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修养的目标

道德修养的目标

发布时间: 2021-01-17 09:49:55

『壹』 公民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公民道德规范主要由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家庭美德规范构成。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一、“爱国守法”是公民对国家的最首要的道德义务。

公民应当热爱国家、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维护国家的尊严,保守国家的机密,敢于同一切危害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行为作斗争,把对国家的一切义务和责任看成是自己的天职。“守法”是公民道德的最低层次的要求。

公民应当维护法律确定的最基本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尽法律所规定的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爱国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公民通过爱国守法去实践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

二、“明礼诚信”是公民如何待人的道德规范。

在我国,无论在何种场合,无论从事什么样的活动,公民彼此都应该讲文明、讲礼貌、讲诚实、讲信用。我国自古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国际交往日益增多,公民能否明礼,关系到世界对我们国家的形象和文明程度的评价,

因此,“明礼”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它是公民道德人格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在经济活动中要诚信,杜绝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信守诺言,忠诚待人。

三、“团结友善”是公民与公民之间应当如何相处的基本规范。

每一个公民,不论民族、年龄、职业,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公民之间应该彼此团结,相互友爱,建立起一种和睦亲爱的关系。现实中,对他人友善的人也必然会得到他人的友善。团结是力量的源泉。

团结、友善,关系到一个人的前途和幸福,也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兴衰。要做到团结友善,就必须怀着友好的愿望,抱着彼此平等的心理相互对待,就必须对已严、对人宽,就必须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然,团结友善必须是在正义原则之下的团结友善。

四、“勤俭自强”是公民对待生活、对待自身的道德规范。

作为一个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劳动的义务,应当懂得没有勤奋就不会有社会财富的道理,推崇勤劳,反对懒惰和游手好闲。公民还应该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公民应当自强不息,不断进取,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凡事尽量依靠自己而不依赖他人。

五、“敬业奉献”是公民对待职业活动的道德规范。每一个公民都要从事一定的职业,职业是公民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对待职业或事业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出有益的贡献。

(1)道德修养的目标扩展阅读:

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一、坚持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传统美德与公民道德的关系。

公民道德建设是目标,继承传统美德是途径。继承传统美德,根本上是服务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这一目标的。在对待传统道德问题上,全盘否定的文化虚无主义和全盘肯定的复古主义都是不科学的。

公民道德建设要以科学的态度对传统美德进行现代诠释,将传统美德中积极有益的东西转化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使其成为现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

二、确立科学的方法,尊重公民道德建设与传统美德继承的规律。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应立足新时代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现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继往又开来。

“继往”意味着我们必须维护传统美德中的精华要素;“开来”则要求我们实现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三、探索科学的途径,将弘扬传统美德与法治建设、社会管理相结合。

公民道德建设要注重从传统美德中吸取养分,同时也要看到,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不仅依靠理论创新,广泛的宣传和教育,而且深度依赖于社会结构的转型、法律政策的支持。

因此,应探索将传统美德、公民道德与法律政策的深度融合,寓公民道德建设于法治建设、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之中,从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

『贰』 简述道德修养的方法

。一是学思结合。抄党员干袭部要学习和掌握各种道德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对各种所学的道德知识和人生哲理深入思考后,才能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培养趋善避恶的道德意向和情感,从而择善而为。二是慎独。“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党员干部要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按道德要求行事,不要因为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三是省察克治。党员干部要反复检查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然后克服和整治。四是积善成德。党员干部要从善行和善德的幼芽,不断积累壮大,从一时的善行变成长久稳固的善德,由小善变成大善,由小德变成大德。这样才能养成高尚的德性。如果平时不检点,不积善,遇到危急时刻,紧要关头,就不可能以义为上,挺身而出的。五是身体力行。要使道德修养达到目标,“功夫全在行上。”

