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像烛光
① 道德的特点有哪些
1、与实践和活动密切相关
凡是人的活动都是为了获得某种幸福,区别在于幸福的种类和完满的程度不同。道德的活动既然是一种活动,当然也不能例外,它也是为了追求某种幸福。
人类的灵魂可以粗略的分成三个部分,即营养和繁殖的部分,感觉和欲望的部分,心灵和理性的部分。道德既然与实践和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它的目的就在于追求人类灵魂中感觉和欲望部分的幸福。
2、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个性特征,包括民族的精神、气质、心理、感情、性格、语言、风俗、习惯、趣味、理想、传统,以及生活方式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等诸多方面。不同民族间道德的原则标准亦有所不同。
3、后天性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1)道德像烛光扩展阅读
相较于西方文化自古希腊以来把道德视为一个独立分离的单元(哲学中的伦理学),中国古代并没有特别把道德领域(Moral)跟非道德领域(Amoral,异于指不道德的Immoral)切割开来(中文道与德两字经常并用,对真善美三者亦无明显区隔)。
两者之间界线模糊又经常融为一体(儒家理想的天下观即为一例,文史哲不分亦为一例,大体上是受到阴阳五行及天人合一思路的影响)。
希伯来、伊斯兰和印度文化中,道德附属于宗教,例如耶和华或安拉或法 (印度哲学),并不是独立的单元;原始部落中(非洲人、印地安人、澳洲土著、台湾原住民等),道德通常附属于传统习俗,亦非独立单元。
② 什么是道怎么得道
“道可道非常道”是“可以遵循的道理并非永恒的道理”智就是知识,也就是对可道之道的知识(能够表达为规则和既定程序的知识),而智慧则是对不可道之大道的亲近
③ 急求那句什么“这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一整句完整是什么,是什么节目里面的,急求!
这一切的背后是良心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出处:
出自中内央十二套以前的容一个节目,叫做《道德观察》!
(3)道德像烛光扩展阅读:
《道德观察》是央视社会与法频道主打节目之一,每天于21:39 CCTV-12播出,每集20分钟。为了给观众搭建一个展示个性观点、探讨道德观念的平台,突出体现栏目的“观察”功能,展示道德的多元,栏目组以普通人、公众人物、具争议性人物为对象,讲述各自的道德故事。既有观众的现身说法,还有嘉宾的平民视角参与,再加上主持人的穿针引线,节目流畅而又有节奏。
④ 道德是什么
你会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吗?你会在公共汽车上让座吗?你会闯红灯吗?你会为了赢得竞争而不择手段吗?你会觉得诚实吃亏吗?关键得看每个人的道德素养!?道德是崇尚美的精神之光的闪烁,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中寻找归宿时碰撞出的美丽火花,是萌发在人们心中等待瞬间绽放的幼苗。道德可以很小,一个温暖的眼神,一次真心的谦让,一缕淡淡的微笑和一场真诚的对白都可以使人们感到道德的存在。它也可以很简单,简单到仅仅伸出友谊之手即可,简单到轻抬自己的双脚让稚嫩的小草免于践踏。“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无论是骄阳酷暑还是瓢泼大雨,停车场永远是我们的舞台!”一位交通志愿者朴素的话打动了很多人。道德就像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每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的触手可及。道德是石,敲出星星之火,道德是火,点燃生命的灯,引你走向成功的彼岸。是的,只有生命常青,希望常在,道德才能绽放出永恒的绚烂,将道德之光洒向人间,飘进每一个人的心中。道德可以很大,可以胸怀天下,博爱万物;道德可能很难,难到你必须跨过沟沟坎坎,难到你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他人的生命!南方灾、火车出轨、汶川地震……哪里有灾难、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当我们听到总理说“早一秒钟就可能救活一个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绝不会放松”时,当我们看到他爬上破损的建筑,满含热泪地安抚流泪的孩子,当我们一次又一次看着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在泥泞的道路上前行,看着他流着悲痛的泪水向死难的学生深深地三鞠躬……人的一生中有一些道德超越了个人,是为了国家民族而牺牲自我,甚至为了全人类的利益而献身,这是人生之大德,是我们应该终生追求的目标!