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那些知识

道德那些知识

发布时间: 2021-01-08 00:03:15

⑴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应该考哪些知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常考的重点简答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9.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40.简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
41.简述实现人生价值观的主观条件和根本途径。
42.理想信念有哪些基本特征?理想信念有哪些基本类型?
4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4.结合实际试述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5.结合实际说明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密切联系与区别。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当代青年如何以实际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
42.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
43.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为什么要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44.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45.简述法律适用的概念的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联系实际论述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
47.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42.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在人生观中的地位。
43.简述荣辱和荣辱观的含义。
44.简述依法治国的内涵与基本要求。
45.简述我国宪法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47.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爱国主义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42.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在人生观中的地位。
43.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4.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的公民和组织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主要义务。
45.简述法的规范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联系实际论述当代中国大学生应如何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统一起来。
47.联系实际论述如何通过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42.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43.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道德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44.简述法律适用的概念与特征。
45.简述行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联系实际阐述追求理想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47.试述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和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
42.简述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3.简述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
44.简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
45.法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科学的高尚的人生目的。
47.论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新时期爱国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
42.简述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方法。
43.简述社会公德的含义和特点。
44.证据意识是法律思维的一项重要内容。简述证据的主要特征。
45.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
47.论述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理想信念的基本类型。
42.简述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基本内容。
43.什么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4.简述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4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培养和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7.联系实际论述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活中应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类型。
42.简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
43.简述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44.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4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论述大学生怎样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47.论述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42.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
43.简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44.简述依法治国的内涵与基本要求。
45.简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当代大学生如何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47.联系实际论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如何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⑵ 从道德角度,你会用哪些知识来劝解失信行为人

一是从法律知识来劝解失信的人,让他们知道失信的严重后果,和可能给自己造成的损失;二是从道德方面劝解,这样的人道德上首先过不去,他给别人造成了损害,理由赔偿人家

⑶ 道德是什么道德的重要性是什么为什么道德比知识重要

道德是人本能的东西,更是后天养成的合乎行为规范和准则的东西。它是社会生活环境中的意识形态之一,它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线。它要求我们且帮助我们,并在生活中自觉自我地约束着我们。假如没有道德或失去道德,人类就很难是美好的,甚至就是一个动物世界,人们也就无理性无智慧可言。

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意识形态,是由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以善恶为评价形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的总和。它由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道德活动)三个部分构成。

道德高尚的人能够利用前人传授的知识造福人类;道德低下的人可能凭借人类已有的知识牟取私利,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道德高尚的人能够孜孜不倦地探索新的科学知识,从而推动社会进步;道德低下的人可能愚昧无知、既损人又害己。


(3)道德那些知识扩展阅读:

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规范自己行为。

人类拟定道德原则的目的是调节利益关系,实现本阶级(社会或团体)利益最大化。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

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

道德不仅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要求人们端正对自然的态度,调节自身的行为。

环境道德是当代社会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们应当以造福于而不贻祸于子孙后代的高度责任感,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社会生产,维持生态平衡,积极治理和防止对自然环境的人为性的破坏,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关系。

