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孔子骂人道德

孔子骂人道德

发布时间: 2022-01-06 07:05:54

A. 庄子是怎样讽刺孔子的仁义道德

庄子一书中,对当时的诸子学说加以不少之批判,尤其对孔子及其学说批判特别多,特别辛辣;有抑扬、有褒贬、无孔不入。到底庄子是反孔?抑或尊孔?殊难判断。然而后世学者对于儒道两家的思想,常以为相互对立。 (注一)的确,相互对立的说法是有其根源的,史记老子列传云:「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又庄子传载:「作渔夫、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诚然,孔孟学派与老庄学派因其基本理念不同,故其主义思想亦异,是以似若水炭不能相容。但细审其关系,似乎未必尽然。不仅两派的关系,未有若儒墨之尖锐对立,且有一脉相通的气息。孔老二学于若干方面相吻合,例如老子的根本思想是「无为而无不为」,孔子亦有此种思想,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天不言而「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便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孔子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此外,庄子本人为通晓孔老二学之博学者,庄子极尊崇老聃,常以老聃抑压孔子。的确,在庄子一书中出孔子洋相的地方是所在多有,若只用这些例子来坐实庄子尊老抑孔是可以成立的。然而,人们大抵也相信庄子一书并非成于一人之手,而其中可信为庄子自作者,可能只有内七篇而已,外杂篇恐怕是庄子后学的集体智慧。然而,照庄子一书本文看来,明确可断定尊老抑孔者,俱出自外杂篇。 (注二)而内篇庄子对孔子的态度,究竟是抑是扬,恐怕是颇费斟酌的,而且,外杂篇对对孔子的态度也颇有歧异。故本文是以庄子一书,来探讨庄子对孔子的态度与评价。
庄子书中有多篇谈及儒家,有的地方轻薄儒家,痛骂孔子,如杂篇中的盗、渔夫等篇;但有的地方却赞美孔子,把孔子说成道家的圣人,如内篇中的人间世,大宗师及外篇的田子方,都赞孔子兼述及颜回的。甚至于许多道家的义理都藉由孔子来引说。

但庄子与老子并称道家二宗,何以书中会借孔子以寄寓思想呢?又何以在赞颂孔子之余又诋毁孔子呢?

其一:儒墨为战国显学,而孔子为儒家宗师。庄子因知其学说无法实行,故亟欲将其学说融冶儒学,或寄托于儒学,合为一条由浅入深的路线,用以实现其理想。对此,庄子在寓言篇中亦有提出说明:「寓言十九,重言十七, 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借外论之。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是为耆艾。」

其二:庄子之学虽「要本归于老子」却对孔子之道有相当的了解,关于这一点,在司马谈论述六家要旨时,已略为提出一个轮廓了。其云:「道家者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司马谈虽概括的说明道家思想有撮采儒墨之善,但探求庄子之思想,确实有与孔子思想相契合的地方。因此既可印证司马氏所言不差,亦可说明庄子称引孔子为说思想的原因。

其三:庄子自信比儒家更能理解孔子,故庄子设许多寓言开导孔子,鼓励孔子,然而他的实际对象并非已死为朽骨的孔子,而是一般的儒家,庄子希望一般的儒家亦能学孔子的温良恭俭让,虚心求道、得道、安道。

B. 孔夫子骂了一句脏话,却流传了千年,是哪一句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句经典骂人的话,出自先贤圣人孔子之口。孔子所痛骂的人,是他的弟子宰予。

可是有一点毋庸置疑,后来的宰予,成为孔子最出色的弟子之一。这其中,宰予定是领悟了“这顿骂”的真谛。如此,真真不枉孔子一番心意啊!

孔子的这句脏话我们大家今天应该都很熟悉了,这句脏话到今天都一直影响着我们,记得上学的时候,有的老师经常骂那些学习差的学生“朽木不可雕”、“烂泥扶不上墙”,而且还不只是一位老师说过。

孔子这句骂宰予的脏话,后来便被记录到了《论语》中,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名句,现代很多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几乎拿来做口头禅了。这其实也是对孩子关心的一种体现,但是纵观《论语》孔子对弟子还是鼓励的多责备的少,所以在“敲打”的同时不能忘了对孩子的鼓励。

C. 孔子讲过哪些骂学生的话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另有说《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取于孔子人物简介。

孔子,是中国古典道德的化身,被称为“至圣先师”,给人的感觉修养是很高的,其实,他照样经常骂学生,之不过骂人骂的更高大上了一些。。。。

1.骂宰予

因为其大白天偷懒睡觉孔子便说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2.骂樊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意思是,樊迟问孔子:老师,种庄稼是怎么回事?孔子说:“你去问老农吧,我不如他们。”不久,樊迟又问孔子:“老师,怎么种蔬菜?” 孔子说:“你去问菜农吧,我不如他们。”樊迟刚一离开,孔子骂道:“小人呀,小人呀!这个樊迟将来只能做个小人呀!”

D. 孔子说了一句什么脏话,流传千年,竟成了至圣名言

孔子说的这句脏话,是当时在课堂上骂学生的一句话,是为“朽木不可雕也”。事实上,这句脏话在当今社会仍然被广泛使用,成为了一句至理名言。那么,当时孔子为什么要骂那位弟子“朽木不可雕也”?

孔子闻言,怒道:“大家都是守孝三年,你却只守孝一年,你对得起父母吗?”

