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中国研究法社会学的人

中国研究法社会学的人

发布时间: 2021-03-09 17:48:09

Ⅰ 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我想去的社会学怎么样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学校,社会学也不错,但是还请你认真的看一下社会行情,就业是个大问题。

Ⅱ 法社会学的中国观点

长期以来,中复国法学界一制直认为,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学术研究与思考的深入,这一传统观点的局限性也日益明显。于是,有学者提出法律是理性与意志的复合体;有的提出“法是‘理’与‘力’的结合”,有的则认为“法是理性的对话”;也有学者认为法律是一个安排秩序的分类体系;还有的认为法律是一种激励机制。上述种种观点,借用一个学者的话说,都接触到了法律的某些面相,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但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或核心。

Ⅲ 简述法律社会学和法律人类学之间的区别

法社会学是研究法律与社会的关系的学科,是法学与社会学相互结合的产物。西方许多国家又把这门学科称为“法律与社会”(Law and Society),或“法学与社会科学”(Law and Social Science)。

法律人类学
legal anthropology
在费孝通学习人类学的年代里,“法律人类学”(legal anthropology)尚未成为研究与教学的专门类别(据说这个概括是20世纪40年代初才出现的),且费孝通本人一向不愿轻易将自己的研究视作是某一学科...

法律人类学连接"法律条文"与"社会"

法律人类学从不同文化间相互理解的角度,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解释法律问题。一般认为,1926年马林诺夫斯基的《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的发表,是法律人类学在学界取得独立地位的标志。“从马林诺夫斯基的著作开始,法律人类学家开始运用人类学方法对法律领域拓荒。”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大华表示。

法律人类学强调法律多元,强调对法律进行动态性的研究,主张通过综合运用国家法律与非国家法律来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人类学家注重田野调查,通过个案研究,将法律条文与社会相连接。

“活的法”:立足于经验和感受

传统法学重视规范的意义,将“法”限定为国家意志,而人类学方法的引入拓展了传统法学的视域。法律人类学多立足于经验和感受。吴大华认为,这种对传统法学从概念、体系到方法的全方位的批判引发了法学理论的革命。

法学不再仅仅表现为法律条文与规范的狭窄框架,法律多元为人们理解人类社会的法律运作行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人类学展现了非西方社会的法律及其文化背景的多样性,法律不仅仅是国家意志的表现,初民社会同样存在规则与秩序。在不同的地域,法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比如,东方社会的法具有礼的内容,有时会“礼法不分”;西方社会的法含有宗教的元素,教会法与世俗法并行。学者表示,如果把所有争端都诉诸法律,定会产生诉讼成灾、效率低下的后果。在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谢晖看来,作为交叉学科的法律人类学,更关注人们实际的法律(规范)生活是怎样的,以期“开发”出人类法律(规范)生活的多种面目、多个面向。

学者表示,法律人类学习惯于进行比较研究,对存在于不同时间、地点和社会形态中的各种法律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整体化地看世界,在动态的过程中把握法的实质及其发展,关注法律行为及其相互之间的变化过程,关注“活的法”。

吴大华认为,注重以参与观察为特征的田野调查方法是法律人类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只有对法律制定之前的准备工作和实施之后的后续调查工作进行细致的研究,才能避免出现法律与社会脱节的情况,这正是注重田野调查的法律人类学的优势。不过,田野调查不能走过场,不能拿着结论寻找有利的数据与案例,应当拟定调查提纲,选择采访方式与技巧,最大限度地克服先入为主的主观因素,获取第一手资料并通过科学分析获得结论。吴大华认为,20世纪60年代后期,法律人类学从研究原始法、部族法的模式转换成研究纠纷及其解决的方式,人们将研究国家法律定式化的规则演变为研究纠纷及其解决与处理的“过程”,关于处理纠纷的典型案例分析正是开拓新的法律人类学研究疆域的重要工具。

超越“问题个案”研究
法律人类学的研究史就是个案的研究史。所谓个案研究,就是以一个整体的单位作为观察和描写对象,其目标在于了解被研究的单位,重复发生的生活事项或重要部分,进行深入探究与分析,以解释现状或描述探索足以影响其变迁及成长诸因素的互动情形。

法律人类学家将传统“案例教学法”通过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进一步发展成为“问题个案”分析法,这是早期法律人类学研究法律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也由此限制了法律人类学的发展,使它变成了对冲突和纠纷处理过程的专门研究。

以格拉克曼为代表的曼彻斯特学派是新功能主义的重要力量,他们倡导的延伸个案研究法的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问题个案的困境。延伸个案研究法是曼彻斯特学派在非洲研究中开创的研究路径,这种方法注重对个案进行历史学意义上的分析,要求对个案涉及的原则与价值进行持续性分析,把纠纷视为一种社会过程,把主要的研究点从社会组织转移到了社会过程。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赵旭东表示,将案例放在一个相互影响的社会关系网络里面,放到它所涉及的社会经济地位、历史发展脉络、文化背景中去分析才有意义,才能更好地推动法律人类学研究的发展。

Ⅳ 国内著名的社会学家有哪些人,每个人的介绍!不要那些已经进历史的人物,谢谢!

