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契约精神的理解

合同法契约精神的理解

发布时间: 2021-03-10 01:47:39

1. 契约精神是什么为什么中国人重诚信而非契约精神

契约是双方平等签订的一种原则。由于中国古代君权过于膨胀,所以人们只重“诚信”,鲜少提到“契约”。谈及契约,大家想到的往往是商人之间的交易,要遵守“契约”和“契约精神”;对政治感兴趣的朋友,可能会进而派生到卢梭撰写的《社会契约论》,里面谈及了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政治生活,“契约”都是构建双方关系的成因。契约精神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中国人素来不讲“契约”但是讲“诚信”?

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了一个名叫“豫让”的刺客。因为他的主人被朝中高官赵简子诛杀,他就改头换面,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非要诛杀后者不可。他说,“智伯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这就是一种中国朴素的“契约精神”。可惜随着君权的发展,一味要求臣子对君王的付出,而君王不用对这种关系承担任何的责任,甚至“但论臣节所当为,何论君恩之厚薄”。既然平等都不存在了,也就没有人再去宣扬什么“契约精神”,忠君,诚信也就成为了中国思想的主流了。

2. 契约精神是什么

契约精神是西抄方文明社会袭的主流精神,“契约”一词源于拉丁文,在拉丁文中的原义为交易,其本质是一种契约自由的理念。

所谓契约精神是指存在于商品经济社会,而由此派生的契约关系与内在的原则,是一种自由、平等、守信、救济的精神。契约精神不是单方面强加或胁迫的霸王条款,而是各方在自由平等基础上的守信精神。

契约精神,无论是私法的契约精神在商品经济中的交易精神,还是公法上的契约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构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都有着积极作用。

(2)合同法契约精神的理解扩展阅读:

契约的作用

契约文献可以算少数民族古籍的一种。中国一些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一些使用汉字,无论何种文字签订的契约,都反映了当时当地特定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状况,有着重要的文献学意义。

这些东西已越来越少,一方面由于历史变迁,自然损毁,另外解放后,历经土改、文革,这些契约大都作为封建遗物被付之一炬,所存日见稀少。就笔者所知,还有其他一些民族有零星分散的契约档案存在,如维吾尔族、藏族等,都应尽快整理出版,作为重要资料保存,以利研究工作的开展。

3. 简述契约精神的特点

一般来说,契约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种,非正式契约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没有强制约束力,主要靠人们自我内在的约束力,比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然而,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缺乏自身的强制约束力,不得不由正式的契约,主要指法律、法规、合同、规则、准则来强制约束人的行为规范,同时,正式的契约有明确的规则和要求,约束人的行为规范的能力强,人们比较容易遵守。因此,在任何一个社会里,为了培养人们的契约意识,往往在最初都是用强制的法律、法规来帮助人们树立契约意识的。

《劳动合同法》就是一种强制性正式契约,它通过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行为,可以明确劳动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促使稳定的劳动关系的建立,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现代社会就是契约的社会,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应该懂得用契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志和要求,只要人人都树立了契约意识,构建平等的和谐社会就有了基础。契约精神是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精神,“契约”词源于拉丁文在拉丁文中的原义为交易。其本质是一种契约自由的理念。所谓契约精神是指存在于商品经济社会,而由此派生的契约关系与内在的原则,是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

4. 契约精神是什么意思呢

契约精神是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精神,“契约”一词源于拉丁文,在拉丁文中的原义为交易,其本质是一种契约自由的理念。所谓契约精神是指存在于商品经济社会,而由此派生的契约关系与内在的原则,是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契约精神不是单方面强加或胁迫的霸王条款,而是各方在自由平等基础上的守信精神。

(4)合同法契约精神的理解扩展阅读:

市民社会的契约精神已从单纯的私法领域的契约精神,发展为公私法领域的契约精神。市民社会不仅需要私法的契约精神,同时需要公法的契约精神。私法领域的契约精神存在于私人主体之间,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交易。

公法领域的契约精神存在于私主体与公权力之间,目的是为了公权力不随意干涉。私主体的活动空间,公权力微观不介入,宏观上进行调控,从而实现、引导、支持保护市场经济的作用,最终有利于交易的实现。公权力在私人契约面前是一种中立的角色。无权力肆意干涉契约自由精神,除非涉及公共利益,主要起到宏观的指导作用。

西方的契约精神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世的契约理论影响深刻。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关于正义的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契约思想,亚氏提出交换正义的概念。交换正义是人们进行交易的行为准则。

参考资料:网络-契约精神

5. 简述契约精神的重要性

契约精神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在市民社会私主体的契约精神促进了商品交易的发展,为法治创造了经济基础,同时也为市民社会提供了良好的秩序;

另一方面根据私人契约精神,上升至公法领域在控制公权力,实现人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契约精神,无论是私法的契约精神在商品经济中的交易精神,还是公法上的契约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构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都有着积极作用。

(5)合同法契约精神的理解扩展阅读:

契约精神的内容:

契约精神本体上存在四个重要内容:契约自由精神、契约平等精神、契约信守精神、契约救济精神。契约自由精神是契约精神的核心内容。西方人权理念中就一直存在经济自由中的契约自由精神。

契约自由精神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选择缔约者的自由、决定缔约的内容与方式的自由。契约自由主要表现在私法领域。

发展趋势:

契约精神在市民社会已经从传统的私法领域发展到了公法领域,传统的私法领域的契约精神以合意为核心,面临着巨大的困境。1974年美国学者吉尔莫抛出了契约死亡的言论。

6. 关于契约精神

契约精神就是双方各自享权利,互负义务,不违背契约内容,按契约行事。根据你的阐述,c的死亡是b不可控的,无法预知的,可以理解为不可抗力,意外事故等,此时,b只要尽力了,没有消极履行保护和救助义务(比如见死不救),就不算违被契约。可以参考保险制度来理解。

7. 如何理解契约精神是现代法治精神的基石

所谓的契约精神其实就是一个诚信的概念,要求双方恪守承诺和履行相关的责任。主要靠双方的自觉觉悟,应该说是建立在社会道德的基础上,而现代的法治,则是强制性的,不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是道德最后的防线。

8. 你怎么看待契约精神

我们都在说着契约精神,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契约精神呢?契约精神不仅是防止公权的侵蚀,即合同自由;也要防止私权之间的相互倾轧,即主体平等;“守信”则是契约精神的核心,也是契约从习惯上升为精神的伦理基础。在契约未上升为契约精神之前,人们订立契约源自彼此的不信任,契约的订立采取的是强制主义,当契约上升为契约精神以后,人们订立契约源于彼此的信任,当契约“守信精神”在社会中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主流时,契约的价值才真正得到实现。

9. 怎样看待契约与契约精神

答案:5. 一个男人愿意给女人多少时间,就是他有多爱你。一个男人条件再好,他没有时间陪你

热点内容
刑法中宣言解释 发布:2025-09-16 16:57:52 浏览:912
酒店门童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6 16:53:22 浏览:694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9-16 16:52:23 浏览:865
关于劳动法解释三 发布:2025-09-16 16:44:56 浏览:7
法院上实现 发布:2025-09-16 16:43:57 浏览:22
侵犯社会法益的类罪名 发布:2025-09-16 16:28:43 浏览:490
药库耗材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6 16:23:14 浏览:975
qq智能abc输入法官网 发布:2025-09-16 16:12:56 浏览:851
社会与法频道写作 发布:2025-09-16 16:11:46 浏览:661
家长把孩子打伤负不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6 16:11:45 浏览: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