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标准法治

标准法治

发布时间: 2021-01-12 02:48:42

1. 依法治国的标准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 法治政府的标准由哪些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
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大力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3.优化政府组织结构。4.完善宏观调控。5.加强市场监管。6.创新社会治理。7.优化公共服务。8.强化生态环境保护。9.完善政府立法体制机制。10.加强重点领域政府立法。11.提高政府立法公众参与度。12.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13.建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长效机制。14.健全依法决策机制。15.增强公众参与实效。16.提高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质量。17.加强合法性审查。18.坚持集体讨论决定。19.严格决策责任追究。20.改革行政执法体制。21.完善行政执法程序。22.创新行政执法方式。23.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24.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25.加强行政执法保障。26.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27.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28.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29.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30.全面推进政务公开。31.完善纠错问责机制。32.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33.加强行政复议工作。34.完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仲裁制度。35.加强人民调解工作。36.改革信访工作制度。37.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38.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39.完善政府工作人员法治能力考查测试制度。40.注重通过法治实践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41.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42.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43.强化考核评价和督促检查。44.加强理论研究、典型示范和宣传引导。

3. 依法行政的标准是什么

依法行政的本质是有效制约和合理运用行政权力,它要求一切国版家行政机关和工作权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作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从这一本质出发,依法行政应当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内涵:
一是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必须合法。
依法行政首先就要求行使行政权力的机关和组织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主体地位、资格和组织条件,如果进行行政活动的主体不是依法成立的或者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那么,其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
二是行政权力的取得和行使必须合法。
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权力的取得必须有法律依据,因为“行政机关的职权并不是行政机关所固有的,而是经人民授予,也即由法律法规授予的”。同时,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活动必须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活动,既不能不作为也不能越权。
三是行使行政权力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到权责统一。
依法行政要求行政主体在享有行政权力的同时,必须承当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如果放弃那就是失职,必须追究法律责任

4. 依法行政有哪些标准

首先,依法行政的行为标准。依法行政能力行为标准就是衡量公务员在依法行政中表现出来综合行为的尺度和准则。具体有:第一,法律至上,严于律己。有坚持法律法规办事的坚强意志,善于克服现实中的种种不利于依法行政的外在困难,以法律法规衡量自己的行为。严格要求自我,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必须先做到。第二,一心为公,不徇私情。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时处处为群众排忧解难。界清自己事情和公众事务的界限,公事公办。第三,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善于从自身出发,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对自己的一言一行有负责的意识,随时随地地为群众和其他公务员树立榜样。有着抵制社会不良习气的意志力,不受贿,不贪污,一身正气,刚正不阿。第四,积极进取,勇往直前。在依法行政中,以积极高昂的姿态,保证事情有效地完成。有着不怕麻烦事、不怕苦难事、善于做小事情的意志。在恶劣的环境中,能够克服外部的环境,不怕任何的困难,有把依法办事的意志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气概。第五,团结同事,协调行政。要与上级、同级和下级心向一处使,力向一处用,形成依法行政的合力。善于协调同事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地共同依法办事。第六,发动群众,共同行政。善于从群众本身出发来解决问题,团结群众,深入到基层第一线,深入调查,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第七,效率为先,不断创新。有高效执法的意识,善于不断总结工作中经验,不断地进行工作的创新,减少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保证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高效地实现。第八,平易近人,协商行政。有着善于用商量的口气进行解决问题的习惯,以平等的心态和行动与别人一起行政。

其次,依法行政的知识标准。公务员依法行政基本知识主要是指公务员进行依法行政必备的法律法规知识以及辅助的知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面掌握法律法规知识。全面地掌握法律法规知识,包一括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诉讼法、国际法等,理解一些重要法律法规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行政法和国务院颁发的行政法规,理解这些法律法规的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同时,要有动态的意识,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在新的环境中学会灵活地学习和运用法律法规。第二,了解行政学的相关知识。除了法律法规知识以外,了解行政学的知识,提高依法行政的效率,主要有领导理论、组织行为原理、行政改革、行政效率、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方法、行政职业素质、行政心理等。第三,了解管理学的基本知识。要了解管理学的基本知识。主要有管理学派、管理计划、管理组织、管理人事、管理控制、管理技术和方法、著名的管理案例等。第四,熟练掌握公文的写作内容和要求。依法行政中的公文写作,主要包括依法行政的计划、总结和例行公事等,熟练地掌握这些写作要求,不断地提高综合能力。第五,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必须软件的运用要求。计算机基本知识主要有办公软件、网络知识和制作网页的知识。具有学习、利用一些依法行政相关软件的能力。

