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人民法治视

人民法治视

发布时间: 2021-01-11 15:26:41

⑴ 依法治国需要做到哪些方面

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⑵ 人民法治网由谁负责

人民法治网
执行总编辑:陈平
副总编辑:林平 黄贵耕 高铭
人民法治内网---人民法治杂志容
人民法治网是有中国法学会主管、中国行为法学会主办的法治类新闻网站。
《人民法治》(国内刊号:CN10-1277/D)杂志是由中国法学会主管、中国行为法学会主办的一份法治类综合性期刊。
《人民法治》充分利用中国法学会、中国行为法学会聚合的权威专家资源,致力追求研究性、思想性、前瞻性、可读性,推进法治理论创新、法律制度创新和法治文化创新,促进法治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转化,为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从而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⑶ 《人民法治》属于国家级期刊吗

《人民法治》杂志创办于2015,影响因子,国家级期刊,2014年9月6日,中国行为法学会、《内人民法治》杂志容社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式暨“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积极推动法律实施的好法官、好检察官、好警官”宣传表彰活动启动仪式。

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鸣起,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中纪委常委、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江必新等150名来自相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士出席了首发式和启动仪式。

(3)人民法治视扩展阅读

《人民法治》充分利用中国法学会、中国行为法学会聚合的权威专家资源,致力追求研究性、思想性、前瞻性、可读性,推进法学理论创新、法律制度创新和法治文化创新。

促进法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转化,从而为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充分的理论论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实实在在地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⑷ 人民群众怎样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标志着党在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上实现了一个符合时代精神的历史性转变,必将对新世纪中国政治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会给整个中国社会带来法治新风。对法治国家建设中的公民参与作了明确的规定,表明党中央特别重视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保障。公民参与是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它符合宪法的规定和原则,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作为公民应该以实际行动促进依法治国。

1、公民要做依法治国的积极推动者。

法律法规无处不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老病死,已成为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神”,在推动国家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以政府为主导的法治建设,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因此,在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

公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做推进依法治国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首先,要做到尊重法律,追求公正,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其次,要主动学法、善于用法、自觉守法,要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更重要的是,公民依据其自身的法律意识,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法治发展中来,以实际行动为推进法治建设做出贡献。2、公民要做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

法律的国家强制性、独有的确定性和使用范围的普遍性,决定着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崇高的权威性。现代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人人都受到法律的约束,人人都从遵守法律中获得自由,人人都享有法律的保护,人人也都负有维护法律权威的责任。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维护法律的权威,需要每一位公民在内心建立起对法律的尊崇和强烈的守法意识。虽然,目前中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在现实生活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依然存在,少数人不把法律当回事,不知法不懂法、知法而不守法、执法却不依法,遇到问题和纠纷习惯找关系、找熟人、找路子,而走法律途径解决往往被抛之脑后。法律失去权威,意味着“法将不法”,任其发展下去,则必然会危及社会肌体的健康有序运行,因此,每个公民都应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知法懂法、信法守法,也要敢于用法,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遇到违法犯罪行为,敢于机智的举报、制止。要克服普遍存在的“法不责众”的错误观念,坚持从严执法,对一切违法行为严肃处理,切实维护法律的严肃性,维护执法者的权威。

3、公民要做法治精神的自觉践行者。

法治精神是法治的灵魂,根基于公民发自内心的拥护,源于公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小到文明出行,大到依法治国,公民法治精神是法治秩序和权威的终极保障,人们没有法治精神、社会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源之水。法治不仅体现在公民知道多少法律条文,而在于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培养公民法治精神,在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风尚,使法治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实现公民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公民要努力做法制精神的践行者,将法律作为根植于内心深处的一种信念,将法治精神内化成一种生活的品格和方式,作为自己一切行动的思维决策底线和首选的价值判断标准。

法治精神的弘扬对公民提出了更高的素养和道德要求。要求公民不仅要独善其身,更要兼善天下,以积极作为的国家主人态度,做到信任立法、配合执法、倚赖司法、自觉守法、努力护法。坚守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信仰法治,信任法律,勇于拿起法律武器,同损害国家利益、社会秩序和他们权利的违法行为进行斗争。

4、公民的政治参与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保障。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法治体 系应当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公民参与首先是指参与政治生活。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包括平等选举权的行使,即依照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参加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直接选举。为了进一步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应当健全选民推荐候选人的程序,在实践中适当增加选民推荐候选人当选人大代表的比例,为当选代表与选民沟通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5、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是人民依法享有权利和自由的保障。

