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契约论延续自然法的核心

社会契约论延续自然法的核心

发布时间: 2021-02-09 01:57:16

Ⅰ 社会契约论的主要内容

《社契约的根本条件是什么。第2卷主要讨论国家的立法问题。第3卷论述的是政治法即政府的会契约论》全书共分4卷,第1卷主要论述了人类是怎样由自然状态过渡到政治状态的,形成。第4卷在继续讨论政治法的同时阐述了巩固国家体制的方法。
“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这是天赋予的权利”,国家则是自由的人民自由结合的产物,是社会的共同力量相结合的一种形式,而这种形式,应该“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社会契约论》表达了卢梭学说的核心内容。它认为,既然国家是人们协商的结果。人民就有权利掌握国家政权,法律应是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人民的主权是不能出卖、转让和分割的。该书根据自由行为是由行为意志和行为能力两种原因促成的原理,引申出国家必须把立法、行政两种权利分开的学说。提出人民意志是主权者,政府是共同意志的执行者。为了防止行政权以私人的意志篡改人民的意志,人民必须定期召开大会进行监督。如果人民的自由被暴力所剥夺,人民便有起来革命的权利,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它主张,人类得救的惟一希望,在于民众的共同意志永远是对的,并建立民主政治来表达推行这个意志。
《社会契约论》还指出,在判别一个体制是否健全有力的时候,“应该更加重视一个良好的政府所产生的活力,而不只是看到一个广阔的领土所提供的富源。”书中指出:“我们也曾见过有这样体制的国家,其体制本身就包含着征服的必要性;这些国家为了能够维持下去,便不得不进行无休止的扩张。也许他们会暗自庆幸这种幸运的必要性,然而随着它的鼎盛之极,那也就向他们显示了无可避免的衰亡时刻。”

Ⅱ 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几个代表人物的区别与联系

1、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就提出,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但为了防止争专斗和战争,就有必要按照人们属的共同的意志,相互签订契约,成立国家,来保护人民的公共权利。这种思想对推翻君权神授理论、摧毁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在反对君主专制的同时,有赞成实现开明专制

Ⅲ 社会契约论的核心概念

从直接民主制、贵族代议制到君主立宪制,统治的根据必须是人民主权———其真正表达就是法律。

Ⅳ 《社会契约论》产生的原因和核心内容

法国君主专制社会下等级差异鲜明,权力集中于法王。社会矛盾尖锐。-----时代背内景。霍布斯和洛克的社会契约容论和自然法学说被卢梭继承。
主要内容是没有任何组织和个人有高于人民的权威,人民通过社会契约建立的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每个人向国家让渡了自己的所有权利)。立法权由人民掌握,公意不会错误,少数服从多数。主权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不可代表。行政权必须服从立法权。

Ⅳ 卢梭社会契约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社会契约论》的最核心的一个观点就是区分了国家与政府(国王)的关系,国家的主权在人民,政府只是人民的受托方、法律的执行者,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一种契约。卢梭相信,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关系。

卢梭主要阐述的命题就是: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这个枷锁就是国家。卢梭提出国家创建的理性逻辑:人类想要生存,个体的力量是微薄的,个人的权利、快乐和财产在一个有正规政府的社会比在一个无政府的人人只顾自己的社会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可行的办法就是集合起来,形成一个联合体,即国家。

国家的目的就在于保护每个成员的人身与财产。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人生而自由与平等,人们通过订立契约来建立国家,国家就是人民契约的结合体。

(5)社会契约论延续自然法的核心扩展阅读:

《社会契约论》的创作背景:

18世纪的法国处于一种比较黑暗、比较堕落的社会危急中,社会中的人有界限森严的等级划分,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等级是僧侣,他们人数少但却地位非常高,在政治文化等方面起到特殊的地位;第二等级是国王贵族,他们拥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和权利,通过对第三等级,也就是农民、手工业者以及资产阶级的剥削来获得资产维持其奢侈荒淫的生活。

第一二阶级通过其“绝对权利”给予第三阶级无比的压迫,并且,通过类似“君权神授”的政治宣扬来达到他们垄断的目的;第三阶级由于无法生存而奋起反抗,一二阶级又以政治叛乱等借口以军队镇压,因此达到了一种非常混乱的情况。

当时的法国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思想、文化各个领域都处于新旧更替的时期,宗教势力逐渐退缩,各种政治启蒙思想方兴未艾。卢梭自幼经历坎坷,广泛的阅读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思想,深深体会到自由和民主的可贵。

