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经济组织法是经济法吗

经济组织法是经济法吗

发布时间: 2021-11-27 04:41:54

『壹』 经济法主体包括所有的组织或个人。这句话为什么不对

  1. 经济法主体复是指经济制法律关系的参与人。经济法主体具体包括:国家、政府及其经济管理机关、企业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公民在通常情况下是民事主体,但在特定情况下,公民个人也可成为经济法主体,如有应税收入的个人是税法主体。因此不能笼统的把公民个人称做经济法的主体。

  2.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取得方式:(1)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国家各级权力机关批准成立;

    (2)依照法律和法规由国家各级行政机关批准成立;(3)依照法律、法规或章程由经济组织自身批准成立;(4)依照法律、法规由主体自己向国家有关机关申请并核准登记而成立;(5)未取得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的组织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不能从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不受法律保护。但是,依法成立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也只能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范围内,参加经济法律关系。

  3. 例如,经济法主体的范围包括:

    1.国家机关。类型: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2.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类型: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

    3.市场主体。类型属于:经营者,消费者。

『贰』 经济法和商法的区别

1、宗旨、原则均不同

经济法的宗旨是保护社会中的公共利益,并以此为己任。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经济的公平。同时在经济法中对国家的经济干预进行为强调,这里说的干预不是指以行政行为进行直接干预。经济法会对私人的经济进行相应的限制与调控。

商法的宗旨是促进营利,其基本原则则是商事自治。我们不难发现,经济法中的侧重点是经济公平,商法中的侧重点则是商事自治。在传统的商法主要是用来保护商人的利益不受到损害,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的商法中出来保证商人的利益之外,还将商事的安全与公平列入其中。

2、法律属性有区别

经济法属于公法,主要用来干预国家经济;商法属于私法,主要用来调节商事交易。经济法的主体有两部分,一部分主体是国家,另外一部分主体是经济组织、个人,经济法主要是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发挥自身的作用,主要运用的方法是经济杠杆,例如税收政策、货币政策、财政等,虽然不是国家直接干预经济 ,但这些行为都是由国家来实行。

商法的主体是商事企业,主要是用来调控商事交易行为,私法的属性表漏无疑。现代商法中已经添加了商事公平与保护,因此商法中不断增加强制性的规范,再加上行政部门也开始对商事进行监督管理,导致商法越来越公法化。

(2)经济组织法是经济法吗扩展阅读:

经济法起源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科学家的经济法概念主要见于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的学术文献。尽管英美法系国家存在我们认为是经济法的法律规范,但它们没有注意法律部门之间的区别,没有民法的概念,更不用说经济法的概念。因此,有必要对大陆法系国家、尤其是德国和日本的经济法解释进行解释。

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由于其调整的对象具有特定的范围,它只调整发生在国家经济运行协调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其调整对象可以与其他调整对象分离。法律法规。

商法的概念起源于古罗马商法,而现代商法则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地中海沿岸自治城市的商法,1807年法国商法典正式确立,发展到今天。维吾尔法律国家广泛继承。20世纪初以来,我国商业立法主要引进了西方商法,主要是大陆法系的商法。但改革开放后,它也借鉴了英美法系的许多商业立法。

『叁』 下列( )属于经济法体系中的一部分。 A. 经济管理法 B. 经济活动法 C. 经济组织法 D. 经济诉讼法

你好,你的问题不属于本法律平台解答范围,见谅。

『肆』 经济法的适用范围

首先,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综合调整的一个法律内部门。容在现阶段,它主要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的经营协调关系。
同时,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构成(一)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二)国家适度干预原则;(三)社会本位原则;(四)经济民主原则;(五)经济公平原则;(六)经济效益原则;(七)可持续发展原则。
另外,在我国,经济法的主要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注重维护社会经济总体效益,兼顾社会各方经济利益公平。这一经济法基本原则也可以更简要地表述为:社会总体经济效益优先,兼顾社会各方利益公平。”

『伍』 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是什么

(1)两者调整范围不同。经济法调整以生产经营管理为中心、纵向的与一定范围的横向的经济关系,还调整经济组织内部一些重要经济关系。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以交换为中心发生的财产关系。

(2)主体构成不同。经济法主体体系广泛,包括法人、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和内部组织,具有一定的必要的层次性。民法主体分自然人与法人两类,只讲平等性。

(3)主旨思想不同。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民法是“个体权利本位”。

(4)调整手段不同。经济法采取民事、行政以及刑事手段综合调整。民法主要采取民事手段。



(5)经济组织法是经济法吗扩展阅读:

(1)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最为密切,主要表现在:在调整对象方面,两者都调整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这是因为作为民法重要调整对象的财产关系,实质上就是经济关系;在法律作用方面,经济法和民法都在保护当事人合法经济权益,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2)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

①具体的调整对象不同。经济法以国家在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具有显著的服从性,属于公法范畴;民法则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以平等性为基本特征,属于私法的范畴。

②法律属性不同。经济法强调社会本位,以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为基本原则,着眼于维护全局的、长远的利益;而民法则突出个体权利的本位性,强调社会个体的权利、平等和自由,能够调动和保护个体的积极性及创造性。充分运用和体现市场竞争机制。

③调整方法不同。经济法以强制性规范为主,对违法行为综合运用财产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三种制裁形式,具有惩罚性;民法则更多地采用任意性规范,当事人可以依法自由处分权利,对违法行为采取民事制裁形式,具有补偿性。

『陆』 请问经济法的性质是什么

关于国际经济法的性质和内容,国内学者有两种大相径庭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回,国际经济法是答调整国家与国家之间和超越一国范围的经济关系的法律;它的主体,与一般所称的国际法的主体不同,除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以外,还包括个人、自然人和法人。另一种意见认为,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经济关系的法律,而不调整国家与个人和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其主体是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但一般都认为包括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等方面

祝您一生平安,财源滚滚

『柒』 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不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    )

正确答案:
B:错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经济组织内部担负一定经济管理职能的分支机构和有关人员,在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参加经济组织内部的经济管理法律关系时,则具有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

『捌』 学校是否属于经济法主体

不属于
属于的是
(1)国家机关。包括国家经济管理回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其他管理机关。(2)社会答组织。A.核算组织,是指一种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B.预算组织,是指专靠国家预算从事非经营活动的社会组织,如军队、学校、医院等社会组织。(3)其他社会组织。指国家法律承认的,不属于以上社会组织的其他社会组织,只是在参与经济活动是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出现。(4)个体经济户和农村社员。(5)企业内部职工。——唐国栋主编:《经济法基础》,第96—97页,电子工业出版社,1985.

『玖』 经济法主体有哪些

经济法主体可分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公民等。

热点内容
合肥免费律师 发布:2025-09-13 17:56:16 浏览:979
上蔡有名律师 发布:2025-09-13 17:50:42 浏览:472
刑事诉讼法134条之规定 发布:2025-09-13 17:47:04 浏览:711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 发布:2025-09-13 17:20:08 浏览:644
法律党法治 发布:2025-09-13 17:05:57 浏览:523
劳动法合同几年试用期可以三个月 发布:2025-09-13 16:58:46 浏览:885
高一班级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3 16:58:44 浏览:134
关于医药公司的法律规定 发布:2025-09-13 16:57:51 浏览:4
新婚姻法20岁可以结婚 发布:2025-09-13 16:56:56 浏览:591
铁路运输法院管辖范围 发布:2025-09-13 16:50:15 浏览: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