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托国际经济法
⑴ 国际经济法当中,接受为什么只有撤回而无撤销
对于接受的生效时间,英美法系采取投递生效原则。英美法系认为,接受一旦投邮发出,立即生效,合同成立,所以,不存在撤回问题。大陆法系,尤其是德国采取到达生效原则。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采用后者,即到达生效。
在接受生效之前,可以撤回。撤回通知必须先于接受到达,或与接受同时到达。
撤回是指发出后,使得接受归于无效。
撤销是指到达后,使接受归于无效。
但是,接受一旦接受到达发价人,该接受即具有法律效力,因此不可以撤销,只可撤回。 答案补充 收藏了这个问题,看见有新的回答,赞成网友“不隔(隐身)”从国内法的角度来回答的这个问题。
发价或者说要约、发盘可以撤回可以撤销。在受要约人接收到要约前或者同时,可以撤回。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前可以撤销要约。
然而,承诺或者接受,CISG公约采用的是到达生效,因此在到达前接受还没有生效,因此可以撤回。但是到达后,合同成立了,故不能撤销。如果想撤销,CISG公约中有解除合同的规定。
⑵ 《国际经济法》中提单的概念
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概念。简称B/L,在对外贸易中,运输部门承运货物时签发给发货人的专一种物权凭证。收货属人凭提单向货运目的地的运输部门提货,提单须经承运人或船方签字后始能生效。是海运货物向海关报关的有效单证之一。
⑶ 国际经济法真的很难考吗
不知道你考的什么考试啊?国际经济法不难的,框架上把握好:国际贸专易法一般是最重点的,术语部分属很有意思,公约和合同法的规则基本一致,按照合同法理解就可以了,航空铁路运输不太重要。国际投资法主要和争端解决一起掌握好ICSID,商事仲裁,政治风险一类的保险制度。融资法掌握好几种基本形式。税法不用考虑太多经济学科的内容,主要知道逃税避税,税收管辖,国际税法目的是要解决双重征税,这章不太重要,稍掌握就好。国际支付也是信用证、托收几种方式,货币主要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相关内容。
⑷ 国际经济法问题
1:不赔,平安险对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不赔,而水渍险要赔。水渍险回=平安险+自然灾害造成答的部分损失 一切险=水渍险+外来原因全部或部分损失险
2:不赔,不可抗力
3:A,FOB指B公司的船离岸后风险同买方承担。
虽然回答的比较简单,担也说明了问题。你学自考的吧?
⑸ 国际经济法
C
《合同法》
第十八条 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内知之前到达容受要约人。
B
第五十二条
(2)如果卖方交付的货物数量大于合同规定的数量,买方可以收取也可以拒绝
收取多交部分的货物。如果买方收取多交部分货物的全部或一部分,他必须按合同价
格付款。
⑹ 国际经济法概论中,信用证.托收,是怎么回事.
上面的老兄回答的不太正确~~~
简单的说,信用证是根据买方的要求开立的一种有条件的银行付款承诺书。卖方按合同和信用证规定的条款发货,取得相关单据,然后将单据交银行,只要所交单据与信用证规定的相符,并且单据之间也没有矛盾,银行就得付款。它是一种银行信用。
信用证虽然是比较稳妥的结算方式,书本上都会说信用证是最常用的的方式。但在实际业务中并不是很常用,因为其费用很高。一般只是对信用不佳或者对还不熟悉的新客户采用。通常业务中,买卖双方在彼此了解的基础上都会更倾向于用电汇的方式,甚至赊销。
托收是出口人在货物装运后,开具以进口方为付款人的汇款人的汇票(随附或不随附 货运单据),委托出口地银行通过它在进口地的分行或代理行代进口人收取货款一种结算方式。因此不是上面那位老兄那样银行先付款给出口商,而是出口商委托银行代收货款。出口商能否收到货款,完全视进口人的信誉好坏,银行不承担责任。如果银行先行付款给出口商,就属于出口押汇或者银行买断了。
信用证其实风险也是非常大的,信用证虽然是根据买卖合同开立的,但开立之后就独立于买卖合同了,因此银行不会管你是不是按时按质按量履行了合同,银行只认单据。这本也不难,但是有些不良的进口商会在信用证中规定一些进口商根本不可能提供的单据,或者规定一些难以完成的条款,让进口商无法取得银行的付款。
这里涉及到的东西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讲清楚的,如果有兴趣的话,建议去看看《国际贸易实务》以及《国际结算》。
⑺ 请问国际经济法专业自学过程及方法
国际经济法这门课程并不难学,只是涉及的知识点多、内容广,国际条约繁琐,容易混淆。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准备:
1、如果你是自考法律专业的,建议先由易入难,难易结合。针对国际经济法这门课,请先通读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知识产权法,因为里面有很多内容是前述三本书中有所涉足的,看自学考用书的版本就可以了。
2、国际经济法涉及的内容体系是相当大的,但并不深奥难懂,只是繁琐罢了,建议可先通读,再精读。即先整体看一遍,了解一下大致内容,再每行、每页精读,找准每章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并作好笔记,如有时间的话,可对于书本中涉及到的书籍、编著也能够做到看一遍。
3、“读书千遍,其意自见”,要读到一千遍,不可能,至少在三遍以上吧,这样在脑海中才会形成记忆。
4、学以致用,你想自学这本书一定有自己的目的,如果是因为考学需要,那按照以上的方法做,通过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如果是工作需要的话,那就要融会贯通,因为书上的知识是死的,要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还是需要一个过程。
5、重点、难点:国际货物买卖、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三大提单公约(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国际海运保险、国际支付(托收和信用证)、WTO规则、国际知识产权法、国际税法,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法律的规避问题。
6、如果你不是急着考试的话,就稍安毋躁慢读、细读,最好把书里涉及到的所有书籍(挑自己有兴趣的)通读一遍,效果是最好的。一定要说一个周期的话,每天学习2小时,半年左右吧,如果只是看这本书本身、掌握一下知识的话,三个月足够了。
⑻ 跨国收购体现什么国际经济法原则
在发达国家的法律体系中,跨国收购属于国际私法的范畴,必须按照企业所在国的商法的规定进行操作,如果这个国家对外国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收购行业没有限制,则按照商法的规定进行具体操作、完成收购。国际法指定是国际公法,主要表现为国家间的条约,是约束签约国的国家行为。
⑼ 国际经济法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是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内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容个法律部门和法律学科。
国际经济关系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关系、国际投资关系、国际技术转让关系、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和国际税收关系,是由于货物、技术、服务、资金和人员的跨国流动所形成的。调整这些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分别形成了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和国际经济组织法,这些实体法规范和解决国际经济贸易争议的程序法规范构成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内容。
国际经济法的存在形式,包括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两大类。其中,国际法规范包括国际条约、国际经济惯例,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规范性决议等;国内法规范主要是各国调整涉外经济关系的国内立法,在某些国家还包括法院判例。国际经济法的主体是自然人、法人、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列举了15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其中国家经济主权、公平互利和国际合作以谋发展三项基本原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