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合同法pdf
1. 英美合同法中的“对价”(consideration)的历史发展过程谁知道啊 请问!急~
对价(Consideration),也称约因,它是英美法上所独有的概念。在英美法上,对价最初来源于合同法上的对价原则。按照1875年英国高等法院在Currie V. Misa案的判决中所下的定义,所谓对价是指合同一方得到的某种权利、利息、利润或其他利益,或是合同另一方克制自己不行使某项权利或遭受某项损失,或由此而承担的某种责任。
约因学说的确切起源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英美法上的约因学说起源于16世纪中叶,经过17-18世纪的发展至19世纪集其大成。关于约因的起源,有人认为,约因产生于债务的补救;也有人从英国合同法的交易性质方面寻找其起源;有人认为,约因是由关于损害赔偿诉讼的原始侵权性质决定的。在霍姆斯之前,一般认为约因是由衡平法院从罗马法中借用、在做了修正后引入了普通法;但是,霍姆斯认为这是有疑问的。他认为,最早是以quid pro quo的形式将约因和公平联系起来的。科宾也认为,“当今的著述者们都相信,从来没有人找到过任何具体而明确的‘起源’,也没有一个单独的定义可以被说成是唯一‘正确’的定义,而且,也从未有过一个可用以推论地确定强制执行性的简单而统一的‘学说’。”不管怎样,基于上述观点,可以肯定的是,约因学说在某种程度上是衡平法的产物。
自产生以来,约因学说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理论:由19世纪英国法官们提出的“获益—受损规则”和由霍姆斯提出的互惠交易理论;之后又产生了允诺禁止反言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约因学说的衰落。
2. 急!!关于英国合同法
对价不能是过去的对价,因为在英国法律中,合同订立之前完成的行为一般来说不能作为对价,因为它不是对新允诺的交换,而过去的对价对于要约人来说是没有什么用的。
3. 美国合同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急求~!!!
美国合同法 在世介各国的合同法中,美国合同法占有一种特殊的地位。美国法是英美法系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了解美国法,就在很大程度上了解了英美法。直到今天,美国合同法上依法深深烙着英国合同法的印迹。然而,经过200多年的独立发展,美国合同法已经具备了如此之多的其独有的特征。总的来说,与英国合同法相比,美国合同法具有更多的革命因素。如果说该书的写作最主要的宗旨是让读者学习了解英美法院处理合同争议的方法,本书的写作目的则是让读者对美国合同法有一个更全面和更深入的认识。对于美国合同法上的各主要制度,本书均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和探讨
美国合同法 本书目录第一章 合同与其他债
第一节 合同与准合同
第二节 合同与欺诈
第二章 合同的成立
第一节 要约和承诺
第二节 格式之争(Battle of Forms)
第三章 对价
第一节 对价理论
第二节 不得自食其言(Promissory Estoppel)
第四章 合同的效力
第一节 当事人的缔约能力(Capacity)
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方式
第三节 意思表示真实
第四节 合同的非法性(Illegality)
第五章 合同的解释
第一节 合同的内容
第二节 交易过程和行业惯例(Course of Dealing and Usage of Trade)
第三节 不利于制订者的解释
第六章 不履行合同的后果
第一节 履行不能和合同目的落空
第二节 违约(Breach of Contract)
第七章 违约救济
第一节 损害赔偿金的计算(Measure of Damages)
第二节 非金钱损失(Non-Pecuniary Loss)
第三节 间接损失(Consequential Loss)
第四节 约定赔偿金条款(Liquidated Damages Clauses)
附录一 美国联邦和州法院系统轮廓图
附录二 常用英美合同法律词汇
4. 英国的合同法包括在民法典里吗
1804年法国制订了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对于调整商品关系的合同法律制度作了详细专规定,标志属着大陆法国家的近代合同法的正式形成。 1900年德国制订了《德国民法典》,这部民法典在合同法律制度方面相对于法国民法典作了某些调整,成为大陆法国家近代合同法的另一个标志。从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关于合同的内容及历史发展来看,近代合同法主要有以下的基本原则:合同自由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平交易原则
5. 为什么英格兰没有规定诚实信用原则呢
结论:
在英格兰,立法上虽未明文统一规定诚实信用原则,但我们可以在英国合同法的许多涉及义务方面的法律条文中找到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同时许多合同法判例也能找到涉及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
分析:
在英格兰,没有民法这一法律部门,也没有统一的民法典,因而诚实信用原则没有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统率存在于法条中。但是,在英格兰合同法中,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义务方面起着基本的主导作用,我们可以在许多涉及义务方面的法律条文中找到诚实信用原则的影子。此外,揭示各种重要事实的义务,避免错误陈述的义务,避免胁迫和不当影响的义务,不滥用受托人地位的义务等非合同义务同样也都是诚实信用原则的化身。[1]同时,许多合同法判例也能找到涉及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细分之下,合同法里的诚实信用可以分为诚信义务(a good faith requirement)、诚信制度(a good faith regime)和实质正义的诚信(good faith as visceral justice)。[2]
总的来说,虽然英格兰法的诚实信用原则缺位,并非是能直接适用的一般规则,但在其法律制度中确实存在许多特定的规则,起着和诚实信用相同的作用,避免了当事人以不符合诚实信用的方式而为某种行为。
原因:
1、思想上:英格兰法中较低的人性标准
