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经济法考试合同法
① 经济法作业,好像是合同法哪一章的,来个大神给做一下,跪谢……
一、《合同法》第294条规定;"旅客应当持有效客票乘运。旅客无票乘运、超程乘运、超级乘运或者持失效客票乘运的,应当补交票款,承运人可以按照规定加收票款。旅客不交付票款的,承运人可以拒绝运输。"第297条规定:"旅客不得随身携带或者在行李中夹带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以及有可能危及运输工具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危险物品或者其他违禁物品。旅客违反前规定的,承运人可以将违禁物品卸下,销毁或者送交有关部门。旅客坚持携带或者夹带违禁物品的,承运人应当拒绝运输。
根据以上两个条文的规定,可得出第(1)-(3)问的答案为
(1)乘车人没买票,售票员不能直接把人赶下车,应先让其补票。
(2)合法。因其享受坐车的权利,就应承担付款买票的义务。
(3)有权。因其携带的危险品已危及所有旅客的安全。
二、《合同法》第302条规定:"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前款规定适用于按照规定免票,持优待票或者经承运人许可拱乘的无票旅客。
依该规定,客运承运人对旅客的伤亡应负无过错责任。本案中赵某作为旅客,在乘运期间人身受到伤害,客运公司依法应负违约损害赔偿责任。至于丙的伤害赔偿责任,依第302条第2款之规定,仍应由客运公司负担。因为在第(7)问的假设中,检票员未将不买票的丙赶下车,而是同意将其带到某某站,这就意味着丙是经承运人许可拱乘的无票旅客,在运输途中发生人身伤亡的,照样适用第302条第1款的规定。至于丁对赵某的责任,应是建立在一般侵权的责任基础之一的,而王某并无过错,对赵某不应负担责任。
故:(4)丁某对于赵某的流产应负主要责任之一,因其明知超载运输,而强行上车,对造成并加剧引发赵某流产的拥挤状态负有一定责任。
(5)对于赵某的流产,客运公司负责违约损害赔偿。但公司可对其工作人员售票员进行追偿,让其承担部分责任。
(6)对于赵某的流产,如果王某没有过错,王某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其责任主要由运输公司承担。
(7)客运公司应对丙的人身伤害负责。
② 经济法基础中关于合同法的问题
不可复以,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合同法,制物权法和房地产管理法,房屋所有权以登记为准,没有办变更登记房屋就是甲的,甲的债权人有权就房屋申请强制执行,至于乙原先占有房屋本身是基于房屋买卖合同享有此项权利,是合法的,但此项权利不得对抗法院的执行令,如果觉得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③ 经济法和合同法的区别
合同法是规范平等民商事主体间合同行为的法律部门,属于私法,它属于专民商法的范畴。属
经济法是和民商法平行的一个法律部门,公法性更强。它的内容是国家对市场和市场行为的调整,如市场准入的设定、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对产品质量、金融市场的监督规制等。它是一个公与私的互动过程。
如果说合同法是横向的,那么经济法就是纵向的。二者不是一码事。
当然,要研究经济法,研究国家如何调整市场行为,就一定要先对市场行为本身有了解,因此,合同法作为民商事领域的基本法律部门,在研究经济法的时候也是不可逾越的。《合同法》这部法律本身更是基础性文本。
另外,有些法学领域的外行把经济法理解成所有与经济和经济行为相关的法律,包括民商法、国家规制类法律,这是不准确的。所以看到经济法这个词汇时,一定要看清在那个文本里它指代的什么意思,因为内行和外行对这个词的运用是完全不同的…
④ 大一《经济法》中,公司法和合同法的重点(期末)
建议自己学会找重点 重点一般都是小标题下 那段文字 看后理解了 用自己的话简单总结 然后配习题做来验证自己的理解 这个知识点就算掌握了 考试划重点是不够的
⑤ 经济法合同法例题,求解答!
1是要约邀请 因为内容不具体明确
2是要约 因为明确了数量
3新要约 新的要求
4 9月15号意思表示构成承诺 同意价格 愿意购买
5 9月20合同成立 因为承诺到达合同成立 撤回无效
⑥ 经济法!!合同法
首先,你所列上述问题是一个很好的考试案例题目,贯穿了合同法的几个基本概念专。
第一个是合同无效属问题,对应合同法52条,原因在于你所述“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第二个是合同无效的溯及力问题,对应合同法56条,被确认无效的合同自始无效。
第三个是合同无效的返还问题,对应合同法58条,依无效合同取得的财产应予返还。本案例中的返还是双向的,财产包含物资及金钱。
第四个是债权人的代位权,对应合同法73条,家农公司可以直接起诉五明公司要求偿还100万。
第五个是债权人的撤销权,对应合同法74条,家农公司可以起诉撤销理会公司对达达公司的无偿赠与,期限为1年,起算点为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但行为发生超过5年则该权利消灭。
特别提示:
根据法律规定,在代位权和撤销权诉讼中,家农公司的律师费及其他合理费用由被告承担。
⑦ 经济法考试!运用合同法分析案例!急!快!
本题考核的是合同法要约与承诺的相关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是要约的有效条件 (一)是由具有订约能力的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二)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目的。(三)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缔约合同的受约人发出。(四)内容必须具体确定。(五)要约必须送达到受要约人条件。其次是要约的效力《合同法》第16条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自要约实际送达 给特定的受要约人时,要约即发生法律效力,要约人不得在事先未声明的情况下撤回或变更要约,否则构成违反前合同义务,要承担缔约过失的损害赔偿责任。需明确一点,到达是指要约的意思表示客观上传递到受要约人处即可,而不管受要约人主观上是否实际了解到要约的具体内容。例如,要约以电传方式传递,受要约人收到后因临时有事未来得及看其内容,要约也生效。实际上本题甲公司给一公司的传真不是承诺,而是一份新的要约,因为一公司的只是寄来了新产品的宣传单不符合合同法也就是不符合上述要约的实质条件,并不是甲公司在收到宣传单后回复的承诺。这个是本题的关键,弄清楚了这个问题,那么就是关于甲公司发给乙公司的要约是否成立以及乙公司按照甲公司的要约作出的承诺(实际履行行为)是否有效的问题了。甲公司发给乙公司的要约符合合同法关于要约的规定是成立的,甲公司在发出了符合法律规定的要约后,想撤销该生效的要约,发了传真给乙公司,但是甲公司所作出的是不可撤销的要约即合同法第1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1)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方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2)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且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 相信这位朋友明白了这些法律理论知识后应该懂得怎样处理该案了吧!该案甲公司必定败诉,依法应当支付乙公司货款,
⑧ 经济法中的合同法
(1)答:成立。应为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双方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专并经历了要约和承诺两个阶属段合同成立。在该案中甲乙双方就合同的主要条款钱达成了合意,并经历了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所以该合同成立。(2)合法,根据《合同法》这种行为属于不安履行抗辩权。(3)合法,因为甲方没有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内履行完合同,须承担违约责任。(4)承担违约责任。因为丙方没有履行好运输合同,没有保护好甲方的物品。
⑨ 经济法:合同法、法律关系
错。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还需符合我国法律强制性规定。
错。举例:比如我卖你一瓶水,100块,你已经给我了,结果买卖合同被法院宣告无效。此时你可以根据不当得利向我主张100块的返还。
⑩ 经济法与经济法基础的区别
经济法指的是专门的经济法,法律基础的话,指的和别的法律是有交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