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道德问题
『壹』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原因的分析有哪些
文分析了目前互联网上存在的道德失范问题的具体表现,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内分析了引起道德失范容的原因:互联网的不太友好及自由;网络身份和现实身份的分离及去个性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道德失范问题的对策:制定出网络法律、培养网民自主道德意识和改变的道德教育等方式。
『贰』 思想品德问题:1、违反网络道德例子 2、网络犯罪例子 3、网络自我保护 4、如何维护网络道德
违反抄网络道德例子 :袭 通过网络传播,下载,上传 有害于他人个人形象的照片,视频,言语。
网络犯罪例子: 通过网络盗取国家或他人账号信息,造成经济危害的。
网络自我保护: 有关于 个人信息,照片,资料,等 不通过网络共享给任何人。
如何维护网络道德:坚持网络道德,不宣传.不下载,不上传影响他人形象或利益的文章,图片,视频,等。
『叁』 什么是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网络社会的客观原因
道德自控能力不强
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其道德自控能力的强弱,从而影响其道德行为的产生。在网络社会中,我们发现某些大学生的道德自控能力不强。往往凭借网络的隐蔽性、虚拟性等特征,在网络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各种活动,没有把握自由的边界,一部分大学生由于自身的道德自控能力不强,在缺乏规范性的网络社会中很容易产生一些道德问题行为。
(四)对现实的不适应
网络与现实形成了两个不同的“道德环境”。现实生活中每个大学生都必须与身边的老师、同学接触,其现实的道德行为受外界的接触人员的监督和自身道德意识的约束,他必须按照一个社会人的道德标准行动。而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由于对现实交际的恐惧而更热衷于网上交友。这不仅削弱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带来了网络上的道德冷漠现象,使他们对各种网络不道德现象置若罔闻, 甚至会做出一些在物理空间难以做出的粗暴、无礼的举动。
二、客观原因
(一)网络生活的开放性加大 , 缺乏规范性
网络生活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开放性。随着网络的普及,这一特征越来越表现为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入网络生活中去,也就是说网络生活中有着很大的自由空间。由于目前网络中的规范性缺乏,因此,网络成为了大学生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这种极具开放性但缺乏规范性的网络环境,给大学生的道德问题行为的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加强,缺乏主导性
网络文化是指基于网络技术而产生的以网上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文化生活现象。它主要由网络技术文化、网络规则文化和网络观念文化组成,其核心是网络观念文化。由于这种多元性的网络文化缺乏一种主导性意识形态的引导,这就使得人们在各种网络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下,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就意味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的无主导型。不同的价值观念有时会出现冲突现象,再加上一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而稳定的价值观,这就很容易使一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文化时,很难把握哪种文化是积极的、先进的。也就是说,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在多种文化观念的冲击下,变得十分脆弱,很容易受不良思想文化信息的侵蚀,从而导致他们在网络生活中产生道德问题行为。
(三)网络信息的诱惑性增强,缺乏防范性
网络中的“黄色信息” 、“ 黑色信息”与“灰色信息”对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极具诱惑性,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构成很大的影响。因此,由于网络信息具有较大的诱惑 ,而网络本身对不良信息的防范性缺乏,这就使得大学生思想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导致其道德防御力减弱,从使他们产生网络道德问题行为。
(四)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加大,与现实性契合不够
网络作为一种虚拟空间的存在 , 发生在其中的各种活动都是现实活动在虚拟空间的延伸。因此,网络交往作为网民的一种主要网络活动,具有虚拟性的特征。因此,很多大学生的网络交往都是在虚拟化的网络环境中完成的,与现实性契合不够,即他们的网络交往相对于现实交往而言发生了某种偏差。由于网络交往的虚拟,使交往双方不道出真实身份就可以进行交流与沟通。这一特殊情况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放弃现实道德的约束 ,导致他们进行网络交往的道德他律性减弱。道德他律性的减弱,必然会导致主体在进行活动时,因缺乏外部的监督而趋向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这样就使得主体在选择某种行为时往往随心所欲,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作为行为选择的唯一标准,不顾他人的反应或感受,从而导致网络道德问题行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网络信息中心.第28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
[2]张玲.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网络道德教育[J]北京教育学院报,2002(2).
[3]高兆明.社会失范论[M].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 第181页.
[4]赵晓芳.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探析[J].求实,2006(2):224-225.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1/view-3325319.htm
0
您可能也喜欢: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浅见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新探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浅析当代大学生双重道德人格问题
谈当代大学生网络伦理与道德教育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研究
我国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初探
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无觅关联推荐[?]
