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法社会学禁烟

法社会学禁烟

发布时间: 2021-03-14 23:46:28

㈠ 法律社会学案例分析

4名村民合法取得了该村村民资格,理应享有村民同等的权利和待遇,应专享有集体收益分配权,和属其他集体成员一起,成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主体的一部分,就应该成为征地补偿费的受益权主体。
村规民约是村民会议制定的涉及村风民俗、社会公共道德、公共秩序、治安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行为规范,属于我国《宪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各种守则、公约”的一种。但村规民约绝对不能违犯法律、法规,否则就没有任何约束力。村规民约中该项规定不仅有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法律原则,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内容相悖,同时也侵犯了村民的合法财产权,应属无效。

㈡ 史上最严禁烟令出台 禁烟难题该如何破解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11月28日《北京市控烟条例》表决通过,根据《条例》规定从明年6月1日开始北京的所有公共场所将全面禁烟。此条例一经通过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有媒体将其称之为:“史上最严禁烟令”。据专家介绍,与北京持续的雾霾天气相比,吸烟的危害更加触目惊心,除了对吸烟者自身造成的危害之外,二手烟对他人的间接危害更加隐蔽而严重,这次的新规定无疑对减少二手烟危害有更加针对性的作用。其实全国许多城市和地区已经实行了公共场合禁烟的相关规定,但记者调查却发现规定的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
禁烟法规实施遇尴尬
江苏省在去年12月1日开始实施《江苏省爱国卫生条例》明确指出,如果在禁烟场所吸烟,将处以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吸烟者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的,任何个人可以劝阻,要求他掐灭烟头。此外,《条例》还规定,如果有单位未履行其控烟职责,逾期不改正的,将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而在此条例实施一年之际记者来到徐州却发现此法规的实施遭遇尴尬: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里一男子在病房吞云吐雾,并且对公共场合禁止抽烟的规定完全不知。
在江西,禁烟难题同样存在。南昌市某酒店一位姓王的楼层经理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在酒店完全禁烟是不太现实的,最多只能设立一个专门的吸烟区。
戒烟门诊无人问津
对于广大的烟民来说,禁烟令的实施无疑在某种程度上给他们带来了戒烟的动力。然而戒烟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大约有接近50%的烟民每年都尝试戒烟,但只有不到3%能够坚持戒烟一年以上。
在浙江长兴人民医院,记者看到戒烟门诊的诊室大门紧闭。长兴人民医院副院长卢火佺告诉记者,三年前他们开设了戒烟门诊,希望能为吸烟成瘾的市民提供一个科学的戒烟途径,但从这三年的运行状况来看,情况并不理想。从开诊到现在,前来咨询的只有不到二十个病人前来咨询。
在长兴县中医院,也出现了同样令人尴尬的状况,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年前,戒烟门诊在他们医院开设起来,但是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市民前来咨询和就诊。为什么戒烟门诊如此不受烟民的待见呢?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二十多名男性市民,近七成的男性表示有长期抽烟的情况,只有一名市民表示近期有戒烟的打算。但在采访的二十多名市民中,没有一个人知道当地有戒烟门诊这件事。主要原因是社会上的普遍观念与医学界的认识有巨大的差距,很多人认为吸烟只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疾病。
香烟价格难以形成经济压力
造成戒烟难的另一个原因是香烟价格相对较低。在采访中很多烟民对记者表示,近几年无论是房价还是各类生活必需品价格都上涨了很多,但香烟基本维持稳定的价格。目前全国每年的卷烟产销量超过1280亿包,但中国卷烟的零售价和税率均双双低于国际水平。中国烟草税额和不含税商品价经营成本和利润之和的比值仅为67%,而高收入国家则普遍接近200%,法、德两国甚至分别达到399.5%和292%。因此香烟消费开始占烟民收入的比例并不大,从而保证了香烟销量的稳定,香烟开支也很难给烟民造成经济压力。
【观察员评论】需正确分析吸烟者心理
观察员徐冰认为,要在控烟行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正确分析吸烟者的心理。在社会学上,吸烟的功能被分为几个方面,首先是生理功能,即尼古丁引起的快感;另外还有很重要的社交功能,在现实生活中一根香烟往往能拉近人际距离,不同品牌的香烟甚至可以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对吸烟者的心理有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再针对性的实行相关的控烟措施,相信效果会好得多。另外控烟还需要大众媒体的配合,例如在影视作品里彻底拒绝吸烟镜头,加强对吸烟危害的宣传报道,都会对吸烟者的心理产生影响。
【专家意见】控烟是一套“组合拳”
对于如何将“最严控烟令”落到实处,国家疾控中心控烟办副主任姜垣女士表示首先需要逐渐改变吸烟者的态度,让大家逐渐认识到吸烟和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危害。但要彻底的减少吸烟人数,需要一套控烟的“组合拳”,提高香烟的零售价和把戒烟药列入医保范围都是其中的有效措施。
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还是普通大众对吸烟和吸二手烟的危害认知率太低。根据调查,只有不到30%的人知道吸烟可以导致脑卒中,只有不到50%的人知道吸烟可以导致冠心病,对于二手烟的危害认知度更低。如果每个人都对吸烟的危害有充分的认识,那么每个人就会自觉的遵守甚至主动制止在公共场合吸烟的行为,在这方面,媒体的健康宣传和法律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

