学科对其进行研究。
2、法学作为一门系统的专门的学问,不仅要研究各个部门法,还要以不同的角度、不同方法进行综合的研究,为各个部门法学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相关条件。于是也就出现了诸如法理学、立法学、法社会学、比较法学、法律思想史学、法律制度史学等等具有一般理论(综合)特质的法学分支学科。
D. 法学体系、法律体系、法学课程体系三者概念及其区别
三者的概念:
法学体系是法学作为一门学科,由法学的全部分支学科构成的统一整体。法律体系也称法的体系或部门法律体系,通常指由一个国家现行的各个部门法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学课程体系在理论上目前尚缺比较明确的概括性的表述,一般是指以普高法学本科教学计划中各法学课程组成的整体。
从法律发展史上说,是先有法律、而后才有法学,因此,法律体系应先于法学体系,法学课程体系是伴随着法学体系的建立而产生的。
法律体系与法学体系:
首先,法学体系是学科体系,其范围比法律体系大得多,如法学体系中有法理学、法哲学、法史学、法律心理学等内容,法律体系则没有相应的部门法。其次,法学体系的学科以全世界为范围,不受国别限制,如民法学必须以中外各民法为研究对象,具有跨国性。
法律体系是法学体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反过来,法学体系又可以推动法律的产生,补充和调整原有法律体系的内容和结构,法学对“法律体系”的研究,也会打乱原有的法律体系布局和结构。
法学课程体系与法律体系、法学体系:
法律体系的十个部门法,都应为法学课程体系所包含,但课程体系范围更广,如法理学、法史学法律体系就不能包括。法律体系限于一国,法学课程体系不限于一国,应设置国际法课程,其它应用法学课程如刑法学也兼顾外国刑法等。法学课程体系不同于法学体系。法学体系以学科为分支,法学课程体系以课程为分支,法学课程以课程为分支,法学课程体系以法学体系为前提和基础,但是并非有多少门课程,学科数量远远多于课程数量,并且,课程名称与学科的名称也不完全一致。
E. 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
教育法规的体系结构:
教育法规体系是指教育法作为一个专门的法律部分,
按照一
定的原则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完整统一的法律有机整体。
(一)
纵向结构:教育法规体系的纵向结构,即教育法规的表现形式,是指由不同层级的
教育法律文件组成的等级、
效力有序的纵向体系。
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纵向结构为:
1.
《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
《宪法》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一切法律法规制定的依据。
2.
教育基本法律:教育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
的基本法律准则。对整个教育全局起宏观调控作用,或称为“教育宪法”
“教育母法”
.
我国
的教育基本法律为
1995
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育法》
3.
教育单行法律:教育单行法律一般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定教育领
域某一方面具体问题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低于《宪法》和教育基本法。
4.
教育行政法规:教育行政法规是行政法规的形式之一,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
依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关于教育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低于《宪法》和教
育法律,高于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规章。教育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有三种:条例、规定、
办法或细则,如《国务院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
则》
《教师资格条例》等。
5.
地方性教育法规:地方性法规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专称。制定地方性
教育法规,
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地方性教育法规只在该行政区域内有效,
不得同宪法、
法律行政法规想抵触,其名称通常有条例、办法、规定、规则、实施细则等。
6.
教育规章:
教育规章是中央和地方有关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颁布的有关
教育的规范性文件,
有的称为教育行政规章,
包括部门教育规章和帝反政府教育规章。
部门
教育规章是国务院所属各部、
各委员会发布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
这类文件主要是就国
家有关教育的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实施办法、条例、大纲、标准等,以
保证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如《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
。地方政府教育规章是整个
教育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横向结构:
教育法规体系的横向结构是指依据教育法规所调整的教育社会关系的特点
或教育关系构成要素的不同,
划分出若干处于同一层级的部门教育法,
形成法规调整的横向
体系。我国教育法规体系的横向结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类:
1.
教育基本法。它奠定了我国教育制度的基础,是决定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法,即已颁布施
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2.
基础教育法。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特殊教育等教育领域的教育
法律的总称。
已颁布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即为基础教育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3.
高等教育法。是以高等教育为调整对象,涵盖大学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以及非学历高
等教育的法律法规的总称,即已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
4.
职业教育法。是以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为调整对象的教育法律法规的总称,即已
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5.
成人教育或社会教育法。以各类在职人员和职后人员的教育为调整对象,包括成人教育、
继续教育、
终身教育等。
从内容上应是横向结构不可缺少的方面,
但是否单独立法郑子昂进
行论证。
6.
学位法。
主要就学位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学位的等级、
学位授予的条件和程序等作出规定,
即已颁布施行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
7.
教师法。是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人员的地位、权力、义务、职称、考评、进修、培养
等为调整对象的教育法律法规,即已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8.
教育投入法或教育财政法。是以教育经费的来源、分配、使用、核算及教育基建和教学设
备等办学物质条件保障为调整对象的教育法律法规。
从教育发展的实际来看,
需要制定该法
律。
F. 一部完整的法律体系包括哪些
法律体系,或称“法的体系”、“法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不同“法律部门”分类组合形成的一个呈现体系化的有机联合的统一整体。
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1)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2)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
我国法律部门的划分:
1.宪法法律部门
2.行政法法律部门
3.民商法法律部门
4.刑法法律部门
5.诉讼法法律部门
6.经济法法律部门
7.劳动法法律部门
8.科教文卫法法律部门
9.资源环境保护法法律部门
10.军事法法律部门
G.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该体系三个阶级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含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的内容!
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H. 法学体系的法学体系的中心问题
建设法学体系需要总结和研究本国的法学研究、法学教育、和法律实际生活对法学体系的需求,以及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经验。由于近代意义上的法学体系是由法学分支学科构成的,因而其中心问题是法学分支学科的划分和设置问题。
I. 在整个教育法律体系中,什么法处于根本大法的地位
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根本大法,它在教育法律体系中居于教育宪法的地位。
J. 什么是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Legal System)(法学中有时也称为“法的体系”):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版行法律规范分类组权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简单地说,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原则所制定的同类规范的总称。
(10)教法学体系扩展阅读
法律体系主要特征
第一,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
第二,法律体系是一个由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呈体系化的有机整体。
第三,法律体系的理想化要求是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
第四,法律体系是客观法则和主观属性的有机统一。
另有法律体系的特征
1、法律体系是一国国内法构成的体系,包括被本国承认的国际法。
2、它是现行法构成的体系
3、构成法律体系的单位是法律部门,法律部门是由若干相关的法律规范构成的,因此法律规范是法律体系构成的最基本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