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你道德绑架

你道德绑架

发布时间: 2021-12-26 00:27:48

❶ 对于道德绑架你是怎样看待的

道德绑架的实质是以道德为砝码,要挟个人或众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结果一内般是做了的也少容有自豪感,不做的则会在一段时间内感到忐忑不安。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社会是经常发生的。比如半强迫性的捐款、本不该进行的道歉等等。道德绑架之所以容易得手,是因为在强调群体和统一价值观的社会中,舆论具有足以杀人的功能。因而就出现了不自愿的捐款和满含委屈的道歉。中国是一个道德社会,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们对道德力量的恐惧有时候甚于对法的力量的恐惧。应该说具有西方现代文化理念的人,与传统的道德社会是格格不入的。我们每一个人的确会经常遭遇并难以承受许多道德的绑架,然而,这也不是说道德社会就一无是处,如果你适应了,还会去依靠它。而具体到某一事件,比如范美忠事件,又不能说公众对他或对教师群体进行了道德绑架。在任何时候,教师保护学生的利益,都属于公众正常的期待,也属于相关法规的正常要求。

❷ 对于道德绑架,你怎么办

问题是问怎么办,也就是说当事人内心有冲突,开始犹豫不决了。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个人的意愿相冲突,这种情况下最好的解决方式是将自己的需求向对方说出来,看看有没有什么折中的方式来满足双方的目的。
如果对方不同意,并且依旧用道德观念来要求,那么其实就可以不对其要求做任何反应了。伦理学里面认为人所向往的所有东西都是善的,只要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行为不符合德性才会产生恶。而恶是应当被责备和惩罚的。而所谓的德性,就是在适当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去达成目的。现在道德绑架的例子里面,绑架者如果在当事人自白自己的需求后仍然不妥协、或者让步,那么这个绑架者其实就是在行无德性之事,因为毫无疑问行为并不适当,甚至迫害了对方的自由,并带有强迫性质。伦理学里面有这样一条准则,个人的自由是优先级最高的,这个自由里面就包括了自主选择的权利。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出于自愿,就算作了好事也是不值得称赞的。所以,你和个不讲道德的人谈什么道德绑架呢?没有意义。
另外,一种情况是当事人内心的情绪和道德观念相抵触,这种情况也很普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赌气。处理方式也很简单,先不要把话说绝,也不要给出答复,先平复自己的情绪,在考虑自己该怎么做。因为在情绪影响下的人是很难控制自己的,就和上一条中所说的自主选择差不多,但是这种情况下,作出的错误决定的责任是由当事人承担的。所以,要先控制住情绪再做考虑。

❸ 你都经历过哪些道德绑架

我经历过的道德绑架是在我一次坐公交车的时候,当有一个不是很老的人站在我面前要求我让座的时候,我不给他让所有人都开始说三道四,这个时候就被迫只能给他让座,这就是我经历的道德绑架。

❹ 道德绑架的经典的句子

一、对复于道德绑架就是,你是从你自己制的角度出发选择拒绝,而对方却站在他自己的角度出发希望你能够答应。一句话:帮不帮你都不是义务,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因为我们之间没有情分。

二、想要的生活是我的生活,老公是我的老公,以后孩子也只是我两的孩子,各人有个人要过的日子,我真的拒绝我和孩子做谁的附属品,是我的就是我的,不要在我面前用各种道德绑架,结果会让我越来越反感,形同陌路,婚后生活,无力吐槽。

三、一般遇到这种都会因为不好意思拒绝给换,但是心里真的一万个不愿意,所以也很羡慕那些能坚定拒绝的人。情理分家,拒绝道德绑架。

四、中年女人有了孩子就了不起吗?拒绝道德绑架,从我做起。

五、“举手之劳”是我的谦词,不是你用来道德绑架的说辞!

