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国家立法的民族政策

国家立法的民族政策

发布时间: 2025-07-24 11:47:37

① 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

民族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
我国少数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坚持从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② 国家对少数民族有些什么特殊政策

(1)在政治方面。民族乡人民政府配备工作人员,应当尽量配备建乡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员。在上级国家机关的帮助和指导下,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

(2)在经济方面。民族乡人民政府应该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乡的具体情况和民族特点,因地制宜地积极推进经济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财政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优待民族乡的原则确定,其上一级人民政府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应当给民族乡安排一定的机动财力。

(3)考研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报考地处二、三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工作单位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范围,为原单位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

(4)拥有相对独立立法权。

(2)国家立法的民族政策扩展阅读:

中国政府的民族政策主要有:

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二、民族区域自治。

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四、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五、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六、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八、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③ 国家制定了哪些法律来保障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务院实施〈民族区域野租自治法〉若干规定》、《城市民族工作条例.《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橡脊悉》、《看守所条例》规定:“对少数民族人犯和外国籍人犯,应当考虑到他们的民族风俗习惯,在生活上予以适当照顾。”、《就业促进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给予适当照顾.、《国旗法》规定:“不以春节为传统节日的少数民族地区,春节是否升挂国旗,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规定。”、《立法梁乎法》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规定,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其民族成份在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十八周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二十周岁者不再更改民族成份。
这些条文和法律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很多,每天都会有政府机构司法解释或新旧法规制度来调整民族关系和保护民族照顾少数民族等等!

热点内容
刑法282 发布:2025-07-25 22:29:22 浏览:996
连带责任需要法律明确规定 发布:2025-07-25 22:28:29 浏览:751
租车车主不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 发布:2025-07-25 22:23:59 浏览:311
信访条例里 发布:2025-07-25 22:22:32 浏览:373
社会与法卧底林超华 发布:2025-07-25 21:50:10 浏览:19
民法物权王泽鉴pdf 发布:2025-07-25 21:41:01 浏览:812
关于防疫法律知识的手抄报图片 发布:2025-07-25 21:20:11 浏览:401
cctv2016年2月16号早社会与法 发布:2025-07-25 21:19:56 浏览:241
罗马法在西欧社会生活中完全消失 发布:2025-07-25 21:16:34 浏览:921
各国通常有统一的行政法典 发布:2025-07-25 21:04:11 浏览: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