⑷ 道德小知识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是靠社会舆论和个人内心信念等力量来发挥和维持其社会作用。
道德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历史继承性。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职业道德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而且是笨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职业活动代代相传形成职业道德的连续性。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每一个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遵循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依靠从业人员的自觉努力。
由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表现出层次性。
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必须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去待人接物,树立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风尚。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在职业生活中,要提高职工队伍的基本素质,关键在于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所谓职业责任,是指从事某种职业的个人对社会、集体和服务对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职业纪律是在特定职业活动范围内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职业纪律的三个方面:劳动纪律、财经纪律、群众纪律。
任何人要想做好工作,总是离不开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
忠于职守、热爱本职是社会主义国家对每个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的职业差别,只是分工的不同,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忠于职守,热爱本职的基本要求:克服职业偏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忠实履行岗位职责,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反对玩忽职守的渎职行为。
正确选择职业的做法是:把社会和国家的需要、个人的实际条件和个人的理想三方面协调起来,结合好。
热忱服务、文明生产的基本要求:端正服务态度;生产要规范化;维护消费者利益,为人民排忧解难。
讲究质量是每个从业者对社会对人民所必须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义务,是恪守职业道德的要求。
讲究质量注重信誉的基本要求: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提倡诚实劳动,严把质量关;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职业技能也可称为职业能力,是人们进行职业活动完成职业责任的能力和手段。
遵纪守法指的是每个职业劳动者都要遵守职业纪律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职业纪律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是职业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
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要树立竞争意识,具有在工作中努力向上,永不自满,敢于冒尖,敢为人先,体现了积极进取,勇于竞争。
增强竞争意识,有利于个人进步。
社会主义竞争与资本主义竞争的根本区别:竞争的目的不同;竞争的基础不同;竞争中凭借的手段不同。
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基本要求:在工作中不甘示弱,提倡敢于冒尖,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提高竞争实力;提倡公平竞争,形成相互促进,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要勇于战胜困难,有不怕挫折的心理准备。
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是指在工作中,勇于破除各种束缚,敢于创造,不断开拓的精神。
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是做好本职工作,把自己培养成为开拓型的职业劳动者的需要。
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基本要求:解放思想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勤于探索,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不空谈,重实干,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劳动者彼此之间和写作单位之间需要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这是一种在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下进行的相互促进的活动,体现了团结写作、互助友爱的重要性。
团结写作、互助友爱是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新型的人际关系。
团结写作、互助友爱的基本要求:识大体,顾大局,自觉维护集体和同志们之间的团结;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热忱关心他人疾苦。
艰苦奋斗,厉行节约指的是不畏艰苦,不怕困难,勤俭朴素的工作精神和生活作风。
艰苦奋斗,厉行节约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精神财富。
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基本要求:树立为改变祖国和家乡的面貌而艰苦奋斗的志向;坚持勤俭节约,爱护公共财产;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自觉抵制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
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实践中,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借以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较高的境界。
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高尚的道德品质。
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的必由之路。
职业道德修养是个人进步和成才的重要条件。
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分为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习惯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职业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好恶的情绪和态度。
职业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力量和精神。
职业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真诚信仰和责任感,也是职业道德知识、情感和意志的结晶。
职业道德行为是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职业道德活动的具体表现,也是进行职业道德评价的事实根据和基本内容。
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参加社会实践,坚持执行统一;开展职业道德评价,严于解剖自己;学习先进人物,不断激励自己;提高精神境界,努力做到“慎独”。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
所谓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一种能力。它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又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慎独即在别人看不到、听不见的情况下,自觉的 不做任何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事。
现代礼仪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
微笑人们在社交中,社会互动的基础。
微笑时,要突然的笑,慢慢的收。

⑸ 马原中有没有涉及道德的知识,有哪些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内的正确的世界观容、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

⑹ 道德就是知识

(1)苏格拉底重视发展人的智慧和道德品质修养,提 出“美德就是知识”的命题,并认专为教育的目属的就是要发展人的智慧,完善人的道德。 (2)美德不是天生的,知识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要实现人的美德,必须使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而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离不开教育。

⑺ 初中政治所有关于道德方面的知识点

珍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亲近自然,爱护环境,珍惜资源,勤俭节约。
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
热爱劳动,注重实践,崇尚科学,勇于创新。
遵纪守法,追求公正,自主自立,增强公民意识。
热爱集体,敢于竞争,善于合作,有奉献精神。
热爱祖国,热爱和平。
以上内容是现行初中政治的课程标准规定内容

⑻ 无知识的道德可怕,无道德的知识更可怕.

