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被追究刑事责任
Ⅰ 如何理解用人单位因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而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
这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条款,属于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中一项,是不需要对劳动者给予经济补偿金的。
《劳动合同法》(六)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4)。该《意见》第29条规定:“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解除劳动合同。”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指: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三十二条免予刑事处分的。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该《意见》采取最为广义的理解,将人民检察院免于起诉、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以及因情节轻微等被人民法院免于刑事处分三种情况均纳入追究刑事责任范畴,但同时又补充规定被判处拘役以及3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的,可以解除。
Ⅱ 劳动合同法有关受刑事处罚的规定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29条规定: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解除劳动合同。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指: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被人民法院判处处罚的、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三十二条免予刑事处分的。
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Ⅲ 劳动法第三十九条所说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与解除劳动合同有没时间上的关联
有关联。单位可以在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之后到刑事责任期满之前都可以版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权刑事责任期期满后就不能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了。比如劳动者被追究半年有期徒刑,半年内单位没有解除劳动合同,刑满释放后单位再以之前的刑事自责任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就是违法的了。
Ⅳ 如何认定《劳动合同法》第39条"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判断标准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指:
1、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但人民检察院根据《刑事诉讼法》(1996年)第142条第2款规定作出不起诉决定的除外(该《刑事诉讼法》(1996年)第142条第2款规定:“犯罪情节轻微,依照<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2、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当时指1979年刑法)第三十二条免予刑事处分的;
3、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4、被人民法院判处处罚的;包括:
①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实际执行刑的;
②、被单处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刑事处罚的;
③对于外国人被独立适用驱逐出境的。
Ⅳ 怎样理解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
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29条规定:劳动者被依法版追究刑事责任的,权用人单位可依据《劳动法》第25条解除劳动合同。"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指: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①、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32条②免予刑事处分的。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该"意见"第31条规定:劳动者被劳动教养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被劳教的事实解除与该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劳办发[1994]289号)第25条第4款规定:本条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具体指出:(1)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2)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刑罚包括: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3)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32条免予刑事处分的。
Ⅵ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况里“(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这条怎么理解
1。是在劳复动合同期限内被制追究刑事责任。
2。被刑事拘留会记如档案的。
3。外企还是能进的。但在与外企签劳动合同时,对方有关于公开这方面信息的要求的,你应当如实向其说明,否则一旦被其发现,对方可以一方违反诚信原则为由解除劳动关系。
Ⅶ 公司如何处理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员工
1、用人单位应该在什么时间解除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该条款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在“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后,用人单位才可以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而不能在劳动者被限制人身自由时解除劳动合同。
要注意的是,该条款明确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不意味着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后,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自动解除,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也应当向劳动者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
2、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承担劳动者被限制人身自由至被追究刑事责任期间的待遇?
按照《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二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可与其暂时停止劳动合同的履行;暂时停止履行劳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不承担劳动合同规定的相应义务。所以劳动者被限制人身自由到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解除劳动合同期间,属于暂停履行劳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不需要承担劳动者该期间的社会保险、工资等用工义务。
要注意的是,由于该期间双方劳动关系并未解除,用人单位不能以劳动者被限制人身自由而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可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暂停缴纳社会保险手续,待双方劳动关系解除后再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3、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承担劳动者被错误限制人身自由期间的待遇?
按照《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劳动者被证明错误限制人身自由的,暂时停止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劳动者的损失,可由其依据《国家赔偿法》要求有关部门赔偿。由此可见,用人单位不需要承担劳动者被错误限制人身自由期间的劳动待遇损失。
要注意的是,由于劳动者个人无法缴纳双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应当协助劳动者补缴暂停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4、用人单位能否解除被限制人身自由但不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按照《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指: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32条免予刑事处分的。所以,有些劳动者因卖淫、嫖娼、赌博等行为被公安部门拘留的,不属于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用人单位不能以此来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但是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明确将劳动者卖淫、嫖娼、赌博等违反社会道德、公序良俗的行为列为了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那么用人单位可以以劳动者有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为由而解除劳动合同。
Ⅷ 请具体解释一下《劳动合同法》“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关于来贯彻执行《中华自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解除劳动合同。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指: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被人民法院判处处罚的、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三十二条免予刑事处分的。
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Ⅸ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企业可解除劳动合同指哪些情形
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
根据《劳专动合同法》第三属十九条(六)款规定,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29条规定,被追究刑事责任“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指:因为犯罪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被人民法院判处处罚的、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三十二条免予刑事处分的。
被人民法院处以刑罚的情形,按《刑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规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另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