依法治国 就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与自由。中国公民有权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应当进一步发挥公民在工会、妇联以及其他群众团体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通过群众团体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重视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加强社区建设,发挥公民自我管理的作用,尤其应当发挥公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通过社区化解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治安,提高公民的民主素质和文化素质。

6、 公民参与立法是完善立法体制的保障。

为了完善中国的立法体制,必须建立社会公众沟通机制、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公民参与立法可以防 止关门立法和主观立法的偏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国家的实际情况,对于法律的有效实施产生重要影响;公民参与立法可以推动国家机关关注公民的诉求和利益,也可以让公民更多地了解和理解国家机关的工作,有利于优化法律法规的实施环境;公民参与立法也是普法的过程,通过吸收公民到立法过程中来,可以凝聚社会各界共识,增强对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

7、公民参与司法是司法公正的保障。

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司法公正离不开公民的参与。首先,应当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在人民陪审员的选拔机制上更加注重向普通公民开放,大力加强人民陪审员法律知识培训,让公民平等参与司法;其次,应当通过司法公开,吸引公民参与司法监督工作,探索建立公民监督司法活动的长效机制,适当扩大公民在司法调解执行方面的参与,真正体现公正文明司法的理念。

8、 公民参与政府决策是健全依法决策的保障。

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为了保证公 民有效参与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必须建立公民参与机制,采取听证或者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形式来监督决策过程,而且政府重大决策必须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予以公开。同时,公民参与政府重大决策对于监督公权力的运行极为必要,政府的重大决策应当以公共利益为主导,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可以推动政府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实施,对于确保政府决策制度的科学与合理具有重要作用。

⑸ 如何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⑹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是党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这种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坚持党的领导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在历
史中形成的,党的领导要通过执政来体现。党执政的实质就是领导、组织和支持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这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要求有一个坚强的政治核心,制定体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宪法、法律。因此,党的意志同人民意志、国家意志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才能保证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削弱党的领导、脱离党的领导、放弃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就会从根本上失去保证,依法治国就会迷失方向。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和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必须着眼于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和法制,让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全国各族人民享有的最广大的民主,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党执政的实质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是完全一致的。同时,人民当家作主也是依法治国的实质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只有以民主为基础,才具有至上的权威;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民主只有以法制为依托,才具有可靠的保障。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有利于从法律上、制度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有利于切实保证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和合法权益,保证人民对政府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支持。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依法治国要贯彻两个原则: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必须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和法律,并且运用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从制度上、法律上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

⑺ 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法治中国网络电视台河南工作站

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主要担负全国检察机关影视宣传策划工作,拍摄制作法治题材,特别是检察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宣传片、电视栏目等影视产品,同时紧密配合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心工作,开展各项影视宣传和法制教育活动。
河南网视位于郑州市金水路6号河南省反贪局院内。

⑻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就是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使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必依就是法律制定出来后,必须遵守和执行。执法必严就是严格执法,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违法必究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遵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

现实的迫切需要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必然要求。

首先,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民主与法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只有人民掌握政权,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法律,建立起自己的法律制度,才能使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民主制度、民主结构、民主形式和民主程序,都需要有法律加以确认、规范,并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其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离不开法制的保障。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比较完备的法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显得更加紧迫。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不少混乱现象,如失信毁约、制假贩假、偷税漏税、欺行霸市等,破坏了市场秩序,干扰了国家建设,损害了群众利益。这些都与我们相关法律不够健全以及执法不力有直接关系。

再次,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更好地促进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技术进步、文化教育发展。比如,我国的民法通则、婚姻法、收养法等法律,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把道德义务转化为公民的法律义务,从而增加了道德规范的约束力,这无疑有助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改善。又如,我国刑法、行政法等法律把严重破坏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或行政违法行为,并对违反者施以不同程度的制裁和处罚,直接保证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最后,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可靠保障。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矛盾比较突出。这就要求我们要依靠法治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同时还要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宏大的系统工程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多方面努力。

实行依法治国,必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现在,我们党的中心任务、所处环境和队伍结构已经发生许多重大变化。这些重大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把党对国家的领导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带头遵守并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

实行依法治国,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在短短的20多年间,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截至2001年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审议通过了400余件法律或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颁布了近1000件行政法规,各地出台了约8000件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各部委和有关地方政府还发布了3万多件规章。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目标正在逐步变为现实。在新的世纪,我国的立法工作还要不断加强和提高。