宰予一听,却笑道:“老师,您错了,就算我们守孝三年,难道父母就能起死回生?这是没有意义的。”

孔子听后,真是气得面色铁青,直接指着宰予骂道:“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这就是“朽木不可雕也”的来历。

E. 孔子骂人的十句脏话

有人用桃木俑殉葬,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骂人断子绝孙,多狠
骂小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骂宰宇: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OH,shit!)
骂管仲:管仲之器小哉!(你们不要想歪了,这个器小是心胸狭窄的意思,孔大大可是个直男)

孔子骂人的话精选 孔子骂人不带脏字的话(图片来自摄图网)
骂原壤: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边骂边拿拐杖敲原壤的小腿。(哎?怎么么还动手了呢?)
骂樊迟:小人哉,樊须也!(直抒胸臆的骂)
骂冉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这次孔大大是真气坏了,“那孙子不是我徒弟,小的们,给我干掉他!”)

F. 孔子骂人的十句脏话

对于孔子,想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中国蔓延了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如今儒家文化不仅仅在中国广为盛行,在国外也是很受欢迎。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翻译后带到欧洲开始的,如今孔子学说已经走向了五大洲,足以看出其影响深远。

孔子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他还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老师,孔子拥有三千多位弟子,其中比较出名的有“七十二贤才”。当然在这三千多名弟子中,他们的水平参差不齐,当然是什么人都有。其中孔子有一名弟子叫做宰予,他并不是勤奋好学的学生,仗着自己有点小聪明整天提出一些奇葩问题,孔子对他无言以对。

宰予曾经这样问孔子:“如果你告诉别人“仁”就在一口井里,那么这个人会跳进井里去吗?”这样的问题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道理。孔子听了之后十分生气,所以经常教育他,但是他总是将老师的教导当做耳旁风。不仅如此,宰予有一个孔子十分讨厌的缺点,那就是懒惰。

孔子一直都提倡大家要勤奋,在上课的时候,大家在课堂上都认真听讲,正襟危坐,但是宰予却经常在课堂上睡大觉,孔子经常提醒他,但是此人却屡教不改。
百般无奈之下孔子随口说了一句骂人的“脏话”,那就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个人屡教不改,就像是一块朽木,就像是一块肮脏的墙壁,不能再脏了。

孔子随口一说的“脏话”,却一不小心流传了千年,如今的很多老师形容一个不知奋进的学生都会说“朽木不可雕也”。

G. 孔子只说过哪句脏话,没想到竟被流传千古

孔子曾经说过的一句骂人的话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这句话一直流传至今,现在很多老师也会经常用这句话来骂不听话的学生。


后来孔子说过的这句话被流传了下来,其中“朽木不可雕也”经常会在老师的口中听到,有时候遇到不听话的学生,老师就会用这句话来骂他,说他朽木不可雕也。后半句是粪土之墙不可污也,经过时间的推移,这句话慢慢的被改变成为“烂泥扶不上墙”。也是用来形容教育不好的学生的。现在不管是家长们,还是老师们,经常会用这句话来训诫孩子们,学生们,慢慢的就成为了教育界里的口头禅。

H. 论语孔子怎么对待恶人

《论语》:“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说,孔子说了,花言巧语,一副讨好谄媚的脸色,这样的伪君子真缺德啊!
“乡原,德之贼也”
这里的“乡原”,有的解释为没有原则的好好先生,有的解释为打着道德的幌子获取私人利益者,总之,都可以视为伪君子了.孔子对他的评价是“德之贼”,也就是危害道德的人.伪君子不仅自己没有真正地实践道德伦理,而且不知不觉中腐蚀道德,当社会上充斥着大量的伪君子,所谓的道德也就是一个幌子了,它不再有真正的公信力,只是牟利的手段和自我辩护自我欺骗的依据.伪君子就像蛀虫,久而久之,道德的只剩下外壳,轻轻一碰就会轰然倒塌.这就是伪君子比直接违背道德的恶人更可怕之处.

I. 孔子随口说了一句什么“脏话”被千古流传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乃孔夫子、孔圣人是也。但当众骂大街的孔子,一句脏话可以流传千年,最后竟然成了至圣名言,你们可曾听过?

提起孔子弟子三千,我们会想到七十二贤。在我看来有这样一位圣明渊博的老师教导,座下的弟子不更该积极上进,勤思好问吗?

不,有这样一个人,有幸得孔子的口吐芬芳。他脑子超级灵活,口齿伶俐,特立独行。

这样的学生哪个老师不喜欢,孔子也不例外,他对这个学生寄予厚望,觉得他假如能潜心学习,肯定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但丰满的理想,骨感的现实,这位引得孔子恨铁不成钢出口骂人的弟子宰予登场了。


其实他爱自己的老师,正如两人分离后孔子晚年思念他一样。

宰予是“孔门十三贤”之一,唐玄宗时被追封为“齐侯”,宋代追封为“临沂公”,后改称为“齐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宰予”。

这就是那个让孔子喜爱却又头疼的弟子,在历史中,依旧鲜活如初。

热点内容
护士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1 20:04:19 浏览:630
诉讼法二百五十三条利息 发布:2025-05-01 20:01:34 浏览:411
拍大板刑法 发布:2025-05-01 19:41:15 浏览:574
劳动法明显偏向劳动者的体现 发布:2025-05-01 19:25:02 浏览:166
合同法中来往文函的有效期 发布:2025-05-01 19:21:32 浏览:812
法院认可的借条 发布:2025-05-01 18:56:48 浏览:982
劳动法15岁当仓库管理员 发布:2025-05-01 18:48:06 浏览:268
保安法律知识培训方案 发布:2025-05-01 18:31:15 浏览:914
立法执法司法机关 发布:2025-05-01 18:30:31 浏览:700
代签名按指纹需要付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1 18:29:06 浏览: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