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劳动合同法工资保存两年

劳动合同法工资保存两年

发布时间: 2021-02-03 11:04:41

❶ 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保存员工相关资料两年,是不是24个月,还是算按自然年算

针对你提出的问题,本律师做如下解答:
是实际时间上两年。不是自然年。

❷ 按照劳动合同法,工作满2年7个月被辞退应怎么赔偿

1、工作7年零8个月被公司违法辞退,可以要求16个月的工资作赔偿金;
2、法律依专据:
1)《劳动合同属法》 (2012修正)第八十七条【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❸ 用人单位保存职工工资记录的年限是否有相关法律规定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保存职工工资记录的年限是2年以上,在拖欠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应出示工资条,应出示2年以上的。

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规定如下:

1、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2、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3)劳动合同法工资保存两年扩展阅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关于工资支付的规定如下:

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❹ 新劳动法中关于两年3个月的工资赔偿是怎么算的

一个没头没脑的问题。
《劳动合同法》只规定了两种补偿或赔偿形式,即第四十七条规定的“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和第八十七条规定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之所以会出现“两年3个月工资工资赔偿”(严格讲应为经济补偿)的情况,是否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有关呢?!

❺ 《劳动法》对企业工资和考勤数据的保存年限有要求吗

《劳动法》对企业考勤表保存年限没有具体规定,但可以参照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对工资表保存期限的要求,只是保存两年备查。

根据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二)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5)劳动合同法工资保存两年扩展阅读:

用人单位保存劳动者的考勤记录和工资记录的时限一般至少是2年以上,因为没有明文规定,但是诉讼时效是2年。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

同时应当建立劳动考勤制度,书面记录劳动者的出勤情况,并由劳动者签字确认。用人单位保存劳动考勤记录不得少于二年。

《劳动法》第十七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❻ 劳动法工作两年辞退应该补偿多少钱

劳动合同法规定工作两年如果无故被辞退应当补偿两个月的工资,通常按工作年限进行补偿,月工资按照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来计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6)劳动合同法工资保存两年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❼ 签了两年的劳动合同

签了两年的劳动合同,才干了三个月,合同还没到期,现在公司就要把你辞回退,属于公司违约,当然就答得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给你劳动赔偿。

我国劳动法顷辞退员工的补偿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❽ 签了2年的劳动合同,到期后有补偿吗’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回者支付经济补偿:答(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❾ 劳动合同法工资规定

1、一般工资的发放日,在劳动合同书上都有约定。这个月的工资,在下个月的20日前版发放,这个情况比权较普遍。根据工资支付条例,不能超过一个周期,也可以理解为,月工资不能超过一个月。
2、一般的工资,多会分成几个部分,如基本工资、津贴、伙食补贴、燃气补贴、交通费补贴、加班补贴(或具体计算加班时间给予加班费)等等,比较正常。
3、单位应该在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同时,给员工工资条,以明确工资的分项与构成,防止差错,这也是员工的知情权。

❿ 劳动合同法中有明确规定员工离职工资结算有效期为一年吗

劳动合同法中没有规定员工离职工资结算有效期为一年,通常在办理交接工作后,办理离职手续时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和补偿金,双方也可以约定为下一次工资发放时一并发放,劳动者具有一年的劳动仲裁期限,若用人单位未按要求支付,劳动者可以在该期间向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劳动合同法》‍
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热点内容
行政法有罪行法定原则 发布:2025-09-14 14:26:32 浏览:697
最高人民法院贪污受贿罪 发布:2025-09-14 14:19:24 浏览:272
科技法庭法院 发布:2025-09-14 14:19:23 浏览:529
中国人民最高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9-14 13:44:41 浏览:587
行政法修订溯及力 发布:2025-09-14 13:44:40 浏览:502
与法社会学有关的思考点 发布:2025-09-14 13:33:41 浏览:548
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9-14 13:33:41 浏览:44
北京民告官律师 发布:2025-09-14 13:33:40 浏览:165
山阳司法网 发布:2025-09-14 13:22:23 浏览:129
十二道菜刑法 发布:2025-09-14 13:20:48 浏览: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