英格兰殖民时期,人们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的思想注定了合同双方当事人是一种对抗性关系,也就是说,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合同当事人往往处于对立地位,无暇顾及对方利益,诚实信用原则本质上与这种对立地位是不相适应的。于是,为了合同整体经济的效益性,法律设定了较低的人性标准,承认合同当事人有权追求自身利益,只将诚实信用的要求限制在当事人不做虚假陈述的层次,没有继续往上对人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2、立法上:英格兰法中衡平法的存在
如前文所述,在英格兰的法律制度中存在许多特定的规则,起着和诚实信用相同的作用,衡平法就是其中一个特别的存在。衡平法是为了弥补普通法体系的不足,而由大法官根据所谓“公平正义”而形成的一套解决纠纷的补偿方法。它承认既存的普通法存在缺陷,并从公平正义的理论出发,对既有法律规范的不足施以补救,产生了许多具体的制度和规则,如禁反言、口头证据等。
以禁反言为例,在英格兰的衡平法中,禁反言原则主要指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要对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负责,不能随意否定自己先前的言语和行为。尤其是当事人的行为使得其它当事人产生利益信赖时,更是禁止当事人否定自己的先前行为。[3]虽然与诚实信用的表述不相一致,但仍然在强调双方当事人对彼此的善良真诚、信守承诺、不欺不诈。从这一例中可见一斑,衡平法的基本内涵与欧陆国家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在实质上并无二致,因此,它的存在阻碍了诚实信用原则在英格兰法上的确立。
[1] 郑强:《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研究——帝王条款的法理阐释》,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2] 程宗璋:《论英美法上的诚实信用原则及其启示意义》,载《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3] 崔欢:《两大法系民法诚信原则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5。
6. JCT合同范本
一点相关的资料,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探索更规范的建设工程合同体系模式———JCT合同文本研讨会综述
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业已成为中国的第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达6%以上。加入WTO之后,中国建筑业将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众多建筑企业的角逐,同时中国建筑企业也将更广泛地参与海外建筑业市场的竞争。届时有关工程纠纷和争端也将会越来越多,了解国际上已广为运用的合同文本,对于如何高效率地解决工程纠纷和争端已成为建筑业界的重要课题。为此,4月13日同济大学和上海英才会展服务有限公司在上海共同举办了《JCT合同文本研讨会》,与会的多位专家介绍了国际上著名的英国JCT合同管理模式,并对其与中国相关合同的差异与共性作了深入研究,对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体系的完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何为JCT合同文本
JCT(JointContractsTribunal,中译:联合合同委员会)于1931年在英国成立(其前身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并于1998年成为一家在英国注册的有限公司。该公司共有八个成员机构,每成员机构推荐一名人员构成公司董事会。至今为止,JCT已经制订了多种为全世界建筑业普遍使用的标准合同文本、业界指引及其他标准文本。
JCT章程对“标准合同文本”的定义为,“所有相互一致的合同文本组合,这些文本共同被使用,作为运作某一特定项目所必须的文件。”这些合同文本包括:顾问合同;发包人与主承包人之间的主合同;主承包人与分包人之间的分包合同;分包人与次分包人之间的次分包合同的标准格式;发包人与专业设计师之间的设计合同;标书格式,用于发包人进行主承包人招标、主承包人进行分包人招标、以及分包人进行次分包人招标;货物供应合同格式;保证金和抵押合同格式。JCT的工作是制作这些标准格式的组合,用于各种类型的工程承接。
二、JCT合同的特点及其与中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异同
JCT合同以JCT98(传统格式)为例,其最重要的特点莫过于建筑师这一角色的两重性。
一方面,建筑师由发包方委任并付薪。在某种目的情形下,建筑师完全代表发包方的利益而作为一个代理人来行为,例如决定发布一个指示来修改工程。作为发包方的代理人,适用民法上关于代理人的法律规定,即其行为的法律后果由发包人承担。另一方面,在其他情况下,建筑师负有依合同以独立的职业理念来作出决定或提出观点的职责,而不偏袒发包方或承包方。对于建筑师所作出的决定,承包方可以要求建筑师提供作出此项决定的相关信息,如对此不满意,承包方在遵从这一决定之时可依合同提起争议解决程序,即交由仲裁人裁决,或通过法院诉讼解决。但在原材料的质量或工艺标准等方面,建筑师可以依据合同条款作出最终证书,如果在最终证书作出后的28天内承包方和发包方未提起争议程序,则最终证书的决定应当被遵守。
根据JCT合同的这些特点,建筑师所肩负的多种职责与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情形大不相同。也就是说建筑师既是发包方的代理人,同时又有自己独立的职业标准和理念,两种身份似乎很难协调。这种协调皆是由于JCT合同的设计,合同一旦被接受,对任何一方都具有约束力。
JCT合同文本与我国建设部颁布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本)》在工程延期方面的规定相比较,可以发现:对于发包人未能按专用条款约定提供图纸及开工条件的,JCT合同规定了建筑师的相应职责;发包人未能按约定日期支付工程预付款致使施工不能正常进行的,JCT合同未作具体规定。而这些条款在建设部的示范文本中均有比较明确的约定;在工程师未按合同约定提供所需指令、工程设计变更或工程量增加以及不可抗力等方面,JCT合同亦皆有相应规定。
我国合同法第278条关于隐蔽工程、第283条关于承包人权利中的一些内容,以及我国建筑法中关于施工许可证、第64条关于违法时被责令改正等规定,JCT合同皆没有说明。