中国有名的社会学家:郑也夫、李银河、陆学艺、马戎、胡庆钧等。

1、郑也夫

郑也夫,中国著名社会学专家。1950年8月生于北京,男性,汉族,群众,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是中国开放以后最早研究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社会学家。郑也夫先生以其独特的态度,对待社会生活中阴冷的地带,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观察和分析中国当下处境中的真实问题。

5、胡庆钧

胡庆钧,1918年年底出生在湖南宁乡县仙凤乡邱家冲。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有影响力的著作有于1983年写成40万字的《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一书。又经10余年的不懈努力,胡庆钧担任主编的《早期奴隶制社会比较研究》终于在1996年出版,全书85万字,其中他执笔64万字。

(4)中国研究法社会学的人扩展阅读

社会学家是一种观察和分析社会的方式,他是一个研究者,进行一些研究来理解并解释他所生存的这个社会,或其他社会。这要求他进行多年的社会学研究

Ⅳ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好考吗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好考。

政法平时上课用的理论教材古典和当代都是北大版的,60s就是帕森斯之后到80年代相对考的少一些,毕竟那部分理论流派太多了。推荐参考书里面好像有一本雷蒙.阿隆的《社会学十二讲》有时间就看看吧,那书挺好的。据同学讲考研题一般不会超出参考书目的范围。

中国政法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法大,诞生于1952年,位于首都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列入首批“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被誉为“政法人才的摇篮”。
前身是院系调整时期由北京大学法律系、政治学系,清华大学政治学系,燕京大学法律系、政治学系和辅仁大学社会学系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政法学院。1960年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重点高校。1965年,由最高人民法院直接领导。文化大革命期间因故被撤销。1979年复办并面向全国恢复招生。1983年,在中央的直接推动下,更名为“中国政法大学”。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现有昌平区府学路和海淀区学院路两个校区,并未设立任何分校。
应国需、促法兴。中国政法大学自诞生以来,传承“经国纬政,法泽天下”的法大精神,累计为外界培养输送了各类优秀人才20余万,创造了一系列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得力的助手”,直接参与了自建校以来包括中国第一部宪法在内的几乎国家所有立法活动,引领着中国法学理论和法律思想的革新,代表国家对外进行法学等领域的学术交流,为中国民主法制事业的发展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深入实施作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

Ⅵ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研究生怎么样

政法的社会学按照我们平时上课学的来说出题不难,但是每年上线的人不多,一般能有1个或两个上线,剩下的都是调剂的吧。
出题的话老师比较看重平时上课讲的东西,理论部分:主要是古典和当代,要求读一部分原著,分支比较偏重政治和经济社会学,当然法律社会学也有可能出,看每年出题的老师是谁。人类学需要特别注意,有的学校不开这个课,不过政法会考,因为本科开必修课。
方法部分:研究方法要看艾尔巴比的书,统计就是卢淑华那本,出题都挺常规,如果能搞到历年的真题就会发现其实考察的方式都差不多,只是考查内容每年都会有所改变,毕竟统计和方法内容太多了。如果能搞到老师上课的笔记就可以。
反正政法的社会学你真正想跟的老师就那么一两个,实话讲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蛮鸡肋的,每年出题相对就比较难,老师们都还是比较讲究学术尊严的。老师比较喜欢答题规范的学生,这个本校的考就比较有优势,反正也训练四年了,再不规范也规范了。
不管怎么样,给你个建议:如果你坚决想考政法的,那就先认识一下政法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或者是在读研究生,如果你更强大的话认识这个专业的老师当然是更好了,毕竟你要熟悉老师平时的出题的思路和答题的思路是什么。
如果你还在犹豫,那也可以试试北大和清华,反正每年政法社会学近三年生源都招不满,会从这些学校招调剂的。风险就是如果像今年一样北大、清华压分,你就调剂无门了。
政法平时上课用的理论教材古典和当代都是北大版的,60s就是帕森斯之后到80年代相对考的少一些,毕竟那部分理论流派太多了。推荐参考书里面好像有一本雷蒙.阿隆的《社会学十二讲》有时间就看看吧,那书挺好的。据我同学讲考研题一般不会超出参考书目的范围,当然她是考本校的,比较从容一些。
我们这届人类学没有指定教材,老师给印了一本资料,王铭铭有一本《人类学是什么》如果你从来没有接触过人类学大概可以看看入门,剩下的就是些很常规的理论,一般的教材都差不多有讲吧。

Ⅶ 跪求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研究生~!