『叁』 职业道德修养目的是什么

修养是一个合成词,修,原意指学习、锻炼、陶冶和提高;“养”原意是指培养、养育和熏陶。所谓修养是指一个人为了在理论、知识、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所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善、自我提高的活动过程。修养是人们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道德品质必不可少的手段。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不断提高的过程,因而也是一个不断修养的过程。所谓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员,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
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自律行为,关键在于“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任何一个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一方面靠他律,即社会的培养和组织的教育;另一方面就取决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即自我修养。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而且后者更加重要。
职业道德修养实质上就是两种对立的道德意识之间的斗争,是善和恶 、正和邪、是和非之间的斗争,对于从业者来说,要取得职业道德品质上的进步,就必须自觉地进行两种道德观的斗争。职业道德修养上的两种道德观的斗争,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一个从业者头脑中进行的两种不同思想的斗争。尽管这两种不同思想反映着复杂的道德关系,但它却是在一个人的头脑中进行的。对于职业道德修养,用形象一点的话来说,就是自己同自己“打官司”,即“内省”。
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必须随时随地认真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感,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上正确方面的主导作用,促使“为他”的职业道德观念去战胜“为己”的职业道德观念,认真检查自己的一切言论和行动,改正一切不符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东西,才能达到不断提高自己职业道德的水平。
八个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包括:1.文明礼貌。2.爱岗敬业。3.诚实守信。4.办事公道。5.勤劳节俭。6.遵纪守法。7.团结互助。8.开拓创新。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多种多样,除按八个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进行行为养成外,还有以下几种:(1)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掌握职业道德知识。(2)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文化素养。(3)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增强自律性。(4)提高精神境界,努力做到“慎独”。
“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事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时时刻刻检查自己的行动,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也是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在提倡“慎独”的同时,提倡“积善成德”。就是精心保持自己的善行,使其不断积累和壮大。意思是说,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时时刻刻检查自己的行动,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也是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我们现在依然提倡“慎独”,是重在自律 ,即在道德上自我约束。
在提倡“慎独”的同时,提倡“积善成德。”。就是精心保持自己的善行,精心地培养自己心中开始出现的共产主义道德观念和品质的幼芽,使其不断积累和壮大。我国战国时哲学家荀况曾说:“积土成山,风土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高尚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质,不是一夜之 间能够养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积善过程。只有不弃小善,才能积成大善;只有能积众善,才能有高尚的品德。
在职业道德修养领域中善恶之别,泾渭分明。善虽小,仍然不失其为善;恶虽小,也终究是恶。所以从业人员对自己任何不符合职业道德的言行,都务必注意克服,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三国时代的刘备在他的遗嘱里叮嘱儿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指的就是这种防微杜渐的修养方法。

『肆』 教师道德修养的目标是什么

1、爱教乐业,献身教育;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4、好学不倦,积极进取;5、团结协作,互勉共进; 6、尊重家长,密切配合;6、尊重家长,密切配合;8、锐意进取,博学多才

『伍』 简述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

1、反身内省:

靠自己的努力达到道德的完善,不依赖别人。“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反省三件事,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与朋友交往是否有不讲信用的地方?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过?强调高度自觉,严于律己,这是修养道德最普遍的办法。    

2、存心养性:

人的本性中固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要保存,保持拥有这一切好的善端,不被外物诱惑而丧失。    

3、主敬重学:

时时刻刻收敛身心,无论有事没事,都慎重小心修养的功夫。“三人行,必有我师”,重视道德知识学习。儒家重视学习,更重视力行。“学而不行,不异于不学”。


4、注重小事:

公民的道德素养、文明水准是整个民族素质的体现。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要从小事抓起,从点滴入手,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公民道德素质也才能不断得到提高。只有公民道德素质提高了,和谐社会建设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5、提升自觉性:

高度的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首先应该具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这样才能满腔热情地,自觉自愿地去学习,思考体验,从而提升道德修养的境界;

然后,要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坚韧不拔,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进行个人道德修养;最后,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发扬好的方面,克服不足。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道德修养是领导干部“好营养”

『陆』 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修养目标体系设计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修养是非常丰富和重要的。
所以我们必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柒』 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和任务随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句话的说发对不

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和任务,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
这句话是正确的,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和任务,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捌』 什么是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人的道德活动形式之一。是指个人为实现一定的理想人格而在意识和行为版方面进行的权道德上的自我锻炼,以及由此达到的道德境界。不同社会、时代和阶级的道德修养有不同的目标、途径、内容和方法。
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做到“日三省吾身”:

第一应当分得清先与后,该先的一马当先,该后的甘居最后。先进性最重要的特点是“先”,即走在前列,一是走在群众的前列,带领群众;

第二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时代潮流。共产党员要有"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思想觉悟,始终把党的利益、集体利益、他人利益置于自己利益之上,好事、喜事首先想着群众,不搞近水楼台先得月。再次,要有"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优良品质,艰巨任务抢在先,危难之际冲在先,做改革创新的先行者,攻关克难的急先锋。生活享受往后靠,物质待遇不与人攀比,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人、带动人。

第三要有“正人先正己”的律己意识,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执行党的决议率先垂范,完成党的任务身先士卒,不落在群众后面。

『玖』 道德修养的概念

最简单的说,道德修养是人的道德活动形式之一.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不同社会、时代和阶级的道德修养有不同的目标、途径、内容和方法.

热点内容
昆山律师事务所咨询电话 发布:2025-05-20 00:57:02 浏览:750
工伤经济法基础 发布:2025-05-20 00:56:22 浏览:395
依法行政法律培训内容 发布:2025-05-20 00:52:14 浏览:694
杨紫烜经济法第六版 发布:2025-05-20 00:47:11 浏览:22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年度报告 发布:2025-05-20 00:15:21 浏览:448
口头协议有保人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20 00:15:13 浏览:819
2017年经济法变化 发布:2025-05-20 00:13:54 浏览:74
范冰冰的魔法学院下载 发布:2025-05-20 00:12:13 浏览:391
朋友之间喝酒要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5-19 23:50:09 浏览:297
道德模范宣传语 发布:2025-05-19 23:38:01 浏览: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