  1. 道德,是一个社会或国家的人们,为了规范人类自身,长期约定俗成的品质和德行版。权

  2. 如果没有知识,只是一味地要求自己或他人遵从道德规范,那么在实施中,道德必然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显得太过机械,没有说服力,甚至成为一纸空文;比如:不努力上进的婚姻的一方,无法要求对方永远遵守感情专一;还比如没有知识,只一味地安分守己,终究不能有大的发展,不能更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国家。

  3. 同理,拥有知识,却放纵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就会因为居于知识的高度和地位,成为太多知识不如他的人的一个反面的样板,而人的欲望是无法真正有效科学地控制的,因此对社会和国家所造成的精神上的危害是难以想象的;比如一些知识分子,纵欲无视婚姻的存在,使得他人效仿;还比如国家培养出的一些高等人才,为了自己的物质需要,却到国外发展为别的国家服务。

  4. 因此,家庭、单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并以法律老保障道德的实施;使先进的知识、稳定社会的道德相互协调起来,成为发展前行的强劲动力。

⑼ 谈谈你对知识和道德二者关系的认识

道德的修养与知识的探素有关联,也有区别。
道德修养是一种心态的维护与升华是内一种境界容,而知识的探索是人们对自然世界感性的一种再认识。
一种是心灵的坚守,一种是对感官世界的认识。
有道德的人必定是一个智者,有知识的人不一定道德。
道德比知识更高尚,更具智慧和觉悟。
道德是先天具备和后天坚守的,而知识是后灌输学习或生活体验中得来的,道德比知识更具自我约束力。

⑽ 知识与道德的辩证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对道德与知识的关系辨析可分为两类,其一是根本不相信道德的存在。典型的就是“杨朱哲学”。《孟子·尽心上》曾说它“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其一则是信仰道德的。孔子和庄子都属此类。他们的本义虽有出入,但对生命本身都是持有道德观的。其不同处在于,孔子将道德根源置于人的经验领域(血缘和心理)中;而庄子则将之赋予超验的“道”的地位。

对于不信仰道德一派,笔者不予讨论。因为没有讨论的基础。

对于孔子,显然是持“道德高于知识”这一信念的。道德属于人的精神领域,崇高的道德是排斥功利和实用价值的。而知识,作为人类种族维持生存和寻求发展的文化工具,它的目的恰是纯粹的功利效益。因此,道德与知识产生矛盾具有必然性。

社会发展依靠知识的积累和增长,依靠“物”与“利”对人本能的刺激和奖励。从某一角度来讲,“恶”往往成为历史进步的杠杆。这种进步也必然要以牺牲人类纯洁的童年、美好的人性、道德感和对善的追求为代价。这就是历史与道德、理性与人性、真与美的二律背反。

孔子解决此两难处境时,是以保护道德,限制、否定知识来进行的。如在《论语》中我们可以见到,他反复阐释的就是“道德高于知识”这一信念。

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有徳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子路》)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知德者鲜矣。(《卫灵公》)

巧言乱德。(《卫灵公》)

这些记载都鲜明地表达出孔子对知识(“言”、“巧言”、“利口”)的道德批判和道德立法。他要求的是言行一致,且合于礼(道德规范)。虽然儒家(尤其是理学)能在理论体系上统一道德与知识,但一落到实践上,全然就走了模样。挂道德之羊头,卖私欲之狗肉。

道德的价值与功利、知识毫不相干。事实上,从功利、知识角度探寻道德,结果总是为“恶”披上道德的外衣,或者成为一种乌托邦。儒家将道德植根于人性心理(孟子谓“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和对经验典范的追求模仿(孔子的“吾从周”),实际上就失掉了道德根源,为不道德、伪道德实践大开方便之门。而且越有知识,就会伪装的越隐蔽,危害也越大。

热点内容
向什么部门申请法律援助 发布:2025-05-02 00:50:01 浏览:370
劳动法可以6天制吗 发布:2025-05-02 00:44:42 浏览:327
锅炉机房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02 00:44:03 浏览:870
企业公司日常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02 00:43:52 浏览:838
电商法最字 发布:2025-05-02 00:27:31 浏览:734
我国法律立法原则 发布:2025-05-02 00:08:37 浏览:602
合同法要约和承诺案例 发布:2025-05-01 23:52:23 浏览:88
学校法律顾问聘书 发布:2025-05-01 23:43:30 浏览:466
群租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01 23:26:10 浏览:134
人力资源部怎么规避劳动法 发布:2025-05-01 23:19:53 浏览: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