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为什么要作附条件的规定
1. 为什么行使抵销权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附条件
你先弄清楚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版在民事权法律行为中设立一定的事由作为条件,以条件的成就与否(是否发生)作为决定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或解除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作为一个规范概念,“条件”必须满足的要求是:将来的、不确定的、可能的、合法的事实。
合同法对抵消做了明确的规定。如果附条件或者附期限,会使得抵消的效力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既有背于“通知自达到对方时生效”的立法本意,也不利于当事人行使抵消的权利。
2. 合同附件和附条件合同区别
不一样。
合同附件一般对合同正文补充说明的相关文件,是合同的有版效组成部分,与权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附条件合同,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特别规定一定的条件,以条件是否成就来决定合同效力的发生或消灭的合同。
《合同法》第4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3. 关于附条件的问题
有效。合同所约定条件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共道德,应当认定所约定条件有效。同时我内国合同法第九十容三条规定: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问题补充:所附条件必须是不确定的事实,但包含了时间有效吗?
附条件的合同和附期限的合同是有区别的,你的这个约定虽然有明确的时间15天,但是,从条文解释来看,对方是否会迟延发货达到十五日是个不确定的事实,而不是肯定发生的事实。如果是个肯定发生的事实那么就是个附期限的合同,即附解除期限的合同。但是本条款所针对事实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故为附条件的合同,当条件成就时即可解除合同。
4. 请问附生效条件的合同是《合同法》规定的效力待定合同吗
附生效条件的合同不是《合同法》规定的效力待定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规定为三类:一内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容力人订立的合同;二是无权代理人以本人名义订立的合同;三是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而订立的合同。
附条件合同,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特别规定一定的条件,以条件是否成就来决定合同效力的发生或消灭的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5. 民法上,形成权的行使为什么不能附条件或者期限
1、一般限制(外部限制)
形成权之行使首先要受到外部限制。所谓外部限制,就是在保证形成权可自由行使的前提下,以民法上诚实信用原则、权利滥用之禁止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等对形成权行使加以限制。
2、特殊限制(内部限制)
(1)形成权的行使原则上不得附条件或期限。这也是基于形成权的特殊效力而作的限制。前已述及,形成权人在行使该权利时,无须相对人同意即可发生效力,由此可见其对当事人的利益和法律关系之稳定威胁至极,因而原则上不允许权利人行使权利设置条件或期限。
如《合同法》第九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主张抵消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到达对方时生效。抵消不得附条件或期限。”但“条件的成就与否系依相对人意思而定,或期限明确者,不在此限”。
(2)形成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间约定的条件(《合同法》中承揽合同定作人的随时解除权例外)。
(3)行使形成权的意思表示不得撤回。
(5)合同法为什么要作附条件的规定扩展阅读:
形成权具有下述特点:
1、 形成权的行使表现为单方行为;
2、单方意思表示一经到达对方即为生效(是故,行使形成权的意思表示可以撤回但不得撤销);
3、效力的产生不需要另一方作出某种辅助行为或共同的行为,按一方意志即可形成法律关系;
4、形成权不能与所依附的原权利分割而单独转让;
5、形成权的存在有一定的除斥期间,形成权不得附条件和期限(《合同法》第99条)。
6. 《合同法》对<民法通则>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规定作了哪些调整有何意义
楼上意思自治和鼓励抄交易都是正解的。前者更重要一些和宏观些,绝对无效相比之下否定了交易方的意思自治权,由当事人自行决定合同是否无效更符合当事人自身的利益,也更符合现实经济生活。
举例更容易理解一些。如甲本向乙定A标准货品,但乙欺诈以B标准货品充抵(B低于A),而甲实际以B标准货品使用可以满足要求,这时确定绝对无效则不利于交易双方的利益,由甲来决定是变更或是撤销更符合实际情况。
而损害国家利益时,因为国家利益存在主主张主体的问题,不宜由具体行为人决定变更或撤销,所以确定绝对无效。
这种变化可以看作是立法的技术性进步和人性化体现。
7. 关于附条件的合同
附条件合同,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特别规定一定的条件,以条件是否版成就来决定合同效力的发生权或消灭的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附条件可分为延缓条件、解除条件、肯定条件、否定条件。
肯定条件是指以发生某种客观事实为附条件的内容,故又称积极条件。它以一定事实(所附条件)的发生为条件成就,而以所附事实的不发生,则为条件不成就。
否定条件是指以不发生某种客观事实为其条件的内容,故又称消极条件。否定条件与肯定条件相反,它以一定事实的不发生为条件成就,而以该项事实的发生为条件不成就。
所附条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所附条件是由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并且作为合同的一个条款列入合同中。
2. 条件是将来可能发生的事实。
3.所附条件是当事人用来限制合同法律效力的附属意思表示。
4.所附条件必须是合法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