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哪个最难
法律硕士(非法学抄)报考条件:
法律硕士(非法学)只招收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历的非法律专业毕业生。本科同等学历者一般要求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毕业后工作两年(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或两年以上。各校对专科生的报考要求不同,详情请以招生简章为准,有的学校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特别说明一下,法律硕士(非法学)强调的是报考专业代码不得为[0301],注意是专业限制,而非学位限制。
法律硕士(法学)报考条件: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的考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力)的法律专业毕业生,一般而言,是指本科专业代码为0301。这个就简单了,凡是法学专业代码为0301的战友均可报考法律硕士(法学)。
② 法学里面哪几个科目最难学
你好
个人认为,法制史最简单(纯记忆),宪法其次,法理学、刑法学、国际经济法等较难学。不过,只要肯发功夫,都不是事。
③ 哲学与法学哪个难学请大师指教!
个人觉得,哲学是广泛阅读理解,并能自我解构和建构。成为专家需要几十年的浸淫。
法学需要短时大量记忆积累,并能活学活用。本科硕士加经验,十年可成。
④ 想问一下,考新闻专业和法学专业哪个难度大
其次,硕士毕业基本上能满足现在所有的岗位需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研究生(其版实,博士也是研权究生,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然后,研究生在某一方面专业知识的了解上比本科生强。最后,研究生的学习时间里你也可以积累不少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对你以后的工作可能会有不少裨益。而且如果你在本科阶段荒废很多时光的话,可能研究生期间会是你不错一个补偿的阶段。
2,再来看看读研不利的地方。如果你是女生,那你可能会考虑年龄的问题,毕竟婚嫁和此有很大关系。当然,读研也可能会丧失直接的获取工作经验的机会。同时,你可能还会面临就业市场变化带来不利的可能,有些人本科毕业时能找个不错的工作,等研究生毕业了反而找不到这种工作。
⑤ 会计学,经济学,法学,哪个最难学哪个最容易
学会计并不需要数学学习特别好,现在会计对数学的依赖并不高,只要会基本的预算能力有数学头脑就可以。
数学不好,你的专业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数学不好,你毕业后的会计工作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主要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高等数学、概率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会计学(Accounting),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可以说它是社会学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资金的运动。关于会计的定义,历来学界仁智各见,有信息系统说、管理活动说,还有其他学说。其实各个学说都是对会计的不同角度的考察。会计学由阐明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赖以建立的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工作如何组织和进行的会计方法组成。会计学主要分支,可以这样分类:从大的分类来看可分为盈利会计和非盈利会计,在盈利会计中,又可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⑥ 医学院和法学院哪个难
医学专业相较于法学专业来说更累,但是就业更好一点。
其实高考填志愿选择医学专业,确实不太适合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大部分高考生。
凡是说医学越老越吃香、红包回扣、自己开诊所、前途无量、工作稳定高回报、地位高受尊重的99%不是医生。凡是说:学一行精一行;反问哪行不辛苦,大部分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非从医者。
凡是说学医是自己的兴趣,选择医学不后悔的,要么就压根不是学医的,要么就是还没毕业参加工作的医学生,要么就是医学系统深厚背景的(普通人能和他们比?)。
去年指导的一个学生,她很喜欢医学专业,觉得符合自己的兴趣。但是实际上,并不是你们说的那样,学医很轻松,就是实践和理论结合学习,主要是大家对动手能力有点担心而已。 大部分学校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年年垫底,有些还是省属重点高校。法专在高校通过率达50%。但只有极少数毕业生进公,检,法,一部分做律师,考研,进公司做法务,收入微薄,一部分被迫转行。
有人调侃学学法学专业的同学:如果你已经在法学领域学有所成,恭喜你。如果你是一个门外汉,请你不要这么说,法学不是那么好学的。
有网友认为,还是那句话: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谁敢谁知道那个苦,尤其女孩子更不能学,学医给别人治病的,自己有病都不敢请病假,孩子生病打针都没时间看护,忙得要死,节假日更别想了 。