快速投稿通道
《A&S国际中文版》
《安庆石化》
《民族艺林》
《鱼病简讯》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
《东药科技》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防护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英文版》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皮革科学与工程》
『肆』 现在互联网发展迅速,人们要如何解决网络道德问题
当今网络发展迅速,解决网络道德问题日趋迫切,要根本的解决这种现象,应从网民的基础素质培养起来。
『伍』 如何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问题
所谓网络道德,是抄指以善恶为袭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网络道德是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法则,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
『陆』 如何解决网络道德问题
培养良好网络道德,营造绿色上网空间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教育的基本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教育理念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正在改革,并制定了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结构、新课程评价,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信息技术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们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成为现实。
网络道德,一个并不陌生的词语,随时都会传入我们的耳朵。在当今世界,随着电脑走进千家万户和网络的不断完善,已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网络,喜爱上网络。同时,也有不少人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成为真正的“网虫”,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和家庭问题。网络暴力、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等一系列的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现象呈上升趋势,它已对青年一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处在身心发育都不很健全的时期,对外部的不良的影响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很容易被网络中不良因素所影响,因而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一、教师应加强网络道德的修养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教师具有良好的网络道德修养,他的行为也会感染、影响着学生。教师应如何提高网络道德的修养呢。首先,教师应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小学生上网的指导。教师为人师表,也必须率先垂范,做好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示范带头作用。所谓“先莫先于修德”,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应组织学生学习有关安全上网、文明上网的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从而使学生具有一定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学校也应出台相应的关于学生上网的各项制度,严格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提醒学生网络交友要谨慎
现在,很多中小学生热衷于上网聊天和交友。由于网络交友是一件新鲜事物,又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具有极大的方便性和诱惑性,学生们迷恋网络交友是很自然的。但有些学生因迷恋上网影响正常的学习,学习成绩下降;有的学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交往而不能自拔,影响了现实生活中与父母、老师、同学的交流,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道德观。在聊天时,一定要自学遵守网络文明,不要一和别人聊起来就说大话、骗人的话,认为网络上是虚拟的,是不真实的,有的同学在网上聊起来更是脏话连篇,还津津乐道,认为自己有本事、会聊。其实,这就失去了作为一个学生的最起码的道德底线,有悖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宣扬的做人的准则――诚信。从我做起,真诚交往,把网络变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途径,是学生们应当树立的正确的网络交往道德观,也是网络教育应有的责任和任务。
三、合理游戏,不要沉迷于其中
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对游戏有着特别的爱好。而网络上丰富的益智游戏资源为小学生快乐的学习提供的有利条件,让他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学习知识和操作技能,起到了事半攻倍的效果。
但是,万事总有度。如果学生过份沉迷于网络游戏,对小学生的身心发育是极具伤害的。很多事实表明,一个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他的学习肯定会一落千丈,无心学习,而是在虚拟的游戏空间中寻找自己的快乐,在充满了暴力、虚幻中度过,其后果可想而知。
小学生也需要轻松,现在的功课多,作业多,小学生也要通过多种方式来缓解自己的压力,这可以包括玩游戏,少打游戏才对,不让打游戏就无理可寻。游戏不是坏东西,只要是合理安排时间,玩游戏也可以锻炼小孩子的大脑和反应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操作感。时间上的安排家长要花工夫劝导孩子,让他们能够自主的合理的安排玩游戏的时间,让自己的孩子知道学习始终是第一位的。缓解压力还有很多方法可以的,游戏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另外,全社会都要对网吧进行有效的管理,坚决禁止未成年人入内,从源头制止学生进入网吧,这一工作目前还十分艰巨,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共同营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空间。
四、明确学习目的,合理取舍资源
学生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越多,说明他的学习越成功,很多家长鼓励孩子加入互联网正是看中了互联网络强大的知识传播功能。的确,网络的发展为知识传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古语云“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事下”在现在成为可能。 但是,如果放任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骋,缺乏正确的引导,其危害不亚于沉迷于网络游戏。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明辨是非,分清哪些是有害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正确使用网络信息,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中小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网址,并介绍他们上一些专开放给学生使用,具有一定学习价值的网站,让上网的同学学会如何运用网络去实现自主学习。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素养,是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是培养交流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掌握了多少信息。通过互联网络,孩子可以学习如何检索、核对、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而且这种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是特别重要。
总之,具有良好的网络道德,能很好的促进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学生通过网络,可从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获取信息。作为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上有用的信息,同时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减少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要不断的培养自身的和学生的良好的网络道德,不断加强网络道德的探索,积极营造绿色上网空间,让学生在浩瀚的信息世界里遨游,汲取健康向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营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想,这也是全社会大多数人共同的心愿吧!
