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善意取得案例

合同法善意取得案例

发布时间: 2021-02-01 07:46:38

1. 合同法的案例分析

1、周某、万某对卡车是按份共有的关系。《物权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第一百零四条规定: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的份额,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出资额确定;不能确定出资额的,视为等额享有。
2、周某、吕某的汽车买卖合同有效。周某虽然对共有的汽车只有部分处分权,但是,周某以完全所有人的名义签订合同并通过登记部门过户,说明从管理机关公示的档案中看,买方吕某完全相信周某有处分权,即使没有共有人的授权,法律为了保障交易的安全,确认这种表见代理有效。《合同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而且,事后周某告知了共有人万某,万某没有异议,且要求分得一半款项,说明认可了周某的行为。
3、吕某、章某约定买卖合同签订时,卡车即归章某所有,该约定有效。《物权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动产物权转让时,双方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该约定生效时发生效力。只不过,根据物权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但是案例中,不但有买卖合同,而且办理了过户登记。
4、吕某与银行的抵押合同无效。首先吕某已经不是产权人,而且已进行了过户登记,产权登记在章某的名下。银行没有查看产权证书,即与非产权人签订合同,有过错,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5、吕某买回卡车的主张不能到支持。首先他不能与产权人达成买卖协议;其次作为承租人,不愿意出与别人相同的钱,所以也不能主张优先购买权。
6、截止纠纷发生时,该卡车所有权仍归章某享有。章某虽然把车已经出卖给钱某,但尚未交付,根据《物权法》第二十三条规定: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

2. 3个合同法案例,麻烦各位法律高手帮忙解决一下

一、
1、本案件的要约、承诺如何认定?
甲公司:“询问乙公司是否愿意以860元(每立方米)的价格购买松木,并由甲公司代办托运,限3天内答复,过时不侯。”为要约一。
乙公司回复,愿意该价格下购买3000立方米,视为新要约,为要约二。
三天后,双方就价格、数量、运输方式达成一致,合同成立并生效。其中的要约为:“甲公司出售860元/立方米松木3000立方米,由买方办理运输。”为要约三。乙公司作出以该条件购买,即为承诺。

2、甲乙双方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成立,合同真实有效,符合法律规定,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所以合同成立。

3、甲公司提出的理由是否合法?为什么?
不合法。合同已经成立。乙公司要约被甲公司接受,且承诺方式没有限制。


1、甲与乙之间订立保管合同何时成立?为什么?
当手表加付给乙时成立,无偿保管合同为实践合同,交付行为完成时合同成立。

2、乙为无权处分行为,乙丙合同为效力待定合同,需甲确认。

3、可以。虽然乙为无权处分行为,但是根据善意取得制度,丙可善意取得表的所有权。注意,无权处分和善意取得并不同时成立,注意两者关系,区别很大。

4、如甲对乙提起诉讼,甲可以行使何种请求权?可以请求的金额是多少?为什么?
可以提起违约之诉,行使返还原物请求权(物权请求权);也可提起侵权之诉,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债权请求权)
金额为2万,不当得利者,应当返还所有利益。法不保护恶意当事人。


1、乙拒绝丙的要求是否合法?为什么?
违法。从合同可知,乙丙为一个债权人,内部的55约定合法有效,所以甲对乙的偿还应当视为对乙丙的共同偿还,因此丙可以不当得利要求乙返还2.5万。

2、丙请求法院撤销甲对乙的清偿行为是否应当得到支持?为什么?
不支持,债务人清偿合法,不应当撤销,但乙应当将多拿的钱返还给丙。

3、丙请求法院撤销甲对其弟弟的赠与行为,要求甲弟直接向自己支付,是否应当得到法院支持?为什么?
不支持,应当撤销,当合同撤销后回到合同之前,则钱应当给甲,然后由丙起诉甲要求甲清偿。

4、丙等否代位行使甲对丁的权利?为什么?
不可,专属于人身的债权,不可代位。

虽然很多,感觉像回到了司法考试复习时

3. 求高手帮忙分析合同法案例!!

1、张某的主张不能得到支持。因为已经超过了行使撤消权的一年排斥期间。
2、作为消费者,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3、该合同具备撤消权消灭的情形,合同产生绝对的效力。撤消权是指撤消权人依其单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等法律行为溯及既往地消灭的权利,撤消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撤消或变更该合同,也可以放弃撤消权,不行使该权利。造成类似撤消权的消灭原因主要是:如果撤消权人长期不行使其权利,就会使合同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不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交易的发展。因此,法律对当事人行使撤消权规定了有效期限即除斥期间。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或延长的规定,一旦一年期满,权利人即丧失了行使撤消权的权利。
4、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内容上看,可撤销合同主要涉及意思表示不真实的问题。
第二,可撤销合同在未被撤销以前仍然是有效的,而且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撤销权人亦可以不要求撤销合同,而仅要求变更合同部分内容。
第三,对可撤销合同来说,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必须符合规定的期限;超过该期限,合同即为有效。但是,无效合同因其为当然无效,不存在着期限的限制问题。

4. 合同法案例,急求答案

买卖合同效力待定。因为钱某对古董没有处分权,所以钱某为无处分权人;根据现行合同法规定,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效力待定,事后取得古董所有权或者取得所有权人追认,为有效。否则无效。
孙某可以取得古董所有权。基于善意取得原则,因为孙某在买古董的时候并不知道钱某为无处分权人而且支付了相对应的价款,因此孙某是善意的,可以基于善意取得所有权。
孙某当古董形成质权法律关系。
该约定无效。违反了物权法定原则。
无因管理法律关系。
可以请求钱某。因为钱某和施工队之间具有合同法律关系
违约之诉。

