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理想信念从政道德教育制度
㈠ 反腐倡廉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
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进行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使党员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政绩观。
2、进行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纪律意识,严守各项廉政纪律。
3、进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在党员干部中间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4、进行反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腐蚀教育,使党员干部认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腐蚀的严重性、危害性,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做一个坚定、清醒、有作为的党员干部。
(1)干部理想信念从政道德教育制度扩展阅读:
反腐倡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制定并落实八项规定。把党的组织建设和纪律建设推向深入,通过强化执纪监督、查办案件,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制订或修订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主题,为健全党纪国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指南。
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倡廉建设,以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以治本保障和巩固治标成效,实现了治标与治本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
㈡ 领导干部如何加强从政道德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灵魂,也是当前社会呼声强烈的一个焦点。干部的思想道德对全社会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党员干部要保持思想纯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什么过去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渡过?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提倡艰苦创业精神,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江泽民同志指出,党员干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永不停步地前进。 李源潮同志指出党的干部要做全社会思想道德的模范,要做艰苦奋斗的模范。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纠正和解决干部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理所当然是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是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的组织领导者,在发扬艰苦奋斗作风中起着带头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克己奉公、甘于奉献的精神,身体力行艰苦奋斗、做廉洁从政的模范。 第一、加强学习,不断增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自觉性。能不能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说到底是能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加强思想教育,也必须要从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根本问题入手。如果长期不注重学习,必然导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蜕变,导致权力观和利益观发生扭曲。这是一些领导干部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共同轨迹。胡长清在自悔时说:“我不学习,迷失了政治方向,由于学得少、学不进,头脑空虚,思想贫乏;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对为什么入党,入党干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没有真正弄明白,为什么而奋斗,只是纸上谈兵。”在当今社会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复杂情况下,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纪条规,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上下功夫,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并通过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进一步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大意义,尤其是要认识到不仅要在群众生活还不富裕的情况下艰苦奋斗,即使将来经济发展了,群众生活富裕了,也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的作风。艰苦奋斗不只是物质生活的节俭,更得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自身利益,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不良风气的能力,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第二、领导干部要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努力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我们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品德修养和行为准则。人的一生有长有短,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党和人民在赋予我权力的同时,也给予了我们相应的待遇,诚然,这个待遇不算高,但与当前国家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状况来看,已经不低了;同改革开放当前相比,同贫困地区和城市下岗职工比较,应该说很好了。另外,组织上给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活待遇,有一部分是工资收入以外的,这些都是人民给予的,是人民的血汗。扪心自问,我们应该知足了。但是,在一些干部身上却存在着一种骄奢之风,一门心思想待遇,整天琢磨换车换房。对此,我们要引起足够的警惕,予以纠正。为官一任,就要像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那样,心系百姓,“深怀为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正确认识和把握允许一部分人先富与带领群众共同富的关系。我们有些干部首先想的不是如何让群众先富起,而是为了自己和亲属先富起来。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应该依靠国家给予的工资收入来安排生活,虽然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工资收入并不高,比较清苦,但必须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原则。你是领导干部,就应该有这种觉悟和奉献精神,不能想着在工资收入之外再去捞点外快,赚点什么好处。如果领导干部整天都想着自己先富起来,那就不对了,而且很危险。