『柒』 大学生出现哪些网络道德问题举例
随着网络抄时代的到来,涉及袭网络的道德问题相伴而生,探讨引起网络道德问题的根源,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21 世纪,人类社会必将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有自己的空间,网络空间的出现带来了独特的网络文化,网络开启了人们新的实践,井正在日益强烈地改...
『捌』 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英语作文
Nowdays, the network moral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matter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as more and more such morals problems appearing . we hav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it...
Such problems do harm for the society ,varieties of network morals problems appeared is bound to lead a bad influence. modern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badly rely to the internet . As the internet is openness, we can't stop from some Trash culture ,or some Contamination information appearing . as a university student , under such condition,we should have a good self -control.if not , the network trash culture's dissemination can cause the university student value conflict .
From my presentative, what we had better do is Strengthens the network moral ecation .through that, those students who were becoming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and the trash culture can awared the harmful of it. what's more, improve the internet ecators 'quality eff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 let the students acknowledged moral ecation in necessary.
Last but not least ,strengthens the management to the behavior of the students on the internet .Do these above,the internet moral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must be better and better!
楼主 以上都是我花时间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打出来的 也是我自己写的 虽然不是最好的 希望楼主采纳哦~
『玖』 关于网络道德的问题
现在,冠以各式名目的网吧占据了各个城镇的大街小巷,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也被列为必修科目。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着中国的各个领域,也正在改变着个体公民的生存方式。青少年总能敏锐的把握时代的脉博,“拷贝、恐龙、妹儿、刷屏、宽带”等新词成为他们的日常用语了,家长却还不明白那个电视样的显示屏里怎么能装下成千上万份的“文件”。人们都能明白“电脑和外语是新世纪儿童的两条腿”、“计算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自身将要落伍的紧迫感尚能想得开,自己的独生宝贝是绝不能在这方面落伍的,买电脑花再多的钱也不心疼,而另一方面,纸媒体上频频曝光的骗财骗色的网络悲剧故事、孩子们数字化的酷打扮和嘴上流出的网络鸟语、网上自由传播的色情暴力恐怖图片等不良影响牵动着成人们的心。有的学校和家长干脆不让孩子上网,禁止学校附近开设网吧等,饮鸠止渴固不可取,因噎废食同样是倒行逆施。基于以上矛盾纷呈的社会现实,在教育界与学术界,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呼之欲出,现本人就此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网络社会发展的前景是好的,相信网络社会会文明起来的。
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它不能完全等同于现实社会,它给人们提供了比现实社会更多的自由、平等和宽容。一个人在现实社区中熟悉方圆十里的人与事就不错了,而在网上他面对的是整个宇宙和无限的心灵。它的衍化必然要遵循宇宙的法则,优胜劣汰,垃圾终究会消亡,文明一定会得到建立。当文明成为网上的时尚,不文明没有绝迹也成了一种无谓的点缀。
