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116条及释义
『壹』 关于合同法163条和物权法116条
这个问题貌似有争论,法律没有明确解答。
这是一个法院出的相关讨论: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2/03/id/475744.shtml
我个人意版见和他不同,权很简单物权法优先合同法适用。所以未约定情况下,归属出卖人。
『贰』 合同法第163条和物权法第116条的冲突以及如何适用
这个两个条款毫无疑问具有冲突的,物权法116条显然是对合同法163条的补充,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回基本法理原则,应答当以物权法的规定为准。
合同法163条对孳息做了相对硬性的规定,即孳息仅归于所有权人;物权法116条是对孳息作出了宽松详细的规定,但充分考虑、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仅有当事人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才区分所有人权人和用益权人的归属问题。
因此,应当首先适用新法,即物权法116条。
『叁』 合同法163 与 物权法116如何选择适用
”即第163条中的交付实际指的是所有权转移。因为当时还没有物权法,所以在所有专权转移问题上,第163条表属述的不是很准确。 即使不按上面的理解,依据新法优于旧法,也应当适用《物权法》,新劳动合同法全文。因为《物权法》是后制定的,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他们都是全国人大制定。 对于你的案例,当然小猪是归黄某所有。从物权角度讲,适用《物权法》第116条;从合同角度讲,当初约定的知识买卖母猪,而在合同完全履行之前又出现了小猪,属于约定之外之物,当然不能按合同约定转移。 法律学习不能仅盯单个法条,要注意“系统解释”,系统解释在法律解释中也是很重要的方法。如果只看单个法条,那么人人都是律师,法学也没存在必要了。 顺便小小宣传一下,欢迎去鸿鹄商城()选购飞淘和麦丁
『肆』 关于《合同法》第113条一款的理解
合同法抄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款完整版袭: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楼主对该法条的理解是断章取义的,并没有完全思考整条法律的规定,更没有运用法律解释中的整体解释来进行理解。因而是存在缺陷的。
借助所举的例子,甲只承担在他与乙签订水果买卖合同时,他所预见到的,如果他违约,他应该承担的乙损失的法律责任,而并不是甲履约后,乙可得的预期利益。
(4)合同法第116条及释义扩展阅读:
合同法订立原则
1、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3、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
5、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循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干扰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伍』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是怎样解释的
合同法复
第一百一十七条因不可抗制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
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
责任。
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具体解释要参考《合同法解释》
『陆』 《合同法》110条解读。
1.合同法第110条规定的内容第一百一十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容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
2.合同法第110条规定的解释本条规定了非金钱债务的违约责任。这种责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继续履行;二为赔偿损失。非金钱债务,是指除了金钱作为标的的债务以外的债务,这类债务的标的包括金钱以外的物、行为和智力成果.
『柒』 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解释
第三十六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法条文义解释:本条是对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而未采用的合同如何成立的规定。
当事人未按照规定或者约定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履行了主要义务,并且对方当事人接受了旅行,当事人以行为表示接受合同的约束,该合同成立。主要理由有: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在未采用书面形式之前,应当推定合同不成立。
但是,形式不是主要的,重要的在于当事人之间是否真正存在一个合同。合同的形式只是当事人意思的载体,法律的要求也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交易安全。如果一方当事人已经按照约定履行完主要义务,
(7)合同法第116条及释义扩展阅读:
经公证或审批的合同:
合同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合同当事人的申请,对合同的真实性及合法性所作的证明。经公证的合同,具有较强的证据效力,可作为法院判决或强制执行的根据。对于依法或依约定须经公证的合同,不经公证则合同无效。
合同鉴证是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国家经济主管部门,应合同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进行的鉴证。鉴证机关认为合同内容有修改的必要时,有权要求当事人双方予以改正。鉴证机关还有监督合同履行的权利,故鉴证具有行政监督的特点。
合同的审核批准,指按照国家法律或主管机关的规定,某类合同或一定金额以上的合同,必须经主管机关或上级机关的审核批准时,这类合同非经上述单位审核批准不能生效。例如,对外贸易合同即应依法进行审批程序。