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学院誓言

法学院誓言

发布时间: 2022-01-02 10:23:27

A. 共产党宣言为法学研究提供什么科学方法

<共产党宣言>是科复学共产主制义的第一个纲领性的文献,其中包含着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法学思想的经典论述.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了法的运动的一般规律,揭示了法的本质,提出了法制统一的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一系列法学思想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B. 首届“南南人权论坛”讨论并通过的《北京宣言》主要内容是什么

为期两天的首届“南南人权论坛”12月8日在京闭幕。来自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余位代表出席论坛,共商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人权发展大计,并讨论通过了《北京宣言》。

首届“南南人权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外交部共同举办。作为发展中国家交流人权发展经验、探讨人权发展路径的重要平台,与会嘉宾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南南人权发展的新机遇”这一主题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促进全球人权治理”“包容性发展和南南人权的实现”“中国与南南合作——对推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等六个分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

C. 小学毕业誓言

终于毕业了
我们一起狂欢我们一起闹
毕业了
我们一起哭我们一起醉
我们一起哼唱青春的离别
我们为了明天的胜利共舞
昨天是个特别的日子
也会是刻骨铭心的一天
我们的高三(七)
我们的高中生活
所有的一切都将随着大家真诚的祝福远去
但我相信
这份纯真
这份深厚的情永远都不会就此散去
老谢(班主任)带我们去了孔亮火锅
在这样一个欢聚 又将面临离别的日子
任谁也无法摆脱那股惆怅
终于大家都忍不住了
借了音响和麦克风
狂High了起来
淑女甩掉淑女的羞涩
男孩拿出男孩的豪放
所有人都演绎着属于自己的
也是属于大家的主角
这一场青春
我们把千言万语都化进了无尽的歌声
歌声……又含着泪水的味道
吃完火锅 大家都不愿离去
“女子”班的我们 几十来号人
全都相簇相拥地压起了马路
我们像春游小学生
一路疯狂地合唱
不断引来路人惊奇的目光
他们大概无法理解我们的心情
那是我们在发泄
发泄离开的沉重
深夜的广场上寂静依然
我们的到来显然为它添了几分色彩
大家围着圈唱唱跳跳
后来居然玩起了小时侯常玩的“贴膏药”游戏
最后的活动是全体人围在河畔的栏杆上
撕心裂肺地喊出我们的心声“高三(七)高考成功!我们一定要幸福!”
誓言随着滚滚河水渐渐远去
好多人都在那如天籁般美妙的声响中放纵地流下了十八岁的泪
十八岁 我们一起流泪
然后 大家散了

应该是再见了
因为我们都渴望再次相见
带着被泪水风干的面容
我们……真的还会再见吗
而那时的我们
依然如现在这样纯真吗
加油吧
这是个季节 我们将离开
让我们在离开之前
努力地去做点什么
来鉴证这无悔的誓言
朋友……同学……让我们微笑着成长
从今以后
我要学会坚强
毕业了
我们将通往各自的红地毯
同时 也荆棘密布
我们要载着真诚的祝福……快乐地前行!

99级学生毕业临近,作为毕业班的学生党员在此时应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怎样更好地体现党员的先进性”为主题,法学院学生党支部召开了毕业班学生党员参加的民主生活会,进行了深入讨论。
针对以往毕业班学生在毕业之际,表现出纪律观念淡薄、集体意识不强等现象,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林刚老师对毕业班学生党员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党员做到“思想不放松,学习不放松,工作不放松,纪律不放松”,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发扬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
在会上,各学生党员结合即将毕业这一特殊时期,从自身实际出发,认真诚恳地进行了表态。他们将一以贯之地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为自己负责,对学校负责。虽然大学学习的任务已经完成,但各学生党员表示,将利用这短暂的时间,一如既往地利用这良好的学习环境,抓好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挖掘研究深度,也为即将开始的毕业论文答辩交上满意的答卷,同时为学弟学妹树立良好的榜样。
完成了大学学业,载着满满的收获,他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心存感激。用什么表示感激之情?学生党员以自己的铮铮誓言,表达着对母校地无限眷恋和感谢,他们纷纷表示要尽自己的一份力,积极参加“爱心承诺”这一学校的传统活动,为学校的贫困学生出一份力,也为社会尽一份责任。