网民队伍不断壮大,网民结构也会变得日益多样化。能上网的人大多是有着一定教育背景的人,他们在现实社会中遵纪守法,以文明为已任,他们会有意无意的将现实社会中的行为习惯带到网络社会,即便过量的网上自由会纵容一部分人在网上放纵一阵,可毕竟是一时的,想想谁乐意长时间的装疯呢,大多数人的心中是热爱美好、渴求真诚的心与心的交流的。时下的互联网上活动的大多是未婚的青少年,爱情是他们的旗帜,日有所思便夜有所梦,美梦而不得便自由的把心情发泄到互联网。你去听听男宿舍熄灯后的卧谈会,你会发现白天衣冠楚楚的好学生个个是唯交配为愿的生猛禽兽,而第二天穿上衣服,他们照样是好学生。这看不见对方的网络聊天室多么象那熄了灯的宿舍。因此说青少年在网上的一些劣行无非是粮食中的一二颗鼠屎,是个问题但不足以对互联网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
二、教师的网上生存对青少年有着积极的表率意义。
中国社会的进步正在救赎着处于弱势群体地位的中小学教师。如果说一部分教师能够先“潇洒”起来,互联网无疑会成为他们飞翔的翅膀。贵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有着良好的人文底蕴,仿佛一辆性能良好的汽车一旦驶入美丽城市间的高速路,青春会燃烧,思想会攀升,灵魂会翩翩起舞。
教师上网的表率意义主要表现为:
1、网上共享的教学资料会把教师从繁重的备课中解救出来,从冥思苦想的编教案变为针对全国优秀教案的取长补短,闭门造车式的论文写作也会变成思想探索式的教学研究,全新的教师的重构必然会促进国民教育朝着更加科学化更加人性化的发展。
2、教师的才情是多侧面的,比如网页的制作,比如数学老师较好的贴子写作,语文老师对体育的独到见解,哪怕是网上游戏的技高一筹也会对网上青少年产生有益的影响。向师性的培植本身就会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热望,何况教育意义的发生更多情况是表现在“熏陶”“影响”这样的无言之教之中呢。
3、教师的人格和个性在网上的展示会提升教师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会促进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网民的情商的提高,义务地完成着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4、有余力的教师还可以从事教育以外的社会效益的创造。比如英语教师的义务翻译,生物教师对花卉爱好者的网上咨询等,他们的义举会让互联网上的社会变得更加亲切更加温馨,在一个美好的虚拟社区中生存,每一个ID背后的虚拟人的行为也会变得文明起来的。自由与无偿是网上生存的要义,它能使人们体验到大同世界的幸福。而我们的现实社会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候,追求经济效益也是正当的欲求,新提出的一种理念叫做"自由白领",它使人才不再被某一个老板所束缚,资方与劳方的资源分配界面会得到时间上的延伸和空间上的拓宽,个体谋求物质幸福的机遇大大增加。教师无疑会成为实践这一理念的生力军,精神上的崇高与物质上的幸福,教师鱼与熊掌兼得会是整个社会的福祉。
笔者接触互联网的时间不是很长,首先体验到的是自我的解放,找资料写教案十分的方便,写文章发贴子或指点江山慷慨激昂或凝眉沉思风花雪月使我无比的惬意,同时也有意识的对网上的青少年实施一些“教育影响”。
其一是做一个文明的榜样。青少年出没的公共聊天室却往往是最乱糟糟的地方,我也常去,首先要起一个文明的富有诗意的有文化气息的名字。与人聊天也象现实生活中一样用“你好”、“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对新进来的人主动上前说“你好,请这边坐”、“刚来?请喝杯茶”等,在虚拟的网络上这种语言会让人感到有趣而温馨的。网络语言的底线是说话不带脏字,在此基础上尊重书面语言的严肃性,网聊中寻求思想的碰撞,摒弃口语中的不必要的赘语,象诗歌一样的直抒胸臆,象谈禅一样的逼近真知。有时找不到能用语言共舞的“聊友”,我便在聊天室中做一些诗歌朗诵式的独白,这样总会获得或多或少的廉价的褒扬,自己心中一阵惬意的同时聊天室的空气也得到了净化。
其二是与一些不良少年或迷途失意者接触,做一些“出淤泥而不染”式的引导。我曾与一个自称有十二个网上老公的女学生周旋,最后劝她放弃了这种无聊的害人害已的感情游戏。我曾与多个或思春或失意的中学生攀谈,以过来人的身份谈论爱情与婚姻,帮他们解开心锁。我曾帮助一名落榜考生策划以她的专长面陈校长,毛遂自荐,终被当地一家名校录取。总之,教师是我的身份,教育是我的职业,教育无边界,教师恒久远!
三、道德与法律各司其职,不同角度地规范网上行为。
网络是无限的,而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让网络世界文明起来任重而道远,于是有网络精英呼号奔走,希图建立网络道德规则以约束网民的行为,他们的先锋意识无疑会赢得来自全社会的景仰的目光。
然而,制定道德规则又是一个很难操作的问题。在转型期的社会中,诸多价值观念都在重新整合界定,社会道德准则也面临着重新下定义。做为新鲜事物的互联网,它所涉及的领域在不断延伸,它所吸引的网民构成在不断变化,国家的电信政策也在与国际接轨的十字路口观望,此时,我们去制定网络道德规则是很难操作的。
任何规则都是本着服务全体的良好愿望而约束着个体的行为,在规则面前,一部分人或者所有人的一部分自由将会被牺牲掉。而上网又是个非常个人化的行为,互联事业方兴未艾,网络世界草创初成,过多的提约束会不会扼杀它的活力呢。
我认为,网络道德应该止于个体内心对个体网上行为的约束,而关于网络的法律是对个体网上行为对现实社会的人和事产生影响的一种规范。法律不能去很细节很具体的干预道德层面的行为,道德也不要以很狰狞的面目去做网络的操刀手。
法律的制定主要是对网络这一新兴传播工作加强管理,干预协调公民网络生存与现实社会行为间的互动,是网上行为的最底线,超越了就要受到制裁。道德是一个宽泛的集体约定,网络道德应该尽力体现自由平等的精神,人人受益,同时以不文明为耻,道德对于违反道德的言行的威压作用是要有一个培育酝酿磨合的过程的,它需要网络界的共同努力。
当网络道德与法律并存,良性互动,我们将会迎来一个自由的天地,我们的青少年将会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他们是未来的公民,是这个世界未来的主人,互联网作为未来主人的重要肢体一定会十分健壮的,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