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万千

道德万千

发布时间: 2021-01-06 22:57:23

①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什么意思

意思是: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出处:《中庸·第二十章》

原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翻译:

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能终止;

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能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能终止;

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能终止。别人学一次就会,我要学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我要学一千次。

果真能够实行这种方法,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会聪明起来,即使是脆弱的人也一定会坚强起来。

(1)道德万千扩展阅读: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出自《中庸·第二十章》。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

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

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

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② 《万千教育·怎样教授道德才有效:德育心理学家给教师

浅谈语文教师如何面对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语文素质教育是全面实施教育的基础教育,因而对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必须从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即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教育素质做起 素质教育的提出,在中学语文教育界激起了一片浪花。但这种浪花除了表层的变幻和喧哗之外,在教育学实践中很少有实质性的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在口头上,应试教育落实在行动上”成了中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一位学生说,语文书发下来,自己看看还挺有意思的,可是等到老师在课堂上一讲,就没有兴趣了。语文教材选的是名家名篇,不仅有经典性,而且具有艺术性、可读性,那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呢?究其原因,主要是语文教师着眼于语文教材中字、词、句的诠释和记忆,洋洋洒洒,不着边际地分析,千篇一律程式化地归纳或标签式的简单判定,把一篇好文章讲死、讲乏味了。就像一朵鲜花,含苞欲放,令人羡慕,一旦拿到实验室撕下花瓣,切开花蕾,作机理分析,从欣赏角度而言,还有什么魅力可言呢? 长期以来,教师已习惯于只灌输应考的知识,而忽视语文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整体感染魅力,未能进行全面的语文素质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和实际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对学生智能的开发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且从“应试教育”出发,产生高分者就是好学生的片面有害的人才观,忽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扼杀了无数学生成才的机遇。

③ 描写人物优秀品质的四字词语(100个)

德高望重
[dé gāo wàng zhòng]
品德高尚,又 有很高的声望。
1千602
大公无私
[dà gōng wú sī]
1.完全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1千539
拾金不昧
[shí jīn bù mèi]
拾到金钱财物不隐藏起来(据为己有)。昧:隐藏。
1千527
舍己为人
[shě jǐ wèi rén]
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1千392
高风亮节
[gāo fēng liàng jié]
也说高风峻节。形容人品格高尚,有坚贞的节操。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心也。”
1千426
光明磊落
[guāng míng lěi luò]
形容没有私心,胸怀坦白。
1千338
助人为乐
[zhù rén wéi lè]
帮助人就是快乐。
网络汉语APPAI让学习更简单立即下载
408110
两袖清风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比喻做官廉洁。明于谦《入京》诗:“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578249
冰清玉洁
[bīng qīng yù jié]
也说玉洁冰清。像冰一样清明,像玉一样纯洁。比喻人的行为高尚,操行清白。
681298
襟怀坦白
[jīn huái tǎn bái]
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508238
不同流俗
[bù tóng liú sú]
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461287
鞠躬尽瘁
[jū gōng jìn cuì]
恭敬谨慎,勤勤恳恳,尽心竭力,奉献一切。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尽瘁:竭尽劳苦。
558201
克己奉公
[kè jǐ fèng gōng]
克制、约束和严格要求自己,为集体的利益而努力。
399199
高情远致
[gāo qíng yuǎn zhì]
高、远:形容高尚;情、致: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387192
厚德载物
[hòu dé zài wù]
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408181
忠心耿耿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形容非常忠诚。耿耿:忠诚的样子。
474189
德厚流光
[dé hòu liú guāng]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336163
怀瑾握瑜
[huái jǐn wò yú]
怀里藏着美玉,手里握着美玉。比喻具有纯洁无瑕的品德。《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瑾、瑜:美玉。
35817
堂堂正正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1.形容光明正大:做一个~的男子汉。
429170
大义凛然
[dà yì lǐn rán]
坚持正义,不 顾敌人威逼利诱,始终保持严峻不可侵犯的态度。凛(lǐn)。
407172
廉洁奉公
[lián jié fèng gōng]
不贪污腐化,一心为公。
294 94
锲而不舍
[qiè ér bù shě]
《荀子·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意思是说,一直刻下去不半途而止,就是坚硬的金石也是可以镂刻成器的。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93 75
平易近人
[píng yì jìn rén]
1.态度和蔼,使人感到亲切,容易接近。

