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无产阶级道德

无产阶级道德

发布时间: 2025-05-21 05:00:16

A. 社会主义道德是否有阶级性

道德有当复然的阶级性,不同制阶级的道德规范不相一致。但具体到社会主义道德,它是什么阶级的道德就相当复杂了,说是无产阶级的,谁是无产阶级呢?还有一个历来回避的问题,无产阶级的一切,包括道德一定优于其他阶级?在事实面前未必。
说成其他阶级,又不可能。说成国旗上那颗大星的,又觉得,一割裂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天然联系,二与事实不符(党 员干部的道德素养未必就胜人一筹)。
社会主义道德事实上超越了狭隘的阶级局限,具有各阶级道德的共同属性,不是那个阶级独有的,是工人(所谓无产阶级)、农民(主体是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文化较高的小资)、民族资产阶级共有的,工、农、小资、民资在中国地位平等,他们分别是国旗上的4颗小星。
这是一个自找麻烦的命题,反映了思政教育中的尴尬境遇,教科书与中 国的现实状况严重脱节。

B.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具体有哪些层次

集体主义原则具有以下几个层次的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

1、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前,开展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摆在无产阶级面前的最重要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需要运用包括道德在内的各种手段,团结自己,战胜敌人。

对敌人斗争坚定、勇敢;对无产阶级的事业和政党无限忠诚;对同志讲阶级友爱;对人民极端热忱;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在危险面前,奋不顾身,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等等。这都是无产阶级革命时期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重要内容。

2、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无产阶级从被压迫、被剥削的阶级地位,变为整个社会的领导阶级。

新的社会条件,要求共产主义道德有新的原则和规范与之相适应。社会主义事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事业,需要绝大多数人参加才能实现。为了使人们同心同德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在道德问题上就需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集体主义成了整个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系的基本原则,它不但贯穿于共产主义道德发展的全过程,也是共产主义道德区别于一切旧道德的最显著标志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了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

3、在新的社会制度已经建立,特别是在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消灭的情况下,进行经济建设,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已被提到首要的地位。

每个人劳动的好坏,直接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千百万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人们的劳动态度以及与此有关的爱护公共财物等问题,就成了共产主义道德的重要规范。从而形成了一个涉及人们行为各个方面的完整的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体系。

(2)无产阶级道德扩展阅读

随着共产主义社会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过渡,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以后,那些属于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有的将会消失,有的要发生变化,并且还会充实和丰富许多新的内容。

比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一条重要的规范,随着人类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过渡,国家逐渐消亡,到那时候,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就不再作为共产主义的道德规范。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代新人,必然会根据社会生活的要求,代之以符合当时社会条件的新的道德规范。

C. 共产主义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现实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处于深刻的阶级对立之中。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居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道德,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资产阶级维护本阶级利益的精神武器,除了调整本阶级成员之间的内部关系,并为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合理性做充分的论证外,还是资产阶级用以约束无产者行为的一种手段。无产阶级道德是作为资产阶级道德的对立物出现的,这种道德既是历代劳动人民的道德合乎规律的发展,又是无产阶级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产物。无产阶级道德一旦产生,就以其特有的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抨击剥削制度所造成的种种罪恶,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伪善面目,并协调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之间的内部关系。在无产者反对资本家的斗争中,无产阶级道德高度赞扬各种带头维护无产者利益的行为,那些用罢工和其他形式反对资产者的人,通常都会得到多数无产者给予的道义上的支持。一切损害无产者利益的行为,就会受到无产阶级道德的强烈谴责。这就使无产阶级道德成为团结本阶级、反对剥削者的一种重要的精神武器。
共产主义道德萌发于无产阶级在自发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朴素的道德观念中,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共产主义道德体系。它的产生是与无产阶级本身的成熟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联系在一起的。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出现,无产阶级逐渐从一个自在的阶级,变为一个自觉的阶级,并且从理论上和社会生活实践中,认识到资本主义剥削和罪恶的本质,懂得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一条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以及这种解放必须通过社会革命才能实现的道理。在真正把握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以后,无产者的道德观念有了极大的变化。他们的眼界从原先争取个人的经济利益,扩大到消灭整个剥削制度;其奋斗目标也从求得自己的解放,变为阶级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成为共产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成为无产阶级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最根本标准。
在道德实践上,共产主义道德起初只是少数先进无产者的道德观念,随着阶级斗争的深入发展,共产主义道德被越来越多的无产者接受和实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为共产主义道德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并且具有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客观上要求有一种共同的道德和纪律,这使共产主义道德开始从阶级道德向整个社会道德转化。

D. 共产主义道德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处于对立状态,资产阶级道德成为维护本阶级利益的精神武器,既约束无产者,又论证资本主义剥削的合理性。无产阶级道德与此相对立,既是劳动人民道德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物质生活条件的产物。无产阶级道德以共产主义道德为评价标准,抨击剥削制度的罪恶,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伪善,协调阶级内部关系。在反对资本家的斗争中,无产阶级道德成为团结本阶级、反对剥削者的武器。


共产主义道德萌发于无产阶级自发斗争中的朴素道德观念,在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推动下逐渐形成。无产阶级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本质,理解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将解放全人类作为历史使命。他们的道德观念从个人经济利益扩展到消灭剥削制度,从解放自己转向阶级与人类的解放。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成为无产阶级道德的核心要求和评价标准。


共产主义道德最初是少数先进无产者的思想,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无产者接受和实践共产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共产主义道德的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形成了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使共产主义道德开始从阶级道德向整个社会道德转化。


(4)无产阶级道德扩展阅读

人类道德发展的最高形态。是现阶段无产阶级特有的社会意识。共产主义道德是适应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形态的一种道德体系,是从无产阶级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中引伸出来,又完全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

热点内容
在某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发布:2025-05-21 10:47:01 浏览:318
未成年人辍学外出打工应负法律责任有哪些 发布:2025-05-21 10:33:56 浏览:662
婚姻法经济帮助金 发布:2025-05-21 10:33:56 浏览:469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天窗上 发布:2025-05-21 10:26:51 浏览:494
漳州招聘法律顾问 发布:2025-05-21 10:26:45 浏览:74
莘县司法局 发布:2025-05-21 10:25:13 浏览:900
报假警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1 10:22:54 浏览:239
森田疗法治疗持续性注意 发布:2025-05-21 10:21:17 浏览:992
司法考试时长 发布:2025-05-21 10:15:34 浏览:794
全国各地劳动法工资 发布:2025-05-21 10:14:54 浏览: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