D. 什么是实质法治,什么是形式法治 回答内容全面 论述题

形式法治就是要求统治者以建立法律为法治内容的核心。

实质法治就是要求统内治者在法治框架容内必须允许人民对法律内容进行评价。

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法治,都旨在建立一种理性的法律秩序。两者都区别于依靠明君或先知才能的人治和借助宗教的“神治”以及尊奉道德的德治等治略。但两者在价值取向上有明显不同。

(4)法学院誓言扩展阅读:

法治实际上包含了许多层面的含义,它是指一种治国的方略、社会调控方式,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一种治国方略。法治强调以法治国、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

亚里士多德就明确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法治还是指一种法律价值、法律精神,一种社会理想,指通过这种治国的方式、原则和制度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状态。

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

E. 历史法学派关于哲学宣言解释一下

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
作者:马克思
出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时间:

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86

人们通常 认为,历史学派是对18世纪轻佻精神的一种反动。这种观点流传的广泛性 和它的真实性 恰好成反比。确切地说,18世纪只有一种产物,它的主要特征就是轻佻, 而这种唯一轻 佻的产物就是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已把研究起源变成了自己的口号,它把自己对起源的 爱好发展到了极端,以 致要求船夫不在江河的干流上航行,而在江河的源头上航行。因此 ,要是我们返回到历史 学派的起源去,返回到胡果的自然法87去,这个学派肯定会认为 是合情合理的。历史学 派的哲学产生于历史学派的发展之前,所以,要在该学派的发展本 身中去寻找哲学是徒劳 无益的。
18世纪流行过的一种虚构,认为自然状态是人类本 性的真实状态。当时有人想用肉 眼去看人的思想,因此就创造出自然人——巴巴盖诺,他 们纯朴得居然身披羽毛。在18 世纪最后几十年间,有人曾经设想,那些原始民族具有非 凡的才智,那时到处都听到捕鸟 者模仿易洛魁人和印第安人等的鸟鸣术,以为用这种办法 就能诱鸟入彀。所有这些离奇的 言行都是以这样一种正确的想法为根据的,即原始状态是 一幅幅描绘人类真实状态的纯朴 的尼德兰图画。
胡果就是还没有接触到浪漫主义文化 的历史学派的自然人,他的自然法教科书就是历 史学派的旧约全书。赫尔德认为,自然人 都是诗人88,原始民族的圣书都是诗集,他这 种观点丝毫也不会妨碍我们作出上述论 断,尽管胡果是用最平淡、最枯燥无味的散文语调 来说话的;因为正如每个世纪都有自己 独特的性质一样,每个世纪都会产生出自己独特的 自然人。因此,如果说胡果不是在作诗 ,那他毕竟是在编造虚构,而虚构是与18世纪的 平淡无奇性质相适应的一种散文诗。
当我们说胡果先生是历史学派的鼻祖和创始人的时候,我们是按照这个学派自己的意 愿 行事的,最著名的历史法学家所写的那篇纪念胡果的文章89就证明了这一点。当我们认 为胡果先生是18世纪的产儿的时候,我们甚至是按照胡果先生的意图行事的,这位先生 本人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自称是康德的学生,并把自己的自然法称作康德哲学的支脉①。 现在我们就从胡果的宣言中的这一论点谈起。