六、不,她会有三五知己好友,将来会有贴心爱侣,会有远大前程。我只是在她需要的时候伸出手罢了,拒绝道德绑架。我要她坦坦荡荡,光风霁月,像个普通人拥有该拥有的一切。

❺ 你被道德绑架的事情是什么

本人没什么大的文化,也没做过什么大事,就在家里养老人带孩子,没有什么绑架道德的事情做,做人本分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这辈子,这就是我人生的目标。

❻ 对你道德绑架的人你怎样对待

我会对她视而不见,打着对我好的幌子,其实就是她自我的想法,不尊重我的意见。

❼ 你怎么看待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就是某些人希望他人可以单方面接受道德约束,付出利益。而己方不必接受道德约束,贪占利益。比如打人抢座的老年人。纵容孩子的父母。嫉妒仇恨他人收入的捐款者。

❽ 什么叫做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以道德为砝码,要挟个人或众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一般是一个群体思想道德低下,认为资源多的人就必须帮助资源少的人,才能达到一种心理平衡,也顺带达到了自己帮助别人的虚荣感。

❾ 你经历过哪些道德绑架

我来讲两个故事吧。
刚上大学那会,还不懂得什么事道德绑架,但是仍然记得我们的口语老师讲过的故事:一次他去坐船,遇到了一件不太公平的事,就找人理论。过程中有人认得他,说周老师算了,不过一点小事,不算什么大亏,拉倒吧!(上海话不会翻译,整成了东北话,见谅。)对方见状马上声张:呦呦呦,还是老师哇,吵架吵得凶哦!我们老师真的气的不得了,语文老师哦,辞藻丰富华丽,不知道最后怼的结果如何。
另一个故事是我的。
刚刚工作时,条件艰苦,学校搬了新校区,晚自习已经是十点半,学校向政府请求加开一辆公交车到城里。公交公司已经私有化,不愿意承担也不得不服从交通局的领导,但是来的司机就不一样了。本来人家可以早早睡觉或者出去喝酒的,大半夜的让人家来接老师们回家,很不乐意,经常发着牢骚和脾气。
有一天,我先到了上车点,问他们哪辆车先走?没人理我。
又问了一次,还是没人回应。我也年轻过,过去说哥们,啥意思啊?咋不吱声呢?
那边有回应了:咋的啊?你们老师牛×呗?问了就得搭理你?我寻思这是有气没处撒啊,撒到我这来了。我就说有啥牛×的,你们多牛×啊,你们是真牛×!
他们听了觉得不对啊,就要过来打架,这时候学生们都来了,很多人。他们就喊你们学校老师太牛×了,还要打架呢,快来看看,老师素质真TM高啊,能教出啥好学生啊!
有人劝我说别跟他们一般见识,我当时就想,老师不干了我也要跟他们克。什么老师素质高不高的,在外面咱们都是老爷们,我不受这窝囊气!
老师在受气时候,就要要求他素质高;在工资低的时候,就要求他甘于清贫,这算不算道德绑架?

❿ 什么是“道德绑架”!