④ 明星是什么意思

  • 明星

    (汉语词语)

  • 古书上指金星。旧时指交际场中有名的女子;现指在某个领域内内有一定影响力容的人物。泛指有名的演员、歌手、艺人、运动员等。

    2018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宣传例会上,宣传司司长高长力提出广播电视邀请嘉宾应坚持“四个绝对不用”的标准,即:对党离心离德、品德不高尚的演员坚决不用;低俗,恶俗、媚俗的演员坚决不用;思想境界、格调不高的演员坚决不用;有污点有绯闻、有道德问题的演员坚决不用。另外,总局明确要求节目中纹身艺人、嘻哈文化、亚文化(非主流文化)、丧文化(颓废文化)不用。

⑤ 小说里的经典名句

一岁到两岁(按虚岁计算,以下同),我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会重生在古代?

结论是:霸王文看多了。

所以,同志们,看文一定要留印迹,哪怕抛砖都行,抛砖也能引玉啊。当然,除非你也有心穿越一回。不过也幸好看了很多的穿越文,让我有了一定的心理建设。

两岁到三岁,我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是架空历史?

结论是:为了社会稳定。

因为我和其他人一样,并不知道历史的车轮何去何从,也就不必担心自己的一言一行会改变历史。不过就像敏敏说的:好处是唐诗宋词可以随便盗用,坏处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知识白背了(典出《穿越与反穿越》)。

三岁到四岁,我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是庶出?(忘了告诉大家,俺娘只是小妾之一,还是不得宠的那种)

结论是:进可攻,退可守。

作为庶出的小姐,相比嫡系虽然待遇要差些,但压力也要小些,表现不好也属理所当然,呵呵,如果表现好,那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效果更好。

四岁到五岁,我思考的问题是:是做古代人还是做回现代人?

结论是:做一个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代人。

既然是投胎转世,就不可能回去了(回去了那叫诈尸),那就安心做个古代人吧。但是,既然是架空历史,不用担心会歪曲史实,又何必放弃我二十多年的现代智慧和精神呢?取长补短才是正道。

五岁到六岁,我思考的问题是:长大了做个什么样的人?

结论是:做个快乐的米虫。

前世的我在人老珠黄、前程黯淡之时总结出一个教训,人生要乘早立下远大的目标。而今世的我终于有了足够的时间和智慧,当然不能再重蹈覆辙。根据我的兴趣和专长(确定发展方向,二者缺一不可)——擅长深思熟虑(其实就是发呆),喜爱以逸待劳(实质就是懒惰),我的理想职业是——米虫。
-----------《戏龙记之非常穿越》

⑥ 好段,要求写出出自哪篇文章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汝南县。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他不囿于四书五经,多方寻求课外读物,努力掌握历史文化知识。

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别是众多越中先贤的道德文章,给鲁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响。鲁迅少年时代,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病故,家道从此中落。鲁迅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鲁迅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

1898年春,鲁迅离开故乡,满怀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因不满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他广泛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阅《时务报》,看《天演论》,深受维新思潮和进化论学说的影响,初步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

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官派赴日留学。他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课余“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在事实面前,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认识到改变国民性的重要,便毅然弃医从文,迈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选择了文学艺术,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他参与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撰写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早期重要论文。鲁迅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

辛亥革命前夜,鲁迅回到祖国,先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担任化学、生理学教员,后又回到故乡绍兴,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他一方面教书育人,培养青年, 一方面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 他领导故乡文学团体“越社”, 支持创办《越铎日报》。 1912年初, 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不久,随教育部迁至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同时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一些高等院校,担任校外兼职讲师。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1918年,他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此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姿态,创作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许多小说和大量杂文、随笔、评论,从而成为五四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26年夏,鲁迅离开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南下厦门,担任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同时兼任国学院教授。1927年初,鲁迅又转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时兼任教务主任,一边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一边投入新的战斗。同年4月,反革命政变发生,鲁迅经受了腥风血雨的考验,因营救学生无果,愤而辞职。在血的教训面前,鲁迅早年形成的社会发展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纠正了过去只信进化论的“偏颇”,从此,他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起点。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

