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概论文献
⑴ 求助写<经济法概论> 论文 2500字 谁帮忙啊
你的经济法概论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
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⑵ 跪求经济法概论论文一篇(有16个题目)
只需十元助您写出精彩专业文章,专业文献帮您轻松搞定,请登录博客文献淘宝店或加QQ:1617971455
⑶ 如何写经济法概论论文啊
您好!来
我们写经济法论文是题目自自拟的……就是着手谈一个问题就可以了。不知道您这个经济法概论论文是什么意思,不过就我自己的观点,认识事物不也得从是什么,为什么,意义,影响去讨论吗?所以我觉得可能要通过概念,产生背景,作用,意义之类的去展开吧!
⑷ 经济法概论的作品目录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
知识框架1学习目标1引子1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2
一、经济法的起源2二、中国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2第二节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3
一、经济法的概念3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3三、经济法的调整对象4第三节 经济法律关系6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6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6第四节 违反经济法律的责任和解决纠纷的方式9
一、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9二、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10第五节 经济纠纷案件诉讼和诉讼代理11
一、民事诉讼的管辖11二、民事诉讼程序14三、诉讼时效16四、诉讼代理17综合练习与实践19
第二章公司法21知识框架21学习目标21引子21第一节公司法律制度概述21一、公司的要素22二、公司的基本分类22三、公司法的概念23第二节公司的一般规定23一、公司的成立23二、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24三、公司的财务与会计24四、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与清算25五、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27第三节有限责任公司29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29二、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31三、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34四、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35五、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35第四节股份有限公司36一、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36二、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39三、上市公司的特别规定41综合练习与实践42
第三章合同法44知识框架44学习目标44引子44第一节合同法律制度基本知识45一、合同概述45二、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分类45第二节合同法法律制度46一、合同的主要条款46二、合同订立47三、合同的形式48四、合同的效力49五、合同的履行51六、合同的变更52七、合同的转让52八、合同的终止54第三节合同法分则55一、买卖合同55二、赠与合同56三、租赁合同56四、承揽合同57五、委托合同58第四节违反合同法的法律责任59一、合同违约形态59二、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59综合练习与实践61
第四章担保法63知识框架63学习目标63引子63第一节担保法概述64一、担保的内涵和方式64二、担保的设立和效力64第二节保证66一、保证的概念66二、保证方式66三、保证责任67第三节抵押68一、抵押物的规定68二、抵押合同和抵押登记69三、抵押的效力69第四节质押71一、质押分类71二、动产质押72三、权利质押73第五节留置75一、留置的特点75二、留置的效力76三、留置权的实现与消灭76第六节定金77一、定金概述77二、定金的设定78三、定金的效力78综合练习与实践79
第五章税法81知识框架81学习目标81引子81第一节税收法律制度概述81一、税收的特征82二、税法、税收实体法构成要素和税收法律关系82三、我国现行税种83第二节商品税法84一、增值税法84二、消费税法85三、营业税法87第三节所得税法87一、企业所得税87二、个人所得税92第四节税收程序法律制度95一、税务管理95二、税款征收方式96三、税款征收措施96综合练习与实践97
第六章证券法99知识框架99学习目标99引子99第一节证券发行制度99一、证券发行制度概述99二、股票的发行100三、公司债券的发行101第二节证券交易102一、证券交易的一般规定102二、证券上市104三、持续信息公开105四、禁止的行为106综合练习与实践108
第七章会计法110知识框架110学习目标110引子110第一节会计核算111一、会计核算的要求111二、会计科目113第二节会计监督113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113二、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114三、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114第三节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115一、一般违反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和责任115二、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116三、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117四、单位负责人相关的法律责任117五、相关行政部门的法律责任118六、违反《会计法》,同时违反其他法律规定的行为的法律责任118综合练习与实践119
第八章票据法121知识框架121学习目标121引子121第一节汇票122一、汇票的当事人和种类122二、汇票的记载事项123三、出票123四、背书123五、承兑124六、保证125七、付款126八、追索权127第二节本票和支票128一、本票128二、支票129综合练习与实践130