5. 物权法解释一21条合同无效可以阻却善意取得

您好,在来“具有下列情形之源一,受让人主张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取得所有权的,不予支持”的规定中,“取得”所有权表明该条所列要件可引发的法律效果是阻却善意取得的成立,而非成立善意取得后又丧失所有权。故而,个案若未满足《物权法》106条第1款后段之要件,自然无须适用《物权法解释(一)》第21条阻却成立善意取得。因此,老钟所说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6. 合同法的合法原则实例

根据《合同法》,效力待定合同的具体种类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状况不相符合的合同;无权代理人签订的合同(表见代理除外);无权处分人签订的合同(善意取得等除外)。

损害赔偿限制中的减轻规则,是指被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应当减轻加害人的赔偿责任,即使是在特殊侵权中,也适用。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加害人有故意或重大过失,受害人仅具有一般过失的,不减轻加害人责任。

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即利他合同,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签订的以第三人利益为标的的合同,义务人往往需要向第三人履行义务。例如为亲属设定的保险合同。

合同法的合法原则是指合同的内容和形式都需要符合法律规定。首先,内容要合法,包括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客体合法。例如,无民事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没有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受到欺诈而签订的合同不一定生效,当事人买卖毒品非法;其次,合同形式要合法,一般情况下,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例如登记、批准、书面形式,当事人可以自由设立。如果法律明确要求要式,否则不生效的,当事人没有履行要式,那么不生效。通常,法律对合同形式限制极少,例如专利法规定中国企业向外国企业转让专利权的,需要经过专利局的批准,否则转让合同无效。

7. 合同法案例分析

经典老题,答案是我转帖的,好好琢磨吧!对你学习法律很有帮助的一道题。
本题第一问涉及买卖合同中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承担问题。依我国《合同法》第142条规定,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本题中,乙虽然未取得牛1的所有权,但牛1已交付乙占有,故应由乙承担牛1死亡的风险。
本题第二问涉及买卖合同中标的物所产生天然孳息的归属问题。依《合同法》第163条规定,标的物在交付之前产生的孳息,归出卖人所有,交付之后产生的孳息,归买受人所有。本题中,牛2已经交付买受人乙占有,故所生天然孳息小牛自应归其所有。
本题第三问涉及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时的责任承担问题。依《民法通则》第127条规定,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由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承担责任。本题中,踢伤丙的牛3已转由乙占有和管理,乙应负牛致人损害的赔偿责任。
本题第四问涉及因无权处分而订立的合同的效力问题。在牛款付清之前,牛4的所有权属于出卖人甲,因此,买受人乙对牛4并无处分权。其与丁订立的转让牛4的合同为无权处分而订立的合同。依《合同法》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因此,在乙向丁交付牛4之前,其所订立的合同为效力未定的合同。
本题第五问涉及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问题。若乙已经将牛4交付给丁,而丁对甲保留牛的所有权并不知情,并已经支付了牛的对价,则丁可依善意取得制度而取得牛4的所有权。
本题第六问涉及出租他人之物所订立合同的效力及法定孳息的归属问题。在牛款付清之前,牛5的所有权归出卖人所有,但买受人乙依买卖合同占有牛,依法享有对牛的使用收益的权利,故其与戊订立的租赁合同合法有效。因租赁合同所取得的租金为牛5的法定孳息,依《合同法》第163条规定,应归属买受人乙所有。
本题第七问涉及定金问题。依我国《担保法》第91条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本题中,主合同标的额为1万元,而约定的定金为3000元,超过了百分之二十的限制,故超过部分不具有定金的效力。超过部分可视为预付款。

8. 合同法案例分析 高手进!!

1、李某不能取得字画的所有权。因李某采取上述方式取得字画的所有权是不合版法的。
2、字画的权所有权归张某。张自始至终也没有出让过字画,也没有委托过谁出让字画。
3、张某完全可以请求返还字画。这是法律授予他的权利。
4、张某的损失肯定要由李某承担。

9. 合同法案例分析题

(一)关于解除合同

5万元是定金还是预付款呢?如果是定金,则适用定金罚则,否则,只能要求返还。
我国《合同法》对解除合同的限制十分严格,规定只有出现下列情形,才允许当事人解除合同:
1、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
2、当事人经协商一致;
3、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4、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5、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6、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7、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8、当事人一方主张解除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9、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本案中,乙迟延履行合同致使甲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因此,甲可以解除合同。

(二)关于可变更或可撤销合同

我国《合同法》第54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本案中,承租人丙在出租人甲无钱治病的情况下,已超低价购得该房屋,明显是乘人之危,使出租人甲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了卖房协议,因此,这份合同是可变更或可撤销的。

(三)关于第三人善意取得

虽然乙是无权处分音响,但买家丙是善意第三人,因此买卖合同是有效的,音响的所有人是丙。甲无权要求丙归还音响,而只能向侵权人乙追偿。

热点内容
2012吉大在职法律硕士录取 发布:2025-09-13 10:01:04 浏览:258
应诉律师费用 发布:2025-09-13 09:58:42 浏览:191
婚姻法给了女骗子机会 发布:2025-09-13 09:44:18 浏览:513
居民法律意识调查 发布:2025-09-13 09:42:05 浏览:838
刑事诉讼法与依法治国 发布:2025-09-13 09:37:05 浏览:127
司法拍卖机构 发布:2025-09-13 09:35:36 浏览:559
最低限度的道德 发布:2025-09-13 09:35:34 浏览:274
劳动法中甲方可以提 发布:2025-09-13 09:19:46 浏览:148
嘉兴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13 09:03:44 浏览:582
与道德相勃 发布:2025-09-13 08:48:46 浏览: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