一旦产生了这样的思想,就很容易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去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必将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领导干部应该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应时刻想到还没有富裕起来的地区和群众,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致富,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建设上,造福一方,做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把精力用在事业上,在带领群众艰苦奋斗中,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特别要关注城市贫困人口、弱势群体,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的困难,激发广大群众的热情,坚持不懈地艰苦创业。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的原则,决不允许挥霍公款公物,讲排尝比阔气、铺张浪费的现象发生。在个人问题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清正廉洁,无私奉献。这是艰苦奋斗精神对党员干部的要求。 第三、领导干部要反对享乐主义,带头廉洁自律。领导干部的作风如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人民群众最不满意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不仅本人在群众中威信高,而且也可以把本单位风气带好;反之,领导干部追求享乐,不仅本人丧失了群众威信,而且还可能带坏一批干部,带坏本单位的风气。 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必须严格自律、自重、自盛自警,做到慎独、慎微、慎始、慎终。一个领导干部,行“俭”还是行“奢”,关键是思“俭”还是思“奢”。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要不断加强科学理论的学习,下功夫改造主观世界,坚定自己的信仰,锤炼自己的意志,保持高尚的思想情操和精神追求。要懂得“小节不保、大节难保”的道理,不管地位怎样变化,生活水平怎样提高,不论在“工作圈”还是“生活圈”、“社交圈”,要始终坚持以清养廉,以俭养德,洁身自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王宝森、胡长清、成克杰等一批领导干部小节不保,大节动摇,最终垮掉,正是逐步蜕化变质的写照。要经常审视自己,艰苦奋斗作风哪些做到了,哪些没有做到;廉洁自律的规定,哪些执行了,哪些没有执行,从中找出问题和差距,深挖思想根源和危害,对存在的问题,能改的立即改,能办的马上去办,需要统筹兼顾逐步解决的积极创造条件解决,让群众见到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实效。 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关键是要做到三个“正确对待”。一是正确对待职务,解决好为谁当官的问题。职务意味着责任,领导意味着服务。我们唯一要做的是,尽心竭力地为党和人民勤奋工作,忠实履行好工作职责。如果认为这官职是辛辛苦苦干出来的,从中得到回报和补偿是应该的,那么,你离犯错误就不远了。领导干部为官一方,应当造福一方,切莫当贪官庸官,害党害民,误国误事。二是正确对待权力,解决好怎样用权的问题。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为人民服务。必须坚决反对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在党内和领导干部层内形成既得利益集团。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管好自己,管好配偶、子女,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每一位领导干部不但要管好自己,还要管好自己的家人,决不能允许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力、地位和影响,去谋取不该得到的利益。三是正确对待名位,解决好价值取向问题。那种把名位高低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是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背道而驰的。名位是暂时的,事业是永恒的。在领导干部中,确有一些不以艰苦奋斗为荣,奢侈浪费当作光彩,视为自我价值的实现,视为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台州市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苏建国收受巨额贿赂身陷狱中时,有这样一段忏悔。他说:“在价值观的问题上我错误地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必须通过事业、权力、财富来体现,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事业越辉煌、权力越大,财富越多,他的价值也体现得越充分。按照这个价值观,一方面我工作也很勤奋,很努力,尽力把工作做好;另一方面,私欲膨胀,钱迷心窍,尽管自己并不缺钱用,还是千方百计聚敛钱财,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价值,现在回想起来,是多么荒唐。”可见,价值观一旦发生偏离,就会一错百错。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以平常心看待名位,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立志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谋利益上,把为民多做事,做实事,做好事,做大事,作为立身之本和终身责任。 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必须注重他律。实践表明,一些地方和单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上出现的问题屡禁不止,甚至日趋严重,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那里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治党不严,对党员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一是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反对铺张浪费,中央作出了许多决定,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认真遵守党中央、国务院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和中央纪委、监察部制定的廉洁自律的规定,狠刹奢侈享乐、奢侈浪费歪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用公款吃喝玩乐、婚丧事大操大办借机敛财、耗费公款进行高消费娱乐和健身活动等问题。二是要完善管理体制和制度。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反对享乐主义,制止奢侈浪费,既要靠教育,更要靠制度。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改革体制,完善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领导干部存在的不良作风。要建立和健全一套制度和机制,对党员干部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如结合财政体制改革,加强财政专户管理,逐步实行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统管的财政综合预算。 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和审计监督,强化资金核算和费用审批,切实防止挥霍和滥支公款。严格实行党政机关与所办经营性经济实体脱钩,防止党政机关调用所属企事业单位资金,转移和摊派费用负担。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执收执罚部门一律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所有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收缴的规费和罚没的收入,必须及时足额上缴同级财政,严禁坐收坐支和截留挪用,坚决清理“小金库”等一系列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的一系列措施。三是要加大纪检监察力度,强化监督制约机制。这是防止铺张浪费,打击奢侈挥霍行为的关键。要把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结合起来,把纪检监察审计等专门机构的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使各方面的监督手段形成合力,将各级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特别是各种公款使用情况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不仅要对领导干部从事公务活动情况进行监督,还要对其生活作风情况进行监督,不仅监督八小时之内,而且监督八小时之外。同时,要特别注意正确的用人原则,在任用干部时要看其有没有艰苦奋斗、自觉奉献的精神和品德。对个人主义严重、害怕艰苦、追求享乐、奢侈浪费的干部,绝不能提拔重用。我们要重视和加强在执政条件下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建立管用、有效的制度,积极探索对领导干部实施有效监督的途径和方法。