第九章知识产权法132知识框架132学习目标132引子132第一节商标法133一、商标的作用133二、商标注册的原则134三、商标注册的条件135四、商标权136第二节专利法138一、专利的主体和类别138二、专利的特征140三、专利权141第三节著作权法143一、著作权人的权利143二、著作权人权利限制144三、著作权的保护期限145综合练习与实践146
第十章市场秩序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48知识框架148学习目标148引子148第一节反不正当竞争法148一、不正当竞争148二、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149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149第二节产品质量法153一、产品质量监督与检查153二、生产者的责任和义务153三、销售者的责任和义务154第三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55一、消费者的权利155二、经营者的义务157三、国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160四、社会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160综合练习与实践161
第十一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障法163知识框架163学习目标163引子163第一节劳动合同的订立及内容164一、劳动合同的分类164二、劳动合同的订立165三、劳动合同订立的内容166四、无效的劳动合同168第二节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168一、劳动合同的履行169二、劳动合同的变更169第三节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169一、劳动合同的解除170二、劳动合同的终止171第四节集体合同、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172一、集体合同172二、劳务派遣172三、非全日制用工173第五节社会保障法173一、社会保障的概念173二、社会保障的特点174三、养老保险法律制度174四、医疗保险法律制度176五、工伤保险法律制度178六、失业保险法律制度181七、生育保险法律制度182综合练习与实践183
主要参考文献186配套资料索取说明187
⑸ 经济法概论的内容简介
本书试抄图把复杂的经济法律袭关系用简单的方式表述,重点强调可操作性和各法律法规之间的一体性,主要内容包括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税法、证券法、会计法、票据法、知识产权法、市场秩序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基本涵盖会计从业资格、市场营销师、物流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电子商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便于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为方便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提供与本书配套的电子课件、电子教案、习题答案、补充教学案例、模拟试卷等配套资料,索取方式参见“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经济法课程教材。
⑹ 经济法概论(论述题)
1、二者调整对象不同
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则是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这两种经济关系的性质泾渭分明、迥然有别,是不容混淆的。这是经济法与民法的最根本的区别,也是经济法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的最基本的根据。
2、二者的功能不同
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两种调节机制,一种是体现价值规律作用的市场调节,一种是国家对社会经济的直接或间接干预管理。前者被称为“无形之手”,后者被称为“国家之手”。民法是保障市场调节有效运作的法律机制,它更多体现的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和要求;经济法是保障国家调节有效运作的法律机制,其功能在于弥补民法在解决市场失灵、效率与公平等问题上的不足,以改善和矫正市场机制内在的缺陷。
3、二者的性质不同
民法属于私法的范畴,被公认为典型的私法,强调诸如“主体平等”、“意思自治”等一系列民法原则。而法学界对经济法性质及其归属的认识却大相径庭,有的认为经济法属于公法,有的认为经济法是“跨越公法与私法并含于其中的法律”;有的则突破了传统的私法的划分,认为经济法是属于独立于公法和私法之外的第三大法域。无论对经济法的归属如何确认,它不属于传统的私法当无疑义。
从以上这此方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民法与经济法是以两种完全不同的关于人及人性观为前提得出的两种不同规范经济学理论为观念基础的。正是这些根本理念的差别导致它们在立法目的、目标以及实现目的、目标的方式、手段上根本不同,可见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且不可相互替代的法律部门。
现代市场经济是“混合经济”,即要靠市场和政府共同作用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现代社会是高度社会化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既要承认人的个性但更要注重人的社会性;现代社会又是高度文明的社会,人格平等是人作为人的起码要求,社会应充分给予保护,但人在现实中各方面又存在着差别,这也是现实,亦应承认。在这种复杂的经济社会中,面对如此复杂的人,任何单一的法律调整工具都是不可能实现社会目标的,这也是民法与经济法在调整现代市场经济关系中并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⑺ 经济法概论案例分析
【案例】1999年8月,某市电信局贴出告示,称:“凡需在本市安装电话的用户,在缴交初装费办理安装手续时,必须同时交验其在电信局营业厅内购买电话机的发票,否则不予安装。”
问:该电信局的这一做法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吗?这是什么行为?
【答】:该市电信局的通告表明,电信局作为一个政府的所属部门,运用其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电话机),给其他(电话机的)经营者制造了困难,实际上排挤了其他经营者。电信局的这一行为,实属限定专购、以权经商的不正当竟争行为。是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禁止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