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者枪
Ⅰ 法律规定哪些属于抽象危险犯
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活动后,如果可能存在造成危险行为的具体情况,就属于抽象危险犯,具体情况下如果犯罪分子在抢劫了凶器后,那么可以造成故意伤害的行为,这种情况就属于抽象危险犯。
一、法律规定哪些属于抽象危险犯?
抽象危险犯,“具体危险犯”的对称。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刑法》分则中规定的犯罪行为,即具有产生某种后果的危险,无须再结合具体案情加以判断的犯罪。危险犯的一种。如盗窃枪支罪,立法者认为盗窃枪支的行为具有抽象危险,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因此只要实施盗窃枪支的行为,就构成犯罪,不要求枪支被盗后足以造成现实具体的危险才构成犯罪。
抽象危险犯与具体危险犯的区别,在于行为人实行的行为有无发生严重后果的危险,是否需要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判断。前者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特定的行为,即具有这种危险,无须再结合案件具体事实来加以判断,而后者则必须结合案件的具体事实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从轻处罚的情形
1、应当从轻处罚的情形有: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
(2)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处罚。
(3)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过失犯罪的。
(4)紧急避险或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5)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6)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可以从轻处罚的情形有:
(1)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4)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
(5)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
(6)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处罚。
(7)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处罚。
(8)犯罪嫌疑人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
(9)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有关抽象危险犯的认定应当基于实际造成的犯罪事实而定,对于可能存在危险的行为,也应当由司法机关依据法律规定来进行判定处理,如果对相关情况的处理不清楚的,那么还需要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Ⅱ 抽象危险犯和具体危险犯的区别
抽象危险犯与具体危险犯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行为人实行的行为是否有发生严重后果的危险,以及是否需要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判断。具体来说:
1. 抽象危险犯指的是行为人实施了刑法分则中规定的犯罪行为,即具有产生某种后果的危险,无需再结合具体案情加以判断。例如,盗窃枪支罪,立法者认为盗窃枪支的行为本身就具有抽象危险,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因此只要实施盗窃枪支的行为,就构成犯罪。
2. 具体危险犯则是指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具有足以造成某种危害后果的危险,需要根据具体案情加以判断。例如,在破坏交通工具案件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具有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灭的危险,需要根据具体案件事实来确定。
3. 抽象危险犯是危险犯的一种,其特点是行为人的行为被认定为具有发生侵害结果的危险性。而具体危险犯则是另一种危险犯,其特点是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实际造成了具体的危险需要根据案件事实来判断。
4. 危险犯存在犯罪中止的情况,其特征包括中止的时间性、自动性、客观性和有效性。这意味着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可以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且这种中止必须是有效的,没有发生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
综上所述,抽象危险犯和具体危险犯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是否具有危险性以及这种危险性是否需要结合具体案件事实来判断。这两种犯罪类型都是危险犯,其中抽象危险犯的危险性是行为认定为发生侵害结果的危险性,而具体危险犯的危险性是实际存在的具体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