再次,依法行政的技能标准。技能标准是公务员高效率依法行政中所表现的能力衡量准则。它直接关系到依法行政的成败。第一,灵活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在充分地理解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把法律法规知识合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中去,井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因地制宜地运用知识。第二,判断能力。在不断地变化环境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各种要素,作出准确合理的判断,对依法行政中存在的困难。变化有着清醒的认识。第三,决策能力。在判断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决策。对执法的进展、要克服的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进行“拍板”,选择合理的方案,果断进行依法行政。第四,预测能力。针对动态变化的环境,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把现实和未来相结合,全面完成依法行政的任务。第五,执行能力。把决策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有程序观念,按照一定合理的顺序执行方案,分清执行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合理地分配时间,并灵活应变,针对出现的意外事故,采取应急的措施“平息”事故。第六,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要善于处理好各种关系,包括上下左右的关系,以及处理好与自己亲友的关系,做到公正、公平地处理依法行政中的问题,不偏袒,不彻私。第七,总结能力。要善于总结,把依法行政中取得的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困难缺点。进行及时的总结,列出要改进的地方,在实践中避免类似问题的重犯,并使之上升为自己依法行政的执行艺术。第八,学习能力。要有进取心,不断地进行充电,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在复杂的环境中逐渐改正自己的错误理念和行动,全面提高自己依法行政能力。

5. 我国依法治国的标准是

我国依法治国的标准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回法必究”。
1978年12月,邓答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同时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开启了崭新征程。

6. 法制社会的标准

中国法治社会的标准为:人大民主科学立法,建立一个法律体系;执回政党依宪、依法执政;答政府要依法行政;社会、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要依法自治;法院要独立公正司法;要完善法治保障体系;要建立法治保障体系,包括法律援助、法律救济等;法治文化。

7. 建设法治政府的标准

简单来讲: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专法诚信的。
详细来属讲: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备,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宪法法律严格公正实施,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人民权益切实有效保障,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

8. 我国依法治国的标准

依法治国,就是广抄大人民群袭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
①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②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
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④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⑤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⑥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总之,依法治国要求各国家机关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9. 法治政府的标准有哪些

职能科学、权责法定 、执法严明、公开公正 、廉洁高效 、守法诚信。

信息出处:

2014年11月6日,国新办举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袁曙宏在介绍有关情况时表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标准,共有六个层面、24个字,那就是要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9)标准法治扩展阅读

依法治国作为中国基本治国方略,强调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其中执法是关键。国家的法律法规都需要各级政府来实施,与群众关系最密切的也是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的决策与执法活动是否合法、是否适当,不仅关系人民福祉和社会稳定,也关系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能否落实。

因此,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如果能够紧紧抓住这个关键,在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防止权力滥用方面有切实可行的制度安排,将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产生重大作用。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作为权力主体和管理者,政府部门极易主观行事,而多年来又没有形成对政府行为的有效制度约束。因此,一方面,要健全行政监督的法律法规;

另一方面,要调整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与监督的立法角度,即从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禁止性立法转变为允许性立法: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只能做法律法规允许的事项,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允许的一律视为不允许。与此同时,要把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严格约束政府行为。

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改革,必须抓住时机,积极推进。但也要看到,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实际出发,稳妥推进,重要的是坚持方向,把握原则;重要的是不浅尝辄止,延搁拖沓。

热点内容
社会与法普法心债 发布:2025-05-09 05:41:41 浏览:878
法院案件裁决 发布:2025-05-09 05:21:00 浏览:150
律师的编制 发布:2025-05-09 05:10:37 浏览:444
2016李建伟民法音频 发布:2025-05-09 04:49:12 浏览:428
日本商业道德 发布:2025-05-09 04:49:06 浏览:735
刑法犯罪案例 发布:2025-05-09 04:48:26 浏览:522
条例和准则最严执纪 发布:2025-05-09 04:43:50 浏览:663
郯城法院法官名单 发布:2025-05-09 04:28:27 浏览:740
济宁法院院长 发布:2025-05-09 04:25:51 浏览:292
天津免费法律咨询热线 发布:2025-05-09 04:24:32 浏览: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