胡果曲解了自己的老师康德,他认为,因 为我们不能认识真实的事物,所以只要不真 实的事物存在着,我们就合乎逻辑地承认它完 全有效。胡果是一个否认事物的必然本质的 怀疑主义者,因此他就像霍夫曼那样对待事物 的偶然现象。所以,他根本不想证明,实证 的②事物是合乎理性的;相反,他力图证明, 实证的事物是不合理性的。胡果自鸣得意地 竭力从各方面搬出证据,以便证明下列论点是 显而易见的,即任何一种合乎理性的必然性 都不能使各种实证的
① 见胡果《作为实在法 、特别是私法的哲学的自然法教科书》1819年柏林修订第4
版第Ⅻ页。——编者注
② 德文“positiv”既有“实证的”意思,又有“实际的”、“实在的”意 思 。
——编者注
制度,例如所有制、国家制度、婚姻等等,具有生命力;这些制度甚至是同理性相矛盾的;人们至多只能在拥护或 者反对这些制度的问题上空发议论而已。我们决 不应该把 这 一方法归咎于胡果的偶然的个性,其实,这是他的原则的方法,这是历史学派 的坦率而天 真的、无所顾忌的方法。如果说实证的事物之所以应当有效,就因为它是实证 的,那么我 就必须证明,实证的事物之所以有效,并非因为它是合乎理性的;除了证明不 合理性的事 物是实证的,实证的事物是不合理性的,实证的事物不是由于理性,而是违背 理性而存在 以外,还有什么别的办法能更清楚地证明这一点呢?假如理性是衡量实证的事 物的尺度, 那么实证的事物就不会是衡量理性的尺度。“这些虽然是疯话,但这是方法! ”①因此, 胡果亵渎了在正义的、有道德的和政治的人看来是神圣的一切,可是,他破坏 这些神圣的 事物,只是为了把它们作为历史上的圣人遗物来加以崇敬,他当着理性的面玷 辱它们,是 为了以后当着历史的面颂扬它们,同时也是为了颂扬历史学派的观点。
胡果的论据,也和他的原则一样,是实证的,也就是说,是非批判的。他不知道什么 是 差 别。凡是存在的事物他都认为是权威,而每一个权威又都被他拿来当作一种根据。所以 ,他 在某一段文章里引证了摩西和伏尔泰、理查森和荷马、蒙田和阿蒙,引证了卢梭的《 社会 契约论》和奥古斯丁的《论神之都》。他也以同样的态度去对待各个民族,把他们等 同起 来。在胡果看来,暹罗人和英国人一样实际,尽管前者认为,按照国王的命令缝住饶 舌者 的嘴巴,把笨拙的演说者的嘴巴一直剪到耳朵,这是永恒的自然定律,而后者则认为 ,要 是他的国王专
①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第2幕第2场。——编者注
横地决定征收哪怕只是一分尼的捐税,那也是政治上的荒谬行为。不知羞耻的康奇人 也和法国人一样实际, 尽管前者赤身裸体地走来走去,至多用淤泥来涂抹一下自己的身体 ,而后者则不仅要穿衣 服,而且还要穿得很考究。德国人也并不比拉杰普特人更为实际, 尽管前者把女儿当作家 庭宝贝来教养,而后者为了免去哺育之累,索性把女儿杀死。总而 言之,皮肤上的疹子就 像皮肤本身一样实际。
在一个地方这种事物是实际的,而在另一个地方那种事物是实际 的。无论这种事物还 是那种事物,都是不合理性的。那就服从那些在你自己的小天地里是 实际的事物吧!
这样看来,胡果是一个十足的怀疑主义者。否认现存事物的理性的18 世纪的怀疑主 义,在胡果那里表现为否认理性存在的怀疑主义。胡果承袭了启蒙运动,他 不认为实证的 事物是合乎理性的事物,但这只是为了不把合乎理性的事物看作实证的事物 。胡果认为, 人们消除实证的事物中的理性假象,是为了承认没有理性假象的实证的事物 ;他认为,人 们摘掉锁链上的虚假的花朵,是为了戴上没有花朵的真正锁链。