当然,其实我们不可忽略的是社会上目前很多人对于医学专业有过分的偏见。有些人可能甚至会更加恐惧,对于学医的这些学生也会另眼相看,但是其实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是否选择医学专业还是法学专业,得最终看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家庭的背景,综合起来考虑。 也一样那些偏激的朋友不要将你的想法加在别人身上。
你认为对别人的好,可能会害了他。圣人都不能使每一个人变得完美,更何况你不是圣人。大部分高三学生已经是个成年人了,法律都赋予他和你一样的选择权利。他选择了自己认为对的东西,最后不一定能收获你满意的成果,但只要他是真心喜欢并在那方面发展而选择的,那就一定能收获他自己想要的东西。
⑦ 司法考试和法硕哪个更难一点
您好!司考和法硕区别很大
第一:司考和法硕的专业课,存在不少观点上的差异,如果盲目的先准备司考再来准备法硕,那么你存在一个痛苦的转变相关思维的问题,比如一个行为,在司考理论看来不构成犯罪或者构成其他罪,而在法硕理论却可能存在截然不同的结论。
第二:两种考试的培训老师也有区别。司考的很多老师是专业讲师,他们很多是硕士或者博士毕业了就专门讲司考去了,而法律硕士的很多老师都是大学的副教授或教授。司考很难吗?对考法硕的战友来说很难,但对那些老师来说,因为他们只负责讲一个学科,难度有限。司考讲师队伍里面甚至好几个法律硕士毕业的同仁在授课,笔者知道的是其中一个是清华大学的法律硕士毕业,另一个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律硕士毕业,然后自己宣传为名师并说自己是出题人弟子,目前在司考讲师里面混得风生水起。
第三,法硕是有政治和外语的。法律硕士的考研外语,这个很难在短期内提升,只能每天坚持不懈的去努力,也就是说外语真的需要基础,基础太差会导致整个考研都非常艰苦。法律硕士考研还需要考政治,别看政治科目几乎考研的战友都能在60分左右,但考研政治60分远不够,我们的目标应该是70分以上,政治也需要花时间学习,需要时间去背诵。
最关键的是,政治和外语不能太差,国家线一般都要求必须46分以上,好学校甚至要求这两门公共课50分甚至60分以上,如果单科没达线,你法硕专业课满分也等于白搭。而司考仅仅是考法律专业,虽然它的科目多,但最少可以一心一意扑在法律上面,而无需学其他完全不同范畴的知识。第四,法律硕士还有复试,而司考360分就过线。法硕复试有国家线,还有学校复试分数线,国家线每年315分左右,但是过了国家线几乎没太大的意义,因为真的要考取不错的学校,我们必须高出国家线不少。法律硕士的复试完全是学校自己组织,所以复试的时候还得认真准备,否则可能落榜,2016年的时候,北京大学两位400分以上的考生都复试不过关而落榜。预祝您成功!
⑧ 法学硕士的题目难度比法硕(法学)难度大很多么考哪个比较保障
法学硕士是学术型硕士,一般而言,尤其是名校会着重考察你的法学理回论素养,题目主答观性较强。面试环节还会考虑你的本科出身等。并且学术性研究生的参考资料一般而言比较难搜集,真题一般也不对外公布。一般招考人数较少。而法律硕士(法学)是2010年以后才出现的,是专业型硕士,着重考察你的法律基础知识。最重要的是法律硕士(法学、非法学)都是全国联考,也就是全国考生都是一张卷子,每年真题都会公布,参考书用法律硕士(非法学)的考试分析就足够。而且专硕招的人很多,希望也就大一些。总之,法律硕士(法学)在信息搜集、考试难度、报录比等方面均较法学硕士容易许多。当然,法律硕士的社会认可度还是不如法学硕士,至于考哪个还是要量力而行。有能力的话建议先考法学硕士,成绩不理想还是能调剂到法律硕士的,相反则不可以。名校(北清人法上复等等)的法律硕士还是值得一读的,如果你有名校情结那么法律硕士是一条不错的路径。
⑨ 司法考试和考研那个更难
法考被很多人称为“天下第一考”,它的难度是毋庸置疑的。根据司内法部公布的数容据,2018年首届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全国一共有60.4万人报名参加考试,最终有47.3万余人参加第一阶段客观题的考试,其中19.2万人通过客观题考试。在这些人中有18万人参加了主观题考试,其中有11万余人通过考试取得合格成绩。
以报名人数来算,2018年法考整体上通过率为18.2%,如果以实际参考人数来看,则约为23.2%。 其中客观题通过率约38%左右,法考主观题通过率约61%(A证 C证)。
而考研呢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从2015年以来每年的考研人数呈逐步上升趋势,2019年录取率为25%左右。
当然,具体哪一个考试更难,还要因人而异,需要自己亲身体会才能知道了。
⑩ 法学是最难的社会科学
不同意。
要科来学讨论这个自问题就需要明确这个判断中的确切含义。
从逻辑上看,这个判断是一般的a是b的句式,没有问题,因此关键就是看a和b能否明确
法学没问题....它是一个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如果从学科角度看它是一个庞大的一级学科,下设法理、法律史、民法学、商法学等等多个二级学科....总之这是个清晰的概念。
但“最难”这个定义是有问题的,我们知道难与不难是主观的,是对特定对象的,当我们说某个东西难或不难的时候都是基于自己的经验做的主观的判断,所以才会有“同意或不同意“的疑问,把这个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本身就说明了最难的不可靠—— 例如我们不会就”月亮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卫星“这个判断有疑问。
从实践来看也是这样,有人会觉得英语最难、有人觉得容易....这种分歧正是”最难“主观性带来的,所以不能说”法学是最难的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