三、使用JCT合同文本的局限性及优点
JCT合同文本要在中国使用确实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英国合同法属于普通法系,而我国合同法更接近于大陆法系,这对于建设工程合同的签订与实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中也折射出两种法律文化方面的差异;JCT合同文本中建筑师地位独特与传统上建筑师可从事工程项目管理业务有关,而在中国建筑师通常只限于作设计工作;JCT合同文本主要是用于建筑师处于重要地位的房屋建筑工程,而对于结构工程师和设备工程师处于主要地位的其他土木工程,则需要作相适当的修改或调整。
但是,在英国,由于JCT合同文本是由建筑业各参与方经过反复讨论,并由他们各自在JCT的代表同意后颁发的,因此JCT合同文本已充分考虑了各方利益的平衡。在某项工程采用JCT合同文本后,一方面双方无须再就通用条款进行谈判,只需对专用条款进行商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管理合同之时,何方违反合同通常比较容易确定,便于及时处理违约问题。这对于一般来说标的物巨大、工程时间较长、参与方众多并且运作复杂的建筑业界来说非常重要。JCT合同文本最初在英国及英联邦地区使用,由于其历史悠久、相对成熟,应用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目前已成为全世界著名的建筑业合同文本之一。
四、JCT合同文本对于中国建设工程合同体系的影响
据悉,JCT合同文本至今已在中国的上海、北京、广州、重庆、武汉等地的许多工程项目中被采用。并且,对于2008年奥运会所需修建的工程项目,中国政府将向全世界招标,被中标的建筑企业极有可能采用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JCT合同文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这种合同文本的了解和研习就显得尤其必要。
我国虽然有了合同法和建筑法,但是,我国的建设工程合同文本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这对于中国建筑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会产生不利。入世以后,我国工程项目的承发包模式会逐渐与国际接轨而呈多样化发展。新型承发包模式需要相应的合同条件,而我国至今仅有适合施工承包的合同条件,其他诸如项目总承包或者说交钥匙工程承包等承发包模式则没有相应的合同条件,JCT合同条件体系内容十分丰富,这为我国建设工程合同体系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7. 英国的合同法规定义务救援队员帮助别人需要收费吗
8. 求英国合同法中文版教材
csdcsdcwc
9. 朱苏力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是否被禁了
如果是想系统学习,那就从法理开始1、沈淙灵:《现代西方法理学》2、刘星:《法律是什么》。3、夏勇:《民权哲学》4、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5、朱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如果是想了解法律,法理的书看着太枯燥了,那就从民法开始吧.
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这套书拿来入门很不错,就是可能因为是讲台湾法律看着有点晕那就看王利明,梁慧星的,书名跟上面的这个类似如果想了解刑法,建议先看《刑法学原理》或《犯罪通论》,有一定基础,再看张明楷的有关书,如:刑法分则解释原理,如果还要再上一层的话,可以看一下专著或有关外国著作。仅供参考。
国外精品法学入门读物
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 29.50
施米托夫:《国际贸易法文选》 2900
*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 590
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2050
德沃金:《法律帝国》 1850
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 1150
詹宁斯等修订:《奥本海国际法》 上2900下4900
罗伯特.霍恩等:《德国民商法导论》 1650
贝靳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 1950
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 4900
加洛法罗:《犯罪学》 1950
韦德:《行政法》 3250
科宾:《科宾论合同》 上3100下3500
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 1100
莫里斯:《戴西和莫里斯论冲突法》 上中下8400
劳森:《财产法》 1350
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 1950
马科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
盖斯特:《英国合同法与案例》 2500
《俄罗斯联邦民法典》
密尔松:《普通法的历史基础》 2100
吉尔摩:《海商法》 上下6500
我妻荣:《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 1935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 上1900下3100
丹宁著作: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Freedom under the Law,1949 《法律下的自由》
The Changing Law ,1953 《变化中的法律》
The Road to Justice , 1955 《通向公正之路》
The Discipline of Law 《法律的训诫》
The Due Process of Law,1980 《法律的正当程序》
What Next in the Law , 1982 《法律的未来》
The Closing Chapter, 1983 《最后的篇章》
Landmark in the Law 《法律的界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