胡果同 18世纪的其他启蒙思想家的关系,大体上就像摄政者①的荒淫宫廷主政时期 法兰西国家 的解体同国民议会时期法兰西国家的解体的关系一样。二者都是解体!在宫廷 主政时期, 解体表现为放荡的轻佻,它懂得并嘲笑现存状况的思想空虚,但这只是为了摆 脱一切理性 的和道德的束缚,去戏弄腐朽的废物并且在这些废物的戏弄下被迫走向解体。 这就是自己 拿自己寻欢作乐的当时那个世界的腐败过程。相反,在国民议会时期,解体则 表现为新精 神从旧形式下的
① 奥尔良公爵菲力浦第二。——编者注
解放,因为旧形式已不能容纳新的精神.这就是新生活对自身力量的感觉。生活正在破坏已 被破坏的东西,抛 弃已被抛弃的事物。因此,如果说有理由把康德的哲学 看成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那么 ,就应当把胡果的自然法看成是法国旧制度的德国理论 。我们又一次在胡果身上发现了摄 政时期放荡者的全部轻佻,即庸俗的怀疑主义,这种怀 疑主义对思想傲慢无礼,对显而易 见的东西却无比谦卑顺从,只有在扼杀实证事物的精神 时才开始感觉到自己的智慧,目的 是为了占有作为残渣的纯粹实证的事物,并在这种动物 状态中感到舒适惬意。胡果甚至在 权衡论据的分量时,也以绝对可靠的本能把各种制度中 合乎理性和合乎道德的东西都看作 对理性来说是一种可疑的东西。对胡果的理性来说,只 有动物的本性才是无可怀疑的东西 。那就让我们来听听这位从旧制度的观点出发的启蒙思 想家是怎样说的吧!应当从胡果 本人的话中听出胡果的观点来。应当给他的全部论断一概 加上“他自己说的”这几个字。
导言
“人在法律上的唯一特征就是他的动物本性。”①
自由篇
“对自由〈指 合乎理性的本质〉的限制,甚至是这样的一种情况:这种本质不可能随 心所欲地不再成为 合乎理性的本质,即不再成为能够而且应当合乎理性地行动的本质。” ②
第5 2页。 ——编者注
② 同上,第147页。——编者注
“不自由丝毫不会改变不自由的人和其他人的动物本性和理性本性。一切道义上的责任仍然起作用。奴隶制不仅从肉体方面来看是可行的,而且 从理性方面来看也是可行的;任 何证明与此相反的观点的探讨,肯定包 含着某种误解。当然,奴隶制也并不是绝对合乎法 理的,也就是说,它既不是从动物的本 性中产生出来的,也不是从理性的和市民的本性中 产生出来的。可是,奴隶制同奴隶制的 反对者所承认的任何一种法一样,可能是一种暂时 的法,这一点可以在和私法以及和公法 的比较中看出来。”证据就是:“从动物本性的观 点来看,属于富人所有的人,显然比穷 人更有免受贫困的保证,因为失去前一种人对富人 是不利的,富人也很关心他们的疾苦, 而穷人身上只要有一点东西可以榨取,就会被他们 的同胞榨取出来……”“虐待奴隶和使 奴隶致残的权利并不重要,即使发生这种情况,那 也不见得比穷人所忍受的痛苦严重多少 ;至于从身体方面来说,这种情况也并不像战争那 样严重,因为奴隶本身到处都必定是用 不着参加战争的,甚至在切尔克斯的女奴隶中间美 女也比在女乞丐中间更加容易找到。” (请听这个老头说些什么!)
“至于说到理性的本性,那么当奴隶也要比忍受贫困优越 ,因为奴隶的所有者即使从 精打细算的角度出发,也宁愿为教育有某种才能的奴隶解囊, 而不愿意在行乞的孩子身上 花钱。在国家制度的范围内,正是奴隶才免除了种类奇多的压 迫。押送战俘的人只是由于 暂时要担负责任才去关心战俘,难道奴隶比战俘更不幸吗?政 府派看守去监管苦役犯,难 道奴隶比苦役犯更不幸吗?”
婚姻篇
“与对婚姻作完全 自由的探讨时相比,以前从哲学观点来考察实在法时,婚姻往往被 看得重要得多,又合乎 理性得多。”②
诚然,在婚姻中,满足性欲是合乎胡果先生的心意的。他甚至还① 胡 果《作为实在法、特别是私法的哲学的自然法教科书》1819年柏林修订第4版 第24 7、249、251—255、257页。——编者注② 同上,第276页。—— 编者注从这一事实中引出有益于健康的道德来:
“从这种情况以有无数别的情况中,人们本来应当看到,为了一个目的把人的身体作为手 段来使用,并非像人们其中包括康德 本人对这一说法所作的错误理解那样,都是不道德的 。”①
可是,用排他性来使性欲 神圣化,用法律来约束欲望,用道德的美把自然要求理想化 、使之成为一种精神结合的因 素——婚姻的精神本质——这一切在胡果先生看来,恰恰是 婚姻中的可疑的东西。但是, 在进一步探讨他那轻佻的无耻思想之前,我们且来听听一位 法国哲学家的声音,以便同这 位探究历史的德国人进行比较。
“一个女人既然为了唯一的男人而抛弃这种神秘的矜 持(这种矜持的神的戒律她铭刻 在心上),那她就把自己献给了这个男人。为了他,她在 委身于他的时刻抛弃了从来没有 抛弃过的含羞心理,仅仅为了他,她撩开了平时用作庇护 所和装饰品的面纱。于是就产生 了对丈夫的亲密无间的信任,这是只能在她和他之间存在 的排他性关系的结果,她并不因 为这种关系而觉得受到了侮辱,于是就产生了丈夫对这种 牺牲的感激,产生了对这个人的 情欲和尊敬交织的情感,这个人甚至在和他共享欢乐的时 候似乎也只是一味迁就他的。这 就是在我们的社会制度中一切都秩序井然的原因。”
自由的推究哲理的法国人本杰明·贡斯当就是这样说的!90现在我们就来听听那位 奴 颜婢膝的、探究历史的德国人是怎样说的吧!
“更加可疑得多的是第二个因素,即未经结 婚不得满足这种欲望。动物的本性是和这 种限制相违背的,理性的本性更是如此,〈因为 ……你们猜他要说什么!……〉因为一个 人要预见到这会产生什么后果,他就应当是几乎 无所不知
① 胡果《作为实在法、特别是私法的哲学的自然法教科书》1819年柏林修 订第4版
第279页。——者注
的,所以,如果我们答应只能与某一个特定的人满足 这一种强烈的天然欲望,那么, 这就是对上帝的诱惑!”“对美好事物的按其本性是自由 的感情就要受到束缚,而与这种 感情相联系的东西就要与之分离。”①
请看,我们那 些青年德意志派在向谁学习!91
“这一制度②是和市民的本性相矛盾的,因为……最 后,警察就要承担一项几乎无法 完成的任务!”③
哲学是多么糊涂啊,对警察连这点 关照都不加考虑!
婚姻法细则的一切后果都向我们表明:不管遵循怎样的原则,婚姻 仍然是一种极其 不完善的制度。”
“可是,这种用婚姻限制性欲的办法,也有其极大优 点,因为它通常能避免传染病, 婚姻使政府省去了许多麻烦。最后,到处都有极其重要意 义的那种见解,即认为私法的因 素在这里已经成了唯一合乎习惯的因素,也起了作用。” “费希特说:没有结婚的人只算 得半个人④。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即胡果〉,抱歉得 很,不得不认为把我凌驾于基督 、费奈隆、康德和休谟之上的这一美妙格言是一种骇人听 闻的夸张。”
“至于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那显然要取决于人的动物本性!!”⑤
教育篇
我们一开头就读到:
① 胡果《作为实在法、特别是私法的哲学的自然法 教科书》1819年柏林修订第 4版
第280—281页。——编者注
② 在胡果的 著作中这个词为“限制”。——编者注
③ 胡果《作为实在法、特别是私法的哲学的自 然法教科书》1819年柏林修订第 4版
第281—282页。——编者注
④ 费希 特《根据科学学原则创立的伦理学体系》1798年耶拿—莱比锡版第44 9页
。——编者注
⑤ 胡果《作为实在法、特别是私法的哲学的自然法教科书》1819年柏林修订第4版第28
5—289页。——编者注
“教育的艺术所能提出的反对与此〈即家庭教育〉有关的法律关系的理由,并不少于爱的 艺术所提出的反对婚姻的理由。”①