㈢ 如何理解"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是一门永不结业的必修课
随着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我党的干部在理想信念上遇到的纷扰是多重的,在道德品行上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从曾经的八路军不管到哪里老百姓都欢迎,到现在群众一提到“高官”就摇头,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找回最初的那些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过硬的道德品行。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指出:必须把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和帮助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素质,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开展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要有计划地、系统的搞好。这是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深入学、细致学的一门必修课。共产主义信念的育,有助于帮助我们党员干部重新建立正确的“三观”,让一些迷失了方向的党员干部,看清趋势,避免成为西方价值观的“应声虫”。
开展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要在干部队伍建设上把好总开关。干部队伍建设,责任重大,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对信念坚定、品行过硬的干部,要适度提拔、重用,甚至可以放在重要岗位上;而对那些已经腐败了的份子,要及时进行清理,确保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于能够吸收各种西方的先进文化,并且保留共产党人最朴素、朴实的作风。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就是要求我们在此基础上,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㈣ 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是什么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这坚定信仰者、忠实执行者、自觉实践者和积极促进者,就是对今天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最新阐释。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与时俱进的。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调整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己。首要的就是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真正体现时代精神,代表时代的要求,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应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认为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思想上起先锋模范作用。这就是不断的学习。学习是增知、培智、立德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充分发挥党员在党的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说明共产党员是党的主人。党员的思想状况如何,直接反映出全党的状况。面对时代的进步、形势的变化,要想做到思想不退化、观念不老化、能力不弱化,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的学习、充实自我。党员应当把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一种事业追求、一种精神境界,作为一种习惯来培养。 在学习内容上,首先要把《党章》学好。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并对党章的相关条文作了修正,使之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党员只有把《党章》学好,才知道自己要履行那些义务,才知道自己拥有那些权力,才知道自己如何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其次,党员要带头学习业务知识。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远大的理想,在实际的工作中落实宏伟目标,最现实的是焕发爱岗热情和敬业精神,精通业务,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起表率作用。只有拥有过硬的本领和专业技能,才能把群众凝聚起来,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二、在工作上起先锋模范作用。在工作上起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就必须做到“敢做”和“做小”。所谓“敢做”,就是要创新精神,不断解放思想,不墨守成规,敢于突破一些陈旧的条条框框和清规戒律,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做前人没做过的事。党员要本着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念头,在工作中要时刻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想所需,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创新主要体现在能力创新、观念创新、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创新,并以科学发展观作为领导。所谓“做小”,是指工作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从细小的事情上做起。细节决定成败。在我们的党中,不少人好高骛远,大事干不好,小事又不干。其实许多干大事的人,都是些能把小事做得十分优秀、非常完美的人。平凡孕育伟大,伟大来自平凡,没有平凡何来伟大?所以党员要善于做小事,特别是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平凡小事做起。在新时期涌现出来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等党员和人民的优秀领导干部,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迹,都是在平凡的工作中显现出先进的本色,在细微中表现出为人民服务的真工夫。只要党员甘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那么便能起先锋模范作用。 三、在生活上起先锋模范作用。党员要切实做到关心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还要提倡勤俭节约、廉洁自律。廉洁自律是为政之根本、立身之大节。党员要视事业重如山,看名利如水,自觉地为党和人民事业去奋斗、拼搏和奉献。一定要警惕“糖衣炮弹”的侵袭,抵挡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在思想、感情和生活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不断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永保清正廉洁的本色。 党员无论是在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都要起先锋模范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党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才能取信于群众,让群众永远跟党走,也才能做一个“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