他所处的时代是资产阶级革命火热进行的时代,资产阶级为反封建阶级疯狂的呐喊,卢梭敏锐的政治嗅觉和独到的思想使他走在了启蒙运动的前沿。他毫不客气的指出社会的种种弊病根源不在人,而在于社会制度,所以卢梭定下了写一部宏伟的政治学著作《政治制度论》的计划。

Ⅵ 社会契约论主要有哪些内容

《社会契约论》内容精要:《社会契约论》全书共分4卷,第1卷主要论述了人类是怎样由自然状态过渡到政治状态的,契约的根本条件是什么。第2卷主要讨论国家的立法问题。第3卷论述的是政治法即政府的形成。第4卷在继续讨论政治法的同时阐述了巩固国家体制的方法。

“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这是天赋予的权利”,国家则是自由的人民自由结合的产物,是社会的共同力量相结合的一种形式,而这种形式,应该“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社会契约论》表达了卢梭学说的核心内容。它认为,既然国家是人们协商的结果。人民就有权利掌握国家政权,法律应是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人民的主权是不能出卖、转让和分割的。该书根据自由行为是由行为意志和行为能力两种原因促成的原理,引申出国家必须把立法、行政两种权利分开的学说。提出人民意志是主权者,政府是共同意志的执行者。为了防止行政权以私人的意志篡改人民的意志,人民必须定期召开大会进行监督。如果人民的自由被暴力所剥夺,人民便有起来革命的权利,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它主张,人类得救的惟一希望,在于民众的共同意志永远是对的,并建立民主政治来表达推行这个意志。

《社会契约论》还指出,在判别一个体制是否健全有力的时候,“应该更加重视一个良好的政府所产生的活力,而不只是看到一个广阔的领土所提供的富源。”书中指出:“我们也曾见过有这样体制的国家,其体制本身就包含着征服的必要性;这些国家为了能够维持下去,便不得不进行无休止的扩张。也许他们会暗自庆幸这种幸运的必要性,然而随着它的鼎盛之极,那也就向他们显示了无可避免的衰亡时刻。”

Ⅶ 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他们共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并阐述他们的含

《社会契约论》来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源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以及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

《论法的精神》他采取与意识主义和自然主义截然不同的方法来分析政治行为,并致力于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政治习俗,从而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理论:法律不是戒律的表现方式,而是对不同因素的观察和调整,这些因素分为文明(传统、宗教等)和自然(气候、地理等)两类。

《哲学通信》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结合向法国读者介绍F.培根、洛克和牛顿的思想,表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像洛克一样,他的哲学思想前提是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书中重点论述认识论问题,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觉,感觉是感官接受外物刺激引起的。它强调感觉是观念的唯一来源,人的头脑唯一具有的能力是对感觉得来的观念进行组合和整理。

《社会契约论》、《论法的精神》引用自维基网络,《哲学通信》引用自网络。

Ⅷ 《社会契约论》中是怎样表达卢梭学说的核心内容的

《社会契约论》表达了卢梭学说的核心内容。它认为,既然国家是人们协商的回结果。人民就有权答利掌握国家政权,法律应是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人民的主权是不能出卖、转让和分割的。该书根据自由行为是由行为意志和行为能力两种原因促成的原理,引申出国家必须把立法、行政两种权利分开的学说。提出人民意志是主权者,政府是共同意志的执行者。为了防止行政权以私人的意志篡改人民的意志,人民必须定期召开大会进行监督。如果人民的自由被暴力所剥夺,人民便有起来革命的权利,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它主张,人类得救的惟一希望,在于民众的共同意志永远是对的,并建立民主政治来表达推行这个意志。

热点内容
jm法律硕士双证 发布:2025-09-17 07:51:14 浏览:178
劳动法休日加班 发布:2025-09-17 07:45:32 浏览:376
经济法产生的条件与必要性 发布:2025-09-17 06:58:25 浏览:356
法治和人治的界限 发布:2025-09-17 06:53:59 浏览:948
民事诉讼法关于执行财产的规定 发布:2025-09-17 06:51:50 浏览:756
大律师的隐婚娇妻 发布:2025-09-17 06:44:51 浏览:339
恩施新闻政府法律顾问 发布:2025-09-17 06:24:54 浏览:151
河南省委法律顾问 发布:2025-09-17 06:16:39 浏览:58
道德品质等级H是 发布:2025-09-17 06:16:06 浏览:5
理财顾问有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9-17 06:14:23 浏览: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