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有合同法
A. p2p网贷涉及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一、P2P网贷平台运营及收费法律依据:
1、《合同法》第424条规定: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2、《合同法》第426条规定: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
二、投资人与借款人借贷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9条规定: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
2、《合同法》第221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1)p2p有合同法扩展阅读:
分类:计划合同与普通合同
凡直接根据国家经济计划而签订的合同,称为计划合同。如企业法人根据国家计划签订的购销合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等。
普通合同亦称非计划合同,不以国家计划为合同成立的前提。公民间的合同是典型的非计划合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计划合同日趋减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合同已被控制在很小范围之内。
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双务合同即缔约双方相互负担义务,双方的义务与权利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合同。如买卖合同、承揽合同、委托合同(无偿有偿都是双务)、保管合同(无偿有偿都是双务)。
单务合同指仅由当事人一方负担义务,而他方只享有权利的合同。如赠与(唯一一个纯粹的无偿合同)、自然借款(无偿有偿都是单务)等合同为典型的单务合同。
B. p2p借款合同是否有效
1、电子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不少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对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心存疑虑,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第十一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因此,投资人在P2P平台签订的电子合同、电子协议是有法律效力的。
2、注意借款合同中的借款人
P2P平台在整个借款、投资的过程中起的是居间平台的作用,因此,在借款合同中,借款人一栏中一定是投资人借款项目中的实际借款人,而不会是平台。这一点,投资人需要注意。
3、区别借款协议和委托协议
P2P平台常见的电子协议有两种,一种是借款协议,一种是委托协议。借款协议是投资人和借款人签订的借款合同,其中P2P平台为作为第三方出现,也会有担保公司等作为第四方等;而委托协议则是投资人和P2P平台签订的委托投资协议,是投资人把资金委托给平台进行投资。
4、合同中是否有担保、代偿的说明
资金安全应该是用户最关心的,也因此大部分的P2P平台都会提供本金或者本息保障。但投资人需要注意的是,资金保障是否在借款合同中有所体现,担保、代偿或者垫付是否在合同中有详细的说明。
御 泰金服P2P平台告诉你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希望题主收到回答能够采纳一下呗,十分感谢您。
C. P2P的电子合同是否有效
当然有效啊!
D. 我国《合同法》来告诉你,P2P到底安不安全
1、《合同法》针对的是合同行为,并不是衡量p2p到底安全不安全的标准。
2、一家p2p企业是否安全回,至少需要从答合规性入手,结合下列情况综合考虑:
首先,看该企业是否符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其次,是否与银行建立资金存管关系,最大限度保障资金安全;
再次,借款收益是否虚高,是否存在变相砍头息的情况;
最后,要看平台透明度以及所有标的信息是否真实完整。
E. p2p借款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一、合同法
《合同法》的重要性对于一份合同来说不言而喻,其中,这些法律条款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这一条规定的是构成一份合同的基本条款。对于P2P行业来说,其中关于“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的条款是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现在有一些平台在其《借款协议》中并没有使用当事人的真实姓名或名称,而是用当事人在该平台的注册用户名代替,这实际上会影响《借款协议》的法律效力。
同时,P2P平台作为居间方,《合同法》也明确规定了居间方义务:“居间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居间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根据这条规定,平台作为居间方,应如实披露当事人与合同有关的真实信息。
《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而关于该条中“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对此有明确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款)。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这一条规定,无论是借款人、投资人、平台都需要引起重视,对利息的约定应当在合理的范围内,投资人不要一味的去贪图高利息,这其中暗藏的风险不可小视,如平台以高利息引诱投资者投资,进行诈骗等。
《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这一条明确了我国在债权让与对债务人生效的问题上采用的是通知原则,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需要通知债务人,才对债务人发生效力。
F. p2p电子合同有效吗
一份有效电子合同需要具备主体明确、不被篡改、签约时间不能更改三个保证。
根据网贷新规规定:“各方参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需要对出借人与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等使用电子签名、电子认证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的法律效力。”采用电子合同的方式订立合同,需要采用可靠的电子签名,才能保障与手写签名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电子签名法》规定,电子签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
(一)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二)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三)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四)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当事人也可以选择使用符合其约定的可靠条件的电子签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电子签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
(一)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二)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三)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四)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当事人也可以选择使用符合其约定的可靠条件的电子签名。
G. p2p法律法规有哪些
有针对性的、
且影响最大的
应该是《网络借贷
信息中介机构
信息披露指引》。
H. p2p得到国家认可和法律保护吗各家公司的合同合法吗
在7月份,十部委共同发布的《关于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中明确了P2P网贷的合法地位,指出:网络借贷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个体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在个体网络借贷平台上发生的 直接借贷行为属于民间借贷范畴,受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规范。
关于网贷平台的电子合同合法问题可以查询《新合同法》:
《新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书面形式合同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是“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但也不限于明确规定的这几类。凡是“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都可以作为合同的书面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不能因为合同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就否定其法律效力。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书面形式。第十四条 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I. P2P投资的电子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P2P平台的电子合同,如果是和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合作的,就是合法有效的电子合同内;如果P2P平台自己生成的,容则提供的电子合同很难满足法律对可靠电子签名这一要求。
因为互联网平台并不具备信息安全认证技术和可靠的电子签名技术,无法识别签署双方身份是否真实,无法保障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
所以,您在与P2P网贷平台签订合同的时候,一定要留意电子合同究竟是第三方提供的还是平台自己生成的。只有引入第三方电子合同才能保证签署的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