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劳动合同法职业病

劳动合同法职业病

发布时间: 2021-03-09 04:42:41

1. 职业病网| 请问关于劳动合同法职业病有没有什么规定

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相关规定: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回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答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用人单位违反前两款规定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
上述条款均是基于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是对用人单位的约束,如员工要求自行离职,可按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申请离职,如其他关于职业病问题,可查阅《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规定。

2. 劳动合同中关于职业病的内容

即使不写在合同里,如果劳动者患有职业病,同样可以通过司法鉴定途径来处理。

3. 劳动合同中怎样说明工作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及后果有哪些

GBZ/T 225—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4.6 履行告知
4.6.1 在醒目位置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
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并在厂区的醒目位置以书面形式公布.包
括职业卫生方针、目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
4.6.2 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应载明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
用人单位应与所有形式的用工者签订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应将工作过程
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危害程度及其后果告知劳动者,将职业病危害告知作为劳
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劳动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使劳动者
接触原订立的劳动合同中没有告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时,应如实向劳动者告知并作说明。
4.6.3 签订的劳动合同应载明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
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应载明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劳动合同签订
后,用人单位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使劳动者接触原订立的劳动合同中没有告知
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时,应如实向劳动者告知新增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并作说明。
4.6.4 在醒目位置公布操作规程
用人单位应制定操作规程(用中文) ,并在工作场所的醒目位置公告。操作规程应简明
易懂、条款清楚、用词规范还应保证劳动者理解掌握。操作规程应保证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安
全。
4.6.5 在醒目位置公布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岗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并在工作场所/岗位的醒目位
置公告。应急救援措施公告应简明易懂,条款清楚,用词规范,还应保证劳动者理解掌握。
应急救援措施应针对作业岗位的特点,包括事故发生后的报告程序和时限,自救、他救方法
和临时应急处理原则等。
4.6.6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结果告知
用人单位应通过公告栏、合同、书面通知或其他有效方式告知劳动者工作场所职业病危
害因素监测及评价结果
4.6.7 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告知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 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前和应急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4.6.8 职业病或职业禁忌证告知
用人单位对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的职业病或职业禁忌证应以适当方式及时告知劳动者
本人。
4.6.9 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进行工伤、工伤申报和工伤保险待遇告知。
用人单位应为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含临时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还应通过
公告栏、合同、书面通知或其他有效方式告知劳动者工伤范畴、工伤申报程序及工伤保险待
遇等相关内容。

4. 劳动合同中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内容有哪些

劳动合同职业危害告知书可以在上岗前签订,也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甲方)在与劳动者(乙方)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告知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内容:
(一)所在工作岗位、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后果及职业病防护措施:

所在部门及
岗位名称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禁忌证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防护措施
例:铸造车间铸造工
粉尘
活动性肺结核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间质性肺病
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尘肺
除尘装置防尘口罩
(二)甲方应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的要求,做好乙方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应急检查。一旦发生职业病,甲方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乙方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及相应待遇。
(三)乙方应自觉遵守甲方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按要求参加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若被检查出职业禁忌证或发现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必须服从甲方为保护乙方职业健康而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的工作安排。
(四)当乙方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发生变更,从事告知书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甲方应与其协商变更告知书相关内容,重新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五)甲方未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乙方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甲方不得因此解除与乙方所订立的劳动合同。
(六)职业病危害告知书作为甲方与乙方签订劳动合同的附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5. 请问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哪些属于社会法

劳动合同法属于社会法。

参考资料:
已经颁布的社会法法律法规(18件)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决议(1978年)
附: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的决议(1981年)
附: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0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2006年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1992年,2001年修正)
6.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1992年,2005年修正)
7.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1993年)
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996年)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1999年)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07年)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年)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0年)

6.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适用于疑视职业病病人吗

即使是来疑似职业病人,严重违反自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有权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7. 劳动法职业病赔偿标准

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国家《劳动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8. 职业病防治与劳动合同法孰轻孰重

职业病防治法和劳动合同法都属于全国人大制定的专门法,级别是一样的,规定的是不同领域的法律关系。他们之间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只有适用范围的问题

热点内容
法哲学法社会学实证法理论 发布:2025-09-16 19:12:57 浏览:447
最高人民法院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 发布:2025-09-16 19:08:40 浏览:167
财务对账单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16 19:08:30 浏览:696
病案科室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6 19:08:29 浏览:328
国外法院 发布:2025-09-16 19:05:21 浏览:743
医疗诊所规章制度免费 发布:2025-09-16 18:54:04 浏览:700
乌兰察布市司法局 发布:2025-09-16 18:50:47 浏览:445
经济法以社会本位为原则强调社会公正 发布:2025-09-16 18:33:12 浏览:469
达州税务法律咨询 发布:2025-09-16 18:28:09 浏览:533
湖南省行政立法 发布:2025-09-16 18:28:01 浏览: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