1927年10月,鲁迅到了上海,从此定居下来,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运动。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O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宇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他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许多革命社团。他主编《前哨》、《奔流》、《萌芽月刊》等许多刊物,团结和领导广大革命的、进步的文艺工作者,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坚持韧性战斗,撰写了数百篇杂文。这些杂文,如匕首,似投枪,在反文化“围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与共产党人交往密切,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以“窃火者”自喻,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他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与世长辞,终年55岁。

鲁迅写过一首《自嘲》诗,其中有两句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鲁迅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许多作品一版再版,被翻译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语等多种文字,饮誉全球。《鲁迅全集》是他留给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鲁迅著作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潮社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青光书局
《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
《鲁迅杂感选集》瞿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拾零集》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集外集》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
《鲁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遗》(综合集)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汉文学史纲要》(文学史)1941,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补遗》唐韬编,1946,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许广平编,1946,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日记》(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铅印本,1959,人文
《鲁迅选集》1952,开明
《鲁迅小说集》1952,人文
《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唐韬编,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补遗》吴元坎辑,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鲁迅选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文学史)1958,三联
《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文
《鲁迅书简》(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报社
《鲁迅诗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鲁迅书信集》(上下卷,收《两地书》以外书信1381封)1976,人文
《鲁迅佚文集》1976,解放军报社
《鲁迅书简》(致曹靖华)1976,上海人民
《鲁迅手稿全集》(书信8册,日记6册)1978一1980,文物
《鲁迅致许广平书简》1980,河北人民
《鲁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鲁迅全集卷一(坟 热风 呐喊)
鲁迅全集卷二(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编)
鲁迅全集卷三(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
鲁迅全集卷四(三闲集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
鲁迅全集卷五(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
鲁迅全集卷六(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鲁迅全集卷七(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鲁迅全集卷八(集外集拾遗补编)

⑦ 《道德经》有云:少则得,多则惑。 三两知心好友,胜过万千泛泛之交 老子说:“人

今今有云,少则得多则惑,三两知心知好友胜过万千泛泛之交

⑧ 你会用哪句诗来公布恋情

其实中国对于恋爱的浪漫的诗词还是很多的。

如果非要用诗的话,我会用这几条:

1、我要在你身上去做,春天在樱桃树上做的事。——聂鲁达

(直白狂野)

2、请允许我成为你的夏季。——狄金森

(含蓄隽永)

3、除了爱你,我没有别的愿望。——艾吕雅

(直白狂野)

4、春风十里,不如你。——冯唐

(含蓄隽永)

5、我是你路上最后的一个过客,最后的一个春天,最后的一场雪,最后的一次求生的战争。——艾吕雅

(含蓄隽永)

15、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新添声杨柳枝》温庭筠

(思念至极)

16、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罗伊·克里夫(直白坦诚)

1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

(美好期许)

1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无尽思念)

19、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深情缱绻)

20、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相爱的决心)

欢迎各位小伙伴来互动评论。

热点内容
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02 20:09:11 浏览:7
哈尔滨有法律援助吗 发布:2025-05-02 20:09:10 浏览:115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论文 发布:2025-05-02 20:09:09 浏览:764
监察法学习报道 发布:2025-05-02 19:56:45 浏览:955
社会法期末考试 发布:2025-05-02 19:55:09 浏览:383
文献资料调查法的社会实践 发布:2025-05-02 19:46:51 浏览:372
劳动法第31条规定 发布:2025-05-02 19:46:19 浏览:452
借壳上市商法 发布:2025-05-02 19:40:00 浏览:94
该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02 19:32:32 浏览:241
法院刑事量刑 发布:2025-05-02 19:31:06 浏览: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