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治党和法治

治党和法治

发布时间: 2021-01-12 02:21:13

1. 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A,党和法治的关系B

()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
A.党和国家的关系
B.党和法治的关系
C.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D.立法与执法的关系
答案:C.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2. 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以下关于党和法治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法律的实施是

党的领导和社会 主义法治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内正确认识坚持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自觉地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利益和维护社会 主义法治统一起来; 第二,正确认识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与...

3.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纪治党一句话概括怎么总结

以法治国和以纪治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绝对前提

4. 依法治国,从严治党,为什么

依法治国,从严治党是反腐治权的治本之道、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是加快法治版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深化市权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需要、是新形势下发展人民民主的根本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能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


小题1:B
小题2:D

6. 如何坚持依法执政,全面提高依据宪法法律,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

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激发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坚决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国防等安全。

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全党要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继续顽强奋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

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7. 谈谈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党法同国法的关系进行了新阐释,肯定了加强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显示出以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要实现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党,从严治党。治国先治党,依法治党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不必可少的前提。实现依法治党,既要“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更要“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指出,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先进性要求决定党规党纪必须严于国家法律。作为一个政治坚定、组织严密、有铁的纪律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严明纪律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对依规治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做学法用法的好榜样,才能让全社会获得尊法、守法、用法的标杆,激发起对法治的信心和对法律权威的认同。今年以来,党中央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进一步加大反腐力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对腐败一查到底,对“四风”一反到底,已成为从严治党的“新常态”,并取得了巨大的反腐成效。事实说明,党只有做到了从严治党,才能担纲起党领导法治建设的重任。当前,我们必须继续以持之以恒地态度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坚持以依法治党推动依法治国,汇聚起建设法治中国的强大力量,为实现法治“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8. 谈谈反腐与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关系

反腐倡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
反腐倡廉是新一届领导集体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回,它的成效直接关系着答改革开放事业能否继续推进,关系着党在人民群众中威望的高低,关系着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能否稳固。八项规定的严格执行、反“四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推进以及“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有力举动,都让我们看到了中央反腐倡廉和从严治党的勇气和决心。反腐倡廉既需要从思想上、作风上下功夫,更需要从制度上、法制上着力。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战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用法治规范权力、约束权力,使广大党员干部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现实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让人触目惊心的腐败案件,莫不是以权压法、以权越法、以权替法、以权傲法、权大于法的结果。经验一再表明,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必须依靠健全的制度和法律,走法治反腐的道路,才能真正有效地遏制腐败,才能使各级党政干部在铁面无私的法律面前“不想贪”“不敢贪”“不能贪”。

9. 当前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的关系论证

党法关系是法治与政治关系的集中反映。世上没有无政治的法治,尤其是当今专世界,离开政治的法属治是根本不存在的。事实证明,每一种法治形态背后都有一种政治逻辑,每一种法治道路中都包含了一种政治立场。“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党兴、国家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衰、国家衰。”他还强调:“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10. 如何理解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一体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 四位一体:\r\n 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在总纲第九自然段中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奋斗目标时,增写了\\“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内容。这就在执政党的章程中,明确了\\“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十七大对党章做这样的修改,有利于全面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奋斗目标、具体任务更加明确;有利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各个阶层更好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利于指导和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n \\“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中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格局的发展。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充分地体现了我党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不断深化,按历史发展的规律治党治国,按历史发展的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成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的显著标志,是我党越来越成熟,始终体现先进性的重要标志,更是我党\\“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战略理念的直观体现。\\“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在党的章程中充分体现出党的建设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使党的奋斗目标阶段性步骤更加具体,更加明确。\r\n 为使全党同志都能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章总纲第十四至十七自然段分层分别详尽论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内涵。经济建设,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治建设,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文化建设,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 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r\n 同时,为了实现\\“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章第九自然段还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增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执政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以人为本的全新观念。\r\n \\“四位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四位一体\\”,是党领导人民建成小康社会伟大构想。

热点内容
武汉市城市道路管理条例 发布:2025-05-09 05:46:04 浏览:550
社会与法普法心债 发布:2025-05-09 05:41:41 浏览:878
法院案件裁决 发布:2025-05-09 05:21:00 浏览:150
律师的编制 发布:2025-05-09 05:10:37 浏览:444
2016李建伟民法音频 发布:2025-05-09 04:49:12 浏览:428
日本商业道德 发布:2025-05-09 04:49:06 浏览:735
刑法犯罪案例 发布:2025-05-09 04:48:26 浏览:522
条例和准则最严执纪 发布:2025-05-09 04:43:50 浏览:663
郯城法院法官名单 发布:2025-05-09 04:28:27 浏览:740
济宁法院院长 发布:2025-05-09 04:25:51 浏览: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