㈢ 小学生的禁毒、禁烟的知识

吸烟只是一种习惯,对人体有害无益。研究表明,吸烟时烟雾中有许多有害成分,对人体的呼吸道、心血管、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对中小学生来说,吸烟的危害更大。

1、烟草在燃烧时会产生烟焦油,含有致癌物质,能诱发各种癌症。

2、烟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种剧毒物质,对人的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长期吸烟,会引起心血管疾病。

3、吸烟不仅害己,还会污染环境,给他人带来更严重的危害。

4、吸烟者的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70%,寿命也明显缩短。

吸毒严重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目前吸食的毒品绝大多数是海洛因,它使人体神经系统产生高度的毒性和生理破坏。吸毒上瘾后,不仅心理变态,人格解体,不知廉耻,而且传染和导致各种疾病,甚至死亡。据云南省一些毒品重灾区调查,因静脉注射海洛因造成的艾滋病感染率高达68%。32岁的郭某将家中20余万元存款吸光,毒瘾发作,剖腹自杀未成,腹部缝合18针。河南郑州赵某毒瘾发作,用牙刷插进鼻孔自杀。广西一吸毒女青年毒瘾发作时跳楼自杀。据联合国禁毒署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吸食毒品而死亡的人数高达10万人,因此而丧失劳动能力的每年约1000万人。从思想上真正认识毒品的危害,形成全社会、全校、全体同学坚决反对毒品危害的氛围,让大家共诛之,共讨之,使贩毒分子和吸毒者不能接近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中小学生应该明白,你们是国家的主人,责任重大,要集中一切精力,搞好学习,要抵制毒害等一切腐朽的东西,并立志要在你们手里消灭这些丑恶的东西。克服不良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一定要有益于身心健康发育,有益于自己形成高尚的人格,有益于自己学习成才,有益于社会。要与好人交友。好的朋友有助于搞好学习,积极争取进步,但如果与坏人交朋友,就很容易被诱惑而参与偷、抢、吸毒等违法活动。所以,交朋友,一定要慎重!

㈣ 关于法社会学的一些问题,求解答

这个估计得读了研的才知道,如果您真要研究欧洲法律史,得从他的文化,即基督教开始。建议买本圣经看。

㈤ 法律社会学与法理学对法理概念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法律社会学是将法律置于其社会背景之中,研究法律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社会学和法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从社会整体观念出发,认识法律的社会 基础和社会作用,从而更好地利用法律的控制作用解决社会问题。 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又称法社会学。由于学科内支派繁多,对它尚无确切的定义。法律社会学可以看到社会条件、社会结构、政治结构乃至微观上的个人的行动对法律的影响。很多问题都可以纳入法律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如女权主义、同性恋问题,以及在国际交往中出现的不同社会的不同做法如对待安乐死的态度问题,西方由于基督教的传统和某些技术问题而对安乐死相当慎重。(再如人工流产问题,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的问题,等等。)我们仅仅通过概念法学的角度都很难理解这些问题。只有把部门法的边界打破,把学科的边界打破,问题才能达到很好的认识和解决。
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一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是我国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学科,它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从总体上来研究法和法律现实的一般规律,研究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研究法的创制和实施的一般理论,并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法和法制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论学科。

㈥ 法律社会学 案例

从案例1看,按照一来般法理,群众会议自以不参加公益事业为由将卢进发等7户卢姓村民开除村籍的决议是无效的决议。后来对村民进行罚款的行为没有法律依据,也是无效的决议。

从案例2上看,政府的执行力显然不如在少数民族中头人的执行力。按照一般法理,政府实施行政行为不应当建立在某些个人的权威之上。

从案例3上看,按照一般法理,民间一些接近迷信的风俗不应当在法律上获得公力救济。

但是,一些善良风俗和少数民族的习惯法如果不影响社会的稳定健康状态,甚至促进社会的稳定健康状态,就可以排除一些民事法律的适用。司法和行政机关在遇到一些少数民族地方的善良习惯和一些地区无害社会的善良风俗时候,应当在引导的同时,也要尊重这些已经形成一定社会规范的特殊规则。当然前提是这些规范不影响社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以追求行政和司法过程中的最大社会效益。

反之,如果一味以机械的遵照一般法理进行行政和司法,不仅效果不好,而且不能体现法律在解决社会冲突时的作用,降低法的价值和功能。

㈦ 禁烟知识

禁烟知识如下:

1、香烟点燃后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1)醛类、氮化物、烯烃类,这些物质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2)尼古丁类,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内膜损害。

(3)胺类、氰化物和重金属,这些均属毒性物质。

(4)苯丙芘、砷、镉、甲基肼、氨基酚、其他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均有致癌作用。

