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下列不属于经济法

下列不属于经济法

发布时间: 2021-11-24 07:17:17

1. 以下哪个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

B 事实,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内容、客体。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1、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亦称经济法的主体,是指在经济管理和协调过程中依法独立享受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享有经济权利的当事人称为权利主体,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称为义务主体。是经济法律关系的第一要素。理解经济法主体的概念时,把握以下几点:
(1)、 经济法主体能够以自己名义独立地参加经济法律关系。
(2)、 经济法主体是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担当者。
(3)、 经济法主体能够独立地承担经济法律责任
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
经济法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主体资格。主体资格是指当事人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享受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资格或能力。只有具有经济法主体资格的当事人,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享受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
经济法对经济法主体资格的认可,一般采用法律规定一定条件或规定一定程序成立的方式予以确认。未取得经济法主体资格的组织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不能从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不受法律保护。
3、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
(1)、经济管理主体:主要是指国家经济管理机关。
(2)、经济活动主体:这类主体主要有,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和公民个人。
此外,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国家机关和国家作为整体除作为经济管理的主体外,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活动关系的主体。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是经济法律关系的核心。
1、权利
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在法定范围内依照自己的利益需要,根据自己的意志实施一定的经济行为。
(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有权依法要求负有义务的人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以实现自己的利益。
(3)、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在其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或不能实现时,有权依法请求国家有关机关给予强制力保护。
可分为原生权利和取得权利。原生权利,是指经济权利主体依照经济法律、法规、命令等直接取得的、不必依赖特定义务主体的行为即可行使和实现的权利。又称为"经济职权"。取得权利是指要参加经济法律关系才能获得的权利。权利的本质在于满足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是权利的实质和核心内容。
2、义务
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义务主体必须作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为。
(2)、义务主体实施的义务行为是在法定的范围内进行的。
(3)、义务主体不依法履行义务,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
经济义务可分为法定义务、约定义务。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可概括为三大类:
(1)物,亦称有体物。注意:不能为人所控制或支配的物,或可为人们控制和支配,但无一定经济价值的物,都不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2)经济行为。包括经济组织管理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和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
(3)智力成果。如商标、专利发明、设计等等。

2. 下列不属于经济法的是( ) A. 反不正当竞争法 B. 银行法 C. 土地管理法 D. 产品质量法

下复列不属于经济法制的是产品质量法。
产品质量法是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自1993年9月1日起施行。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是( )。

D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点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称民事法律关系或民商法律关系,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

4.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是

1、C,因为法律颁布一般对公,而C是对私的。
2、C,调整一定是在发生过程中形成的,注意审题

5. 不属于经济法的特征有

个人本位性
是不属于经济法的特征

其经济法的特征有:1、经济性
2、社会本位性
3、规则性

6. 下列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种类的是( )A财务B法律事实C智力成果D经济行为

  1. 财务和法律事实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种类;

  2. 经济法律关系的回客体是指答,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3.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包括:

(1)物:指可以为人们控制和支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并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物体。对考试比较有意义的物的分类为:流通物和限制流通物、特定物和种类物、主物和从物、原物和孳息(分为自然孳息、法定孳息)等;

(2)行为:经济行为,是进行经济活动,能发生一定经济后果的行为。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经济行为,是引起经济权利、义务的发生、变更和终止的经济活动。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经济行为,是经济权利(权力)和经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作为或不作为。相互对应的经济权利(权力)和义务,通过这种行为的实施而同时得以实现;

(3)智力成果:是指人们创造的能够带来经济价值的脑力劳动成果。此外,经济权利亦可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当某种经济权利成为另一经济权利的对象时,该经济权利就成为客体的组成部分。对于经济法律关系客体也可以按照其形式分为有形客体和无形客体,物属于有形的客体,而行为和智力成果并称为无形客体。

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济法调整的关系是( )。

B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本题的选项B所述关系为行政管理关系。

8. 下列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 A. 物 B. 经济行为 C. 客观事件 D. 专有技术

客观事件。楼主可以到网络文库进一步学习一下。

9. 下列不属于中国经济法形式的是( )。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判例

我国的法律体复系分为制七个法律部门,即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2.民商法、3.行政法、4.经济法、5.社会法、6.刑法、7.诉讼与非讼程序法。
经济法是一个单独的法律部门,在这个法律部门中,既有法律,也有行政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是法律,工商登记管理条例是行政法规。
从这题的选项看,宪法肯定不属于经济法,而法律和行政法规不仅经济法部门有,其他法律部门也有,如道路交通安全法是法律,属于行政法部门,工伤保险条例是行政法规,属于社会法部门,而判例呢,因为我国是成文法国家,判例不是正式的法的渊源,且判例也可以是各个部门法方面的判例。该题的四个选项不属于或不单纯属于经济法部门,应该全选。

10. 下列不属于经济法渊源的是:A公司法 B企业法 C产品质量法 D民法通则

民法通则(属于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

热点内容
法院有哪些庭 发布:2025-09-14 04:12:59 浏览:769
简述收养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14 04:12:56 浏览:284
从法律效力等级的角度 发布:2025-09-14 03:58:40 浏览:280
地区立法机关 发布:2025-09-14 03:49:20 浏览:935
2002年2013年司法考试行政法真题 发布:2025-09-14 03:39:05 浏览:111
法律顾问进出口公司 发布:2025-09-14 03:37:41 浏览:961
行政诉讼法撤销房产证 发布:2025-09-14 03:28:25 浏览:906
行政主体必须是行政法主体 发布:2025-09-14 03:28:25 浏览:319
禁毒禁赌条例全文 发布:2025-09-14 03:12:42 浏览:187
国际经济法的特点 发布:2025-09-14 02:48:01 浏览: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