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关于降薪的条款
1. 劳动合同存在降职的条款
这个抄“打分”要是条文形式的,要分打分的标准是什么,如果规定是非常人轻易能够达到而被扣分,则属违法行为。但如上下班准备加一分等,这种条款是有效的。
你现在面对的是公司解除合同的赔偿金问题,应该按下面计算:
1 你要明确表示“不”想解决合同,公司再执意解除合同,那么就属违法解除了,你可获得更多的赔偿金;
2 赔偿项目包括:A 1个月的工资(劳动法47条)B 依A项要求双倍支付(46、87条)实际为两个月的工资赔偿。
3 维权的唯一办法就是申请劳动仲裁,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申请,有要式表格,你填下即可。仲裁不收费。周期约为三个月左右。
2. 劳动法降薪条文
1.《劳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企业需对此承担举证责任,而不是口头说明企业有这些情形就可降薪了,必须要提供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签订劳动合同时的情形已经发生了变化的证明。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报酬是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因此,降薪首先要对原来签定的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报酬进行变更。这就需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采用书面形式来变更劳动合同。同时用人单位应该注意,即使降薪,也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如果企业在履行了法定程序之后,仍无法与员工就降薪达成一致意见,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仍然要向劳动者作出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与经济性裁员的补偿标准相同。 2.可以要求补缴保险 3.你要保存公司违约在先的证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4.试用期有保险
3. 劳动法有没有规定降职还要降薪
劳动法是没有关于降职不降薪或降职必须降薪的规定。一是每个公司都会有自己的管内理制度,会容确定职务报酬的管理方式,以某个职务时应得到的报酬,既然降职了,那么有相对的薪金标准升职也是同样的。二是劳动者的报酬应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降职降薪如果与劳动合同约定产生变化时双方应协商变更劳动合同。
4. 关于降职减薪的法律依据
结论:
您好!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劳动者不能胜任原来的工回作,单位可以调整员工岗答位:无论是调整原来的职位还是降薪都必须与员工协商解决,擅自调整或强迫调整都违法。
法条参考: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5. 劳动法中关于降职降薪的规定是什么
1.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并没有关于降职降薪的相关规定,因为其立法本意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偏向于保护劳动者。 2.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由用人单位根据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且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6. 关于劳动法降薪和辞退
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应该是在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的,原则上来说用人单位不管给你加薪还是降薪都属于变更劳动合同内容,需要与你进行协商,当然了加薪的事一般谁也不会反对的。那么现在用人单位对你的降薪决定应当与你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后方可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这都是劳动合同法中有明确规定的。你所说的合同中的约定是不合法...的,到仲裁不会予以支持。 降薪和辞退是两种行为,你可以选择不接受单位的降薪决定,那么如单位在下一个月单方面给你降薪你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诉!要求补发工资或者你可以直接以用人单位无故克扣工资为由辞职并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7. 劳动法可以降薪吗
不可以。未经协商,未经员工同意,单位单方面调岗降薪是违法的。
《劳动合同法》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各执一份。
由此可见,调岗与降薪是对劳动合同中条款的变更。用人单位若调整员工的岗位、工资时,必须与员工协商一致,双方达成协议后,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劳动合同。否则,未经员工同意,用人单位不得单方变更员工工作岗位及工资福利待遇。
另根据《劳动法》第26条第2项及《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2项规定,员工不胜任工作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调整其工作岗位,并且可据“岗变薪变”原则调整员工的工资。前提条件是单位应对“劳动者不胜任工作”承担举证责任。
(7)劳动合同法关于降薪的条款扩展阅读
通说认为“劳动条件”是指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安全、卫生法规的标准为劳动者提供必要劳动保护和工作条件,从而使劳动者能够顺利完成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任务。
工作岗位作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属于劳动合同的约定或长期形成的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是法律上劳资双方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必备条款要求,也是双方事实劳动合同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因此,调整工作岗位属于对工作条件的变更,任何一方改变原有状态与改变工作岗位,都是对现有形成的工作条件的打破。用人单位在行使法律赋予该项自主用工权时如没有进行合理、合法的调岗,劳动者有权援引《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之规定,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并主张经济补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未对工作岗位进行要求,劳动合同中无此项必要条款的,应视为双方约定不明确,并以劳动者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岗位和薪酬为准。
在这种情况下单位要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仍需举证证明自己的调岗行为具备充分的合理性。若不能证明合理性的,劳动者依然可以援引《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