(5)酚类化合物和甲醛等,这些物质具有加速癌变的作用。

(6)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能力。

2、吸烟的危害

(1)烟草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大家知道,浓烟经过烟囱,日积月累,烟囱壁上便会堆积起一层厚厚的烟垢。同样的道理,香烟进入人体,经过口腔、呼吸道、消化道,身体各器官都可能受到烟草的损害。吸烟是造成肺癌、心血管病、脑中风、冠心病和慢性肺组织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2)吸烟对人体最大的危害是肺癌,尤其是中心型肺癌。烟草既是“化学武器”(含有3000余种化学成分),又是“放射武器”,一般地说,香烟中放射性物质含量是粮食中的20倍,是蔬菜和水果中的30倍。香烟中所含的放射性物质,可释放出高能量射线,直接杀伤人体组织细胞。

每天吸一包半香烟的人,其肺部一年所受到的放射线量,累积起来相当于接受300次胸部X线透视。世界医学界经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无可辩驳地证实了吸烟是引起肺癌的罪魁祸首。

(3)被动吸烟,危害更严重。被动吸烟(包括被污染的空气)已经被证实是不吸烟者患肺癌的一个原因。被动吸烟尤其有害于妇女与儿童。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几率比常人大6倍。

(7)法社会学禁烟扩展阅读:

各国禁烟的措施

1、法国:为落实禁烟令,法国有17万名以上的“香烟警察”在公共场所巡逻。这些“香烟警察”由警察、宪兵和军队巡逻兵等组成,一旦发现有人违反禁烟令,“香烟警察”有权对违反者处以68欧元(约合707元人民币)的罚款,而违规的公共场所将被处以双倍罚款。

2、英国:在公共场所内吸烟者一旦被发现,将被处以50英镑的罚款,随地乱扔烟头者将被罚款80英镑。对于酒吧、俱乐部等法定禁烟场所,如果没有贴出“禁止吸烟”标志,负责人将被罚款200英镑到1000英镑,对吸烟者违反禁烟令不闻不问的业主或雇主还将面临高达2500英镑的罚款。

3、德国:德国所有火车、公共汽车和出租车上禁烟;联邦政府各部门以及学校、医院、储蓄所等公共场所原则上也不许吸烟;各州餐馆必须对不吸烟的人提供保护;烟草销售的对象年龄由目前规定的16岁提高到18岁以上。

4、朝鲜:朝鲜实行禁烟的重要措施之一便是 “剥夺烟民的大学深造权利”。这也就意味着那些未成年吸烟者或学生吸烟者将失去进大学深造的机会,朝鲜所有大学的大门将对烟民们关闭。

㈧ 禁烟令的政策法规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于2011年在中国全面实施。这意味着中国要在三年内实现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承诺。
2011年3月24日新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由卫生部印发,将于2011年5月1日起实施。《细则》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据悉,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国家控烟办主任杨功焕已经勾勒出未来五年“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的路线图:在室内公共场所看不到有人吸烟、闻不到烟味;所有公共场所看不到和听不到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不再有向青少年销售香烟或由青少年销售烟草制品的现象。
限于执法成本不罚个人
《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如果市民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且不听劝阻,市和区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可处以50元以下罚款,同时将处罚禁止吸烟公共场所所在单位。但在正式规定中,这一双罚制改成了单罚制,即只处罚后者。但是,单位尽到了劝阻的义务以及设置相关标识的义务,将不会被处罚。
北京扩大禁烟
10类禁烟公共场所:医疗机构的室内区域;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区域;影剧院、音乐厅、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技馆、档案馆、少年宫、纪念馆等科教、文化、艺术场所;商业、金融业、邮政业和电信业的营业厅;公共汽车、出租车、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内及其售票厅、室内站台;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体育馆、健身馆;健身场,体育场的比赛区和坐席区。
领导干部模范遵守公共场所禁烟规定
2013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包括各级领导干部不得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活动中严禁吸烟、要把各级党政机关建成无烟机关在内的五项要求。
2014年11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卫生计生委起草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我国首次拟制定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全面控烟。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同时,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高等学校的室外教学区域,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妇产医院的室外区域,体育、健身场馆的室外观众坐席、赛场区域,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区域等也全面禁止吸烟。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吸烟的,可处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

㈨ 法律社会学

http://wenku..com/link?url=-Hw2Y_Va9fhZi-_XzY7

http://wenku..com/link?url=a9h9Luv7eYh3VjTs0-Q__mFUE--u38m

热点内容
江西法院疫情报道 发布:2025-09-15 23:05:57 浏览:358
赵海峰律师 发布:2025-09-15 23:05:53 浏览:55
最高人民法院领导班子 发布:2025-09-15 23:05:13 浏览:60
桂林市秀峰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15 22:59:06 浏览:993
二级建造师考试法规试题 发布:2025-09-15 22:59:05 浏览:326
劳动法关于鼓励先进奖励的条款 发布:2025-09-15 22:56:52 浏览:125
高速公路建设法规 发布:2025-09-15 22:51:01 浏览:13
北京最好律师 发布:2025-09-15 22:48:12 浏览:825
佳木斯市向阳法院 发布:2025-09-15 22:48:03 浏览:734
民事诉讼法试行第条 发布:2025-09-15 22:27:46 浏览: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