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劳动合同法派遣机构

劳动合同法派遣机构

发布时间: 2021-11-22 14:34:09

❶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务派遣”的问题

你们单位不是劳务派遣单位
根据你的描述,你们的单位的性质属于劳务中介,即专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属之间充当桥梁的角色,而在劳务派遣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去工作,用工单位不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劳动的

❷ 《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务派遣中的用工单位有什么规定呢

《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务派遣中的用工单位的相关规定

第59条规定:“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第62条规定:“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二)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三)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四)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五)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第67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❸ 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机构的重新规定对劳务派遣公司有什么影响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五十七条修改为:“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二百万元;


“(二)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公司登记。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对劳务派遣的规范与限制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在国内市场上一直备受争议。《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规范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定极少,基本上是立法的空白点,因此,《劳动合同法》在第五章中用了第二节共十一个条款来规范劳务派遣。

有关劳务派遣的条款,一直是《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中争议的焦点之一。此次劳务派遣规定中对用人单位影响较大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务派遣单位应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3.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等。

从这些规定上看,用人单位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的预期利益与以前相比,将大为降低。

❹ 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是如何规定的

一、劳务派遣的定义

劳务派遣(1)又称人力派遣、人才租赁、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雇员租赁,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实际用工单位)之间,要派企业向劳务派遣机构支付服务费,劳务派遣机构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二、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规定

(一)劳务派遣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

劳务派遣单位对劳动者有以下应尽的义务(2):

1.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2.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

3.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4.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

5.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6.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二)用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的义务

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3):

1.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2.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3.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4.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5.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三、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权利有以下几个方面:(4)

1.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2.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

3.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4.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对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5)第92条规定,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违反本法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对劳务派遣单位,吊销其劳务派遣业务经营许可证。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引用资料

  1. 劳务派遣.网络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5章第2条规定.中国人大网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5章第2条第62项规定.中国人大网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5章第2条规定.中国人大网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7章第92条规定.中国人大网

❺ 新劳动合同法关于派遣工问题

那个,说真的,分真的太少了~~都懒得跟你想
不过,继续采用劳务派遣并不违反法律呀,如果你觉得劳务派遣会惹麻烦,可以将你们的清洁工作承包出去,以承包合同方式来做~

❻ 《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用工是如何规定的

1、法律明确了用工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劳动合同法》第62条规定的用人单位内的义务主要容包括用工单位应当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对在岗被派
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应当按照劳务派遣协议使用被派遣劳动者,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2、规定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连带责任。为防止用工单位规避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促使用工单位只有在真正符合社会化分工需要时才采用劳务派遣形式用工,并且与规范的劳务派遣单位合作、督促劳务派遣单位依法履行义务,《劳动合同法》规定,在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一连带责任的规定,将使企业采用劳务派遣用工的风险大幅度增加,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分散法律风险的作用荡然无存。

❼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 劳务派遣单位的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违反本法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对劳务派遣单位,吊销其劳务派遣业务经营许可证。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1.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2.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3.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违反本法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4.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对劳务派遣单位,吊销其劳务派遣业务经营许可证。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❽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七条 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如果有效抄 你们是属于劳务派遣公司的员工, 劳务派遣公司是劳动法称的用人单位,公司是用工单位。

但是因为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所以你们单位自己成立一个派遣公司,想自己单位派遣是违法的。

❾ 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机构的经营资质有什么新规定

最近在北京参加了一场《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公益巡讲,会上易才专家表示,新《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同时,还进一步明确了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200万元等其他条件。专家还解读道,《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中对企业经营资质的规定一方面提高了劳务派遣机构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对相关规定也做了进一步规范,这势必将对规范完善劳务派遣制度、进一步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起到积极作用。

❿ 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机构的经营资质有什么新规定

最近在北京参加了一场《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公益巡讲,会上易才专家表示,新《劳动内合同法》明确规定经容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同时,还进一步明确了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200万元等其他条件。专家还解读道,《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中对企业经营资质的规定一方面提高了劳务派遣机构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对相关规定也做了进一步规范,这势必将对规范完善劳务派遣制度、进一步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起到积极作用。

热点内容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谁 发布:2025-09-14 08:19:29 浏览:870
简单民法 发布:2025-09-14 08:18:20 浏览:394
影响中国法治进程的事件 发布:2025-09-14 08:15:01 浏览:650
杨晓虹律师 发布:2025-09-14 08:14:51 浏览:161
第一个民法典是什么 发布:2025-09-14 08:11:55 浏览:134
婚姻法离婚可以强制开庭吗 发布:2025-09-14 07:57:10 浏览:173
法院中国 发布:2025-09-14 07:50:24 浏览:935
规章制度培训新闻报道 发布:2025-09-14 07:49:42 浏览:667
仲裁法58与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9-14 07:49:33 浏览:947
道德法治煮妇也疯狂20 发布:2025-09-14 07:49:28 浏览: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