不知道你本科是什么专业,不过不建议你考社会学研究生,尤其是法大社会学正在建设中,还不是很强大,远不如人大,法大社会学的本科生多半也是被调剂还想换专业呢。就业面倒是很宽,不过由于专业性不强所以就业质量和发展前景不是很好,除非你想一直读到博士然后搞研究,这倒是个好出路。不过文科的研究经费不多,而且不太好出成果,万一研究出了什么敏感的社会问题,轻则被和谐,重则…………(比如研究蚁族的学者现在就就很…………)所以你还是认真考虑考虑吧

Ⅷ 法律社会学的概述

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又称法社会学。由于学科内支派繁多,对它尚无确切的定义。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法律社会学是将法律置于其社会背景之中,研究法律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社会学和法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从社会整体观念出发,认识法律的社会基础和社会作用,从而更好地利用法律的控制作用解决社会问题。
法律决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法律社会学正是要研究社会的基本条件对法律制度的影响。这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法律,是法律社会学最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也是欧洲法律社会学的主要内容。比如,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其法律制度必然不可能是相同的。为什么农村不容易搞法治?也许有一个社会生活环境的问题。我们发现许多复杂的法律制度是配合陌生人社会即现代商业社会设计的。
另外,法律社会学也从微观的角度进行研究,把法律的实施看作是社会博弈。一项法律制定出来后,必然会引起人们的社会博弈,不可能要求人们完全的毫无反应的依法律而为。(“法律必须被信仰”,这句话所描述的状态永远不可能完全达到。)每个人对法律都会有所反应。
法律社会学是对法律形式主义的纠正。法律形式主义虽然作了奠基,但是它不能解决大量的社会问题。如最高院关于“奸淫幼女”罪的司法解释,如果单从刑法理论的角度考虑的话,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一旦放到社会中去,问题就出现了。比如,有可能触犯这一条罪的人可能是哪些人呢?律师法官和检察官的回旋余地大了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举证责任会有什么变化由此检查机关的资源配置又会有什么变化呢?但愿这只是杞人忧天。(见苏力《一个不公正的司法解释》)
法律社会学当然不能包治百病;但是,法律社会学可以看到社会条件、社会结构、政治结构乃至微观上的个人的行动对法律的影响。
很多问题都可以纳入法律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如女权主义、同性恋问题,以及在国际交往中出现的不同社会的不同做法如对待安乐死的态度问题,西方由于基督教的传统和某些技术问题而对安乐死相当慎重。(再如人工流产问题,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的问题,等等。)我们仅仅通过概念法学的角度都很难理解这些问题。只有把部门法的边界打破,把学科的边界打破,问题才能达到很好的认识和解决。

Ⅸ 中国,法社会学有哪些有名的研究人员

郭星华,周孝正

Ⅹ 法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从工具主义法来律观、反形源式主义法律观和多元主义法律观等法社会学的基本法观念出发,提出法是由社会力量的对比状况决定的权威性价值准则和程序性、可诉性行为规范。
思考与回答“法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高难度的思想体操。古往今来,无论是什么法学派别,或是持何种观点的法学学者,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如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就是正义;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认为法是自然中固有的最高理性;中世纪神学思想家托马斯?阿奎那认为“法是人们赖以导致某些行动和不作其他一些行动的行为准则或尺度”,是关于种种有关公共幸福的事项的合理安排。自然法学派突出法律是人类某种生存状态的规则;分析法学派认为法律是一种特定形态的规则;社会学法学派强调法律是一种人类活动。

热点内容
遵义法院纪检 发布:2025-09-16 17:00:12 浏览:32
刑法中宣言解释 发布:2025-09-16 16:57:52 浏览:912
酒店门童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6 16:53:22 浏览:694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9-16 16:52:23 浏览:865
关于劳动法解释三 发布:2025-09-16 16:44:56 浏览:7
法院上实现 发布:2025-09-16 16:43:57 浏览:22
侵犯社会法益的类罪名 发布:2025-09-16 16:28:43 浏览:490
药库耗材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6 16:23:14 浏览:975
qq智能abc输入法官网 发布:2025-09-16 16:12:56 浏览:851
社会与法频道写作 发布:2025-09-16 16:11:46 浏览: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