“困难就在于人们只能在这种关系的范围内进行教育,不过这种困难远不像在满足性 欲 时 那样令人忧虑,其原因还在于允许以契约形式委托第三者进行教育;因此,凡对这项工 作有 强烈兴趣的人,都能很容易得到满足。不过受教育者当然不一定是他愿意教育的某个 特定 的人。然而,一个谁也不会把孩子委托给他的人,却可以凭借这种关系进行教育,从 而排 除他人进行教育的可能性,这种事实也是和理性相矛盾的,最后,这里还有一种强制 在起 作用:一方面实在法往往不允许教育者放弃这种关系,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又不得不让 这样 的人施教。这种关系的现实性多半是以出生的纯粹偶然性为基础的,而出生必定是通 过婚 姻同父亲发生联系的。由于这里通常有一种本身就妨碍良好教育的偏爱在起作用,上 述关 系的产生方式显然不是特别合乎理性的;而且父母双亡的孩子也得受教育,可见这种 产生 方式也不是绝对必要的。”②
私法篇
第107节教导我们说:
“私法的必要性完 全是一种臆想的必要性。”③
国家法篇
“服从掌握权力的官府是神圣的道义上的责 任。”“至于政府权力的分配,那么实际 上并没有一种国家制度是绝对合乎法理的,可是 ,不管权力如何分配,每一种制度又都是 暂时合乎法理的。”④
人们也能抛弃自由的最 后束缚,即抛弃那强使人们成为合乎理
① 胡果《作为实在法、特别是私法的哲学的自然 法教科书》1819年柏林修订第4版
第336页。——编者注
② 同上,第338— 339、348页。——编者注
③ 同上,第138页。——编者注
④ 同上,第 512、519—520页。——编者注
性的存在物的束缚,这一点胡果不是已经证明了吗?
我们认为,从历史学派的哲学宣言中引来的这几段摘要,足以给这一学派作出历 史的 评价,以取代那些非历史的臆想、模糊的空想和故意的虚构。这几段摘要足以用来判 明胡 果的继承者92能不能承担当代的立法者的使命。
诚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化 的发展,历史学派的这棵原生的谱系树已被神秘的烟雾 所遮盖;浪漫派用幻想修剪它,思 辨又把自己的特性嫁接给它;无数学术果实都从这棵树 上被摇落下来,晒干,并且被加以 夸大地存放在宽阔的德国学术库房中。可是,实际上只 须略加考证,就能够在种种天花乱 坠的现代词句后面重新看出我们的旧制度的启蒙思想家 的那种龌龊而陈旧的怪想,并在层 层浓重的油彩后面重新看出这位启蒙思想家的放荡的陈 词滥调。
胡果说,“动物本性 是人在法律上的特征”照这样说来,法就是动物的法,而有教养 的现代人则不说“动物的 ”这种粗野而坦率的字眼,而说“组织法”之类的术语了,因为 在说到组织的时候,谁会 立即想起动物的机体①呢?胡果说,在婚姻以及其他道德法律制 度中都没有理性,而现代 的先生们则说,这些制度固然不是人类理性的创造物,但它们却 是更高级的“实证”理性 的反映,其他一切东西莫不如此。只有一个结论他们都是用同样 粗野的语调来表达的,那 就是:专制暴力的法。
应当把哈勒、施塔尔、莱奥及其同伙的法律理论和历史理论看作 只不过是胡果的自然 法的旧版翻新,在经过几番考证辨析之后,在这
① 德文“Orga nismus”既有“组织”、“机构”的意思,又有“机体”的意
思。——者注
里又可以看出旧的原文了,以后如有机会,我们将更为详细地来说明这一点。
因为我 们手里还有旧的宣言,所以,一切修饰美化这一原文的伎俩就更是枉费心机了 ,这一宣言虽 然不太明智,但它的意思还是非常清楚的。
卡·马克思大约写于1842年7月底—8 月6日
载于1842年8月9日《莱茵报》第221号附刊(缺《婚姻篇》)
第一 次用原文全文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27年历史考证版第1部分第1 卷第1分 册
原文是德文
中文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75年历史考证版第1部分第1卷翻译

