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政治科学立法

政治科学立法

发布时间: 2021-01-17 15:45:59

Ⅰ 论述中共十八大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中共十八大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一是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
二是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
三是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
四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五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
六是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七是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

Ⅱ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国家的进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专治属观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2、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

3、依法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勇于同破坏法治中国建设或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言行作斗争。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政治科学立法扩展阅读:

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中共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Ⅲ 说明各政治生活主体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应该怎样做

①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3分)

②回全国人大要行答使立法权和监督权,坚持科学立法,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监督法律的实施。(2分)

③政府要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2分)

④公民要自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行使监督权,监督法律的实施。(2分)

⑤司法机关要坚持公正司法,加强司法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分)

Ⅳ 什么是法治,法治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法治,顾名思义,法治就是"法的统治"。法治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 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和方式。它要求作为反映社会主体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并在全社会得到有效的实施、普遍的遵守和有力的贯彻。

法治作为一种先进的治国方式, 要求整个国家以及社会生活均依法而治, 即管理国家、治理社会, 是凭靠法律这种公共权威, 这种普遍、稳定、明确的社会规范;而不是靠任何人格权威, 不是靠掌权者的威严甚至特权, 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代中国,"法治"和"依法治国"这两个概念是根本一致的,依法治国实际就是法治的另一种表述,二者之间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要全面认识法治的内涵,必须对法治与法制、法治与人治、法治与德治的概念做一下辨析,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

法治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一、法治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必要性

(一)法治与民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法治与民主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民主促进法治,法治保障民主。法治强调用法律治理国家,而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超然于政治体系之外的法律是不存在的,法律需要民主以保证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与此同时,法治通过规范政治行为、协调政治关系、解决政治问题等方式,保障民主在政治中的参与性以及民主权利的实现,促进民主政治生活的良性运行。

(二)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

法治,对于限制政府公权力,保障公民私权利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法治中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在中国的推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法治是保障公民权利奠基石

(二)法治是市场经济的护航员

(三)法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阀”

(四)法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神

(五)法治是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器

(4)政治科学立法扩展阅读

法治与人治是根本相对立的,是不同的治国理念。人治强调个人权力在法律之上,而法治理念正好与其相反。要法治就不要人治,要人治就没有法治。

但要强调,国家依靠法治并不是不要依靠人的力量和人的作用,因为再好的法律与制度都需要人来实现与执行。但是,不可以将“人的作用”与“人治”相等同,两者是根本不同的概念。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法治包含两个部分,即形式意义的法治和实质意义的法治,是两者的统一体。形式意义的法治,强调“以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形式意义的法治应当体现法治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实质意义的法治也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化制度和运行机制予以实现,两者均不可或缺。

法治是以民主自由为基础,需要民主的力量,而我们的法治却看上去好像是官方在发动和推进,民众似乎处在旁观者的地位而表现出“被动”和“冷漠”。在理论上如何印证现行法治推行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现实的法治实践中确实存在缺少政府和民众的有效“互动”。

冷静地思考分析和对“依法治理”现状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缺少这种“互动”的现实表现,主要原因在于:民众对于自身的权利不知道,知道不执行,执行不彻底,导致了21世纪初的这个结果。民众们在经历义务教育之后,依旧对于介绍法治的课程并不重视,法治观念、理念很难进入民众内心。

使得法治推动成为看似官方在发动和推进,民众似乎处在旁观者的地位而表现出“被动”和“冷漠”。

法治是依据法律的治理。

法治实际上包含了许多层面的含义,它是指一种治国的方略、社会调控方式,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一种治国方略。法治强调以法治国、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亚里士多德就明确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法治还是指一种法律价值、法律精神,一种社会理想,指通过这种治国的方式、原则和制度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状态。

总的来说就是法治包括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和形式意义上的法治,也就是强调两者的统一,形式意义上的法治强调“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

Ⅳ 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生活》第二单元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一节明确了政府是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来的,要对人民负责,政府的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也应该从这方面出发:
一是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
二是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
三是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四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五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六是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七是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

Ⅵ 说明我国是如何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

1.加强来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源织协调,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等。
2.更多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通过密切联系群众、行使提案权等,促进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
3.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
4.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
5.探索建立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等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机构。
6.健全公开征集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反馈机制

Ⅶ 科学立法体现了哪些政治观点

………………

Ⅷ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什么

第一,这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发展进步与人民法律意识提高需要较长时间;
第二,国家法律体制健全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社会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随社会发展不断变化,法律法规需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及时制定、修订和完善,不可能一步到位;
第三,以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因从封建设社会体制快速进入社会主义体制,资本主义阶段时间较短,人民法律意识和认识还达不到西方国家人民的程度,需要在现有的体制下,坚持执行民主集中制管理与法制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但这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民对法制意识的提高而逐渐改变.
综上,个人认为,目前教育的主题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全民法律意识提升才是工作关键.
依法治国的要求有以下内容:
1、立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和完善法律;
2、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
3、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4、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因为在材料中只涉及全国人大、国务院、公民,所以就从这三个角度去分析就是了.答案如下:
1、立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和完善法律.全国人大公布《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全文,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说明全国人大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法律.
2、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2011年4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说明国务院做到了依法行政.
3、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针对《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广泛提出意见和建议,说明公民的法律意识普遍提高.

Ⅸ 说明我国是如何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的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内涵 立法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定要重视科学性,还要重视民主性,更要注重合法性,这三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哪一个也不能缺少

热点内容
经济法农产品税务处理 发布:2025-05-20 11:10:13 浏览:925
公司法律顾问是什么职务 发布:2025-05-20 11:04:52 浏览:345
咸阳专业律师 发布:2025-05-20 10:52:39 浏览:668
劳动法协商解除 发布:2025-05-20 10:38:00 浏览:527
商店说不能退卡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20 10:33:40 浏览:836
刑法学张明楷最新版 发布:2025-05-20 10:32:06 浏览:715
许昌市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5-20 10:31:29 浏览:930
法律援助零距离便民服务 发布:2025-05-20 10:26:11 浏览:636
道德经讲解丁 发布:2025-05-20 10:24:51 浏览:772
2016劳动法热点事件 发布:2025-05-20 10:11:33 浏览: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