简单来说,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
基本特征:在用圣人或超人的标准要求普通人,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
根源:群体思想觉悟低,资源分配不均匀所产生的不平衡心理。
具体原因:对方道德水平不高;争取资源利益;落差、心理不平衡;故意恶心……等。
人群范围:常见于亲戚、朋友、周边陌生人之间。
具体要素表现:亲情、孝道、对你好的善意、朋友标准、公共美德、个人付出回报不对等、个人愿望喜好、同辈群体对比(类似邻居家的父母、孩子)、假装弱势群体(小孩、老人、孕妇、残疾)、用集体利益(公共善)压制个体、用社会恶的反例压迫对方。
道德绑架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插队,吐痰,乞讨的要钱,这类行为本身道德低下,人们本能会拒绝,但他们会以“急事儿”“弱势群体”“公德心”“别人都这样”等反驳,插队这个事,其实可大可小,大的话就是它侵犯的不是你个人的权利,而是集体的权利,道德就这个时候,就应该站出来,把不道德揪出来,公示于人。
道德绑架的两种界定:
一、如果对方道德水平低下,行为上触碰了道德底线,违背了道德标准(比如破坏公物,殴打老人欺负弱小,公共场合抽烟,违法行为等),损害了他人利益,这时候正义的人们应该理直气壮用道德批判、审判他,这种不是道德绑架,而是捍卫道德,让正义发光。
二、如果对方在道德标准范围之内,没有违背法律,也不损害他人利益或是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的不作为,可以被理解和接纳(比如不让座、不下水救人等),但是应该在自我良心上受到谴责。
道德绑架的厉害之处。在于他用正义、道德、集体的力量“压制”个体,他的出发点无论对错,代表的都是正义的大多数,所以,一般个体在正面反驳时比较困难,只能默认、忍气吞声,进而失去辩解的机会和期望。
认清道德和道德绑架的本质——
道德是一种修养,它是对善与美的渴望与追求,不同于并高于法律,它本身不具备“责任”“义务”的属性,它只是一种评价标准,更多用来自律他律,不像法律一样具有审判功能和强制性质。在不违背法律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道德不必提供任何“义务”,不用担负任何“责任”,妄图用道德要求对方做点什么,犯了逻辑错误:道德是评判的,不是用来做点什么的。
道德绑架的几种混乱逻辑——
,强制一种因果关系,即道德就是义务,你就应该去做,去执行。
,用集体给人套上一层枷锁,这样就成了多数人对付少数人,而被绑架者往往会有口难辩。
,扣上罪恶或不道德的帽子,绑架者往往会利用这点,给当事人扣上“你这个人很坏,没道德,没素质,没同情心”等帽子。
那些擅长道德绑架的人对于不让座者或落水不救者,其态度就是:你不让座就是没道德,就是个大恶人,就应该受到集体的批判和社会的惩罚。其实每个人都愿意在力所能及范围内遵守道德或社会公德,让我们气愤的是那些拿道德做挡箭牌,攻击别人人格绑架别人道德的人。他们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可耻可恨。
如何应对道德绑架?
,转移矛盾
如果有人对你进行道德绑架,你可以把矛盾或事件的焦点转移,比如把道德绑架者、事件的纠结之处引到其他人物或其他事件上,最好是无关轻重的小事上,以减少矛盾的激化程度,减低人们对自身的过度关注。
比如,不想让座可以装睡,可以拿行李做武装,这些是逃避战术。如果有人问,你咋不让座?我会反击说:整车该让座的人那么多,干嘛让我让?把矛盾转到整车人,以整体压制对方。还有就是父母逼婚,这种事父母往往会有孝道压制,干涉子女情感生活,如果你直接拒绝就会被认为是不孝,这种情况应该把矛盾点转移掉,不要纠结于孝顺与否,结婚与否与孝顺没有必然逻辑,只要绕过孝顺这个矛盾,很多问题就好解决了。再有就是朋友借钱(这个话题,哲学诗画一想到就一肚子苦水,算了,还是不说了),直接反驳
生活中我们不能把所有人都想成好人,那是很愚蠢的。对待道德绑架和恶意攻击,你要学会说no,最好是当场严词拒绝,然后绝地反击,拿犀利的语言和事实的铁证暴击对方,当场戳穿对方的那点伎俩,让他不攻自破的同时,还能使其感到无地自容,害怕你(有些人就得给点教训,不然他的欺软怕硬的性格就会冒出)。
比如,有些人插队,你说他时他反而说有急事,这种情况你就可以直接反驳说,大家都很忙谁不急呀!再比如,过年时有些亲戚总爱打听你的收入,你就可以直接说,最近闲着呢,没上班,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然后反问他或她:你有自己的追求或喜欢的事吗?如果他(她)说有,话题就岔开了,如果他(她)说没,那就给他(她)讲讲理想或梦想是什么样的。
,条件限制
有些情境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单线问题,答案只有是与否,这时候可以尝试条件限制法。就是在是与否之外加上限定条件,看看有没有其它可能性、替代性、限制性,具体做法是:我不马上回答,先给这个问题限制一些条件,满足为是,不满足为否,两利相衡取其重,两害相较取其轻。目的是为了抢先占领道德制高点。
比如,你正在充电,对方跟你借数据线,此情景,只有借与不借两种。不借对方说你小气,借吧,不知道对方啥时候还,如果提前要回来,对方仍可能说你小气,这时就要进行条件限制,以便有效遏制道德绑架。比如告诉他,我可以借给你,但只能借20分钟,或者让你充20%的电,能用就行等等。条件提前给他限制好,让他先有心理预期,有了这些,后续就会变得简单。

热点内容
劳动法退休补偿规定 发布:2025-05-07 02:02:24 浏览:537
2013年全省单位法律知识考试试卷e卷答案 发布:2025-05-07 01:54:11 浏览:110
有法律援助律师可以再请律师吗 发布:2025-05-07 01:49:21 浏览:976
法院执行编码 发布:2025-05-07 01:49:20 浏览:242
法院省管试点 发布:2025-05-07 01:48:00 浏览:177
广东财经大学法律硕士录取分数 发布:2025-05-07 01:33:47 浏览:851
中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形式 发布:2025-05-07 01:32:31 浏览:995
行政法制的作用 发布:2025-05-07 01:31:06 浏览:545
婚姻法夫妻共债是多少条 发布:2025-05-07 01:30:21 浏览:384
道德经全文的翻译 发布:2025-05-07 01:30:20 浏览: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