F. 法学比较宪法题,求大神解答。谢谢 (1)游行队伍中横幅‘’we are the99%‘’这一口号

第一题反映了宪法的基本人权原则。第二题 :人权,即作为一个人应具有的权利。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是世界上最早宣布人权内容的宪法性文件,马克思称它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它明确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1791年的法国宪法以《人权宣言》作为序言,对人权保障作了更为系统和合理的规定.

维护和保障人权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一贯致力于维护和保障人权。从《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到《1982年宪法》,虽然没有直接使用"人权"一词,但基本人权原则和人权的具体内容,则直接反映在宪法所确认和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之中,而且在实践中始终把生存权和发展权放在首位。生存权是第一人权,是其它人权的基础。在占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解决了公民的生存权问题,这在人权发展史是个杰出的贡献,其根本原因无疑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确认与保障了人权。同时,民族的发展权在我国也得以充分实现,这对我国民族的兴旺和繁荣有着深远的意义。

第三题:在西方的政治中,底层人民的声音得不到决策者的关注,利益得不到保障

G. 宪法学的全文内容有哪些

一、宪法全文最新2020具体内容有哪些
2018年新修改宪法全文的内容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
法律行为。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二、宪法人权的提出与发展
在近代,人权大体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以及这一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取得胜利以后的一个很长时期。这一阶段人们所争取和实际已经逐渐争得的人权,主要是人身人格权利、政治权利与自由,如言论、信仰、结社、通讯、宗教、普选等自由与权利,免受非法逮捕、无罪推定、公正审判等方面的权利,以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为主要标志。第二阶段是伴随19世纪初开始的反对剥削与压迫的社会主义思潮、运动与革命而出现的人权,其基本内容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权利,它在宪法上的反映,在东方是以苏联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为代表,在西方则以德国的《魏玛宪法》为标志。第三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反对殖民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人权,其特点是人权由国内保护进入国际保护,其内容包括民族自决权、发展权、和平权、环境权、自然资源权、人道主义援助权等国际集体人权。这类人权内容已为一系列国际人权文书所确认。到1994年底,联合国已制定国际人权宣言与公约71个,其中《世界人权宣言》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是三个基本的国际人权文件。
国家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根据现如今的发展状况修改了宪法的相关条例。其修改内容更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和谐发展,同时修改后的宪法有利于党和国家的正确发展。现实生活中熟悉相关的法律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H. 中国政法大学大一入学宣誓词是什么

当我步入神圣政法学府之时
谨庄严宣誓:
我自愿献身政法事业
热爱祖国 忠于人民
严于律己 尊师守纪
勤奋学习 求实创新
团结互助 全面发展
挥法律之利剑 持正义之天平
除人间之邪恶 守政法之圣洁
积人文之底蕴 昌法治之文明
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奋斗终身!

I.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为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社版会主义法治原则权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我国宪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宪法精神,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宪法地位,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确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领导核心、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奋斗目标,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宪法表达。

(9)法学院誓言扩展阅读:

我国宪法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和国家根本法,兼具政治性和法律性。

作为人民国家的总章程,宪法是立国安邦、强国发展、长治久安的总纲领。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引领性和宣示性。

同时,作为国法体系的根本法,宪法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明显的法律性特征。此次宪法修改完善了宪法实施和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强化了我国宪法的法律属性。总章程与根本法相结合,政治性与法律性相融合,宣示性与规范性相统一,是我国宪法的一个显著特点。

热点内容
新的行政法诉讼法缺点 发布:2025-05-05 06:48:09 浏览:980
双城人民法院 发布:2025-05-05 06:43:53 浏览:207
老子与道德经原文 发布:2025-05-05 06:43:16 浏览:717
劳动法出差算不算正常 发布:2025-05-05 06:40:09 浏览:807
法规的程序 发布:2025-05-05 06:40:08 浏览:162
扎指甲刑法 发布:2025-05-05 06:35:22 浏览:27
婚姻法首部 发布:2025-05-05 06:34:42 浏览:415
人民法院查询电话 发布:2025-05-05 06:25:02 浏览:753
政府信息公开法律服务项目 发布:2025-05-05 06:19:18 浏览:412
深圳正规劳动法3天不上班算自离吗 发布:2025-05-05 06:17:39 浏览: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