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最高人民法院领导班子

最高人民法院领导班子

发布时间: 2025-09-15 23:05:13

1.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是什么级别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是国家级副职,也就是所称的副国级。

国家级副职包括:中央政治局委版员、中权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家军委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国家监察委主任。

国家公务人员行政级别共分11级,分别是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乡科级以下。

图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

拓展资料

国家级正职包括: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军委主席。 自1993年以来,除短暂时间外,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五大机构(五大班子)正职均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

2. 四副两高的介绍

“四副”一般指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两高”一般指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由于“四副两高”的概念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执政时提出的,当时国家未设国务委员这一职务,所以国务院副总理应包括今天的国务院副总理和国务委员。

同样,在1982年《宪法》实行之前,国家机构未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这一机构。所以按理说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这一职务。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等级

法官等级分为十二级,依次为首席大法官、一级大法官、二级大法官、一级高级法官、二级高级法官、三级高级法官、四级高级法官、一级法官、二级法官、三级法官、四级法官、五级法官。

作为最高法院的党组书记,院长还是中共中央委员会的重要一员,根据党管干部的组织原则,他和他所领导的最高法院党组自然拥有对下属机构干部的考察、建议、任免权力。此外,尽管上下级法院保持独立,但最高法院对地方法院领导班子亦有充分的影响力。这使得首席大法官拥有对人事上的广泛影响力。

3. 最高法院副院长是怎么产生的

由最高院院长提名全国人大常委会认命,众多副院长中,有的是正省部级,有的是副省部级。

4. 法院专职委员是班子成员吗

法院专职委员是班子成员。全称是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一种职务,简称专委。法院一般设置两名专委,副院长级别,享受副院长待遇,但并不是副院长,不分管各种工作。专司审判委员会各种案件的议论,审核,表决权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三十条 合议庭由法官组成,或者由法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成员为三人以上单数。合议庭由一名法官担任审判长。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审理案件时,由自己担任审判长。审判长主持庭审、组织评议案件,评议案件时与合议庭其他成员权利平等。

5. 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什么级别

各级人民法院都设“审判委员会”,这是法院在业务上的一个集体领导机构,负责总结审判经验、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审判工作的重大问题,其成员叫做“审判委员会委员”。
但是,审委会委员不是一个行政领导职务,没有对应的行政级别,具体由个人担任的行政职务决定。
首先,介绍一下人民法院的规格。
法院是“一府一委两院”中的一员,依法履行审判权,主要分为“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四个层级,机构规格比较特殊。
以省高院为例,为副省级单位:
西藏高院2019年部门决算——截图
1、省高院与省政府、省监察委、省检察院一样,都由省人大产生,接受省人大的监督,和省政府的厅局有本质区别。
最直观的例子,省高院的印章比省发改委、公安厅的印章大一圈,前者刊国徽,后者刊五角星。
2、省高院院长是明确的副省级职务,与省长、省监察委主任一样,都由省人大选举产生,不存在高配的情况。
而省发改委主任、公安厅长由省人大常委会任免,是明确的正厅级职务。
但是,整个省高院却是正厅级建制:
1、省高院的副职领导中除了“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明确正厅级之外,其它副院长、政治部主任都是明确的副厅级职务。
2、省高院的办公室、政策研究室、审判庭、立案庭等内设机构都是明确的正处级规格,主任、庭长都是正处级职务。
因此,省高院的各个行政职务对应的级别如下:
1、院长:副省部级
2、常务副院长:正厅级
3、副院长、政治部主任:副厅级
4、审判庭庭长:正处级
5、审判庭副庭长:副处级
第二,介绍一下法官的概念。
法官依法行使审判权,实行员额制管理,从任职满一定年限后的法官助理中以入额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因此也叫员额法官。
各级法院的法官由“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组成,院长由人大选举产生,其它由人大常委会任命。
其中,审判员大致可以理解为法官中的普通干部,而“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大致可以理解为法官中的领导干部。
然后,介绍一下审判委员会的概念。
审判委员会是法院决定案件处理的最高审判组织,是审判业务方面的集体领导机构、决策机构,指导和监督全院的审判工作。
但是,法院还有“党组、行政班子”两个领导机构,与审判委员会的区别在于:
1、党组是法院的核心领导机构,负责“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对于法院的“三重一大事项”拥有最终决定权。
目前,法院的党组成员一般有5—9人,包括“院长、副院长、政治部主任、纪检监察组长”。
2、行政领导机构负责管“事务”,处理法院的日常行政工作,班子成员一般有3—7人,包括“院长、副院长、政治部主任”。
3、审判委员会负责管“业务”,负责总结审判经验、讨论决定重大案件、讨论决定审判工作的重大问题。
审判委员会的委员人数会比“党组成员、行政班子人数”多出不少,由“院长、副院长、若干资深法官”组成。其中,资深法官包括“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部分审判庭庭长(现任或已退居二线)”组成。
可以看到,三个机构的很多成员是重合的,三个机构既分工、又协作,共同推动法院的各项工作发展。
最后,介绍一下审判委员会委员的有关情况。
审委会委员更像是一个业务岗位,而非行政领导职务,并没有明确的行政级别。
因此,审委会委员的个人级别不尽相同,以省高院为例:
1、院长是副省部级;
2、常务副院长是正厅级;
3、副院长是副厅级(个别可以高配正厅);
4、审委会专职委员是副厅级;
5、审委会委员、审判庭庭长是正处级。
这里介绍一下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其有点像介于副院长、审判庭庭长之间的职务,属于半个院领导,有明确的行政级别。
例如,省高院审委会专职委员是副厅级职务,市中院专职委员是副处级职务,基层法院专职委员是副科级职务,协助院长、副院长分管部分工作。
各级法院的副院长中有不少都是从专职委员晋升而来,同时,庭长转岗担任专职委员也属于提拔晋升。

热点内容
劳动法的产生 发布:2025-09-16 00:50:02 浏览:684
刑法实训目的 发布:2025-09-16 00:41:25 浏览:686
假离婚生二胎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6 00:29:15 浏览:628
仲裁裁决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可以 发布:2025-09-16 00:28:18 浏览:681
民法典话 发布:2025-09-16 00:27:31 浏览:2
司法调解申请书 发布:2025-09-16 00:27:31 浏览:443
盗用公章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6 00:26:12 浏览:140
公司欠薪能追究公司实际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6 00:20:31 浏览:882
社会学网络分析法 发布:2025-09-16 00:08:33 浏览:17
德川酷刑法 发布:2025-09-15 23:50:03 浏览: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