实行依法治国,必须严格执法。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在我国,约有80%的法律和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行政执法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司法则是惩治犯罪、保护公民权利的最终有效手段。能否做到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要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做到公正司法。

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增强全体人民的法律意识。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在人民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的基础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依法治国的根本问题是提高人的法制观念。邓小平强调:"要讲法制,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要通过加强法制教育,使全国人民树立起自觉的法制观念。1985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四次作出关于开展全国普法教育的决议。我国已经完成了三个五年普法工作,现在进入了"四五"普法阶段,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要继续做好普法工作,使人们进一步养成遵守法律的习惯,自觉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自己的权益。

⑼ 十一月十日人民法制日报关于离婚的公告

2014年10月11日

陈海军:本院已受理吕俊喜诉你合伙协议纠纷一案,案号(2014)深宝法民二初字第2426号。因你下落不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
二条的规定,现依法向你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开庭传票、应诉通知书、合议庭组成人员通知书、举证通知书等,自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天即视为送达。提出答辩状
的期限为公告送达期满后的十五日聂,举证期公告送达期满后的三十日内,本院定于2015年1月15日9时30分在本院三楼第十八审判庭开庭,请依时出庭,
逾期将依法裁判。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浙江华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其持有的一张银行承兑汇票(票号
31300052|24481220,出票人山东伟丽纺织有限公司,收款人高密市昌尉工贸有限公司,出票日期2014年9月19日,到期日2015年3月
19日,付款行潍坊银行高密支行,票面金额为壹拾万元整)丢失,向本院申请公示催告,现依法予以公告。自公告之日起60日内利害关系人应向本院申报权利。
届时无人申报本院将依法做出判决,宣告上述票据无效。在公示催告期间,转让该票据权利的行为无效。
山东省高密市人民法院
申请人宁波高
新区甬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其持有的一张银行承兑汇票(票号31300052|24509651,出票人高密市百帆纺织有限公司,收款人高密市三佳纺织有
限公司,出票日期2014年5月8日,到期日2014年11月8日,付款行潍坊银行高密支行,票面金额为伍万元整)丢失,向本院申请公示催告,本院决定受
理,现依法予以公告。自公告之日起60日内,利害关系人应向本院申报权利。届时无人申报本院将依法做出判决,宣告上述票据无效。在公示催告期间,转让该票
据权利的行为无效。
山东省高密市人民法院
刘贵勤:本院受理刘同保诉你离婚一案,依法向你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应诉及举证通知书、审判庭成
员通知书、开庭传票。自公告之日起经60日视为送达。答辩和举证期限为公告期满后15日和30日内。定于举证期满后次日9时(节假日顺延)在本院民事审判
庭开庭审理,逾期将依法裁判。
河北省定州市人民法院
张敏:本院受理甄小臭诉你离婚一案已审结。依法向你公告送达(2013)定民初字第
2946号民事判决书。自公告之日起60日内来本院第十调解室领取,逾期视为送达。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公告期满后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及副本,上诉于
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逾期即发生法律效力
河北省定州市人民法院
欧小荣452421197201262017、吴琼华
441230197310166027、欧镇森452421194007092014、刘昌芬452421194703212024:本院受理陈健与你们
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已审结,依法向你们公告送达(2014)岑民初字第764号民事判决书,自公告之日起60日内来本院民一庭领取,逾期视为送达。如不服本
判决,可在公告期满后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及副本,上诉于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人民法院
李敏伟:本院受理韦宗斌诉你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依法向你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应诉及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自公告之日起60日视为送达。提出答辩和举证期限为公告期满后15日和30日内。定于2014年12月29日10时在本院2号法庭开庭审理,逾期将依法裁判。
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人民法院

志中(张志忠):本院受理肖娜娜诉你离婚一案,依法向你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应诉及举证通知书、合议庭成员通知书及开庭传票。自公告之日起60日视为送
达。提出答辩和举证期限为公告期满后15日和30日内。定于举证期满后第3日9时(节假日顺延)在本院太平法庭开庭审理,逾期将依法缺席判决。
湖北省枣阳市人民法院
张贵忠、王元中:本院受理庞大乐业租赁有限公司与你们融资租赁合同纠纷一案,依法向你公告送达(2014)滦民初字第1881号民事判决书,自公告之日起60日视为送达,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公告期满后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及副本,上诉于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河北省滦县人民法院
孟现(宪)刚:本院受理张运萍诉你离婚一案,依法向你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应诉及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自公告之日起经60日视为送达。答辩和举证期限为公告期满后15日和30日,定于举证期满后第3日下午3时(节假日顺延)在本院第三审判庭公开审理,逾期将依法判决。
河南省封丘县人民法院