然而,也有这么一则故事:一家人正在饭桌前享受着天伦之乐,电视上刚好播放着一个年轻人为救助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子而让自己缠上官司。妈妈教育“儿子,如果你遇到了可千万不要这么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儿子困惑的望着妈妈。难道我们能因为正义青年的不幸而泯灭道德?不,不能!道德,需要的是别人不愿做的事,我做;别人不理解的时候,我坚持;别人不注意或放弃的情况下,我继续!只有这样勇于行动,勇于坚持,勇于克服惰性,“勿以善小而不为”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坚持不懈、恪守原则的人。现代的青少年,必须摒弃明哲保身的观念,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天地,勇于接纳他人,跨过金钱与名利的栅栏,摒弃拜金主义。这样才能使道德之花越来越绚丽,使道德之光洒遍每一个角落。
⑤ 道德像什么
像雷锋
⑥ 有关道德的排比句
道德就像花儿的花瓣, 没有了花瓣,花儿不再美丽;道德就像一版支笔的笔芯权 没有了笔芯 笔便没有了价值;道德就像明星的天赋 他们没有了天赋 也便一无所有。道德是评价一个人修养的尺度,是一个国家文明的体现 ,是人生操行的标准 。
⑦ 请问: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出自那首诗.谢谢
《二十一史弹词》
作者:杨慎
原文如下: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英雄五伯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译文如下: 论道德,远古的三皇五帝最好,论功名,后来就有夏、商、周三朝。
战国七雄和春秋五霸纷争了很多年,短短的一瞬间就经历了兴亡变迁。
史书上那些王侯将相的姓名,早已变成北邙山下无数荒坟野丘。
就好比,前人播种,自然有后人来收割,历史上的龙争虎斗又有什么好谈论的。
(7)道德像烛光扩展阅读:
二十一史弹词,原名《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为明杨慎(号升庵)所作。
明人所作词话,现存不多,短篇者有《清平山堂话本》中之“快嘴李翠莲记”一种。
近年在嘉定又发现明代中叶成化刊本说唱词话十三种;长篇除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外,即此杨氏之拟作。
全书分两卷,析为十段,每段先用西江月、南乡子、临江仙、清平乐、点绛唇、定风波、蝶恋花等词调及诗数首,次用散文及三三四攒十字的诗句,每段末了则以一诗一词作结。
其十字句式乃源於元代词话及明代的宝卷,实为有清北方鼓儿词之句型。
杨氏之作,开文人拟作俗文学之先例、乃有不少学者及文人加以评注、改作或续作。
评注者有程仲秩旁注本;董世显、朱玑评订本;张三异、孙德威辑注本;传至江南後乃改称《二十一史弹词》。
而梁辰鱼又有江东廿一史弹词的改作本,今不存。续作者有陈忱续廿一史弹词、顾彩第十一段锦弹词、金诺明史弹词、张三异明史弹词、古木散人明末弹词等。
⑧ 《老子》里“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一”具体是指的什么
《老子》里“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中的“一”具体是指的道。
一就是道,这也是老子主张的道的精神,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以前曾经得到过道的,天因为得到道而变得清朗,大地因为得到道而变得宁静辽阔。
(8)道德像烛光扩展阅读
在《道德经》里,老子经常以“一”来代称“道”,如二十二章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本章中,老子连续七次使用“一”字,其含义是相当深刻的。
他一再使用“一”,也表明他认为矛盾和对立总要归于统一。在人类社会而言,老子也强调统一,认为侯王也要注重唯一的“道”,才能使天下有个准绳。
总而言之,不论是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是来源于道,如果失去了道,一切都不会再存在下去。
⑨ 关于道德的排比句
道德就像花儿的花瓣 没有了花瓣 花儿不再美丽;道德就像一支笔的笔芯 没有了笔芯 笔便没有了价值;道德就像明星的天赋 他们没有了天赋 也便一无所有。
⑩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这话出自哪里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这句话应该是出自了鲁迅相关文集以及书籍,文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