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法法学会会长
㈠ 省法学会会长是什么级别
一个社团组织,没有什么级别。
㈡ 中国法学会相关咨询
你好:
协会、学会属于民政注册的社会团体。
学会的成员由本地域同内行单位自愿组成。选举会长容单位和理事会单位。
经费来源:会员单位拨交、咨询、刊物和赞助。
工作职能:传递信息、共享资源、宣贯法规、协同工作。
收入待遇:不享受机关事业单位待遇。但基本参照事业单位运作。五险一金缴纳。
相对独立,分内勤、外勤。工作单调简单。
㈢ 王兴运的介绍
王兴运,男,1963年2月6日出生,陕西省三原县人,汉族,中共党员,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回法学院教授、经答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经济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商业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技法学会理事、陕西省经济法学研究会秘书长,西安市物价协会副会长,西安市发改委专家委员会委员。
㈣ 法学界有哪些名人多介绍!
1、江平:
中国著名法学家,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宁波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民商法学博士生导师。1948年至1949年就读于燕京大学新闻系。1951年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56年毕业回国进入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任教。1983年至1990年历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校长。是七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至1992年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2001年10月12日,被授予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江平教授被收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并被收入中国多种版本的著名学者、著名法学家名录。
2、陈光中
浙江永嘉县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1930年4月23日生,浙江永嘉人。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新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开拓者和重要的奠基者。195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2001年,被中国政法大学授予终身教授称号。
曾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和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他长期致力于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中国司法制度史和国际刑事人权法的研究,为培养法学高级人才,发展诉讼法学特别是刑事诉讼法学,改革和健全中国刑事司法制度,加强刑事司法人权保障,开展国内外诉讼法学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贺卫方
贺卫方无疑是中国当今法学界最有影响力的法学家之一。1960年7月生,山东省牟平县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1985年起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并主持《比较法研究》季刊编辑工作。1995年调至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任教。1992年被聘为副教授,1999年被聘为教授。1993年6-7月美国密执安大学、1996年6月-1997年1月哈佛法学院访问学者。担任北京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外国法制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4、王利明
王利明,男,1960年生,湖北仙桃人,中共党员,新中国第一位民法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召集人,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九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十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4年1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校党委原副书记、原副校长(兼)王利明接任常务副校长。
5、梁慧星
1944年1月16日生,四川青神人。中国著名民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学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2008年担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1966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获民法硕士学位。1990年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曾担任职务: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合同法》起草委员会组长、《物权法》、《侵权法》、《民法通则》起草组核心成员。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起担任第四届及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003年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曾任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届特邀咨询员、公安部第二届特邀监督员,山东大学法学院院长等职;2007年担任中央政治局《物权法》专题讲座主讲人。主要著作包括:独著:《民法》、《民法总论》、《中国民法经济法诸问题研究》、《民法学判例与立法研究》、《民法解释学》、《裁判的方法》、《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方法》等;合著:《合同法》、《经济法的理论问题》、《民法债权》、《物权法》、《中国物权法研究》、《中国民法典草案附理由》等;主编:《民商法论丛》、《中国民商法专题研究从书》等。
㈤ 盛学军的介绍
盛学抄军,男,1969年出生,重庆丰都县人袭,法学博士,法国马赛第三大学博士后,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第二届优秀中青年法学专家、重庆市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位委员会副主席,经济法学院院长,金融创新与法制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国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银行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证券法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民法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人民政府立法评审专家委员会成员、重庆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㈥ 湖北法学会会长职务级別
正处级 1、鄂州市是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是湖北省省辖市之一,是正厅级别。 2、所以鄂州市农委主任是正处级(相当于普通县县长级别)。
㈦ 法学会选举出的会长 副会长 要不要报批
盛市、区级人大会开会之前都要举行预备会议。由各代表团选出团长人 眩县乡两级选举委员会是在县人大选任联委员会的指导下产生的。
㈧ 新当选法学会会长发言稿
太长了
㈨ 法学界的两大现象具体是怎么回事
你说的法学界的两大现象也就是法学界的两个现象一个是西政现象,另一个则是南阳现象。
河南省南阳地区出了很多法学家,被法学界成为南阳现象,著名的包括
1、张文显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镇平县人,原吉林大学党委书记,现任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法理学; 2、郝铁川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邓州市人,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曾任华东政法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法理学/法律史学;
3、樊崇义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内乡县人,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刑事诉讼法学;
4、杨振山教授(已故),博士生导师,南阳人,曾任中国法学会民法、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主要研究领域:民法学;
5、赵秉志教授,博士生导师,南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刑法学;
6、周 密教授,河南省邓州市人,北京大学,主要研究领域:刑法学/法史;
7、付子堂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新野县人,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法理学;
8、冯 果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镇平县人,武汉大学,主要研究领域:民商法; 9、刘海年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唐河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信息法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法律史/人权,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
10、侯国云教授,博士生导师,南阳人,中国政法大学,主要研究领域:刑法学;
11、郝宏奎教授(满族),博士生导师,南阳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侦查学;
12、王新清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新野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主要研究领域:诉讼法;
13、王轶教授,河南省镇平县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主要研究领域:民商法;
14、曹富国教授,河南省唐河县人,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政府采购与公共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5、郑人玮副教授,法学博士,河南省唐河县人,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16、李汉军 教授,汉族,南阳人,1964年8月出生,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理事。历任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海南大学特区法制研究所所长、海南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诉讼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海南省重点学科诉讼法学科组成员,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17、王志祥 南阳人,法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近年来,在《法学家》、《法商研究》、《政治与法律》、《刑法论丛》、《刑法评论》、《法制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编撰(译)和参与编撰(译)《欧盟刑事司法协助研究暨相关文献中英文本》、《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暨相关重要文献资料》、《“9·11”委员会报告》、《美军虐囚报告》、《有组织犯罪比较研究》、《外国刑法学概论》、《中国废止死刑之路》、《英美刑法学》等著作10余部;
18、乔宝泰 法学家,南阳人。1948年参加国民党军队去台湾,后患病退伍,担任育达商职工友,嗣任台北市大安区群英里干事,先后毕业于“中国地方自治函授学校”专修班、政治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中国文化学院三民主义研究所硕士及博士班,获台湾第一个三民主义“国家法学博士”学位。后执教中国文化学院,累升教授、总务长、教务长、副院长、院长,中正文教基金会董事。曾当选“国大代表”,1971年列名台湾第9届“十大杰出青年”。长期从事三民主义理论研究。著有《国父权能划分学说之研究》、《一个理想的政治制度》、《中华民国宪法与五五宪草之比较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