强、杨海鹏、王好军:本院受理李金红诉你们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一案,依法向你们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应诉及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诚信诉讼提示书、诚信承
诺书。自公告之日起60日视为送达。提出答辩和举证期限为公告期满后15日和30日内。定于举证期满后第3日10时(节假日顺延)在本院第四审判庭开庭审
理,逾期将依法缺席判决。
山东省青州市人民法院
程烨、班长波、程淑英:本院受理青州市北联工业有限公司诉你们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依法向你
们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应诉及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诚信诉讼提示书、诚信承诺书。自公告之日起60日视为送达。提出答辩和举证期限为公告期满后15日和
30日内。定于举证期满后第3日10时(节假日顺延)在本院第九审判庭开庭审理,逾期将依法判决。
山东省青州市人民法院
曹桂清:本院受理
袁春堂诉你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依法向你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应诉及举证通知书、民事裁定书、诚信诉讼提示书、诚信承诺书及开庭传票。自公告之日起60日视
为送达。提出答辩和举证期限为公告期满后15日和30日内。定于举证期满后第3日10时(节假日顺延)在本院第三审判庭开庭审理,逾期将依法判决。
山东省青州市人民法院

致义:本院受理白德刚诉你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依法向你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应诉及举证通知书、诚信诉讼提示书、合议庭成员通知书及开庭传票。自公告之日起
60日视为送达。提出答辩和举证期限为公告期满后15日和30日内,定于举证期满后第三日9时(节假日顺延)在本院速裁审判庭开庭审理,逾期将依法缺席裁
判。
山东省青州市人民法院
阮思锦、阮思松:本院受理夏爱芬与你们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已审结,依法向你们公告送达(2014)嘉南巡商初字第52号民事判决书。自公告之日起60日视为送达。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公告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及副本,上诉于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法院

建珍、沈奎明、吴佩珠、嘉兴市隆祥纺织品有限公司:本院受理嘉兴融金担保有限公司诉你们追偿权纠纷一案已审结,依法向你们公告送达(2014)嘉南长巡商
初字第161号民事判决书。自公告之日起60日视为送达。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公告期满后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及副本,上诉于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法院

玉萍、金伟达、陈必卿、嘉兴市速安达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本院受理嘉兴市中金投资有限公司诉你们追偿权纠纷一案,依法向你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证据副本、应
诉及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自公告之日起60日视为送达,提出答辩和举证期限为公告期满后15日和30日,定于举证期满后第3日9:30(节假日顺延)在
嘉兴工业园区巡回法庭1号法庭公开审理,逾期依法审理。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法院
乐峰、陈旭:本院受理嘉兴市中金投资有限公司诉你们追
偿权纠纷一案,依法向你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证据副本、应诉及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自公告之日起60日视为送达,提出答辩和举证期限为公告期满后15日
和30日,定于举证期满后第3日9:30(节假日顺延)在嘉兴工业园区巡回法庭1号法庭公开审理,逾期依法审理。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法院

国、周娟凤、张俊超、海盐友邦制衣厂:本院受理嘉兴市中金投资有限公司诉你们追偿权纠纷一案,依法向你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证据副本、应诉及举证通知书、
开庭传票。自公告之日起60日视为送达,提出答辩状和举证期限为公告期满后15日和30日,定于举证期满后第3日9:30(节假日顺延)在嘉兴工业园区巡
回法庭1号法庭公开审理,逾期依法审理。

热点内容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上海律师 发布:2025-05-08 19:07:15 浏览:610
国际法的社会基础是什么 发布:2025-05-08 18:54:16 浏览:979
油罐车法院 发布:2025-05-08 18:46:55 浏览:336
关于律师会见 发布:2025-05-08 18:46:55 浏览:731
法治时空商丘 发布:2025-05-08 18:36:09 浏览:354
法院给的送达回证 发布:2025-05-08 18:29:30 浏览:388
法官的问题 发布:2025-05-08 18:13:24 浏览:539
疫情中的法治 发布:2025-05-08 18:05:21 浏览:142
法律硕士是不是法学 发布:2025-05-08 18:03:06 浏览:882
25届法院 发布:2025-05-08 17:36:37 浏览: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