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关于工资与社保费用
⑴ 劳动法哪一条规定给劳者交社保
劳动法七十二条有规定,具体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版》
第七十二条 社会保险权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1)劳动法关于工资与社保费用扩展阅读:
可以享受保险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三条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负伤;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⑵ 新劳动法规定要给员工签合同,需要买那些保险按每月工资2200算公司每月需要交多少钱的保险费
新劳动法规定,单位在用工之日起需要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需要购买的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这五项社会保险。
关于保险费的具体计算,由于保险费率可能因地区、政策调整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以下以一般情况为例进行估算(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数值,实际费用可能会有所差异):
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通常为职工工资总额的16%左右。以每月工资2200元计算,单位每月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约为352元。
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通常为职工工资总额的8%左右。以每月工资2200元计算,单位每月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约为176元。
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通常为职工工资总额的0.5%左右。以每月工资2200元计算,单位每月需缴纳的失业保险费约为11元。
工伤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根据单位所属行业风险类别确定,一般在0.2%至1.9%之间。以0.5%为例(此为估算值),单位每月需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约为11元。
生育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通常为职工工资总额的0.8%左右。以每月工资2200元计算,单位每月需缴纳的生育保险费约为17.6元。
综上所述,以每月工资2200元计算,单位每月大约需要缴纳的保险费总额为567.6元(请注意,这个数值是根据一般情况估算得出的,实际费用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费用应以当地社保部门的规定为准)。
⑶ 劳动法关于产假期间工资及社保缴纳的规定
法律分析: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生育或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六十一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第六十二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第六十三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第七十三条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负伤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⑷ 劳动法中公司给员工缴纳社保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按《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风险提醒】五险一金作为用人单位和国家给予劳动者的保障性待遇,是每一个职工都应当缴纳的。但是很多人对五险一金缴纳中单位承担的比例和个人承担的比例并不清楚。
1.这样也就容易出现用人单位私自调整缴纳比例,克扣劳动者工资的情况出现。
2.又或者员工认为自己到手的工资数额太低,想请求单位多缴纳,单位拒绝双方闹得不愉快。
【专家建议】如果对五险一金的缴费比例有问题,可以聘请一个律师来为您解决:
1.律师可以详细为您讲解五险一金每一部分单位和个人各自的缴纳比例
2.如果因为缴纳比例与单位产生纠纷,律师可以出面与单位协商,如果发现单位有不法行为,律师可以收集证据,代表您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确保您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